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初唐第一猛將

第五卷 東擴 第七十七章 平倭 十二 文 / 我自漫步

    第七十七章平倭十二

    眼見著城外的聯軍退卻,城牆之上的大唐士卒忍不住一陣歡呼,一轉眼間已經被圍數日,今日終於在沒有任何損失的前提下,一舉消滅數千敵人,卻對是一件振奮人心的事情。

    士卒們考慮問題比較簡單,只要能夠將敵人的這一次進攻輕鬆的擊退,便是一件足以令他們高興很久的事情。但是李忠想得可就要比士卒們多很多,雖說城外聯軍真正意義上的第一次大舉進攻被成功的擊退,但是所暴露出來的問題也很嚴重,那就是他們最為倚仗的神威大炮,無法對投石車構成威脅。以前總是把注意力放在了對方士卒的身上,再加上神威大炮的威力驚人,所以忽略了這個致命的缺點。

    雖說此番交鋒最終還是將城外的所有投石車都給破壞掉了,但是其中僥倖的成分很大,想必城外的聯軍在回到大營以後,也會重新考慮這個問題的。如果不能在下一次對方攻城前解決掉這個問題,城外聯軍的下一次攻城,己方勢必會造成重大的傷亡。

    苦苦的思索了很久之後,他將炮營的將官叫到了自己的身邊問道:「今日的雙方交戰你也看到了,說說你的看法吧。」

    「將軍,實話實說,今天我軍勝得非常僥倖。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炮營的火炮,無法對投石車構成真正的威脅。如果他們下一次再來進攻,屬下不敢保證還能將其盡數摧毀。」

    「那你有什麼好的解決辦法嗎?」

    「這個……請恕屬下無能,暫時還沒有想出解決的辦法來。」

    「我倒是有個想法,只不過不能確定是否適用,所以才將你找來一塊探討探討。」

    「將軍請講。」

    「我的想法就是,炮彈之所以不能對投石車構成威脅,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因為它在落下之前就會炸開。如果我們換上不會炸開的炮彈,唔……比如說實心的石彈,也許一顆不能解決問題,但是如果多了的話怎麼也會比炮彈管用吧?」

    這名炮營的隊長聽後兩眼一亮,但是很快又暗淡了下去,有些無奈的說道:「將軍的這個辦法倒是不錯,只不過我們事先並未預備這種石彈,再加上之前從未發射過,這射程也不好掌握啊。」

    「沒有石彈並不要緊,城內準備有大量的石材,到時只要發動城內的百姓,和不用在城牆之上守衛的士卒們去製造便可以。至於射程的掌握方面,你們只要多進行幾次實驗不就可以了嗎!」

    和炮營隊長談完以後,李忠就在城內下達了動員令,號召城內所有有時間、有空閒的人製作石彈,為了刺激大家的積極性,他還特意添加了一句,製造一枚石彈將軍府會付給三文錢的手工費。

    這個價錢還是很高的,要知道城外的聯軍前來攻城前,城內的米價為一斗米十五文錢,三文錢也就意味著可以買將近兩斤米,足夠一家人一天的消耗了,再說如今是戰時,城內的百姓基本上只能在家待著,如今有了可以掙錢的活計,自然是人人搶著去幹。到了黃昏時分,居然就已經打磨出來了數千枚和炮彈差不多大小的石彈。在付出了十餘貫錢的手工費後,李忠覺得實在是便宜,當即決定三日內不管城中百姓上繳多少石彈,都一律接收。至於三日後,則看當時的情形再決定是否繼續徵收。

    第二天上午,城外的聯軍並沒有發動進攻,想必是前一日的戰鬥中,投石車全部損毀以後還沒有來得及製造出新的來。於是李忠便讓炮營的隊長,指揮著背對城外聯軍一側的城牆上的火炮,用這種剛剛製造出來的石彈進行試射,以盡快的掌握好發射時的精確度。

    由於百姓在製造石彈的時候,並沒有固定的參照物,只是讓他們將石彈的大小按照西瓜的大小進行製造,所以磨製出來的石彈也就顯得大小不一,不過基本上每個石彈的重量都在二十五到三十斤之間,中間的差距並不算太大,所以炮兵在進行試射的時候,還是能夠很好的掌控這中間的差距的。

    整整的一上午時間,城牆上的二十門火炮經過了十輪的試射以後,終於初步的掌握了力度的控制,總的來說可以將射擊精確度,掌握在預定地點二十步左右的方位之內,基本上可以達到戰術要求。

    城外的聯軍並沒有對陵州進行合圍,只是在陵州城的西面駐紮下了大軍,除了第一天的繞城示威挑釁外,就沒有再到過其它的三座城門外,甚至連派出幾千人象徵性的對陵州城形成合圍的態勢都沒有做出。想必他們就是想通過強大的兵力,一舉攻破陵州城吧。

    不過這個樣子也很好,至少城內的人進出城的時候,不用擔心會遇到聯軍的士卒。不過儘管如此,陵州城的其它三座城門仍舊是緊緊地關閉,吊橋也是高高的升了起來,以防止城外敵人發動突然襲擊。

    不過今天下午的時候,陵州城的東門卻突然間打開,並且從城內衝出來數百名士卒。他們的任務就是將上午試射的石彈全部都撿回來。他們這麼做的目的倒不是因為城中缺少石料,而是不想讓對方通過這些試射的石彈,估算出神威大炮的真正射程。

    戰爭,只有出其不意才能夠在兩軍交戰的時候取得預料之外的戰果,如果對方將你的所有實力都探聽清楚,並且提前做好相應的對策,那麼最終的結果就只能看誰的實力更加的雄厚了。真刀真槍的一對一廝殺,雙方的兵力是十六比四,除非是李忠腦子進水了,否則的話他才不會在城外與對方列隊廝殺。所以不到最後關頭,李忠是絕對不會將自己手中的所有底牌都暴露給城外的敵人的。

    這一次城外的聯軍整整的休整了兩天,直到第三天早上,才再一次的打開了營地的大門,一支支的部隊從裡面走了出來。

    這一次的前鋒部隊仍舊是兩萬人,仍舊是分成了三個梯隊準備對陵州城發動輪番的進攻。唯一不同的就是,投石車的數量有了明顯的增加,居然達到了整整四十架之多,這不禁令城牆之上正在往外觀看的大唐士卒們倒吸了一口冷氣。

    不過這一次城外的聯軍放棄了用戰馬拖拽投石車,也可能是因為他們覺得用戰馬拖拽,速度雖然比以往快了許多,但是卻不如人聽話,所以這一次又改成了用人來拖拽。二十名手持巨盾的大漢,以雙肩背帶的方式各負責一根連接在投石車前面的繩子,向前移動的時候由站在中央位置的一名大漢喊號子,然後二十個人按照號子同時使勁,這樣一來行進的速度並不比走在前面的步卒方陣慢。

    聯軍的部隊剛剛進入到五百步的地方,大唐的火炮便開始發動炮擊。相對於以往在炮擊的時候,還要先點燃炮彈上的引信,石彈就免去了這個過程,使得發射的速度得到了提高。不要小看僅僅是少了點燃引信這麼一個小小的動作,這樣一來不只是減少了一名專門負責點火的人,原來可是在火炮的一邊擺放炮彈,點火的人則站在另一邊,為的是避免不小心點燃地上的炮彈。如今改用石彈,火炮的兩邊都可以碼放石彈,這就等於是減少了一半的遞送彈藥時間,經過試射發現平均每發射出五發石彈的時間,就要比發射炮彈多出兩次,這也就是說幾乎快了一倍,無形中等於多出了一倍的火炮數量來。

    當城牆上面的石彈鋪天蓋地的向著城外的聯軍襲來的時候,如果不是因為每一次都只有十枚石彈落地,聯軍負責指揮此次進攻的將領甚至會以為大唐方面增加了火炮數量。

    當第一輪石彈呼嘯著飛向聯軍士卒的時候,聯軍士卒們習慣性的將手中的盾牌舉過了頭頂,這個動作他們現在早已經練得熟練無比,甚至於有些士卒已經熟練到為了少舉一會兒沉重的盾牌,已經計算出多久炮彈才會落下,直到最後那一刻才會舉起手中的盾牌。

    不過這一次的炮擊注定要令所有聯軍士卒魂飛魄散,因為這一次飛過來的炮彈並非是他們早已經熟悉的炮彈和燃燒彈,而是三十斤一個的石彈。如此沉重的石彈從空中落下來以後,輕而易舉的便可以將聯軍士卒手中的包鐵盾牌砸得粉碎,順便還能將躲在盾牌下面的聯軍士卒砸得血肉模糊。

    石彈的殺傷力雖然不如炮彈大,一次基本上只能擊中一名聯軍的士卒,但是震撼力卻要比炮彈大出許多。畢竟不是每個聯軍士卒都能接受,前一刻還在盾牌的嚴密保護之下,突然間發現頭頂的盾牌被砸得四分五裂,手持盾牌的士卒要麼被震得吐血倒地,要麼被石彈將腦袋砸得像個爆開的西瓜。緊隨其後的士卒要麼被濺得滿臉是血,要麼就被落下的石彈順勢也將他捎上。如此刺激的場面,絕對可以令一個神經不夠粗大的人,在瞬時間瘋掉。

    然而如此刺激的場面才剛剛開始,更多更加精彩的場面還在後面等著他們欣賞……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