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武俠修真 > 我謀洪荒

龍騰世紀 第十一章 軒轅入世,精衛填海 文 / 夜之冊

    卻說這玉虛宮中的元始天尊,一早就在打人族的主意,上次讓廣成子去收神農為徒就是徒的是神農乃是天地人三皇中的地皇,結果逍遙走了個先手,先一步讓熊貓收下神農,廣成子只好退去,可元始心中可沒放下啊,在與老子第二次商量之後,原始天尊便提早一步先行行動。這次,他要比任何人更快,早早的將這軒轅給收錄到門下。

    於是元始天尊將眾弟子招來,把收人皇為徒之事與眾人說了。

    眾弟子久為修道之人,聽得有此等好事,哪還不個個翹首以盼,希望得此一行。元始天尊把目光向門下望去,他本想派燃燈前往,但想到燃燈本與他同時聽道紫宵宮中,如果這大功德讓他得了那修為得到提升後,燃燈恐怕會另起他心。

    於是,元始天尊對廣成子道:「廣成子,你為我門下十二金仙之首,此事便由你去吧!」說完,元始天尊又拿出一枚方印,接著說道:「此印名為番天印,乃是當日為師補天後揀回那斷了的半截不周山脈所煉成,不周山脈乃是盤古大神脊樑所化,故此番天印威力驚人,為那後天靈寶頂級,你且拿去防身!」

    巫族那鎮族之寶『射日弓』只為那盤古大神一根肋骨所化,在后羿手中使用開來,便有那先天靈寶的威力,盤古脊樑所製成的番天印,如何會只有後天靈寶頂級威力?

    原來那盤古脊樑化做不周山脈後,日日在洪荒風吹雨打,靈氣漸漸被逸散吸收,不似射日弓那般被十二祖巫供在祖巫殿保持靈氣不散。而后羿又是巫族血脈,修煉巫族功法,和那射日弓可以做到弓人合一。而三清雖是盤古元神所化,卻是道祖鴻鈞道教一脈,自然不能發揮番天印最大威力,更別論廣成子了,不過饒是如此,番天印還是有如此驚人的威力。

    廣成子此刻是雙喜臨門,自然是心花怒放,在眾人艷羨中跪拜元始天尊大恩,接過那番天印,去那洪荒找尋人皇去了。眾門下也是各自去散去籌謀自己之事不提。

    眾多人中卻有一人心中大恨,正是那闡教唯一准聖燃燈道人。燃燈在玉虛門下為那副掌教之職,一直是兢兢業業。此時聽到元始天尊說那收人皇為徒之事,燃燈滿以為會派自己前行,沒想到元始天尊卻派了廣成子前往,更是賜予了威力驚人的番天印,此舉怎能不叫燃燈心中不忿?燃燈道人本就不是心胸寬廣之人,上次元始天尊派廣成子去找神農他便有些不滿,這次元始天尊又將這好事讓與廣成子,這下卻徹底讓燃燈對元始天尊死心。

    燃燈心中暗暗打定主意,心道既然你不仁,我便不義,於是對闡教心生叛離之心!元始天尊怎麼也沒想到因自己的一念之差,卻使闡教在封神之時受到重創。

    在大地西北方的姬水河畔,生活著兩個古老的部落,有熊氏族和有蟲喬氏族。他們世代以水為姓,通婚融合,不斷發展。這一年,有熊氏族的首領少典,娶了有蟲喬氏族中的女子附寶為妻。

    一天晚上,附寶觀看北斗七星時,天樞之處忽然白光閃耀,照得四野通明。附寶受到感應懷孕了,一年後,她在壽丘生下一個兒子,取名公孫軒轅。

    軒轅出生後哭泣不止,任誰都沒有辦法。附寶十分著急,馬上讓人找來少典,少典也不知怎麼回事,找來族中主管醫藥的醫師,檢查之後只說軒轅沒有任何病症,反而比起一般的嬰兒更加強壯。

    這孩子自從出生以後,少典對這個孩子愛如珍寶,見狀記得不知如何是好。

    就在這時,外面有人來報,玉清聖人門下廣成子仙師到訪。元始天尊雖然為道教三清,但他的名頭在人間並不是太響亮,在伏羲得道之前,人族只拜聖父逍遙、聖母女媧及祖巫后土,就算老子名為人族聖人,那也只有少數人拜祭。至於逍遙一脈的熊貓、六耳、有巢氏、緇衣氏等也有許多人日日供奉。少典聽說廣成子仙師來了,雖然不知對方的來意,但也顧不上軒轅,急忙出去迎接,免得得罪了仙師。

    少典等人來到門外,只見一個身穿青色道袍,懸空而立的道人。那道人雖然明明就在眼前,但又好像溶於天地之間,感覺玄之又玄。看那相貌,倒也正氣凜然。少典帶著眾人齊齊拜倒。廣成子大袖一揮,眾人就被一股柔和的力道托起。說來也怪,那軒轅本來一直哭泣不休,自從見了廣成子,便停下哭聲,一雙眼睛滴溜溜的望著廣成子,咯咯笑個不停。

    廣成子見狀微微一笑,然後虛空伸手一招,那軒轅就從附寶懷中飛出,來到廣成子的手上。其實廣成子在得到元始天尊的囑咐後,便一早就來到了少典的部落中,當軒轅出世後,他便做法令其大哭不止。當眾人都沒有辦法時,他才閃亮登場。廣成子如此作為,可見其心地是多麼的虛偽。

    看到眾人對他十分恭敬的樣子,廣成子心中十分的高興,只聽他說道:「此子與貧道有緣,貧道想收他為徒,不知族長意向如何?」

    少典聽廣成子要收自己的兒子為徒,心中也十分激動。人族在這個時期,很少有人能得到修煉的方法。於是他急忙說道:「小兒能得仙師的指點,是他的福份,一切有仙師做主就好,本人沒有任何異意。」

    廣成子聽到此言立即是笑容滿面,得到人皇之師的職位,就意為是有大功德。可惜他並不知道,人皇之師雖然能分得人皇的部分功德,但他所分的功德是按照自己對人族的貢獻與對人皇的教育大小來分配的。眾人只知道逍遙門下得到了伏羲的三成功德,卻不知道這三成功德都是逍遙一脈對人族的貢獻所應得的。廣成子雖然得到了人皇之師之職,但他想要得大功德就必須教育好軒轅,為人族做出貢獻,這點卻是廣成子所不知道的。

    廣成子說道:「既然族長同意,那貧道有將軒轅帶回山上好生教導,日後有所成時再令他回來幫助族長管理部落。」

    軒轅之母附寶聽到廣成子要帶走軒轅,心中十分不捨,於是問道:「不知軒轅要隨道長修行多少年,方可有所成就?」

    廣成子說道:「以軒轅的資質,有二十年即可。」

    軒轅之母附寶雖然不捨得軒轅,但也怕自己耽誤了軒轅的前程,就再沒有說些什麼,廣成子見眾人沒有異意,便帶軒轅回山修行。其實這次廣成子本來是沒有必要帶軒轅回山去的,但顧慮到逍遙一脈在人族的巨大影響力,怕軒轅以後受此影響而擺脫掉闡教,所以要好生回去教導一番。

    廣成子在收得下一任人皇為徒後,首先查覺天機的便是通天教主,他對元始天尊與太上老君如此的做為感到十分的不滿。

    這爭人族氣運,倒也不是誰的門下擔任人皇就偏向誰的,主要還要看人族中對哪個更多信仰。通天教主卻怎麼也沒有料到太上老君竟然與元始天尊勾結在一起,玩了這麼一手,自己還沒有所反應,下一任人皇之師的位置便被他們給分了,而且還沒有與自己商量,看來三清之名已是名存實亡了。太上老君為人教教主,只要有人族那麼無論誰來教化都沒有什麼太大的分別,而元始天尊則勾結了太上老君,在人族教化上佔得了先機。自己截教雖然有萬仙之眾,但在人族教化上卻落後了。

    闡教有了人皇之師的位置,在人族中的地位很快便能有所改善,人族的信仰也會漸漸地分一些到闡教。而且有了人皇的幫助,闡教在人族中便有了超然的身份,做什麼事都會有人族相助,對於拉攏信仰起到了關鍵的作用。

    現在太上老君與元始天尊在暗中出手,明顯就是要將通天教主逐漸逼出人族,從而減弱他截教的氣運,他們二人如此算計讓通天教主十分痛恨。本來看在太上老君身為大師兄的份上,通天教主並不介意去分人族信仰,可沒想到太上老君竟然與元始天尊相互勾結,想給他來個一鍋端,想徹底將截教趕出人族。

    如此一來,原來還有的幾分三清情分就再也蕩然無存了。反而通天教主對逍遙倒有些讚賞,能夠在神農之事上落了元始天尊的臉面。

    其實通天教主對於這人皇之師的位置也並不怎麼在意,無論太上老君怎麼安排他都不會有什麼意見,當然這有一個前題,就是太上老君能將此事擺在明面上,而不是像現在這樣暗地裡下手,連與通天教主商量都沒有。

    通天教主雖然有道祖所賜的『誅仙劍陣』,但當等他立教成聖後才發現自己竟然沒有鎮壓氣運的法寶。當眾聖立人皇時,他發現人族氣運之強盛,自然想從中謀取一二。通天教主的為人十分高傲,雖然沒有鎮壓氣運的靈寶,但也不想求助於人,所以對於人皇之師的位置,並不怎麼在意,能得固然可喜,不能得到也沒太大損失,所以通天教主在明白太上老君與元始天尊的所作所為後雖然惱火,但並不想去破壞對方的安排。他這樣做也算是賣了太上老君與元始天尊一個天大得人情,全了三清之間的情意。如果以後太上老君與元始天尊再次做出這種事來,通天教主就算與他們斷絕了三清同出盤古的因果糾纏,也沒有任何人能怪罪。

    二十年後,軒轅與廣成子一起回到部落,少典見軒轅聰穎敏慧,驍勇神武,心中甚喜,便將族長之位傳給軒轅,還將軒轅部落改名為有熊部落。

    而廣成子也在有熊部落住下,盡心盡力繼續教導軒轅,只是他多居於山中修煉,對於修仙煉道或許還在行,但對於民事生產便不怎麼清楚了。如今有熊部落在軒轅帶領之下尚武之風盛行,廣成子於武藝之道倒是頗知一二,無奈之下便在那煽風點火,對少典軒轅大言洪荒以武為尊,習武之好處。少典凡夫,如何懂得這些,那軒轅年紀尚幼,卻是慢慢的被廣成子感化了。

    至此,有熊部落在闡教的支持下逐漸強盛起來,成為人族中數一數二的大型部落,其擴張之勢令人瞠目結舌。

    不過,闡教方面也遇到了一個大號難題。

    當初逍遙在收有巢氏他們之時特意指出人皇人選他會派人做下指示,而伏羲神農這兩個逍遙欽點的人皇對人族的貢獻確實很大,所以人族十分信賴逍遙承認的人皇。在他們的心目中,逍遙承認的人皇比所謂天定的人皇更加可信。

    廣成子雖說覬覦人皇之位,軒轅也是天定人皇,但沒有逍遙的認可,這軒轅成為人皇名不正言不順,恐怕就算登上人皇之位也難以發號施令。

    這個難題就是當初逍遙謀劃的一石二鳥之計。沒有他的同意,人皇的位置是不穩的,這樣一來,任何一方都要好好的賄賂他,這樣就算沒有人皇在手,他也可以獲益匪淺。

    廣成子顯然也被這個難題給難倒了。這事關更高層之間的事情,他還沒資格處理,於是只能把皮球踢給元始天尊去處理。

    當元始天尊接到廣成子的稟告之後也是左右為難,他沒想到逍遙的綿勁竟然這麼長,在沒有人皇的情況下還能夠鬧出這場風波,顯然這人族受他的蠱惑不小,已經是把它貢的是高高在上。這元始天尊也是非比尋常,他不願讓逍遙得逞,雖說這樣的結果是闡教佔了大份,但最後逍遙一脈恐怕在人族就要翹上天,把他們給排斥掉,這是元始天尊無論如何也不願接受的事情。

    於是,元始天尊反其道而行,把問題的突破指向了神農身上,一道玉清符詔飛向東海。

    東海,這龍族自從巫妖大戰之後便到處拜碼頭。先是將四海掛上天庭的名義,以示四海隸屬天庭一脈。接著又大獻慇勤,靠上了自己妖族一脈的聖人女媧娘娘,最後還不放心,感覺不保險,暗地裡勾結元始天尊,成為元始天尊的不為人知的秘密爪牙。如此一來,四海龍族便可安享無憂。

    東海龍王敖廣自接到玉清符詔之後,心中感慨萬分,也沒說什麼,親自安排起來。

    ?

    且說神農生有一小女兒,取名曰:女娃。女娃長得嬌小玲瓏,可愛異常,且身有正義之心和慈悲之心,常常幫助那些有困難的人們,是以人人都對這個心地善良的小姑娘喜愛不已,神農更是對她疼愛異常,視若珍寶!

    一日,女娃在和夥伴們一起玩耍,忽然見到有一個大男孩騎在一個小男孩的背上,小男孩已經累得氣喘吁吁了,可是大男孩還是不肯放過那個小男孩,女娃看到生氣不已,她走到大男孩面前指著他怒斥道:「你這人好不羞恥,都這麼大了還欺負小孩子!」

    大男孩看她只是一個小毛丫頭,不以為意地說道:「我乃東海龍王的兒子三太子,你待怎的?」

    女娃哼了一聲,道:「我乃人族人皇神農之女女娃,現在你馬上離開這裡!」

    龍王三太子說:「我先讓你知道知道我的厲害,往後少管小爺的閒事。」說著動手就打。精衛從小跟著父親上山打獵,手腳十分靈活,力氣也不小,見對方蠻橫無禮,並不示弱,閃身躲開對方的拳頭,飛起一腿,將龍王的兒子踢個嘴啃泥。

    龍王的兒子站起來,不肯服輸,揮拳又打,被精衛當胸一拳,打個昂面朝天。

    龍王的兒子見打不過精衛,只好灰溜溜地返回大海。

    臨走前還恨恨地說道:「今生你莫要到我東海,否則便叫你知道我東海龍族的厲害!」

    女娃聞言毫不在意,過去扶起那個小男孩,不再理會三太子。三太子羞惱不已,但如今身在陸地上,又在陳都裡,他可不敢對女娃有甚異動,只得忍下這口氣回轉東海去了。

    過了些時日,神農帶著四方巡查大臣巡視天下去了,女娃一個人在家待得無聊,哥哥要幫父皇處理政事,她一個小孩子家又幫不上什麼忙,因此偷跑出來玩耍,她身穿著紅色大紅袍,頭紮著兩個小辮子,一路哼著歌謠走在陳都的大街小巷上,一路上那些大嬸大媽看見她紛紛慈愛地看著她,就這樣出了陳都。

    女娃皺了皺眉頭,不知道該去何方?想了許久,頭腦靈光一閃,心道:常聽族中長老言東海甚是壯觀,我何不去看看?想到就做,女娃一路向東而來,餓了就採摘路邊的野果充飢,渴了就以葉接枝頭上的露水食用,如此行了一月,她僅憑著堅強的意志徒步來到東海之邊,此時她已經頭髮凌亂,衣裳襤褸,氣喘吁吁了!

    此時正是日出時分,只見金烏東昇,霞光萬道,照耀著整個海平面,恰似金輝起潮海;海雁盤旋,又如仙禽舞朝陽。遠方一道萬里白線朝著這邊而來,由遠及近,伴隨著浪花飛濺之聲,一股海浪打向女娃,瞬間就將她淹沒,待到海浪消逝,只見女娃俏生生地從海水中伸出個小腦袋瓜子,抖了抖頭上的海水,女娃歡呼一聲,一頭扎進海裡遊玩嬉戲起來,歡樂的笑聲遠遠傳出。

    這時,卻見不遠處的海水一陣沸騰,女娃大奇,停了下來,靜靜地注視著海水的變化,只見自海水中冒出幾個蝦兵蟹將,中間簇擁著一個大男孩,正是在陳都欺負小孩子的那個東海龍王三太子。

    三太子一看竟然是女娃在此游水,心中大喜,暗道:這回看你還能如何!

    他朝女娃喝道:「女娃。今日你來了我東海。在本太子地地盤上。只要你向本太子道歉。本太子便不計前嫌放你離去。否則。東海便是你葬身之地!」

    女娃聞言毫不畏懼地說道:「我沒有錯。為何要向你道歉?」

    三太子聞言氣極而笑。怒道:「好好好!那日你在陸地上本太子奈何你不得。可今日在這東海之上看有誰能救你?」言罷身體一陣煙雲繚繞。旋即現了四爪金龍之身。長吟一聲。騰身上天。在金烏地照射下。利爪閃著懾人地寒光。三太子威風凜凜地俯視著女娃說道:「今日便讓你知道我龍族地威嚴不容你侵犯!」

    旋即龍尾一擺。打在海水之上。頓時方圓百里地海水漲高十丈。朝著女娃撲來。一瞬間便將女娃湮沒。沒有蹤跡。待到風平浪靜之後。海中早已沒有了女娃地身影。三太子得意地笑了數聲。在一干蝦兵蟹將地簇擁下回轉水晶宮去了。

    在三太子走後不久。只見自海中飄起一道精魄。隱隱約約。正是女娃地魂魄。精魄回首望著陳都地方向。仰天長嘶。卻又發不出聲音。她不甘地奮力嘶喊。可是毫無作用。頓時心生怨氣。直騰天際。瞬間化作一鳥。其狀如烏。文首。白喙。赤足。發出「精衛、精衛、精衛」之聲。叫聲淒切!

    精衛痛恨無情的大海奪去了自己年輕的生命,她要報仇雪恨。因此,她一刻不停地從她住的發鳩山上銜了一粒小石子,展翅高飛,一直飛到東海。她在波濤洶湧的海面上迴翔闃,悲鳴著,把石子樹枝投下去,想把大海填平。

    大海奔騰著,咆哮著,嘲笑她:「小鳥兒,算了吧,你這工作就幹一百萬年,也休想把我填平!」

    精衛在高空答覆大海:「哪怕是幹上一千萬年,一萬萬年,干到宇宙的盡頭,世界的末日,我終將把你填平的!」

    「你為什麼這麼恨我呢?」

    「因為你奪去了我年輕的生命,你將來還會奪去許多年輕無辜的生命。我要永無休止地幹下去,總有一天會把你填成平地。」

    精衛飛翔著、鳴叫著,離開大海,又飛回發鳩山去銜石子和樹枝。她銜呀,扔呀,成年累月,往復飛翔,從不停息。

    話說神農三年巡視天下而歸,聽家人說女娃有三年未歸,到處找也找不到,心中大驚,,女娃幼小,地仙界又多妖獸靈怪,是以擔心不已。

    神農無奈,只得來到熊貓的住處,向兩人詢問女娃的下落。熊貓掐指一算大驚,對神農道:「你且隨我等來!」言罷也不待神農言語,架起祥雲載著神農往北而去,行了一日路程,來到了發鳩山前。

    只見發鳩山上多有枯木,在一棵枯木上立著一隻鳥兒,正發出「精衛、精衛」的叫聲。許是血脈的緣故,神農一見精衛鳥便潸然淚下,他急步走向精衛鳥,顫抖地喊道:「女娃,可是你麼?我是父皇啊!」

    精衛鳥恍若未聞,只是銜著枯木飛向東海的方向,任神農在後面如何吶喊也毫無反應!

    神農呆呆地看著精衛離去的背影,兩行熱淚無聲無息地落下,他回首向熊貓問道:「敢問師傅,女娃緣何會變成這般?」

    熊貓黯然地歎了口氣道:「女娃去東海遊玩,不想被東海龍王三太子縱水淹死,女娃死後憑著一股怨氣將精魄化作精衛鳥,誓要填平東海!」

    神農聞言再也忍不住,放聲大哭,其聲悲切,聞著落淚,便是熊貓在一旁也心情抑鬱!

    神農哭罷,起身高聲唱道:

    精衛鳴兮,天地動容!

    山木翠兮,人為魚蟲!

    嬌女不能言兮,父至悲痛!

    海何以不平兮,波濤洶湧!

    願子孫後代兮,勿入海中!

    願吾民族兮,永以大陸為榮!

    聲音遠遠傳出,在這片大地上幽幽飄蕩,附近的靈獸聞聲也一齊悲鳴,似在為女娃的悲慘遭遇而不平!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