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初唐第一猛將

第五卷 東擴 第七十八章 平倭 十三 文 / 我自漫步

    第七十八章平倭十三

    城外聯軍的隊伍,將部隊推進到距離城牆還有四百步的時候,已經有數百人和十一輛投石車,倒在了進攻的路上。雖然已經有一小部分聯軍的士卒,已經因為承受不住血腥的場面,而產生了退卻的念頭。但是當這部分人被緊隨其後的督戰隊,毫不留情的砍掉腦袋以後,大部隊只好冒著漫天飛舞的石彈繼續前進。

    四百步的時候,城外聯軍的投石車開始發動進攻,不過由於是在最大射程的邊緣,發射出的石塊並未起到預期的效果,大部分都掉入到護城河內,只有一小部分擊中了城牆外面的防護網,最終也沒有突破這道防線。無奈之餘只好繼續向前行駛,當它們來到距離城牆還有三百五十步的位置的時候,還剩下二十三輛投石車。

    一輪齊射過後,只是將攔在城牆外的其中兩張防護網打爛,但是他們所付出的代價卻是減少了五輛投石車。然而投石車的發射速度遠遠的及不上火炮的發射速度,等到他們再一次發動齊射的時候,便只剩下十二輛投石車。又經過一輪的齊射以後,當初離開聯軍營地時候的投石車,如今就只剩下孤零零的最後一輛,就在它發出最後一塊石塊的同時,同時被四顆石彈擊中,從而完成了它的謝幕演出。

    包括最後一次的最後一輛投石車的投擲,城外聯軍的四十輛投石車總共完成了五輪的投擲。這無論的效果總計造成了大唐方面四張長兩丈、高三丈的防護網被破壞掉,一張床弩被摧毀,令計有十一名大唐的士卒傷亡。傷亡的十一名士卒當中,有五人是因為站在床弩的邊上而被波及到的,另外的六個人則比較倒霉,他們當時正在城牆下閒聊扯淡,被一枚飛越過城牆的石塊擊中,其中兩人當場死亡,其餘四人受傷,成為開戰以來的第一批倒霉鬼。

    城外的聯軍部隊則趁著大唐方面的火炮,將注意力全部都集中在了投石車身上的機會,成功的突入到了距離城牆只有不到兩百步的地方,並且繼續快速的向前推進。

    然而他們的好運也就至此終結,終於騰出手來的大唐火炮,終於開始將注意力轉嫁到他們的身上。這時候的炮擊就不再是石彈,而是換成了對士卒殺傷力巨大的炮彈和燃燒彈,雖然聯軍的士卒已經將陣形分散開,但是十枚炮彈同時落下所覆蓋的面積還是很大的,最要命的還是要算燃燒彈,落在地上之後不管有沒有人,都會在地上形成一片火海,而且至少能夠燃燒一炷香的時間,在這段時間內任何人都無法從這一區域內通過。

    然而這一次聯軍主將像是鐵了心要將陵州拿下,第一波進攻的部隊還在往前衝,第二波的進攻部隊已經開始向前推進了,就連第三波的進攻隊伍,此刻都已經做好了戰鬥準備,站在後面整裝待發。

    正在城牆之上指揮戰鬥的李忠,在見到對方的第二波攻擊方隊已經出發後,眉頭不由得緊皺起來。身邊的副將見狀問道:「將軍,要不然將另外十門火炮也用上吧?」

    李忠思考了片刻後搖了搖頭說道:「不,現在還不是時候。命令火炮不要再去管第一波的聯軍士卒,集中火力給我將第二波的進攻隊伍攔截在四百步以外的區域。第一波進攻的聯軍士卒就交由連弩兵和步槍兵來解決吧。」

    守城的大唐士卒用連弩在城外一佰二十步到一佰五拾步之間,構建起了一道死亡封鎖線,任何聯軍士卒都休想通過這裡一步。聯軍的士卒在接連發起了三次衝鋒,並且損失了近千名士卒,也沒有衝過這道用弩箭構成的封鎖線後,只能無奈的選擇了退卻。但是令人不解的是,這些退卻的聯軍士卒們,並沒有往他們本方的陣營退卻,反而是向這城牆的兩方退去。這一奇怪的舉動立即引起了李忠的注意,但是想了半天也無法理解對方如此做的用意。

    然而戰鬥還在繼續,城外聯軍部隊的前鋒部隊的第二波進攻正在繼續,第三波進攻的部隊也已經到了距離城牆還有八百步的地方,根本就不給李忠留出思考的時間來。

    大唐方面的炮火在城牆外四百步的地方,構築出了一條長達兩里有餘的火牆,使得對方的第二波進攻被死死的擋在了這道火牆之外,但是對方並沒有因此而放棄,而是試圖繞過這一道火牆。但是這麼做的結果卻是,距離城牆越來越遠,甚至於快要與退出戰鬥的第一波聯軍士卒匯合了。

    他們這是想要幹什麼?難道是想退出戰鬥不成?看著城外聯軍第二波進攻部隊的運動軌跡,李忠皺著眉頭暗暗想道:還是說他們還有什麼手段沒有使出來?

    就在這個時候,有士卒跑過來向他匯報,城北外十里處出現一支兩萬人左右的聯軍部隊,正在向著城門出趕來。還不等他開口說話,又跑過來一名士卒向他匯報,城南外十里處出現一支聯軍的部隊,人數約兩萬,正在全速向著城門處趕來,望將軍早下決斷。

    聽完報告後李忠的臉上流露出了笑意:終於忍不住要發動圍城戰了。如此說來一定是後勤給養的部隊到了,沒有了後顧之憂了,就想要一舉拿下我這小小的陵州城!那咱們就在這城下好好的玩玩兒,看看到底誰能夠笑到最後!

    想到這裡,對著傳令兵說道:「傳我的令下去,對方發動攻城時,人數小於一萬人,或者投石車的數量小於三十輛,發動炮擊的時候最多只能動用十門大炮,如果超過這個數量的話,就二十門大炮同時開火,不給他們留出一絲一毫的靠近進攻機會來。」

    李恪所率領的十萬中軍部隊來到豐前國中津郡的時候,房遺愛所率領的五萬營州兵不但已經提前到達這裡,並且已經讓麾下的艦隊將長門和周防兩國沿海的地區,用炮火仔仔細細的梳理了一遍。緊隨其後到達的李績也不甘示弱,趁著李恪的中軍沒有到來之際,把四國島給平推了下來。

    李恪聽後心中這叫一個不舒服,合著就自己的中軍最慢了。再一向他們打聽戰報,李恪差一點沒有鬱悶的去撞牆。房遺愛手底下只有五萬人馬,但是此番作戰居然只有不到一千人的傷亡,李績的傷亡數量要多一些,但是也不過才兩千人左右,兩個人傷亡總數加到一起還不如李恪這邊多,這又怎麼能不令李恪鬱悶。

    不過兩個人所消耗的彈藥量,卻也是李恪所望塵莫及的,這兩個人基本上就是依靠著炮火在前面開路,直到將地面炸平之後,並且確認前方沒有威脅以後,才會派出部隊向前推進。這樣一來就使得他們的彈藥消耗量遠遠的要高於李恪,如今二人麾下的部隊雖然比李恪的中軍要多打了一些仗,彈藥卻也幾乎是消耗一空。如果不是因為這樣的話,這兩個戰爭販子沒準這個時候已經將大軍行進到倭國的京都外圍了。

    對於他二人的做法,李恪不知道應該是高興才好還是生氣才好。原本是要用這些個彈藥將整個倭國征服的,可是現在可好,充其量才打下來倭國四分之一的領土面積,彈藥消耗量就已經達到了六成,難道說要指望著這最後的四成彈藥,就能夠將其餘的四分之三的倭國全部打下來嗎!要知道此番出征所攜帶的彈藥,已經是整個大唐這幾年來所積攢下來全部彈藥,如今就被他二人如此輕易的就給浪費了近半,這兩個人真是不當家不知道茶米貴啊!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