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初唐第一猛將

第四卷 東征西討 第四十五章 來而不往非禮也 文 / 我自漫步

    第四十五章來而不往非禮也

    此番前來支援契丹,是姜文暉投降大唐以來第一次正式的指揮作戰,所以他異常的謹慎小心,甚至有種不求有功但求無過的想法。這也是他不著急下令出城與回紇交戰的原因,他想通過此舉探查一下對方,看看對方是否會在大唐的援兵到來以後,還會繼續攻城。如果對方選擇繼續攻城的話,那就意味著對方根本就沒有把大唐放在眼中,到時雙方的決戰就無可避免。如果對方不再攻城的話,那就意味著對方對大唐還是有些忌憚的,到時候自己便出城與對方的可汗交涉一番,給他個下台階,也讓他有個退兵的借口。這樣一來雖說沒有了功勳,卻也避免了士卒的無謂傷亡,這對於兵源緊張的大唐來講,也是個不錯的選擇。

    雙方的首領都選擇了觀望,回紇的部隊不出營,而大唐的軍隊也不出城,這場仗自然也就打不起來。

    經過一日在雙方士卒們看來都是莫名其妙的停戰之後,第二天的一大早,天還沒有亮雙方的軍營之中,便不約而同的開始生火做飯。這也就意味著軍隊將有所行動,否則的話軍營之中按照慣例是吃兩頓飯的,這上午的一頓飯是不會這麼早就吃的。

    日上三竿。雙方的軍隊就如同事先約好的一般,幾乎不分先後的從軍營和城內走出,在城外遙相呼應的擺開了陣型。

    擺好陣型以後,回紇軍中策馬行出一人,高聲喊道:「我乃回紇東溫可汗東森那路,唐軍的主將是哪一位,可否出來一敘?」

    姜文暉催馬走出隊列,答道:「我乃大唐遼王麾下將領姜文暉,此次作戰的行軍總管。不知道東溫可汗找我有何話要講?」

    「姜將軍是吧?我回紇各部一向與大唐交好,此番與契丹作戰,大唐為何要出兵襄助契丹?難道說要與我回紇開戰不成?」

    姜文暉聽後仰天長笑道:「哈哈哈哈……東溫可汗真會開玩笑,契丹早在兩年以前,便已經歸順我大唐,並被賜予李姓。現在整個契丹部族都是我遼王殿下的附庸族,族長李炳乾更是我家殿下的家臣。此番你們無故前來攻打我家殿下的家臣,我家殿下尚未找你們討要說法,你倒是先反過頭來責問我們。東溫可汗我想需要個說法的不應該是你們回紇,而是我家王爺吧!姜文暉在這裡等候可汗的解釋呢。」

    「哦?契丹已經成為了你家遼王殿下的家臣?為何此事我事先並不知道呢?既然契丹已經成為你家王爺的家臣,為何也不通知我一聲呢?莫非這其中還有什麼不可告人的事情嗎?」

    「東溫可汗,你這話說得好沒有道理。你既不是我家王爺的部下,又非我家王爺的家臣,我家王爺為何要提前知會與你?莫非東溫可汗也想舉族投靠我家王爺不成?如若果真如此的話,姜文暉倒是非常樂意與東溫可汗一同為我家王爺效力。」

    「我也不和你說這些沒用的。,既然契丹已經於兩年前便歸順唐朝,並且成為了你家王爺的家臣,我只問一句契丹這兩年來不停地襲擾我所統轄的部族,掠奪我的牲畜和人口,你家王爺可曾知曉?亦或者是故意為之,好挑起唐朝與我回紇之間的戰爭?」

    「可汗這話好沒有道理。草原之上本就沒有明確的分界,相互之間不經意地越過地界也是很正常的事情,下面的小部落之間的摩擦也是不可避免會發生的事情。可汗就能夠保證你麾下的那些個小部落,就沒有越界的事情發生麼?如果因為這點小事便興師動眾的前往討伐的話,可汗這一年四季也不用幹別的事情了,只管四處討伐便是。只是不知道可汗是否覺得有這個必要?」

    「難道說別人都欺負到我家裡來了,我還要忍著不成?長此以往下去的話,誰還敢讓我來庇護?難道你家王爺就是這樣嗎?」

    「可汗此言差矣!你和我家王爺就好比兩家的家長,那些個小部落就好比家族中的幼童,孩子們不懂事,因為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發生口角實屬正常。如果您覺得您家的孩子受了欺負,完全可以先來我家討個說法,如果實在是因為我家不講道理,您再訴諸武力那也不遲。可是您二話不說的就帶著自己的家人來我家大鬧一通,這於情於理都未免說不過去吧?亦或者說您根本就是仗著自己人多勢眾,找個由頭邊想來我家鬧事,想得到些好處。如果真是如此的話,那我不得不非常抱歉的告訴您,您找錯了對象。」

    「依姜將軍的意思,我家此番吃了虧就算是白吃了嗎?」

    「可汗此言差矣。先拋開引起此番衝突的具體原因不說,可汗已經圍困契丹城池一月有餘,四下裡也沒少派人劫掠,即便是之前你家吃了些虧,想來這些日子也該出了這口氣了吧?不如此時便到此為止如何?可汗領兵退回自家領地,我大唐也不再追究可汗侵犯我大唐領地的責任,不知可汗以為如何?」

    話說到這個份上,東溫可汗已經有了足夠的台階可下。他也感覺到即便是就此撤兵,也不會遭受別人的詬病。於是,故意又做一番思考以後,這才高聲說道:「既然姜將軍如此說了,我如果再執意不退兵,就顯得太不給將軍面子。這一次我就看在大唐和將軍的面子上,不再追究契丹襲擾我部族的責任,但是希望不再有下一次。否則的話,姜將軍休怪我到時不給將軍的面子。」

    「慢走,不送。希望下一次見到可汗不是在戰場之上。」

    唐軍回到城內,姜文暉等人在城樓之上遠眺漸漸遠去的回紇軍隊,程懷亮小聲的問道:「姜將軍,莫非你真的是打算放回紇軍隊回到他們的部族不成?」

    姜文暉聽後有些奇怪的問道:「我們此番的任務不就是解除這裡被圍之困嗎?如今不費一兵一卒便讓回紇知難而退,有何不對嗎?」

    程懷亮「嗨!」的一聲,右拳重重的擊打在左手掌上,看了看周圍的人,把姜文暉拉到附近一個僻靜的地方,小聲的說道:「你這次可是犯了大錯了!」

    姜文暉聽後不由得大驚失色,連忙問道:「不知我此番犯了什麼錯誤,還望程將軍不吝指教!日後姜文暉定有回報!」

    「什麼回報不回報的。我問你,如果只是想讓回紇知難而退的話,殿下還用得到要兵分三路嗎?他只要親自率領這五萬大軍,不要說令他們知難而退,即便是把他們擊潰也沒有任何的問題!可實現如今呢?他所親帥的那支萬人部隊音信全無,這說明什麼?」

    「啊……」姜文暉也是個久經沙場之人,只是略作思考便意識到了什麼,不由得驚叫了一聲。馬上又伸手摀住了嘴,向四周看了看,發現沒有人注意到這裡,才急聲說道:「殿下此番的行動,肯定與此次作戰無關。而我卻在這時和回紇達成退兵共識,如果此後殿下再有所行動的話,必然在大義上不佔理。我真是好糊塗啊,居然把殿下陷入到不仁不義的境地,真是萬死莫贖!這……這……可如何是好?」

    「嗨……事已至此,再想這些也沒有什麼用處。只盼望殿下現在已經得手,並且不要在回來的路上碰到回紇的主力……」

    「可還有什麼補救的辦法嗎?」

    「姜將軍,你還是不瞭解殿下的脾氣秉性啊!也怪我事先沒有提醒你一聲。不是有句老話:來而不往非禮也嗎?你只要記住一點,殿下每次作戰的宗旨就是不但要獲勝,更要從中獲利!你想想看,殿下的那一次作戰,沒有從對方的手中獲得豐厚的利潤?殿下並非那種只知道獲得功勳之人,沒有足夠的利益,他是不會輕啟戰端的。」

    「請恕姜文暉愚鈍,此番救援契丹,又能如何獲利呢?」

    「你不妨想想,東溫可汗帳下能有多少部眾?此番他親帥十萬大軍前來攻打契丹,他的部族之內的青壯戰士恐怕是盡數征招而來。這樣一來部族內部必定空虛,如果我所預料的沒有錯的話,殿下此番肯定是率隊千里奔襲,去劫掠東溫可汗的大帳去了!」

    「這可如何是好……這可如何是好!」姜文暉此刻已經急得滿頭的大汗,站在原地不停的轉圈。猛然間伸手抓住程懷亮的的手臂說道:「程將軍,不如你率領你的閃電部隊,前往草原之上接應殿下一下吧!哎……這萬一殿下要是有個什麼意外……程將軍,您現在便將我綁了起來吧。萬一……萬一……你只管將我千刀萬剮便是!」說到最後,姜文暉跪倒在地上已經像個孩子似的,嚎啕大哭起來。

    程懷亮伸手想拉他起來,用了兩次勁兒都沒有成功,無奈之餘只好俯身小聲勸道:「姜將軍,著這是何苦呢。這要是讓別人看到,還不笑話於你。快快起來吧!……再說了剛才的話只不過是我個人的分析,沒準我猜錯了殿下的真正意圖也未可知呢。」

    姜文暉聽完程懷亮的勸解後,起身站了起來,用衣袖拭去臉上的淚痕,毅然決然的說道:「程將軍,你還是率領你的部下去支援殿下吧。我將率領大軍做守這裡,一旦有了殿下的消息,我必定在最快的時間內趕到殿下的身邊。如果殿下有什麼不測,姜文暉絕不敢苟且偷生。」

    程懷亮歎了口氣說道:「茫茫草原何其之大,況且現在馬上就要到正月下旬,地面上的積雪隨時都有可能開始融化。萬一我不能及時的找到殿下的行蹤,就有可能令閃電部隊陷入進絕境之中。以殿下之英明,即便是與回紇大軍相遇,也會有辦法順利脫身的,所以我們現在最好的辦法,就是在這裡等待殿下的平安歸來。姜將軍,你已經犯了一次錯,這時候就更加的需要冷靜,千萬不要再衝動!」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