龍騰世紀 > 武俠修真 > 東邪傳人

名傳天下 第一百六十九章 滄浪亭,翠玲瓏 文 / 葉離歌

    第一百六十九章滄浪亭,翠玲瓏

    把手中的書函打開,楚邪的眉頭立刻皺了起來,這封書函內容完全是邀請函,落款名是武林中的四個門派,形意門,八卦門,混元門,快劍門。

    楚邪隨手收了起來,對方連邀請的原因什麼都沒有說,只是簡單的一句邀請他七天內前去,他又豈會放在心中,這些武林門派和他又從未發生過什麼交集,所以看過也就沒放在心上,在他想來這也就是幾個門派舉行什麼儀式,對武林人發出的邀請,否則那兩個送信人也不會放下信一句話不提就走了,他此時對那些沒有興趣。

    「楚大哥,沒什麼事吧?」孔令曦關上門,關心的問道,

    楚邪搖搖頭,笑道:「沒事,一份請帖」。

    「哦,小楚的朋友果然古怪,用這已經不常見的書函來發請帖,」王墨文笑著說道,什麼樣的人交什麼樣的朋友,楚邪的性格與常人相比,確實古怪了一些。

    孔儒道:「既然是請帖,小楚莫非又要離開這裡了?」

    楚邪搖頭:「沒什麼緊要的事,所以沒那個打算,」

    旁邊幾人聽了心中頓時一鬆,孔令曦是心喜楚邪暫時不會離開,孔儒則是心喜能繼續和楚邪談天,王墨文和林千習則是怕剛剛答應給他們作畫的事情沒了著落。

    「我去做飯,」孔令曦看了一下時間,轉身走進了屋子。

    林千習和王墨文聞言呵呵一笑:「今天又能混上一頓飯了」,

    旁邊兩人聽了啞然失笑,孔儒指著他們兩人:「你們呀,這些天有哪天不在這裡,改天可要提著菜過來,要不然會吃窮的」。

    幾人聽了頓時哈哈大笑。

    「小曦,你怎麼進來了,去陪著小楚呀」,正在廚房忙碌的趙月英看到孔令曦進來,連忙說道,

    孔令曦聽了臉色一紅,跺了一下小腳,「奶奶,你說什麼呢?」

    「傻丫頭!」趙月英笑罵道:「喜歡上別人又不是什麼見不得人的事,趁著這機會還不把握住,等到以後你可是要後悔的」。

    看著孔令曦的眼中滿是慈愛,對這個寶貝孫女的心思,她比孔令曦的父母還要瞭解的多,她的父母整天忙著事業,連相聚的日子也不常有。

    孔令曦聽了紅著臉不再說話,進入廚房幫著做飯,她知道自己的奶奶,若是自己答話,這話題恐怕沒頭沒尾的一直說下去,所以最好當做沒有聽到。

    趙月英也不管她在意不在意,自個說道:「小楚這個人可是世間少見,要才學有才學,這點連你爺爺讀了一輩子都比不上他,而且更重要的是雖然才華好的很,但為人卻沒有一絲浮誇,不卑不亢,這點與其他年輕人好了萬倍」。

    他們老人看人的眼光自然與年輕人不同,看的是本質,一生的坎坷經歷能讓他們一眼看出什麼樣的人能夠值得相伴一生,楚邪這樣的人可能無法讓那些中年父母滿意,但他們這些年過花甲的人心中卻喜歡的很。

    趙月英看了一眼忙碌的孫女,歎息道:「丫頭,若是你能夠和小楚在一起,我和你爺爺這一輩子也就沒有什麼牽掛的了,對你也能放心了」。

    當然她不是硬要撮合孫女和楚邪,而是清楚的知道孫女喜歡上了楚邪,這些天裡孔令曦從來沒有出過門,每天經常在旁邊靜靜的看著他們一群人談天論地,而眼光更多的是聚集在楚邪身上。

    孔令曦聽了奶奶的話,心裡一陣恍惚,如奶奶所說,如果真的能夠與他在一起,那今生還有何求?只是,想到楚邪那淡然的性格,從來沒有流露出過任何一絲異樣的感情,不由在心中暗問,這個願望能達成麼?又想到前些日子見過的林緋兒,她又何嘗不是和自己一樣。

    趙月英看了孔令曦一眼,說道:「小楚的心性淡然,這正是他的優點,雖然說他現在可能沒有想過感情的問題,但是若喜歡上一個人,必定是一生不忘,所以奶奶才讓你主動一點,既然喜歡,就不需要遮掩,大大方方的表示出來,依小楚的性格,也不會把他嚇跑,呵呵!」

    聽到最後一句話,孔令曦不滿的叫道:「奶奶,你說什麼呢?」

    ……

    上有天堂,下有蘇杭。蘇州既有園林之美,又有山水之勝,自然、人文景觀交相輝映,加之文人墨客題詠吟唱,使蘇州成為名副其實的『人間天堂』。

    姑蘇城外自然風光秀麗,靈巖、天平、天池和洞庭諸山,點綴於太湖之濱,形成了富有江南風情的湖光山色。

    蘇州園林是文化意蘊深厚的「文人寫意山水園」。古代的造園者都有很高的文化修養,能詩善畫,造園時多以畫為本,以詩為題,通過鑿池堆山、栽花種樹,創造出具有詩情畫意的景觀,被稱為是「無聲的詩,立體的畫」。在園林中游賞,猶如在品詩,又如在賞畫。為了表達園主的情趣、理想、追求,園林建築與景觀又有匾額、楹聯之類的詩文題刻,有以清幽的荷香自喻人品(拙政園「遠香堂」),有以清雅的香草自喻性情高潔(拙政園「香洲」),有追慕古人似小船自由漂蕩怡然自得的(怡園「畫舫齋」),還有表現園主企慕恬淡的四園生活的(網師園「真意」、留園「小桃源」)等等,不一而足。這些充滿著書卷氣的詩文題刻與園內的建築、山水、花木自然和諧地揉和在一起,使園林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均能產生出深遠的意境,徜徉其中,可得到心靈的陶冶和美的享受。

    幾日間,王從雲帶著沈尋影遊遍了蘇州的四大名園,一路上款款而談,對蘇州的一切宛若瞭如指掌,卻不知他第一次自個一人下山,就算瞭解,也只是從書中瞭解一二而已,之所以知道的這麼多,還不是因為每天晚上努力研讀蘇州的各種資料。

    而沈尋影對他的態度一直沒有過任何改變,如同在岳陽初見時一般,款款大方,坦然的笑容依舊經常響起,打趣的話語也同樣時常說出,但很多時候同樣是面無表情,眉宇間經常泛起那一絲愁思,令王從雲感覺她如同是兩個截然不同的性格重疊在一個身體中一般。

    不過讓王從雲失望的是,沈尋影待他一直如朋友一般,沒有一般女子對男子的扭捏之意,從來都是坦然以對,頗有幾分現在男子也少見的豪氣,王從雲想要的卻不是朋友的對待,他更想沈尋影待他與別人有幾分不同。

    二人來蘇州自然是為了那個不尋常的展覽會,展覽會就在蘇州的一處園林中舉行,因為還沒開始,王從雲樂得邀請沈尋影參觀蘇州的幾處園林,沈尋影自然也不會拒絕,她本就有意欣賞一下這名滿天下的園林。

    對於王從雲的這般熱情,她心中本也頗感幾分為難,對於王從雲,她一直當成一個頗為不錯的朋友,這樣的男子世間本就少遇,她最是喜歡交結一些朋友,自然不會錯過王從雲,但偏偏王從雲對她有了感情,讓她心中甚是為難,儘管面對他時從來就是單純的以朋友之禮相待,他卻依然如同未見。

    君雖好,可卿無意,沈尋影也只能在心中暗歎一聲,等過完這段時間就與他相別吧,若在這樣下去,可能會讓這個才俊受傷一生。

    ……

    「滄浪亭」始為五代時吳越國廣陵王錢元鐐近戚中吳軍節度使孫承祐的池館。宋代著名詩人蘇舜欽以四萬貫錢買下廢園,進行修築,傍水造亭,因感於「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吾足」,題名「滄浪亭」,自號滄浪翁,並作《滄浪亭記》。歐陽修應邀作《滄浪亭》長詩,詩中以「清風明月本無價,可惜只賣四萬錢」題詠此事。

    作為蘇州的四大名園之一,竹是滄浪亭自蘇舜欽築園以來的傳統植物,亦是滄浪亭的特色之一。現植各類竹20餘種。「翠玲瓏」館連貫幾間大小不一的旁室,使小館曲折,綠意四周,前後芭蕉掩映,竹柏交翠,風乍起,萬竿搖空,滴翠勻碧,沁人心脾。

    往日遊人眾多的這翠玲瓏館今天卻不見一人走動,遊客只能在圍牆外圍疑惑的注視著裡面濃郁翠綠的竹林,因為根據工作人員的提示,這翠玲瓏館今日封閉一日。

    而讓他們疑惑的是,不時有著一些氣宇不凡的人踏入其中,這些人有老有少,雖然不是什麼電視中見到的大人物,但觀其氣質就知道不是平常人,心中恍然,這翠玲瓏今日必定是有什麼活動,被人包了下來。

    沈尋影和王從雲剛走到門前,迎面就趕來了一名中年人,雙拳一抱,滿臉笑容對王從雲說道:「王少俠能來,畢某深感榮幸!」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