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龍騰世紀 第二十三節 見縫插針 文 / 莊不周

    六喬坐在帳中,細長的手指絞在起,不安!煮露出二衣微笑不語,自顧自的飲著殘酒,不時的打量一下共喬。共喬也沒心思和她說笑,緊緊的咬著下唇,不時的瞟一眼帳門,豎起耳朵傾聽著外面的一舉一動。

    夜漸漸的深了,一直沒有傳來共尉回營的聲音,不僅共齊覺得意外,最後呂翌也有些奇怪了,她看著漏壺,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都一個半時辰了,他們還沒談完?

    「嫂嫂阿喬兩人同時叫道,又同時停住了,打量了對方一會,忍不住笑了起來。

    「嫂妓,他們談什麼呢,談這麼久?」

    「我惡每知道」導翌白了她一眼,「你在帳裡,我也沒有出去。」

    「多!」共喬站起身來,作勢欲走:「我不陪你了,回去休息」

    「早該去了。」呂婆笑道:「說什麼陪我,是我陪你好不好?」

    「不識好人心。」共喬佯怒,舉步出了大帳,脆安生的聲音從外面傳來:「我明天回彭城去,看這偌大的軍營裡,還有誰還來陪你。」

    「你要回彭城?」共尉裡面走來,正好聽到共喬這句話。共喬一見到他,顧不上和他說話,一把抱住他的手臂,嬌笑著問道:「大兄,談什麼呢,這麼晚才回來?」

    「當然是軍國大事。」共尉理所當然的說:「你怎麼還不去睡。問這些幹什麼?」

    共喬一窘,吐吐舌頭,自我解嘲的笑了兩聲:「有沒有」談些別的?」

    「別的?」共尉想了想,一本正經的搖搖頭:「沒有。」

    「一點也沒有?」共喬洩氣的鬆開共尉的胳膊,臉上的笑容漸漸淡了,又有些不死心的問道。

    「當然沒有。」共尉擺了擺手,似乎有些不耐煩的說:「不早了,趕快回去睡,明玉還要行軍呢。」

    「行什麼軍嘛!」共喬跺腳道:「你這做大兄的,也不管妹妹的事,我不跟著你了。我明天就回彭城去,我要找阿翁去告你的狀,你們兩口子都欺負我。」

    「回彭城?」一隻腳已經踏進大帳的共尉停住了腳步,眼神帶笑的看著共喬:「你真的打算回彭城,不去新鄭了?」

    「回彭城,不去新鄭。」共喬氣哼。當的說,轉身就走。剛走了兩步,又停住了,眼神亮亮的看著共尉,驚喜的一拍手:「去新鄭,你要去新鄭?」

    共尉嘎嘎一笑,也不理她,閃身進帳。共喬站在那裡想了片刻,喜笑顏開,雀躍著去了。

    第二天,共尉升帳再次軍議,商議向北攻擊的問題。這次韓王信一聲不吭,韓王成也沒有多說什麼,共尉說什麼,他就應什麼。桓酶和周叔見了,心知肚明,也不點破。當下按原先的部署,細化了方案。韓王信帶其本部五千人馬向西一路攻擊陽翟、陽城,直抵太室山下。如果有可能的話,能拿下輾轅關最好,實在不行也要守住太室山。周叔向東攻擊邸陵、尉氏,進入魏地,與魏豹會合,共尉率大軍向北攻擊穎陰、新鄭,爭取能夠擊破京縣、榮陽,飲馬黃河。

    計議已定,大軍又休整了兩天之後,韓王信、周叔率兵先行出,又過了兩天,共尉帶著大軍浩浩蕩蕩的一路向北,諸縣聞風而降。韓王成一路走一路徵召人馬,九月中到達新鄭時,他手下已經聚起了近兩萬人馬。新鄭投降,韓王成宣佈擇日即位,韓國正式復國。聽到這個消息,韓國的遺老遺少們蜂擁而來,沒多長時間朝庭的官員就齊備了,與此同時,大軍總數猛增到五萬。不久,韓王信捷報送到,他一路勢如破竹,如今已經佔據了太室山,手下人馬達到三萬餘。

    韓王成聞之大喜,下令舉城歡慶,大酶三天。

    在等待諸國賀使到來的日子裡,張良用韓王成賞他的財物重新安葬了弟弟,然後就兼職做導遊,帶著共尉遊覽新鄭附近的山水。說起來新鄭也是個名城,古稱有熊,軒轅黃帝即在此建都,帝營時代又是祝融氏之國,西周時是郜國,鄭國滅郜,在此為都近四百年,韓國滅鄭後。又以新鄭為國都一百四十餘年。直到秦滅韓之後,以韓為穎川郡,陽翟做了郡治,新鄭城才失去了往日的輝煌。

    如今韓國復建,新鄭再次成為韓國,骨子裡的那股傲氣一下子又迸了出來。

    共尉聽張良說得頭頭是道,也是大開眼界。

    也許是多年的心願已了,張良往常眉眼之中總帶著的些許憂傷消散了,說到開心處經常開懷大笑。那天共尉和張良在穎水邊長談之後,共喬又帶著幾個女衛回到張良身邊照料他的飲食起居,雖然還是以弟子相稱,並沒有挑明什麼,但是大家心照不出了,是留著那張紙不捅破而已。共尉也沒有閒著,利用韓王成忙著準備即位的時候心情好,他以各種名義向弗王成討要了許多精鐵。韓國出精鐵,出勁弩,從戰國時代起韓國的兵器加工業就是有名的,所以才被稱為勁韓。共尉如何敢放過這個大好時機,他不僅重新裝備了手下的人馬,還將一船船的精鐵沿著消水進入淮水,送往東海,可謂是大豐收。至於韓王成謝他的宅子和錢財,他倒沒有太在乎,宅子退回去了,錢分了,全分給手下的將士。論功行賞,皆大歡喜,山呼萬歲。

    大半個月之後,先是楚懷王的使臣到了,來的是項伯。項伯是右尹,算是相當給韓王面子,韓王十分高興,給予了極高的禮遇。項伯和張良是老相識,相見甚歡,一時到把共尉給擠到一邊去了。

    楚國的使臣來了,離得近的魏國使臣卻落後了兩天才到。讓共尉感到很意外的是,來的居然還是個項家的人,項坨,身份是魏相兼將軍。

    共尉很詫異,項家的人什麼時候和魏豹扯上關係了?看著共尉莫名所以的神情,項陀十分滿意,他笑盈盈的對共尉說:「君侯,武信君聽說你兵力不足,既要助韓,又要助魏,壓力實在太大,所以就派我領一萬人助魏王復國。有君侯大軍壓制,秦軍不敢輕動,儒僥倖成功,連下十餘城,如今只剩下大梁未復。這次我到新鄭來,一是慶賀韓王取位復國,二是想請君侯、韓王幫忙,拿下大梁,魏王也好像韓王一樣,即位復國。」

    共尉看著項儒那張笑盈盈的腳,覺得不舒服,他總覺得這個小子太假,換句粗一點的話說,豬鼻子裡插大象,不像項羽那樣,不管是好還是壞,都是自真誠。

    雖然他自己現在也蠻虛偽的,也蠻會裝象的,可是他還是喜歡真誠一點的人。

    他從項陀的話裡聽出了意思,魏豹不鳥他了,轉而投靠了實力更強的項梁,項梁當然不會放過這個機會,讓項詫帶著一萬人馬去幫魏豹復國,順便還做了魏相,先把坑給佔了。

    這一手順手牽羊做得真夠絕的。共尉雖然不爽,還是不得不暗自挑大拇指,要說見縫插針撈好處,還真沒有人幹得過項梁,就是不知道這是項粱自己的主意呢,還是范增那個老頭的主意,反正都夠狠的。只是項粱不是跟章邯死掐嗎?怎麼還有這閒情逸志幫魏豹?

    「武信君在東阿城下大破秦軍,章邯被打得落花流水,現在窩在濮陽不敢出來了。」項儒忍了好久,總算沒有笑出聲來。他太得意了,共尉裝病蟄伏了那麼久,終於等到拉攏韓魏的機會,沒想到叔公一出手,輕而易舉的就把魏國給拉到自己陣營裡了,間接的還利用共尉吸引了秦軍注意。

    「武信君大破秦軍?」共尉慢慢的回過神來,並沒有如項儒期望的那樣大失所望,而是很平靜的說:「這可太好了,武信君用兵果然高明,一出馬就打了章邯一個落花流水,不愧是項家的後人。」

    項俏見他並沒有太多觸動,不免有些失望,臉上卻不好表現出來,連連謙虛道:「君侯過譽了,武信君說了,如果沒有君侯支持的一萬人馬,我們也沒這麼容易。劉季雖然粗鄙,打仗卻極是兇猛,特別是手下的那幾個人,每次都是奮勇當先,就是比起阿叔來都不遑多讓呢。」

    共尉嗤之以鼻,項傷這種小伎倆,他根本不屑一顧。他擺了擺斷了項傷的話:「既然章邯現在在濮陽,那武信君在何處?」

    「武信君正在猛攻定陶。」項坨皺皺眉頭,似乎有些沮喪:「定陶城太難打了,武信君圍了一個多月城,還沒能拿下,正準備召集阿叔和劉季他們一起去圍城呢。」

    「子異和劉季不在定陶?」共尉和張良都感到有些意外。互相看了一眼。不約而同的說。

    項詫搖了搖頭:「不在,阿叔和劉季分兵去打外城陽了。」

    共尉覺得有些不可思議,項梁這個時候還分兵去打什麼城陽,攻什麼定陶?趁你病,要你命,章邯軍敗,不趁這個時候把章邯徹底幹掉,還等什麼時候?打定陶?腦子壞了吧?

    項住見共尉臉色驚詫,還以為他被項梁的戰功給嚇住了,暗自得意的一笑,拱拱手說:「君侯,我還要去拜訪一下幾位朋友,就不多打攏了。對了,這位是周將軍派來的使者,說有事要呈報君侯。」

    項住走了,那個站在他身後一直沉默不語的那個中年人上前一步,衝著共尉和張良各施一禮:「陽武陳平,拜見君侯、司徒大人。」,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6州,章節更多,支持作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