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初唐第一猛將

第四卷 東征西討 第七十七章 殺!殺!!殺!!! 文 / 我自漫步

    第七十七章殺!殺!!殺!!!

    經過再三的勸解,老獵戶終於不再堅持自己親自帶領大軍翻越山嶺,而是讓自己的孫子劉長生代替自己前往。劉長生今年二十二歲,是老獵戶二十年前在雪地裡撿到的一名棄嬰。從十二歲開始,便跟隨著老獵戶上山打獵,老獵戶的一身本領早就被他學會,對於山林的熟悉程度,一點也不遜色與老獵戶。如果不是考慮到老獵戶年老體弱,需要照顧的話,他早就報名參軍去給自己的二爺爺一家報仇去了。如今終於有機會去殺回紇人,他自然是非常的高興。

    大軍在小山村內停留了一天,首先李恪派人把老獵戶送到檀州城內安頓好,老人家年事已高,唯一的孫子又要跟隨大軍出征,沒有人照顧是不行的。儘管老獵戶再三的說自己不需要別人照顧,李恪依然做出了安排。其次,劉長生不會使用滑雪板,現學是來不及的,於是讓士卒們動手製造了一個雪橇,行軍時由士卒們輪流帶著他在前面引路,這樣一來就不會影響大軍的行進速度。

    東平山南麓一共有五個地點可以供大軍翻越山嶺,經過研究李恪決定取其中的三處地勢較為平坦,方便大軍同時翻越的地點作為突破口。三路大軍相距約三十里,從西向東分別由薛仁貴、房遺愛、程懷亮三人統御,每人各率領萬人隊伍向回紇大軍發動突襲,而李恪所率領的五千人馬則坐鎮中央,隨時接應需要援助的部隊。

    東平山平均高度並不算高,也就是一二百丈的高度,但是對於腳踏滑雪板的大唐軍隊來講,想要成功的登頂也並非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情。花費了整整一天的時間,三路大軍才在劉長生的指點下抵達山頂,進入到預定的埋伏地點。為了避免被回紇大軍發現行蹤,大唐的軍隊並沒有完全的登頂,而是在靠近山頂的南側駐紮了下來。

    夜幕降臨之後,李恪在房遺愛和劉長生的陪同下,來到山頂觀察回紇大軍駐紮營地內的情況。不知道是對方過於自信還是過於大意,他們並沒有在山頂之上安排哨兵,否則的話大唐三萬大軍的行動,一定難以逃過對方的眼底。

    通過谷內遍佈的篝火不難判斷出,回紇的大軍已經遍佈於,東西長度超過五十里整個山谷之內。這一發現不得不令李恪懷疑,對方會有什麼進一步的想法或者行動。嚴格來講,整個山谷已經不能單純的算作是山谷了。根據劉長生介紹,兩座山之間最寬的地方,在山谷的中央部分,兩山之間的距離超過了兩里,大部分的地點,寬度都在百丈左右,只有三個出口處附近才相對於狹窄一些。如此寬闊的山谷,正常情況之下最多十餘里的長度,便可以容納下十萬大軍,回紇大軍如果沒有什麼想法的話,完全沒有必要分佈於五十里的範圍之內。

    有了這個想法,李恪不由得再一次從心裡暗罵起侯君集:這個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的傢伙,手底下空有六萬大軍卻不思進取,如果不是自己來的及時的話,指不定回紇方面會做出什麼樣的動作來呢!如果他們出其不意的對顧州或者勝州發動突襲,在事先沒有任何準備的情況下,兩地是根本就無力抵擋住十萬大軍的攻城的。如果真的發生了這種事情的話,這個該死的侯君集就是玩死也難逃其咎。

    回紇的大軍駐地並沒有建起護欄,一是當時情況太過於緊急,再加上天寒地凍的,地面凍得堅如磐石根本就挖不動,二是兩面的山峰相對較為陡峭,正常情況下即便是大唐的軍隊到了山上,也很難向山下發起衝鋒,相對開闊的地勢又使得大唐的軍隊,即便是佔據了山頂,也很難用弓箭和落石對駐紮於山谷中的回紇軍隊發動突襲。

    但是,大唐的軍隊恰巧就不屬於正常的部隊,正常情況下做不到的事情,到了大唐軍隊尤其是腳踏滑雪板的部隊的眼中,陡峭的山勢和平原並沒有什麼區別,甚至要比平原之上更加的囊夠發揮出他們的戰鬥力來。畢竟從山上往下衝更加能夠增加他們的機動力,甚至不需要花費任何的體力,便可以達到平時難以達到的速度。

    由於不能生火做飯,大唐的士卒們只是啃食了一些冰冷的食物後,便鑽到了睡袋當中休息。

    第二天上午,大唐的士卒們早早的便吃過了早飯。然後便全體進入到休息狀態,直到回紇的營中升起了炊煙,大唐的士卒們這才開始了不緊不慢的戰前準備工作。他們要在對方剛剛吃過飽飯之後才發起攻擊。我們大唐的軍隊是仁義之師,即便是敵人,也不能讓對方成為餓死鬼,這是李恪給出的說法。當然這只不過是明面上的說法,實際上李恪的這種做法非常的惡毒,正常情況下剛剛吃完飯就進行劇烈的體力活動,非常容易引起胃痙攣,也就是俗話說的肚子疼、胃疼。這是非常容易降低士卒的戰鬥力的,不管誰的肚子或者胃疼起來的時候,都是直不起腰來的,連腰都直不起來又怎麼可能有力氣去作戰。最為重要的一點就是,如今正值冬季,剛剛吃飽後就灌上一肚子的涼風,無疑會大大的增加胃痙攣的概率的。

    那個時代的普通士卒們,是不可能知道這些的,他們只會是認為遼王殿下非常的仁義,就連對待敵人都會考慮得如此周到,那麼對待自己人的時候,那就更加的不用說了。能夠為這樣一位處處都肯為普通的士卒考慮的將領賣命,實在是上輩子修來的福氣。

    在下達攻擊任務的時候,薛仁貴等三人都特意叮囑士卒們,這一戰是在為柘州的五萬多百姓報仇,所以此次戰鬥不需要俘虜,看到的所有敵人都只有一個字,那就是「殺」!

    還不等所有的回紇士卒們吃飽,大唐的士卒們便高喊著從山頂上衝殺了下來。還不等到達營地附近,士卒們手中的弩箭,便已經對著山谷中一座座牛皮帳篷發動了襲擊。

    等到大唐的士卒來到山谷中的時候,靠近山谷南側的所有的牛皮大帳都已經插滿了弩箭。而匆匆的從帳篷中跑出來的回紇士卒們,還沒有來得及看清形勢,第二波箭雨已經落到了他們的頭頂之上。很多的回紇士卒甚至都來不及跑到自己的坐騎附近,便已經倒在了血泊之中,直至到死他們都沒有搞清到底發生了什麼。

    相對於駐紮於南側的回紇士卒來講,北側的回紇士卒則要幸運得多,一百多丈的距離使得大唐的士卒們,即便是到了山谷之中,仍舊無法對他們構成威脅。

    既然一時之間無法傷害到他們,大唐的士卒索性就不去理會他們,轉而專心致志的清理著南側的殘餘回紇士卒。

    儘管山谷之中已經被清理出很多供人馬通行的通道,但是卻不可能把所有的積雪全部清理出去,而通過這些個通道,又很難對快速移動的大唐士卒,造成有效的殺傷。

    面對著行動快如鬼魅般的大唐士卒,已經在北側組織好防禦陣型的回紇士卒們,根本就不敢發動反攻,只能是默默地看著對方在那邊不緊不慢地殘殺著自己的同胞。

    不到半個時辰的時間,整個山谷南側已經很難再見到活著的回紇士卒。而北側的回紇士卒們,也只能是依靠著手中的弓箭,阻止著大唐士卒的逼近。

    很快的,大唐的士卒們便分出一半的部隊,魚躍著跳過一道道清理出來的通道,通過地面上的積雪路面,向著回紇軍隊迂迴著逼近。

    在大唐的士卒們來到了山谷北側的山腳下之後,並沒有著急發動進攻,而是繼續向著北側的山坡衝去。當上升到一定高度,速度開始下降以後,一個華麗的大迴環過後,向著回紇的部隊衝了過來。但是他們仍舊並沒有著急發動進攻,而是利用速度以及射程上的優勢,在最大射程範圍內,一點點的蠶食著最外圍的回紇士卒。

    而沒有來到北側山坡的另一半大唐士卒,則在南側做著相似的快速移動的動作,只不過並沒有射出弩箭。但是一旦有回合的部隊,試圖逃往南側,他們便立即通過手中的弩箭,將他們逼回到北側去。

    僅僅堅持了不到一炷香的功夫,回紇的將領們便發出了反攻的命令。但是面對著厚度可以沒過腰部的積雪,回紇的士卒們根本就無法追趕上大唐士卒的身影,就更加談不上發動反攻了。

    面對著只能被動挨打,卻無力反擊的尷尬境地,很多的回紇士卒開始主動地放下了武器,然後下了戰馬,抱頭蹲在地上。但是出乎他們預料的是,他們這種行為並沒有換來大唐士卒們的停手。不管你是否放下了武器,只要是進入到他們的射程之內,他們便毫不留情予以射殺。

    面對著對方無差別的攻擊,回紇的士卒終於從心理上開始崩潰,開始毫無目的的四散逃命,但是在雪地之上,他們又怎麼可能快得過大唐士卒,等待他們的命運只有一個,那就是死亡!

    一名回紇的將軍在中箭落馬的時候,心有不甘的高聲喊道:「為什麼?為什麼我們放下了武器,你們仍舊還不肯繞過我們?」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