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初唐第一猛將

第二卷鎮守東北 第四十六章收復瀋陽城 文 / 我自漫步

    第四十六章收復瀋陽城

    天空中的氣流要低於地面風速,這也使得熱氣球的移動速度並不是很快,從地面上看上去似乎還沒有人全力奔跑的速度快。

    瀋陽城中的守軍此刻也已經注意到了升上天空的熱氣球,只不過他們並不認識這是何物,尤其是當見到這個龐然大物竟然可以升到如此高的空中,所有的人都被這一景象給驚呆,甚至有一些士卒已經跪倒在地,向著熱氣球是禮膜拜。

    一些個高句麗的高級軍官,雖然也不知道熱氣球是何物,但是有一點可以肯定,那就是這東西一定是大唐用來攻城的,所以立即傳令下去,全城戒備隨時準備應對大唐的攻城。中下級軍官則忙著去把那些個正在頂禮膜拜的士卒們給拉起來,遇到不聽勸說的也不多說直接上去就是一頓胖揍。

    一陣慌亂之後,高句麗的士卒終於再一次的回到了各自的崗位。這是熱氣球已經隨著高空的氣流飄移到了瀋陽城的西側城牆附近。

    一百丈的高度使得所有的弓箭都對它失去了威脅,攻城弩以及大型床弩倒是可以對它構成一定的威脅,不過熱氣球高高在上,又遠遠地超出了它們的最大仰角。高句麗的士卒們只好眼睜睜的看著它們緩緩地漂移到自己的頭頂,卻對他無可奈何。

    就在所有的人都在仰望著這些個龐然大物,一點點的移向自己的頭頂之時,突然間看到一個黑乎乎的東西從上面掉落下來,緊跟著又是一個……

    當一個黑乎乎的圓球貼著城牆掉到城牆外側,並且在落地前爆炸並發出巨響以後,士卒們這才反應過來,這東西原來就是昨日裡造成己方重大傷亡的可怕的物件。還不等他們反應過來該如何是好的時候,天空中已經接二連三的掉下來更多的炸彈。

    這一次就不再是掉在城牆之外了,而是掉落在城牆之上,以及城牆之內的人群之中。每一顆炸彈落在地上並爆炸的同時,都會在擁擠的人群中造成大量的傷亡,更為可怕的是有的炸彈落地之後不是發生爆炸,而是燃起熊熊大火,而且這種大火也不知道是什麼緣故,居然還帶著陣陣酒香。也正是因為這陣陣的酒香,才會使得很多的士卒在聞到的那一瞬間會產生一絲遲疑,而這一絲遲疑卻使得很多的人最終身陷火海之中。

    如果說熱氣球只是集中在一點進行投放的話,即便是在多的炸彈也只能是破壞其中的一段城牆設施。如今熱氣球卻是在沿著整個西側的城牆在緩緩的向南偏東的方向移動,這也就意味著整個西側的城牆之上,都將被他們照顧一遍。

    尤其是瀋陽城西南角附近的守軍,明明在熱氣球到來之前,已經從城頭撤了下來,誰承想熱氣球居然往城裡的方向發生了偏移,這就像是成心把士卒們送到了熱氣球的下面挨炸城牆內側五十丈的距離內並沒有任何的建築物,但是上萬的士卒擠在這狹小的空間內,就如同裝到了罐中的老鼠,想跑都沒地方跑。

    上百枚的炸彈以及燃燒彈落下以後,這裡已經是一片火海。火海中到處都是渾身是火,沒頭蒼蠅般哭喊著四處亂竄的高句麗士兵,完全是一副人間煉獄般的淒慘景象。

    短短的一盞茶時間裡,熱氣球上的大唐投擲手便在瀋陽城的整個西側城牆部分投擲了大約五百枚炸彈以及燃燒彈,至少造成了上萬人的傷亡,更有上萬人被熊熊烈火困在城頭狹窄的區域內無法逃避。火海這外的城內,正有大量的士卒正在試圖撲滅大火,讓他們感到無奈的是,以外百試不爽的以水滅火的方式這一次居然失效了。也不能說完全的失效,往往是一桶水澆上去火勢不但沒有減弱,反而變得越發的旺盛,必須要對著一個地方不停地澆水,才能澆滅一處火勢並不非常旺盛的地點,這在無形中大大的降低了滅火的效率。

    就在城內的守軍忙於救火之際,大唐的軍隊卻趁機把投石車架設了起來。這一次的投石車並不是像以往那樣一字排開,而是分成三排,每排足足有四十輛之多。一次性投擲出去的炸彈籠罩的範圍,從城頭一直延伸到城內五十丈之內廣大區域,僅僅三輪投擲過後,整個西側的城牆之上,就再也見不到任何一名站立著的高句麗士卒。

    與此同時,為了配合李恪的西門攻勢,薛仁貴與李靖也分別從東門和北門展開了攻勢。不過他們之前由於要展開穿插行動,所以攜帶的投石車並不多,每個部隊只是帶有十輛投石車。不過由於之前他們分別攻打下開原以及蓋牟城兩座軍營,從中繳獲了大量的床弩、攻城弩等重型攻城武器,這些武器的射程要遠遠的高於投石車,再加上瀋陽城的防禦重心偏向於西城,守城的器械也大多安排在西側城牆之上,所以他們這一邊倒也是打得有聲有色,完全壓制住了守城的一方。

    只不過他們們二人並沒有採取進一步的攻城行動,畢竟他們的主要任務就是牽制住這兩方面的守軍,使得他們無法分兵去支援西側的城牆。只要他們能夠做到這一點,就已經是出色的完成了任務。

    瀋陽城內的城主府內,當高景逸得知西側城牆僅僅不到半個時辰就損失了守衛在那裡的所有的三萬士卒後,不由得暴跳如雷,叫喊著要把負責守衛那裡的將軍給正法以儆傚尤。

    當前來匯報的人告訴他,負責防禦西側城牆的將軍已經殉職之後,他不由得愣住了,過了許久才頹然的癱倒在椅子上,面帶倉惶之色的向著身邊的將軍問道:「為今之計……我們……該怎麼辦?」

    站在下首的一眾將軍們相互對視了一番,一名中年將軍站了出來說道:「殿下,依末將看,我們現如今只有暫避其鋒芒,暫且退往南部,待得日後再行反攻。」

    「你們……你們的意思是……讓本王放棄瀋陽城……」

    「殿下,以目前情形來看,在沒有想到破解大唐方面霹靂投石車以及……之前,我們根本就沒辦法與之對抗,與其坐以待斃,還不如暫且退避,待得養精蓄銳之後再與其決一死戰!」那名將軍實在不知道該如何稱呼熱氣球,只好含糊的帶過。

    思索了片刻,高景逸歎了口氣說道:「唉……不是我高句麗的將士不夠勇猛,實在是……實在是大唐太過強大……只是這大唐……會不會這麼輕易的便放過我們呢?」

    「依末將看來,大唐並非想與我們決一死戰,否則的話也不會採取圍三缺一的戰術。大唐雖說強大,但是卻也是剛剛經過戰亂,而且至今還沒有完全的恢復過來,所以他們並不想造成過多的人員傷亡。所以末將認為,只要我們從南門撤離瀋陽城,他們應該不會加以阻撓的。不過有個前提,那就是瀋陽城內的財物我們就無法帶走了。」

    「為什麼?難道說就這麼便宜了大唐不成!」

    「殿下,您別忘記大唐還有一支行動快如閃電的部隊。如果我們把瀋陽城內的財物席捲一空,只給他們留下一座空城,難保這位年輕的遼王殿下,一怒之下對我們進行追殺。昨日的戰況殿下也看到了,那支部隊的速度比起我們的騎兵來,那是有過之而無不及。一旦讓他們纏住我們,待得大軍掩殺過來,我們可是有全軍覆沒的可能啊!殿下,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啊!」

    高景逸聽後有氣無力的說道:「就依你所說的去準備吧。本王有些累了,等到你們準備好以後就來通知本王好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