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初唐第一猛將

第四卷 東征西討 第七十二章 殲敵 文 / 我自漫步

    第七十二章殲敵

    就在回紇的主將猶豫著是否還要排除第三波人馬之時,大唐的軍隊已經全軍向前壓上。和前兩次的情況不同,這一次是毫無保留的壓了過來,就連將領們也隨著隊伍一同出戰了。見到這個場景,回紇的主將的雙眼瞇成了一條縫:對方這時要一戰分出勝負啊。一點餘地都不給自己一方!既然如此也好,反正自己這邊已經沒有了退路,再拖下去的話軍中就要斷糧了,到那時就更加的沒有戰鬥力了。與其窩窩囊囊的成為俘虜,還不如轟轟烈烈的大戰上一場,即便是戰死沙場,也不枉到這世上來了一遭!想到這裡,高高的舉起手中的彎刀,向著前方用力的一揮,喊道:「全軍突擊!」

    連續兩個回合的完敗,已經消耗掉了回紇士卒們太多的士氣和勇氣,當己方主將下達了全軍突擊的命令時,他們並沒有像平時那樣,鬥志昂揚的衝上前去,而是默默無聲騎在戰馬之上向前衝鋒,就連速度都比平時要慢上幾分。

    看到眼下的情景,回紇的主將知道,這一仗敗局已定。想不到自己縱橫草原二十年,從來沒有吃過敗仗,今日一戰居然會落得如此的下場,這難道就是一名軍人的宿命嗎?既然如此,那就讓自己的這最後的一仗,能夠有一個好一點的結局吧。想到這裡,雙腿一夾身下坐騎,揮舞著手中的彎刀衝向了戰場。

    連勝兩場的大唐軍隊,此刻正是氣勢如虹,雙方剛剛交手便順利的突入到了對方的隊中,並且迅速的向兩方展開。回紇方面也並未就此放棄戰鬥,迅速的依靠著身下馬匹的速度,向大唐軍隊的後方移動,試圖在外圍形成一個包圍圈,然後通過遊走中的騎射,對大唐方面的士卒進行射殺。這是他們一直以來最為常見的戰術,這種戰術非常的適用於對於步兵的絞殺。不但可以快速的消滅敵人,更加能夠最大限度的打擊對方的士氣。

    但是這一次他們注定要碰到鋼板之上,因為他們忽略了一項最為關鍵的客觀因素在內,那就是天氣。正面戰場上的積雪早在一天前就已經被他們自己給融化,但是畢竟不能把北寧城外所有的積雪的給融化掉。隨著大唐軍隊的迅速向左右展開隊形,回紇騎兵可以運動作戰的空間迅速的縮小,他們一直以來引以為傲的,運動中作戰的戰術便沒有了用武之地。剩下的就只有面對面的交戰。

    大唐的軍隊和回紇的部隊差不多,都沒有明顯意義上的單獨兵種。就像是回紇的部隊,上馬就是騎兵,下馬攻城之時就是步兵,遠距離作戰的時候又被稱之為游騎兵。大唐的部隊也是如此,作為主力的陌刀兵,同時也是令人聞風喪膽的弩箭兵,而處於隊伍後面的弓箭手,在近身作戰的時候就變成了刀盾兵,遠不像是後世那樣,長槍兵就是長槍兵,弓箭手就是弓箭手。這樣一來,對於士卒的要求就變得非常的高,培養出一名合格的士卒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這也是為什麼強大的大唐帝國,為什麼兵力一直都控制在,一個歷朝裡人數偏低的水平之上。這也是為什麼,唐朝的時候周邊的各個民族,雖然兵力上並不比大唐的人數少,卻始終無法戰勝大唐的重要原因。

    大唐的陌刀手,在古往今來的各個朝代中的兵種當中,都是一種極具攻擊性的兵種,一種非常強大的兵種。但是到了大唐的中後期,卻逐漸的推出了戰爭的這個大舞台,其中有著兩個非常重要的原因,一是因為這個兵種培養起來非常的不容易,首先來說陌刀的重量就不是一般的士卒可以經受得了的,四五十斤的重量絕非普通士卒可以輕而易舉便能夠玩得轉的,要經過長時間的培養才能成為一名合格的陌刀手,屬於極度燒錢,極度奢侈的兵種。

    第二個原因,製作工藝相當複雜,一把上好的陌刀要經常時間反覆的鍛造,才能夠符合標準。當時有句話叫做:陌刀出手,人馬俱碎。意思是說一刀下去,可以將騎兵連人帶馬一同砍死,雖說聽起來顯得過於誇張,但是它的威力還是可想而知的。

    到了大唐的中後期,由於國力的衰退,這種極度燒錢,培養起來又非常耗時耗力的兵種,被那些培養起來簡單,又不需要花費大量的金錢裝備的普通刀盾兵所替代。這就像是李恪來的那個時代的特種兵一樣,可以發揮非常大的作用,卻很難讓所有的人都成為特種兵。

    雙方交戰不久,在越戰越勇的大唐士卒面前,士氣原本就有些低落的回紇士卒們,就越加的力不從心,開始有掉落馬下的士卒不等大唐的士卒靠近,便主動的把手中彎刀人到一邊,然後雙手抱頭蹲到地上。遇到這種情況大唐的士卒也就不再找他們的麻煩,直接的繞過他們去尋找其他的敵人廝殺。不得不說這些個投降的回紇士卒都是幸運兒,原來的北寧城官兵由於體力消耗過大,被李恪留在城中休息以及防禦敵人偷襲城池,參加戰鬥的大唐士卒都是李恪和林山的部下,而這些士卒之前並沒有和他們交戰,沒有那麼大的仇恨這才放過了他們,如果換做是秦瓊的屬下,則很有可能會殺盡一切回紇士卒。

    昆山奉想通過在最後一戰中殺敵十人,給自己生命中的最後一次作戰,劃上一個較為完美的句號的願望,也隨著秦瓊的出現而徹底的成為了泡影。之前他剛剛斬殺了六名敵人,便被一直就注意著他的動向的秦瓊所盯上。

    雙方絞殺到一起的那一刻起,身處大唐士卒中間的秦瓊的目光,就從來沒有從昆山奉的身上離開過。只不過一直以來兩個人相距得實在是太遠了,中間又有著無數的雙方士卒在混戰,一時之間難以靠近對方。但是他卻一直沒有放棄,不停地從雙方交戰士卒的身邊穿過,慢慢地向著自己的終極目標一點點的靠近。這期間連他都不知道自己曾經殺過多少名,敢於阻擋在自己面前的回紇士卒。

    當然,在秦瓊到來之前,也曾經有李恪的手下將官試圖前往斬殺昆山奉,都被秦瓊給阻攔。這個地認識自己的,他決不允許別的人去動手。斬殺昆山奉可是大功一件,任何人都不願意放棄,不過當見到秦瓊那彷彿要噴出火來的眼神,李恪手下的將官就知道他絕非是衝著功勞去的,沒有滔天的怒火是無法發出如此強烈的殺氣來的,於是也不多說廢話,立刻轉身重新尋找新的目標。

    就當昆山奉想要消滅第七名大唐的士卒的時候,眼角的餘光中發現,一道冷得令他忍不住打了個冷戰的目光,正死死的盯著自己。連忙放棄唾手可得的勝利果實,轉頭向著那個發出令自己顫抖的眼神的方向看去。是他,果然是他!就是那個令自己陷入到進退維谷境地的大唐守將,看來他是專門奔著自己來的。不過這樣也好,這原本就是他們兩個人之間的戰爭,能夠在這做一個了斷,不管最終的結果如何,都算是一個有始有終的結果。

    當下也就不再去理會那個即將成為自己刀下之鬼的大唐士卒,催馬向著對方趕了過去。

    也許注意到了雙方的主將將要在此進行決戰,雙方正在交手的士卒們不由自主的停止了廝殺,並且主動地騰出來一塊空地,好讓他們的主將能夠有一個寬敞地的方交手。

    兩個人見面也沒有什麼好說的,甚至連互報姓名這道程序都自動的省了過去。兩個人已經隔著北寧城的城牆交戰了一個月的時間,可以說早已經熟的不能再熟,沒有必要再去浪費那個口舌。

    雙方你來我往的交手了十幾個回合也沒有分出勝負,看那架勢一時半會兒是很難分出勝負來的了。天色已經在不知不覺中漸漸地暗了下來,而交戰雙方的士卒此刻也已經知道,雙方的主將在進行決戰。於是也就放棄了相互間的拚殺。戰場之上有個不成文的規矩,那就是雙方的主將一旦交手,就意味著決戰的到來,而一旦他們之間分出了勝負,整場戰爭也就意味著結束了。作為普通士卒的他們,相互之間的爭鬥也就沒有了任何意義。因為即便是他們在廝殺中獲得了勝利,只要是他們的主將失敗了,他們的勝利也不能替代主將的失敗。

    為了讓主將之間的戰鬥不受到天色暗下來的影響,士卒們已經開始在準備火把等一切可以照亮四周的用具。沒有現成的材料好辦,雙方的士卒都從自己一方的後面,推來了用於運送箭矢的大車,只要在雙方主將間的戰場周圍,碼放十輛這樣的大車,便足以照亮整個戰場。而且還可以持續相當長的一段時間。

    當秦瓊再一次向著對方的胸口處,刺出手中的點鋼槍的時候,原本並不能對對方造成致命的傷害,但是對手卻像是呆了一般,沒有用手中的彎刀去阻擋,而是靜靜地等待著死亡的到來。

    秦瓊儘管非常的渴望獲得勝利,但是並不意味著他需要對手的相讓。於是在堪堪刺中對手心臟的一瞬間,把手中的長槍向右側稍稍偏移,待得槍頭穿過對方的身後以後,用力的橫掃,將對方從馬上掃落馬下,然後收回長槍問道:「為什麼?」

    從地上爬起來的昆山奉苦澀的笑了笑說道:「敗局已定,我又何苦要苦苦支撐。只希望能夠通過我的死亡,換來將軍的一個承諾。不要將我的屬下斬盡殺絕,他們不過是聽從命令的士卒罷了,所有的罪責都由我一人承擔吧!」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