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武俠修真 > 重生西遊之八戒修仙

龍騰世紀 第一百五十一回 論道 文 / 將軍肚

    第一百五十一回論道

    觀音大士聽完八戒一番講述,對他的話倒也信了個大概,畢竟他的修為擺在那,不可能是先知先覺,給石猴起了個孫悟空的名字,只能算是湊巧。不過巧合這東西,最是耐人尋味,很多時候往往都是天意的一種暗示。菩薩看這八戒憨憨的,一副脾性溫良的模樣,心下也是十分喜歡。慧眼一掃,便把八戒渾身內外看了個通透,妖軀結實,內修雙丹,雖然修為還弱,但只要好好培養,千年之後,未必不能成為一員戰將。

    「嗯?」瞄過八戒識海時,菩薩閃過一絲疑慮。

    「九天殺童大將軍,你向來不離天蓬元帥左右,何以在凡間逗留?」觀音轉頭問九天殺童道。

    「菩薩,殺童早已不是天庭將軍,天蓬更是被貶下凡間數十年。」九天殺童道。

    「哦,竟有此事?」菩薩道。

    九天殺童對著觀音大士,沒有任何隱瞞,把天蓬調戲嫦娥,被玉帝貶下凡間,最後投入小豬體內之事原原本本的說了一遍。連帶著想要借石胎重生,最後在奪石之爭中元氣大傷之事也說了出來。

    觀音大士靜靜的聽完,並未如何在意天蓬之事,在他看來,凡人也好,神真也罷,只要還未跳出三界之外,運數都是命中注定,天蓬雖是先天神靈,但命中當有此難。反倒是這個叫做八戒的豬妖,再次令他刮目相看,此子機緣和氣運可謂極佳,更重要的是跳脫三界五行之外,除了修為和肉身的差距,本質與潛力倒和那石猴有的一拼。

    「難怪我發現你識海中有元靈之力湧動,原來如此。」說完卻是別有深意的看了八戒一眼。

    悟空自與殺童和八戒結識以來,還是首次聽聞他兩的過去,此刻殺童一番聲情並茂的講述,聽得猴頭好不著惱,忍不住罵道:「玉帝是個什麼東西,恁的可惡,他在哪?八戒,九筒,咱們去揍他!」

    「揍他?是肯定要揍的,不過你得先學了本事,早晚有一天我會殺上天庭,為天蓬大哥討個公道!」八戒道。

    說完雙眼緊盯觀音大士,看他有什麼反應,菩薩臉上笑容依舊慈和,並未有明顯變化,看來這番驚世駭俗的言語在他看來也沒什麼?還是他早以知曉若干年後天庭會有大事發生呢?

    菩薩沒有反應,一旁惠岸卻是忍不住發出一聲冷笑:「殺上天庭?不自量力的東西,簡直大逆不道!」

    八戒亦是冷笑一聲,道:「是否不自量力,日後自有分曉。至於大逆不道更不知從何說起,天庭雖然名為天,但卻無法代表天道的存在,天條也不過是一群早一步成就仙位之人制訂了一些規矩而已。豬某自踏上修仙之道伊始,便知仙道漫漫,本就是逆天而行,我尊三清,敬佛祖,修持本心,悟的是天道,卻非是天庭之道!」

    這番話八戒侃侃而談,擲地有聲,在木吒耳中聽來卻是石破天驚,大逆不道之至,忍不住怒斥曰:「大膽!簡直荒謬!所謂天地既立,三清退藏,玉皇承命,統御萬方。玉皇大帝承天受命,天庭便是天道的執行者,天蓬不尊天條,調戲嫦娥,理當受到天罰,被貶凡間這麼些年,居然還未悔悟,真是執迷不悟!」

    「哈哈哈哈!」八戒聽了惠岸一番言論,忽然放聲大笑。

    「你笑什麼!?」木吒怒道。

    「我在笑佛門之中多有虛妄無知之人,惠岸行者你不如改個法名,叫做覺岸行者倒好!」八戒道。

    「你什麼意思?」惠岸一愣。

    八戒道:「佛門以字排輩,廣、大、智、慧、真、如、性、海、穎、悟、圓、覺,木吒二太子你上古時期便拜入佛門,輩分雖高,覺悟卻低,還不如棄了惠字輩,改排到覺字輩倒是更為適合!」

    「你說什麼!?」木吒聽他言帶諷刺,勃然大怒,提起鐵棍便打了過來。

    「惠岸!」觀音大士輕喝一聲,制止了木吒的行為。

    八戒得理不饒人:「還是菩薩明見萬里,知道我八戒佔著道理,一個人心中若沒有堅持的東西,只知道逆來順受,承天順命,不知何謂道,不明何謂理,還不如不要修行,早早下山還俗,入那俗世之中,享受人間榮華,了此一生罷了。」

    「哼!好個口齒伶俐的豬妖,那你倒是說說,何謂道?何謂理?」木吒被觀音大士喝止後,倒也冷靜下來,不過八戒一再撩撥,忍不住再次出口挑釁。

    八戒聞言嘻嘻一笑,道:「何謂道理?悟空不過出世十載,也知道什麼叫做道理,你且聽聽他的。悟空~……」

    悟空一愣,隨即撓著猴頭,握著拳頭道:「道理?道理就是大小,四五六就是大,一二三就是小,我買對了就得給我銀子。誰若賴皮不給我就揍他們,這時候拳頭就是道理!那玉帝若是不講道理,我照樣揍他!」

    這番話說的顛三倒四,連寶相莊嚴的觀音大士聽了也忍不住莞爾,笑罵道:「你這猴頭……」

    隨即菩薩神色一正,問八戒道:「八戒,你適才多次提到天道,那你能否告訴我,你理解的天道是什麼,修行到現在,又是為了什麼?」

    適才八戒一番話侃侃而談,觀音大士雖然未有所表態,卻也著實被他震撼了一把。尤其是他說到修持本心時,此言卻與佛家出世修行,以慧心看世間萬物甚為相符,深得觀音大士的讚賞。菩薩心中驚訝,這八戒修為雖然還不高,但真是可謂明心見性,當即便出言引導。

    八戒知道自己一番關於天道的言論終於驚動了菩薩,作為一名穿越者,實踐上雖然遠遠落後,但是只講理論的話,他相信自己對於道的「感悟」,還是能有一番說道的。

    捋了捋衣袖,八戒一本正經的道:「天道是什麼?我也不知道,如果我能有此穎悟,只怕早已修為貫徹天地,通曉古今未來。」

    說到這裡,惠岸忍不住打斷道:「你也不過是空談而已!」

    八戒不理他,繼續道:「不過就凡人而言,一生忙忙碌碌,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有人順應天命,生老病死;也有人與天鬥命,尋那長生之道,可以說,最初之時,長生不老,便是修士苦苦追尋的天道。在追求長生的路上,有人修持肉身,有人凝練神魂,便有了不同的道法派別,但無論是肉身不壞還是神魂不滅,長生,說到底追求的是一種永恆的存在——與天地同壽!說的更具體點,在這個世界中,便是跳出三界法則的約束,位證金仙。」

    木吒聽到這裡,忍不住打斷道:「照你這麼說,位證金仙,就是天道的終點了?要知金仙之上還有聖人,所謂天道,又豈是你這種還未成仙的豬妖所能臆度的?」

    八戒聞言歎道:「覺岸呀覺岸,你身為佛門中人,怎的一點耐性都沒有呢。我都說了,最初之時,長絲不老才是修士追求的天道。可是人為什麼要追求長生不死呢?因為從出生起,便會逐漸衰老,直至死亡!修行的最初便是與天鬥命,只要你還在三界之中,遵行陰陽五行的規則,那你就永遠跳不出落入輪迴的圈子。想要追求長生,成為永恆的存在,與天地同壽,那你首先便要瞭解這天地之間的各種規則,這便是我們的修行的初始願望。漸漸的,當你逐漸的把握到一些陰陽五行的規律之時,衰老、死亡都會慢慢延緩,壽元大大增加。而有朝一日當你徹底適應並且可以熟練運用這些規則的時候,你就跳出了這個圈子的約束,成為可以俯視眾生的存在,衰老、死亡、輪迴都將離你而去。」

    說道這裡,八戒環顧一周,只見猴子抓耳撓腮的不知道在想些什麼,九天殺童與惠岸皆是若有所思,唯獨菩薩依舊是一副寶相莊嚴,高深莫測的模樣。

    接著便道:「所以,在我的理解之中,天道就是規則,我們修行的過程,便是逐漸掌控和適應這些規則。至於到了金仙這個境界,跳出三界五行之後,所追求的是什麼,菩薩在此,小子就不再妄言了,省的有人說我班門弄斧。」

    「呸!小子當真是站著說話不腰疼,盡放空言,掌握規則,說的輕巧。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你又知道有多少規則的存在?如果似你說的這般容易,那我老人家早就成為這片天地的主宰,成為『道』的存在了,任意穿梭時空,顛倒陰陽,這是何等的一種大能為?」虛空深處,不知何時出現的白眉老人忍不住吐了一口唾沫,對八戒的一番言論深表不屑。

    卻說那潮音洞內,八戒一番由感而發的天道言論說完,良久,觀音大士忽然開口問道:「八戒,這麼說來,你此番脫離了神霄派,卻是想另尋名師,體悟道法?」

    八戒:「不錯,小子卻有這個想法。」

    觀音大士忽然露出慈和的笑容道:「佛道本是一家,你既想另尋名師,不如隨在我身邊,我與你摩頂受戒,做一名善財童子可好?」

    八戒聞言目瞪口呆,好好的嘮嗑,怎麼說著說著就勸人皈依佛門了?不行!福陵山上二姐還在等我,東海還有敖青妹妹,再說了,沒見過高翠蘭之前,俺老豬絕不做和尚!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