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初唐第一猛將

第二卷鎮守東北 第四十七章安撫 文 / 我自漫步

    第四十七章安撫

    瀋陽城外的大唐軍軍營主帳之內,李恪正在接待來自城內的高句麗將軍,如果高景逸此刻在這裡的話一定會認得他,他就是剛才勸說高景逸放棄瀋陽城的那名將軍,名字叫做蘇力瀾。

    蘇力瀾今年三十四歲,自幼跟隨家人來到高句麗躲避戰亂,年輕時加入高句麗軍隊,憑借軍功十幾年間由一名普通士卒逐漸的爬到現在的游擊將軍職位,憑借的完全是個人的不懈努力。

    李恪意味深重的看著對方,久久的沒有作出決定。一直在等著他作出答覆的蘇力瀾心裡則緊張得要命。「遼王殿下,不知道剛才末將提出的建議,大唐方面是否可以答應?」

    李恪聞訊搖了搖頭,還沒有來得及開口說話,蘇力瀾便已經迫不及待的說道:「遼王殿下,難道大唐就真的一點活路也不肯給我們留下嗎?要知道我瀋陽城內還有近五萬大軍,如若真要要拚個魚死網破的話,大唐就是獲得最終的勝利,想必也要付出一定的代價吧!殿下真的就忍心麾下的士卒,死與原本可以避免的戰爭?」

    李恪微微一笑,說道:「蘇將軍何故如此著急,須知一名帶兵打仗的將軍一旦亂了方寸,在戰場之上必定要敗北!再說,本王並沒有說一定不肯放過你們,是你先沉不住氣的。」

    蘇力瀾聽後先是一愣,緊跟著抱拳施禮道:「多謝遼王殿下不吝賜教。……還請遼王殿下說出大唐方面的條件。」

    「本王可以允許高景逸帶領五千親衛離開瀋陽城,另外本王要見識見識那位曾經守衛曲東縣城的守將。這就是本王的條件。」

    「殿下,末將不才正是當初守衛曲東的守將,至於您所說的我高句麗親王殿下,只能率領五千親衛撤離瀋陽城,是不是……」

    「敗軍之將而已,本王肯讓他率領五千親衛離去,已經是看在大家同為親王的面子上法外施恩,莫非你們認為本王圍三缺一的攻城策略,真的是力有不逮亦或者是本王的實力不足以圍困瀋陽城嗎?」

    「啊……這個……」蘇力瀾一時之間不知該如何應對。

    「將軍可曾注意,我大唐的空中部隊現在所在的方位?高句麗的士卒在這種冰天雪地之中,真的就有自信快得過本王的空中部隊嗎?另外,昨日與你高句麗方面騎兵交戰的我方閃電部隊,想要留住你們這城內的五萬士氣全無,毫無鬥志的士卒,應該是不費吹灰之力吧!到了此時此刻,你們還妄想能夠保留下這五萬士卒,是不是有些太過於異想天開!」

    「啊……」李恪的一番話說的蘇力瀾啞口無言、汗如雨下。

    「派你的親衛回去告訴高景逸,答應本王的條件,就率領手下親衛高舉白旗從瀋陽城南門撤離,屆時本王會派人監督,一旦他做出違背雙方協定的事情,就休怪本王無情!至於你,就先留在本王的軍中吧,本王還有事情要問你。」說完後,李恪轉身離開了大帳。

    望著立刻離開的背影,蘇力瀾心有不甘的想就此離去,回到瀋陽城內組織人手與他決一死戰。但是再想想唐軍攻城器械之犀利,實在是己方無力抗衡的,只怕是堅持到最後一刻也無法給大唐的軍隊造成什麼實質上的損失,到最後受損失的還是瀋陽城內的百姓。想到這裡不由得仰天長歎,然後命令自己的親衛回去報信給高景逸。

    瀋陽城城主府內,得到消息的高景逸臉色已經漲成了豬肝色,渾身更是被氣得一顫一顫的。隨手抓起手邊的茶碗用力的摔在了地上,然後又不解氣的在屋內四處亂轉,看到什麼就隨手推翻在地。站在下首的十幾名將軍則一個個的閉口不言,唯恐一開口被他遷怒到,把怒火發洩到自己的身上。

    「我要死守瀋陽城,我要和他決一死戰!我要……」高景逸回到座椅前,無力的癱倒在座位之上。

    見到他已經沒有力氣再發洩,手下的將官這才敢上前進言道:「殿下,想我瀋陽城中昨日還有十萬大軍,誰知一戰之下,甚至沒有給對方造成傷亡就已經損失過半。長此下去,只怕對我高句麗不利。我等均為武將,能夠戰死沙場那是我們的本分,但是殿下貴為千金之軀,豈可輕易涉險!故而末將等認為,殿下還是先行退避的好。俗話說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殿下完全可以先行退入我高句麗腹部重地重整軍隊,在吸取今日之教訓後,進行有針對性的訓練,假以時日一定可以率領我高句麗大軍恢復失地!」

    「難道說……難道說就沒有別的辦法可行了嗎?」高景逸心有不甘的說道。「我高句麗的十萬大軍居然被他五萬人馬打得如此狼狽,本王實在是……實在是……唉……」

    「殿下,我軍此次失敗並非將是不肯盡力,實在是大唐的軍隊太過於強大,軍械的威力也是前所未有的,任何人在沒有想到破解的辦法之前,都是無力與之抗衡的。但是末將等相信,只要能夠用心思考,一定可以想到破解的辦法的。所以還望殿下不要在意這一時的得失,一切當以我高句麗的安危考慮啊!殿下!」

    「唉!也罷……本王就聽從諸位將軍的勸阻,暫時退兵。此番回去之後,本王一定要臥薪嘗膽,總結此次失利的經驗教訓,遲早有一天,本王要親率大軍一雪今日之恥!」

    「殿下英明!」眾將官紛紛應和道。

    一個時辰之後,高景逸在李恪派來的一百名士卒的監督下,帶領著五千士卒高舉著白旗,灰溜溜的從南門撤離瀋陽城。

    與此同時,大唐的五萬將士分別從東、西、北三個方向同時進入瀋陽城。入城後的第一件事就是派出人員在城門府衙的重要地點貼出安民告示。告示中提到,只要城中百姓不做出危害大唐軍隊以及反對大唐統治的舉動,大唐將保證他們的生命財產安全。至此,被高句麗佔據了上百年的東北地區重鎮瀋陽終於又回到了大唐的統治下。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