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穿越重生 > 1839

第六卷 1844 滾滾長江東逝水 30 刺史 文 / 引弓

    30刺史

    「沒有,的確沒有足夠的行政主官。」楚劍功頭疼的說:「黃埔畢業生,以及今年科舉新取的守缺銳士,都沒有行政經驗,讓他們驟然擔任州一級的主官,正四品的刺史,他們會把事情弄砸的。」

    「所以十二位刺史中,只有廣州刺史高不胖有行政權,武漢的刺史是從軍隊中調一名參將,他將在徐繼畬的直接指導下行政,而其它的十位刺史,都沒有行政權,只是監察機構。」

    「監察?」

    新任吏部尚書徐繼畬解釋了刺史的工作:監察下屬各縣的行政。

    現在各個縣衙,基本上都是由投靠的舊官吏和黃埔的軍官轉地方混編而成。黃埔的軍官太缺乏行政經驗,很有可能被下面的官吏耍得團團轉。

    刺史則以《行政細則》一冊,逐條核對縣令的工作,保管全州的稅收,並有人事任免權。在與縣級下屬的鬥爭中,逐步完善自己的行政經驗,為奪取全國政權做準備。而吏部將以尚書為首,組成行政巡查團,在三省來回巡視,解答刺史行政上的疑難

    楚劍功聽著,默不作聲。徐繼畬所說的,的確是他的意思。但他還有另一層考慮。楚劍功在前世的時候,時常聽說「地級」機關過多,要「省管縣」;但讀過的書籍又告訴他,為了強化農村的動員能力,「地級」,包括「專署,大市」等等機構,自一直是在不斷強化中。

    那麼,哪一種說法對呢?或者依照19世紀的通訊交通能力,「地級」必不可少?比如清代本沒有「道」這一級,但省下直管府,卻是力有未逮,導致最後「道」不斷強化。

    所以現在共和將府、道兩級合併為州,將原先的州、直隸州、廳都分解成縣。現在的州只有監察職能(武漢、廣州除外),如果以後行政過程城中發現省直管就可以,那就直接合併成省,反正隨著共和的擴張,省級機構一定要恢復。如果發現州級必須要有行政權,那麼現在已經搭好了架子,培訓了刺史,到時候往州府填人就可以了。

    徐繼畬還遞交了品級的預想。楚劍功本人比較膩味品級這個稱呼,他希望採用唐代散官。但現在確立級別,確實有行政上的需要,而直接採用品級,也讓投效的舊官吏熟悉,不會引起混亂,也只好捏著鼻子暫且將就。

    徐繼畬設定的品級:

    徐繼畬設定的品級:

    正一品:空置,以示謙遜

    從一品:尚書

    正二品:寺卿(現在只有衛尉寺卿葉嵐一人)

    從二品:布政使(三省皆空置)

    正三品:侍郎、少卿、按察、學政、防禦各司(僅廣東防禦使陳日天一人,其餘空置)

    從三品:刺史(刺史以上,無職不設,除博士外,不加虛銜)

    正四品:判(廳)事(含各部、寺、司、州下屬各廳)、(州)通判

    從四品:縣令

    正五品:郎中、

    從五品:候補郎中、縣丞

    正六品:員外郎、主薄、鄉員外郎

    從六品:候補員外郎

    正七、從七:吏員,有時也給各個保長、甲長加銜。

    「保長?甲長?」李穎修看到這兩個名詞,問:「我們上次說要把保甲改編為村民互助組織,與錦衣衛的村民自衛隊組成平行的雙重機構,進行得怎麼樣了?」

    「很難辦,農村,真是麻煩。」楚劍功歎了口氣,「改造舊農村,真不是一句話的事情。在很多村,我們希望窮苦一些,年輕一些的人來當甲長,可是大小伙子都不敢站出來,見著他們族長還要磕頭。不過錦衣衛的發展倒是不錯,現在每個鄉都有一個百戶所,50人左右的正規武裝作為骨幹,每個村都有設了堡壘戶。」

    「居然連改造保甲都這麼困難……」李穎修沉吟道。

    楚劍功知道他後面一句話是:「溫和的改造也太麻煩了。」這本來是約好的雙簧,但半天沒見李穎修說出來。於是楚劍功自己開口:「溫和改造太麻煩了,我們不能再有幻想,只好上手段。明天開始,在全統治區內,推行『剪辮、放腳、甄別』三項政策。」

    「剪辮?我們不是一直沒有強制剪辮嗎?」梁梃楠問。

    「是的,但現在局勢不同了,湖南的局面比廣東要複雜得多。」楚劍功解釋道。

    對清廷抱有堅定忠誠的人會拒絕剪辮,這樣就會暴露。而雖然仍舊認為清廷是正統,卻性格軟弱的人,會減掉辮子,這也就在心防上開了一個口子。

    而有意潛伏下來的人,不剪辮也會潛伏的,影響不大。

    「那堅決不剪辮的怎麼辦?」徐繼畬問。

    「留辮不留頭。」楚劍功惡意的看著徐繼畬,徐繼畬面呈不忍之色,想說什麼,又忍住了。

    「放心,我沒有那麼殘忍,曾國藩就在隔壁,不願剪辮,就跑到江西去好了。」

    「鈞座仁德。」

    「這就順便說到第三項,甄別。凡是和湘軍有聯繫的人,除了主動反正的,一律加收『留辮稅』,就是要逼得他們在湖南呆不下去,趕到江西去。」

    「鈞座,這,這……」徐繼畬說不出話來。

    「從賊,我不將他們滿門抄斬,已經是大仁義。」楚劍功掃視著全場。他知道,這一下牽涉的人口,少說也有十萬。曾國藩在湖南,本來就是客軍,如果再拖家帶口的加上十來萬人的負擔,江西當地人會有什麼反應呢?且看老俵情誼如何,也要看曾國藩手段。

    「鈞座,這十幾萬人,甚至有幾十萬人,被逼遷江西,一路只怕有人倒斃。」

    「所以,對於宗族中有威信的,我們不能殺,要靠他們來沿途組織。」

    「那豈不是加強了曾國藩湘軍的人力?」

    楚劍功扭頭問李穎修:「十幾萬人,你怕嗎?」

    李穎修本來臉色一直不好,這下卻哈哈大笑起來,「我們本來就是要解決他們的,與其讓他們留在內部,不如讓他們站到明處。曾國藩在江西,能做出什麼局面,我也想看看。」

    「那各州刺史,每人都有一份名單,按名單抓人。」

    聲勢浩大的剪辮放腳運動展開了。有公然抗拒剪辮的鄉紳,被剪了辮子的鄉農,送交錦衣衛,土地被鄉農分掉。也有整族的人,不願剪辮的,也不想族內互相拿捕,便僵持著,生怕共和軍來圍剿,惶惶不可終日。

    而不願給自己家女子放腳的人家,情形也是一樣。

    「三哥,這湖南是再也呆不下去了。」曾國葆說,他前兩天剛被錦衣衛抓走,今天卻被放了回來,錦衣衛上門,收取了一萬兩「留辮稅。」

    「二哥、四哥起團剿賊,湖南陷,我等已是必死之身,只是可憐族人。」曾國華有些唏噓。

    「三哥,我聽說湘贛邊界,管得不嚴,丁銳義就逃過去了,還帶著族人。」

    「他們人少,我們曾家全族幾千口呢。」

    「不走,定然族滅,走,還有一線生機。二哥,當斷則斷。」

    於是,曾國華便去向老父親請示,準備全族遷往江西。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