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初唐第一猛將

第三卷揚威江南 第二十八章 說服 文 / 我自漫步

    第二十八章說服

    看了一眼陳碩貞,李恪說道:「為富不仁者,不殺不足以平民憤。」

    陳碩貞聽後一愣,問道:「聽這位公子的口氣,想必你一定是官府中人吧?」

    「哦?敢問姑娘為何會如此問?」

    「公子所說之言是從官府的角度去看的,不然也就不會說出『不殺不足以平民憤』這句話來的。還是說說你此行的真實目的吧。我們這些人在你們這些官老爺的眼中,雖然都是目不識丁的愚民,事實上我們絕不是你們想像的那般,可以三言兩語就糊弄過去的。」

    「本王是此次江南道賑災大使,專門為賑濟江南災民而來的。」

    李恪的話剛一出口,周圍的災民便一陣慌亂。想不到他們謀劃已久的事情,還沒有來得及實施,便已經被官府發現,並且已經主動的找上門來,這實在是太出乎他們的預料了。

    陳碩貞揮手止住了周圍人的躁動,雙眼緊盯著李恪說道:「公子剛才自稱『本王』是吧?不知公子可否告知你的身份,以及此次前來找我的目的。還望公子能夠據實相告,否則的話休怪我們無理。」

    「本王乃當今天子三子,遼王李恪。此次專程前來江南賑災,同時還身為江南道與嶺南道兩道巡察使,具有審查當地官員以及探查當地民情的職責。也就是說,江南、嶺南兩道發生的說有事情,把我都有權先行處理,然後再向朝廷奏報。」

    「遼王是吧?但是你說了半天,都不過是你的身份,卻仍舊沒有說出你此次來找我到底是有何目的。」

    沒想到對方會如此的不開竅,李恪暗自歎了一口氣後,說道:「我知道你們準備對山下的林家採取行動,所以準備和你們商量一下具體的行動計劃。這就是我來找你的動機。」

    「哈哈……哈哈哈哈……」陳碩貞聽完李恪的話,不由得仰天長笑。過了許久,她這才止住了笑聲,沉下臉說道:「遼王殿下,賑災大使!您所說的笑話一點都不可笑。我們只不過是一些躲避在山上的災民罷了,根本就沒有您所說的什麼行動計劃。」

    「哦?……」李恪看著陳碩貞,拖著長音應了一聲後,說道:「既然如此,那麼本王也就不打擾姑娘了。」說完後轉身便往回走。一邊走,一邊搖著頭高聲說道:「本王此次前來江南,原本是想為江南的百姓做一些實事,想不到江南的百姓卻寧肯餓死,也不接受官府的幫助,真是一群可憐的人啊!」

    「站住!你說的這些話到底是什麼意思?」

    李恪止住了腳步,回轉過身,雙眼一眨也不眨的緊盯著陳碩貞,說道:「你說我說的這些話是什麼意思?本王此次前往江南賑災,親自押運者上百萬斤的糧食以及稻種,就是為了幫助你們這些受災的民眾渡過洪災,重建家園的。可是你們呢?不但不接受本王的好意,反倒聚集在一起,準備劫掠大戶。本王到要問問你們這是何意!」

    「你說的倒是好聽!從洪災到現在已經過去了四個多月,朝廷的賑災糧食在哪裡?那些個地主老爺們,明明有的是糧食,卻寧可放在糧倉中發霉,也不願意拿出來賑濟我們這些個窮苦之人,反倒讓我們和往年一樣的繳糧納稅!這就是你所說的幫助我們嗎?!」

    「你們只是看到了那些個欺壓你們的地主、鄉紳,可是那些個不肯給你們糧食的地主鄉紳,他們能代表官府嗎?你們知道嗎,雉山縣縣令顧大人,為了早日幫助你們渡過災情,活生生的累死在任職上!你們現在不妨到縣衙之內看看,那些個官吏都已經餓成了什麼樣子,還不是依然堅守在縣衙之內為你們籌劃賑災的事宜!」

    「你……你這是在……在胡說八道!」

    「我在胡說八道?哈哈哈……」李恪伸手一指身邊的那些個百姓,高聲問道:「當初雉山縣縣令帶領民眾去挖掘通往睦州的道路,你們之中可有人參加?縣城內發放賑災的糧食你們又是否領取過?難道你們就不知道縣城的糧倉也被洪水沖毀了嗎?你們這些個人,不知道在洪災過後聽從官府的安排,齊心協力的重建家園,反倒在這裡準備聚眾鬧事,難道你們就不覺得臉紅嗎?」

    「你……你這是在胡說八道!如果朝廷真的有心賑災,就不會過了五個月還沒有動靜!可是一直到現在,我們都沒有見到過朝廷發下來的哪怕是一粒糧食。這也充分的說明了,你所說的那些個話,都不過是騙人的話!」

    陳碩貞身邊的那個中年男子趁機大聲的喊道:「沒錯,大家不要聽信這個人的鬼話!他到這裡來根本就不是來給我們解決問題的。他就是想先把我們給穩住,然後再派來朝廷的大軍把我們給消滅掉!這一次的洪災,根本就是上天對於那些為富不仁的人的懲罰,才會發生的!而仙姑就是上天派來拯救我們的,我們現在所要做的就是用我們手中的武器,去推翻這個根本就不為我們老百姓的生死而考慮的朝廷的!你們說對不對啊!」

    這個中年男人的話,頃刻間得到了周圍所有人的擁護,紛紛舉起手中粗製的武器高盛的呼喊。

    看著群情激昂的百姓,陳碩貞的眼中流露出了滿意的笑容。「遼王殿下,你看到沒有?這才是百姓們的真正的心理。」

    李恪不屑的嗤笑了一聲,走到她的身旁用只有他們兩個人才能聽到的聲音,小聲的說道:「你不過是利用了這些無知的百姓們渴望吃飽飯的心理,讓他們去為你的一己私心去為你謀取福利罷了,我的文佳女皇帝陛下!」

    陳碩貞聽後大吃一驚:如此隱秘的事情,他又是怎麼知道的!

    這也難怪她如此的吃驚,所謂的「文佳皇帝」這一說法,只是在昨晚才由宋春明也就是一直站在她身邊的那個中年男子提出來的建議。原本是打算在今夜襲擊完林家,奪取到足夠的糧草以後,才正式提出的。到現在為止,這一切還都只有她和宋春明兩個人知道,難道說宋春明是朝廷派來的密探不成?

    想到這裡,她不由得向宋春明投去了懷疑的目光。宋春明見到李恪在她的耳邊小聲說了一句話後,她居然會用這樣的眼神看著自己,不由得有些摸不著頭腦。

    就在此時,李恪再次開口說道:「是不是被本王說中了心事,心中感到無比的慌張,而且開始懷疑有人出賣了你?放心吧,並沒有任何人出賣你。」李恪之所以知道如此隱秘的事情,是因為他的腦海中突然間浮現出一段史書中記載的文字,不過上面記載的是永徽四年,雉山縣有女名陳碩貞,在妹夫章叔胤的協助下造反,並自稱「文佳皇帝」。如今,造反的人物已經出現,但是時間以及協助她的人物卻都有了變化,也不知是不是因為自己的出現,才會令歷史發生了改變?由於不能確定,所以他才會試探著說出那番話,想不到居然真的得到了印證。不過,既然這件事已經被自己趕上,就不能再讓這種不但是對朝廷沒好處,更是對百姓沒有任何好處的事情再發生。

    想到這裡,李恪高聲地說道:「你們這些人有沒有想過,災情發生以後,道路被阻塞,這裡的官府要把災情傳遞到朝廷需要多麼久的時間?而此次發洪水涉及到整個江南地區,朝廷要為此準備多少的糧食?難道這就不需要時間去準備嗎?還有就是,僅僅一個雉山縣通往睦州的道路,在過了近五個月的時間還沒有疏通道路,更不要說整個江南地區了。你們只是看到了你們自己在忍饑挨餓,可是你們有沒有想過,朝廷要想把賑災的糧食送到你們這裡,要為之付出多麼大的代價嗎?在道路暢通的情況下,要把千里之外的糧食運到這裡,一千斤糧食僅僅是人工以及牲畜的消耗就達到六百斤以上。這些你們都考慮過嗎?再看看你們呢?現在明明還有的是力氣,卻不知道協助朝廷盡早的疏通道路,讓朝廷的賑災物資趕緊運抵這裡,反倒是聚集在一起準備干打家劫舍的勾當,你們這麼做對得起你們自己的良心嗎?」

    看到四周的百姓都被李恪的一番話說得低下了頭,宋春明不由得大急,連忙說道:「大家莫要聽信他的胡言亂語,他是朝廷派來的說客,自然是向著朝廷說話。別看他現在說的好聽,那只是為了讓咱們大家不要鬧事,可是事後他才不會管我們的死活的!大家一定要相信,只有仙姑才是上天派來的,為我們這些個貧苦的百姓謀活路的,也只有仙姑才是真正的為我們考慮的!」

    李恪怒目圓睜,高聲喝道:「真的嗎?既然你說仙姑是天上派下來的,那麼她就一定會施展仙法啦!這樣好了,如果她能夠在此當著大家的面施展仙法,給大家變出來急需的糧食,我李恪就承認她是仙姑,並且甘願自裁於此,為你們的大業祭旗如何?」

    「你……」宋春明沒想到李恪會說出這番話來,一時之間不知道該如何應對才好,額頭之上已經隱隱顯現出汗水。

    陳碩貞這時不緊不慢地說道:「仙法之所以被稱之為仙法,就是因為不能夠在塵世間輕易施展,否則又怎能被稱之為仙法!塵世間要想施展仙法,必須要事先沐浴齋戒,並且要設置高壇,施法者還需站立其上,念動咒語才可以和天上對話,經由上天批准方可以施展仙法,哪有你所說的那麼簡單!」

    「真的如此?」李恪問道。

    陳碩貞傲然說道:「那是當然!你們這些個凡夫俗子又怎麼會明白神仙的事情!」

    李恪突然間飽含深意的笑了笑,然後說道:「那麼本王要是能夠在此施展仙法,從異地搬來糧食的話,又當如何說?」

    「不可能!」陳碩貞斷然說道:「你不可能做的到的!」

    李恪看了一眼圍在自己周圍的人,高聲說道:「本王望著就讓你知道什麼叫做可能!你們都給本王往後退,讓出一塊地方來,本王這就給你們搬來一萬斤糧食,讓你們看看本王的本事!」說到這裡,李恪大有深意的看了陳碩貞一眼,繼續說道:「不要以為自己修行了幾天,便可以妄自揣摩天意!」

    說完之後,在眾目睽睽之下大手一揮,頃刻間上百包的糧食出現在了眾人讓出來的空地之上。正在圍觀的百姓見狀,先是一愣,緊接著齊齊的跪倒在地,高聲呼喊李恪為仙家。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