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初唐第一猛將

第五卷 東擴 第六十七章 平倭 二 文 / 我自漫步

    第六十七章平倭二

    第二天上午,李恪的中路大軍除了留下兩萬人馬繼續駐留在日置郡以外,其餘的人馬兵分兩路一南一北進行作戰,北路負責掃平出水郡、高成郡、薩摩郡、依佐郡以及鹿兒島郡五座郡城內的抵抗力量,而南路則負責掃平阿多郡、溪山郡、川邊郡、給黎郡、穎娃郡、指宿郡六郡內的抵抗力量。兩支部隊在出征之前,李恪下達給他們的命令是所到之處雞犬不留。

    十二天後,兩路大軍先後回到了日置郡,不知道是因為什麼緣故,兩路大軍在出去作戰期間,都沒有遇到什麼像樣的抵抗,或者說乾脆就沒有遇到什麼人,一座座的郡城以及村莊都好像是空了一樣,除了偶爾間可以看到一些老得幾乎走不動道的老人,以及四五歲的孩童以外,幾乎就再也看不到什麼人。除了一開始的時候,士卒們在不瞭解情況的時候,貿然間對一座村莊發動過炮火襲擊外,後來等他們發現這些個村莊內的情況後,便再也不忍心對這些老人和孩童下手。

    如此異常現象令指揮這兩路人馬的只會將領非常的困惑,為了避免倭國人躲藏起來,這兩名將領下令對他們所負責的區域進行拉網式搜索,以期將那些躲藏起來的倭國人找出來。整個薩摩國還不如大唐的一個縣的面積大,雖說薩摩國境內以矮山和丘陵為主,八萬大軍分散開來進行搜索,仍舊足以連老鼠洞都能給翻個底朝天,結果仍舊是沒有任何的收穫,無奈之餘只得將已經發現的那些個老人和孩童帶回去交差。

    李恪也非常頭疼該如何處置這數百名老的老、小的小的倭國人,猶豫再三最終決定將他們全部留在日置城內,任由他們自生自滅。對此包括李世民在內的所有人都想不出什麼更好的辦法來,也就選擇了沉默任由李恪去做決定。

    既然薩摩國已經如此,也就沒有再繼續的停留下去的必要。於是大軍整理好行裝以後直奔此番作戰的第二個國家大隅。

    大隅國與薩摩國的依佐郡接壤,整個國土的大部分都是山地,不過山勢並不險峻,更沒有比較高的山峰,所以大唐的軍隊在來到這裡後,行軍倒是也沒有受到多少阻礙,每天以標準的四十里的路程向前推進,並且所有經過的地方都會經過仔細的搜尋才會繼續前進。

    可能是大隅國的百姓事先都已經得到了消息,大唐軍隊進入到大隅國後的兩天時間裡,經過了數座村莊以及一座郡城,都沒有發現有任何人存在的跡象。

    在進入到大隅國的第五天,大唐的軍隊已經佔據了近半的領土,仍舊沒有見到任何一個人。就在大唐的軍隊士卒有所懈怠的時候,遭遇到了大隅國的第一次襲擊。發動這一次襲擊的人數眾多,選擇的地點是一處不滿百丈的山地的靠近山腳的地點。尤其令大唐軍隊感到意外的是,對方居然沒有選擇在地勢較高的地方發動襲擊,而是趁著大唐的軍隊下山的時候,由低處發動仰攻。

    這一次大唐的軍隊遇襲,說起來錯也不盡然在負責在前面探路的斥候,倭國人充分了發揮出了他們擅長打洞的習性,預先在山腳下挖好了半地下工事,這些個半地下工事露出地面的部分,要比薩摩國的矮上許多,只有兩尺多高,再加上灌木叢和野草作掩護,從外面根本就無法看出來。負責在前面探路的大唐斥候,總不可能將每一寸的土地都挖掘開來,看看裡面有沒有人藏匿其中吧。

    只要稍微有些軍事常識的人都會知道,仰攻實際上處於非常不利的地位,所以斥侯們也就習慣性的忽略了對山腳下,而且並非是險要之地的仔細探查。但是對方卻恰恰就選擇了這種進攻方式發動突襲,而且還是放過了大唐的先鋒部隊之後,直接襲擊大唐的中軍,攻勢還是非常的猛烈,襲擊之初便動用了十餘架投石車予以配合。

    被打了個措手不及的大唐軍隊,在交戰之初便損失了數百名士卒,但是大唐的士卒畢竟都是經驗豐富的老兵,很快的便在軍官們的指揮下止住了慌亂,迅速的進入到了戰鬥狀態,並且迅速的架起了神威大炮進行反擊。

    大唐軍隊中的神威大炮數量,要遠遠的高於對方投石車的數量,而且射程也不是對方的投石車可以匹敵的,但是對方卻佔了一個偷襲的優勢,從而使得大唐的神威大炮,居然在對方發動的猝不及防的襲擊當中出現了損毀,而且還是被對方的投石車接連的摧毀了兩座。這個結果也使得大唐的火炮兵大感搓火,隨著架起的火炮數量越來越多,倭國人的投石車很快的便全部被摧毀。不過大唐的火炮在將這些投石車全部摧毀以後,也就停止了積蓄射擊。

    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倭國人在發動襲擊的時候,大唐的一萬多先鋒部隊已經來到了山下,他們所襲擊的部隊乃是大唐的中軍部分,也就是李世民、李恪以及一應朝臣們所在的部隊,也就是親衛隊的士卒反應敏捷,在襲擊一開始的時候,就已經將這些人團團的圍在了中央,才使得這些人沒有受傷,不然指不定會出多麼大的婁子來呢。

    大唐的火炮之所以停止炮擊,那是因為倭國人的投石車,並非是架在山下的地道附近,而是山兩側半山腰的樹林當中,而此刻倭國人挖掘的地道兩側,都有大唐軍隊的存在,繼續炮轟的話不但無法傷及到藏身於地道內的倭國士卒,反倒是容易將大唐的士卒誤傷。

    山外就是一大片的丘陵地帶,這些個丘陵的內部彷彿都已經被倭國人挖空,大唐的先鋒部隊剛要撤回去回援中軍,便遭到了無數從丘陵內部射出的弓箭的襲擊,一時之間損失慘重。

    在親衛軍的掩護之下,李世民等人撤到了半山腰地勢相對開闊一點的地方,為了避免再度遭到襲擊,後面輜重營的工程兵們迅速的將他們所在地周圍二十丈的樹木和雜草全部砍伐一空。雖說現在才剛過午時,但是依照目前的態勢來看,要想突破山下的重重封鎖,恐怕不是短時間內便可以做到的,所以工程兵們在將砍伐完樹木雜草後便開始搭建臨時的宿營地。

    先鋒部隊在付出了近兩千人的巨大傷亡代價後,終於退回到山上與中軍部隊會和,至此大唐的軍隊在對方的這一次突然襲擊當中,一共損失了將近三千人,這已經是近五年來軍隊所遭受到的最大的一次傷亡,同時也是李恪帶兵打仗以來,所遭遇的最大的一次傷亡。

    中軍大帳之內,李恪的臉色非常的難看,陰沉著臉一句話也不說。站在他身旁的秦瓊的臉色也不比他好看,因為大唐軍隊上一次的重大傷亡,也是出自他的軍隊,也就是回紇人襲擊他的都督府的那一次。作為一名赫赫有名的武將,自己所指揮的部隊連續兩次出現重大傷亡,所說都是事出有因,但是在他看來他的顏面已經蕩然無存。

    倒是坐在正中央的大座上的李世民,儘管臉色也並不好看,卻還是開口勸解兩個人道:「朕知道此番雖然損失了數千士卒,但是錯並不在你們,所以你們也就不要過意內疚。」

    房玄齡也在一旁說道:「是啊。現在的當務之急不是在這裡生悶氣,而是要想出一個破解他們這種到處打洞的辦法來,不然的話我們將會處處受制於人。」

    秦瓊抬起頭來張口欲言,但是努了幾努後只是無奈的「嗨!」了一聲後,又把頭垂了下去。

    李恪突然間高聲說道:「來人!傳令下去,將營地四週五十丈以內的樹木全部清空,另外後軍大營前三十丈內也不得留下任何的樹木,所有不當值的士卒全部去做,我要在天黑之前完成任務!」

    李世民的眉頭一皺說道:「為德,你這要放火燒山嗎?」

    李恪咬著牙說道:「他們不是願意當老鼠嗎!那我就將他們全都給燒出來,我就不信他們能夠在地下躲到什麼時候!」

    第二天一早,數百門神威大炮便全部架了起來,隨著李恪的一聲令下,數百顆燃燒彈呼嘯著投向了倭國人在山腳下挖出來的半地下工事附近。雖然現在正值夏季,灌木叢和野草內的水分含量很高,但是燃燒彈內有著大量的火油,即便是附著在土地上面都能燃燒很久,就更不要說那些個灌木叢和野草。再說灌木叢在被引燃之前,首先便會冒出濃煙,即便是一時之間無法燃起大火,單單是冒出的濃煙就絕對夠躲在工事內的倭國人受得了。

    一輪炮擊過後不久,山腳下便升起了滾滾的濃煙,並且伴隨著一陣高似一陣的大火,再加上天公作美,風勢居然將濃煙和大火吹向了山外的丘陵地帶,從而使得大唐的軍隊免受了烘烤的痛苦。

    充其量也就是一炷香的時間過後,便可以看到有倭國人開始從山腳下的地下的工事內逃了出來,嘴裡嘰裡咕嚕的不知道叫喊著什麼向著山上跑來。不用問準是經受不住大火和濃煙的雙重考驗,這才逃出地下希望大唐軍隊能夠給他們一條活路。但是李恪根本就不為之所動,直接派出一隊連弩兵在大營外列隊,只要是敢靠近這邊的倭國人一律予以射殺。

    火勢漸漸的蔓延到了丘陵的邊緣地帶,不過沒有火油的助燃,火勢蔓延的速度明顯的滿了下來。但是隨著李恪的一聲令下,炮營開始進行延伸炮擊,直接將山外的附近幾個丘陵覆蓋到了炮火之下。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