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初唐第一猛將

第四卷 東征西討 第四十四章 膽怯 文 / 我自漫步

    第四十四章膽怯

    姜文暉率領部隊進程非常順利,預料之中的襲擊並沒有發生,回紇圍困在南北兩座城門外的部隊沒有任何動靜。

    城門口內側,契丹的族長圖式耶在三弟沐古特的陪同下,正在城門口恭敬地等候姜文暉的到來。一見到姜文暉進入到城內,連忙上前施禮說道:「李炳乾(既然做了李恪的附庸族,自然要改姓李)見過姜將軍。此藩能得將軍前來救助,契丹終於可以轉危為安了。」

    姜文暉見狀連忙下馬還禮,對方畢竟是遼王殿下寵愛的王妃的父親,禮節上還是要尊重的。「族長太客氣了,這不過是末將的職責罷了,怎敢勞煩大駕在此等候。」

    雙方在城門口客套了一番後,這才一同前往族長的府邸。等到程懷亮也來到府中之後,賓主雙方這才落座,並且擺上了事先早已經準備好的酒菜。一邊吃,李炳乾一邊問道:「我聽說遼王殿下此番親自率隊出征,為何沒有看到殿下啊?」

    「族長有所不知,殿下並非和我們一路,吃飯前來支援契丹,只有我率領的三萬大軍和程將軍所率領的一萬閃電部隊。而梁王殿下的行動則是另有安排,至於具體又是怎麼樣的,我們也並不知曉。」

    「哦……」李炳乾聽後難免有些失望。一是因為自己的女兒已經嫁出去了兩年,自己這個做老丈人的到現在還沒有見到過女婿,實際上最重要的是想自己那個,自幼便像掌上明珠般疼愛的女兒了。二是當聽說此番前來支援自己的部隊只有區區四萬人馬,還不到外面的回紇圍城部隊的一半,這又怎麼能不令他失望呢。「我聽探馬回報,說將軍的部隊應該日落前便抵達這裡,為何這個時間才來到,莫非是途中遇到了什麼變故不成?」

    「嗯,城外三十里的地方,遇到了回紇起齊力世紋的部隊,他先在那裡把我軍穩住,然後又另派出一支部隊,繞到我軍身後,想要兩頭夾擊我們。但是他們的計策被程將軍識破,他擊退了回紇的兩萬欲在後面偷襲我軍的部隊,我軍則在正面擊潰了來犯之敵。由於要防止對方再度來犯,所以才耽誤了入城時間。」

    李炳乾和李生同(沐古特)聽後不禁眉頭同時挑了挑。「不知此番的戰果如何?我軍損失大不大?」

    姜文暉還沒來得及開口,程懷亮便接過去說道:「一共殺敵八千左右,時間倉促沒有來得及打掃戰場,所以具體的數字並不清楚。姜將軍的中軍沒有任何損傷,倒是我的閃電部隊損失了二百多弟兄。我說的夠清楚了吧。我說李族長,我知道你是看到我們來的人少,所以有些不放心。大唐的軍隊可不像你們契丹人那麼廢物,區區十萬回紇的部隊就把你們嚇成這樣,連出城交戰都不敢,太窩囊了吧。遼王的土地也敢來侵犯,我看他們是活的不耐煩了!今天這話我給你放到這裡,最多三日我軍肯定將他們殺的丟盔卸甲,驅趕出你們的領地。」

    房中的契丹人聽完程懷亮的話後,不由得又怒又驚。怒的是對方居然一點都不把它們放在眼裡,居然當著面就說出羞辱他們的話來。驚的是大唐的戰鬥力太過驚人,同等兵力之下居然在只損傷數百人的情況下,便殺敵八千人,也難怪他們不把自己放在眼裡,人家是有那份實力在自己面前狂妄。

    李炳乾把手下人的表情都看在了眼裡,怕由此發生口角,連忙轉移話題問道:「請問姜將軍,我的女兒現在可好?」

    「此番出征之前,曾聽到王爺提及此事。王爺說原準備過年後便帶領王妃和小郡主前來看望族長的。但是年前傳來喜訊,王妃再次有喜,只怕是一時之間難以成行了。不過歡迎族長或者王菲的兄弟姐妹們前往瀋陽探望,屆時王爺一定倒履相迎,好生接待。」

    聽到這個消息以後,李炳乾臉上流露出了欣喜的表情。「王爺這一年多來,一直都不在瀋陽,我即便是去了也是見不到啊。等到此次的事情有了結果,我一定要去瀋陽看看我的孫女。」

    由於第二日還有戰事,時間上也不早了,所以吃完飯後,姜文暉便起身告辭,回到軍中。

    第二日一早,李炳乾便來到了姜文暉的軍營,向他詢問何時發起對回紇的進攻。姜文暉則告訴他,由於連日來士卒們都忙於趕路,再加上昨日在城外與回紇有過一場激戰,所以想先讓士卒們休整一日,待得明日恢復了體力以後,再行出城與對方決戰。

    吃過早飯以後,在契丹一眾將領的陪同之下,姜文暉等人來到了城牆之上,遠眺城外的回紇軍營。通過望遠鏡觀察了一番以後,姜文暉有些不解的問道:「為何到了此時還不見他們有任何的動靜?難道回紇一直都採取這種只圍不攻的態勢嗎?」

    契丹的軍事統帥拓石隸看到這種情況,也覺得有些奇怪,說道:「姜將軍率領援軍到達之前,回紇部隊的攻城可是一日緊過一日,要不是我城中的百姓也一同幫著守城,只怕是城池早在一個月以前便被他們攻破了。像今日這般不見任何動靜,還是頭一次出現。莫非他們是因為你們的到來,而不敢草率的發動進攻?」

    姜文暉想想也是這麼個道理。對方不過是十萬左右人馬,如今分散到三座城門之外,每個城門之外的兵力也不過三萬左右,而此時城內的兵力遠遠超過他們,如果發動反擊的話,還真有可能在對方其他兩座城門之外的援兵到來之前,擊潰他們。

    事實也正是如此。自從昨日下午齊力世紋率隊大敗而歸以後,回紇的大帳之內便吵得不可開交。東溫可汗只不過是回紇民族中實力比較大的一支,並非是所有回紇人的可汗。他們此番前來攻打契丹,一是兩個民族間經常會有小的摩擦,而是因為他的部族今年的年景不算好,所以才舉全族之力來攻打契丹。原本是想擄掠些人口和牲畜就回去的,沒想到最終的結果卻變成了攻城戰。更加沒有想到的是大唐這麼快便派來了援兵。這些年來回紇一直在大唐的震懾下,不敢主動地發起挑釁。不過這一次,他們確實如同齊力世紋所說的那樣,想通過兩面夾擊的陣勢迫使大唐退兵,不要插手他們與契丹之間的戰爭。

    但是出乎他們預料的是,大唐的軍隊居然非常果決的選擇了開戰,而且非常輕鬆的便將他們的四萬人馬殺得丟盔卸甲、潰不成軍。尤其是在得知大唐有一支非常詭異的軍隊,不但可以在雪面之上輕鬆的奔跑,而且速度比起戰馬來也毫不遜色。單是這一點,就要令東溫可汗認真的考慮考慮了。

    還有一點就是,齊力世紋帶回的那個驚人的消息:契丹人居然早在兩年前便歸順了大唐,而且成為了遼王的附庸族。這樣一來戰事就變得微妙起來。畢竟當初自己並沒有做好與大唐開戰的準備。

    如今大唐前來支援的軍隊已經進入到了城內,再加上城內的三萬多契丹部隊,雙方的實力對比已經沒有很大的差距,萬一這個時候大唐雪州、陳州再從南面也發動進攻的話,只怕自己帳下的這十萬人馬,在他們的兩面夾擊之下將很難回到部族之中。

    手下的將領們都是些個頭腦簡單、四肢發達的莽漢,只知道上陣拚殺,從來不去從大局考慮。多年來從未品嚐過敗績的他們,難道就不明白戰敗將意味著什麼嗎?居然不停的在這裡呱燥這要打敗唐軍,讓他們見識見識回紇人的厲害,真是無知者無畏啊!

    但是怎樣才能在不打擊他們的士氣和積極性的前提下,讓帳下的士卒和將領們聽從自己的意見,主動地撤回到領地之內呢?東溫可汗覺得非常的頭疼。

    說實話,仗已經打到這個份上了,就這麼不明不白的退兵,連自己的心裡也覺得非常的不是滋味。而且就這麼退兵的話,將來大唐方面亦或者是別的部族肯定會拿這件事嘲笑自己,連交戰的勇氣都沒有,便被對方嚇得狼狽的逃竄。

    這個該死的唐軍主將也真是的,既然已經到了這裡,為什麼就不出城來與我們對陣一番了。到時候哪怕是說上幾句客套的話,讓我有個借口也好退兵啊!真不知道這個傢伙是不是頭一天帶隊打仗的,居然連這麼個簡單的道理都不明白!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