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逐鹿1900

第五卷 革命 296 兩個炮群 文 / 仙人掌

    296兩個炮群

    渾河南岸沙崗子。

    連寧坎普夫少將站在指揮部外的一個小土包上,雙手挫著軍刀,默默地看著遠處那些疲憊不堪的部下搶修陣地。儘管第七旅比總督要求抵達奉天的時間晚了一天一夜,可少將卻滿不在乎!他根本不用擔心那個沒有了伊萬諾夫中將主持的、對戰區道路交通情況幾乎一無所知的總督府參謀機構會責難自己,他擔心的是自己的部下,他們經過了幾天的行軍,原本可以在昨天抵達渾河南岸時好好休整一下,卻遭遇了守軍的險些崩潰和一場暴雨。不得已之下,第七旅只得進駐陣地,在暴雨中修砌被中**隊炮擊破壞後的工事。

    感謝上帝,雨終於停了!

    一名軍服上沾滿尚未干結泥漿的中尉軍官小跑過來,立正道:「報告將軍閣下,參謀長柯薩科夫上校請您去指揮部。」

    當少將回到指揮部時,他看到了一個老熟人——格林斯基中校,他趕緊上前熱情地擁抱住中校說:「親愛的中校,莫非您就是中將派來的聯絡官?」

    格林斯基是鬱悶的,他在擔任奉天支隊參謀長三天後就被解除了職務,還原成一名沒有部下的炮兵指揮官。這一次鮑羅克涅夫中將更派遣他到第七旅來當這個無謂的聯絡官,無非就是因為中校的身影會引起將軍閣下的極度不快而已。

    在少將的熱情擁抱下,中校想起了一件事,連忙用很鄭重的語氣道:「將軍閣下,您必須讓您的炮兵後退,至少要後退到敵軍肯定設置在河堤上的炮兵觀察哨的視線之外。」

    連寧坎普夫少將微笑道:「您過於小心了,遠東炮兵十六團的遭遇我聽說了,可憐的蘇鮑齊上校!這一次,我將統一指揮12師炮兵部隊,向中**隊,特別是他們的炮兵展開一場毀滅性的炮擊,為上校復仇,為俄羅斯帝國陸軍復仇!」

    格林斯基面對胸有成竹的少將,一時之間疑惑了。

    少將把中校拉到地圖前,柯薩科夫上校微笑示意:「參謀長,請說說我們的想法。」

    柯薩科夫上校走到中校身邊,用自信滿滿的語氣道:「自從第七旅加入南滿支隊,隔河面對中國最精銳的第一師之後,將軍閣下就數次召集指揮、參謀軍官會議,研究重點就是中**隊從大凌河開始的歷次作戰中展現出來的曲射戰法,從而掌握了在隱蔽的炮兵陣地中向不可見之敵軍目標實施炮擊的戰術。這一次,應該讓中國人也嘗嘗曲射炮擊的滋味了!」

    格林斯基當然知道中國炮兵是支擅長曲射的部隊,可是眼前的上校、少將如此自信,難道……他疑惑地問道:「炮兵對不可見目標發起即時炮擊,這還是中國人掌握的技術,我們只能通過預先觀察、測量、標定的地圖實施曲射。難道第七旅有什麼好辦法?」

    「當然有!」卡薩科夫上校得意洋洋地道:「第七旅在駐紮歐洲時就試驗使用熱氣球和有線電話擔負炮兵觀測、指示、修正任務。」

    中校呆住了,眼睛鼓得快要掉落出眼眶,張大嘴巴老半天才連聲說道:「熱氣球,熱氣球!炮兵在高空的一隻眼睛!第七旅,第七旅是怎麼做到的?」

    少將走上前來耐心地解釋:「我們有一隻小型的熱氣球,能帶著兩名炮兵觀察員和相關裝備升空25分鐘,有了這25分鐘和即將趕到戰場的大口徑臼炮,敵軍只要在隱蔽的炮兵陣地上一開火,就會招致一場滅頂之災!那麼,如何讓敵軍火炮首先開火呢?我們研究了奉天城東的戰報,得出的結論是——我軍必須以一部炮兵先行開炮暴露陣地,引誘敵軍火力來襲,再以我軍主力炮火摧毀之!因此,中校您提出的建議儘管是良好的,但是我們不能採納。當然,我會想一切辦法讓誘敵部隊盡量避免敵軍炮火殺傷。」

    柯薩科夫上校補充道:「構築堅固的隱蔽工事是必要的,這個工作一旦完成,您就能看到一幕精彩的喜劇了。一旦消滅了敵軍炮兵,我軍將從容發起對奉天城的進攻!」

    格林斯基徹底明白了。難怪第七旅剛剛開到奉天就加緊修築工事、挖掘塹壕,看來是為炮兵隱蔽作戰而準備的。

    ……

    沙崗子——馬總屯之間的土路穿過了一片茂密的青紗帳。

    青紗帳的中央被炮眼隊員們踩出一塊空地,便攜電台的天線就架在空地中間豎起的一根細長的木桿上。

    徐浩摸出懷表看了看,還有幾分鐘才到預定聯絡時間。電台驚人的耗電量和僅有的一點乾電池決定了每次通話的時間不長,也決定了這種間歇聯繫的方式。

    通過偵察,敵軍炮兵陣地摸清楚了,狡猾的老毛子也開始把他們的火炮隱蔽在掩體之中了,可惜老毛子炮兵沒有想到自己的背後會有人在嚴密地監視著,當然也想不到這些人會用一種特殊的聯絡方式發回偵察情報。因此,俄軍炮兵陣地的前方是掩蔽良好的,後面卻裸露出了光溜溜的屁股。

    中尉又核對了一下情報和地圖,足足三十門俄軍火炮的陣地已經準確地標出,很快,團長許承瀚面前的相同一份地圖上,也會標示出敵軍的位置。

    「開機!」

    電檯面板上的電源指示燈亮了,徐浩中尉戴上耳罩拿起話筒呼叫:「龍頭,我是龍眼。」

    「龍眼,我是龍頭,請講。」

    「四號地區,土路左側,方位43,07到46,05,距離2300,敵軍兩個炮營,12門75速射炮,前方掩蔽良好……」

    「隊長!隊長!」班長閻體忠上士氣喘吁吁地跑來,不顧隊長正在與指揮部通話,急急地道:「我發現、我發現沙崗子那邊,那個土坡後,有個東西,圓的,很大!」

    徐浩白了一眼閻體忠,繼續道:「複述一遍,方位43、07到46、05,距離2300,12門75炮陣地,前方掩蔽良好。兩小時後見,完畢。」他「啪」的一聲關掉電源,瞪著上士道:「急啥?你說什麼?沒看見我跟指揮部通話嗎?」

    閻體忠已經順過氣來,指著沙崗子方向道:「那邊有一群老毛子在擺弄一個奇怪的玩意兒!圓的,很大,下面有個籃子,用老長的繩子牽著,像放風箏一樣!」

    風箏?!很大的圓的風箏?!籃子?!

    徐浩弄不明白那是啥玩意兒,乃一揮手道:「走,帶我去看看!」

    ……

    敵軍炮兵陣地的準確位置已經標示在地圖上了,可擺在許承瀚上校面前的卻是一道難題——炮兵前觀偵察報告:「南岸河堤上有疑似敵軍炮兵前觀人員和信號兵活動的跡象。」根據已知俄軍通訊手段仍然是騎馬、步行傳令或軍號、旗號傳令,那麼,河堤上的敵軍人員真的是炮觀和信號兵?如果真的是,依靠俄軍落後的通訊手段,河堤上的炮觀人員無法準確、及時地將觀察結果報告給遠在一公里之外的炮兵陣地,指導那12門火炮作戰!

    合理的解釋只能是敵軍有兩個以上的炮兵陣地。那麼,他們就需要派出前觀人員,在觀測我軍陣地之後,為其兩個以上的炮兵陣地實施齊射提供一個最基本的參數——中央火力線。

    那麼,敵軍河堤後可能存在的炮兵陣地的準確位置如何確定呢?

    「要78團。」

    「團長。」參謀搖通電話,將話筒遞給許承瀚,他接過來就道:「我是炮團,請78團炮兵試射敵岸之俄軍前觀人員,試射後通報結果,完畢!」

    放下電話後,他又看著地圖展開了思維——敵皇家近衛步兵第七旅,無論其番號有多麼顯赫,都擺脫不了步兵旅這個定義。那麼,一個常規步兵旅在野戰條件下長途行軍之後,能夠立即投入作戰的火炮數量是多少?需要搞出兩個以上的炮兵陣地嗎?老毛子的炮兵指揮官真的瞭解中央火力線的意義嗎?

    不能小看老毛子,可也不能用咱們自己的標準去看老毛子吧?

    假設,第七旅炮兵能夠投入作戰的火炮為已經被炮眼發現的12門,那麼河堤上的事兒就不好解釋了。假設俄軍還有部分火炮佈置在河堤後,他們是否具有相應的指揮能力?如果答案是沒有,那麼分散佈置的目的就不是集火齊射了,那麼一來,俄軍兩個炮兵集群的任務又是什麼呢?

    難解!難解!

    沉思中許承瀚無意間碰到了地圖上的尺子,他順手拿起尺子在手上擺弄,這些動作並不妨礙他的思考,他已經基本可以確定老毛子這一次要在炮兵問題上玩花招了!對!肯定的是的!

    問題又來了,老毛子會怎麼玩?

    「啪」,尺子掉在地圖上,剛好遮住了炮眼通報的敵軍炮兵陣地。

    許承瀚眼睛一亮,抓起尺子量了量,敵軍12門火炮距離我軍前沿2300米,前觀人員身處的河堤距離我軍前沿200餘米,在河堤的位置上是無法看到我軍縱深陣地的,更無法看到我軍放列在景佑宮一線的火炮。這些前觀員的作用充其量就是引導其火炮轟擊我前沿!

    簡單的轟擊前沿的戰鬥任務,需要俄軍搞兩個炮兵陣地?另一個炮兵集群的任務是什麼?難道,也學老子用炮兵打炮兵?對!這就是老毛子的玩法!不對!老毛子沒有觀測手段來發現我軍在縱深深處的炮兵陣地!

    「轟轟」幾聲,渾河南岸河堤上騰起了硝煙。隨即,78團報告:完成試射任務!迫擊炮陣地正在轉移!

    這個報告對炮兵團長來說沒有任何的價值,試射也僅僅是看看老毛子的反應,順便將其前觀人員趕走而已。

    百思不得其解的許承瀚遲遲不能下定炮擊的決心。

    「轟、轟轟轟……」一連串的爆炸聲將許承瀚吸引到炮隊鏡後,只見我軍前沿陣地上炸出了團團火花,硝煙和土塵在空中瀰漫,依然採用硝化棉裝藥、擊發引信和單一榴霰彈種的俄軍炮火對我軍前沿陣地的威脅並不太大。樂觀一點的話,甚至可以說那是在放煙花。

    看前沿陣地上頻頻出現的炸點,許承瀚確定這是炮眼報告的第12門速射炮全部參與的一場較大規模的炮擊。興許,這就是俄軍強渡渾河的前奏?

    不!傻瓜才相信!200米的河寬和敵軍尚未被摧毀的炮兵,足以讓強渡方成為毫無還手之力的待宰羔羊,那簡直就是送死,是防禦者對敵人單方面的屠殺!就算俄軍指揮官的軍事素養再差,也決計不會這麼幹。

    老毛子啊老毛子,你們究竟要做啥?看來,只能讓炮眼冒險去河堤後偵察了,這就意味著炮眼很可能會被俄軍步兵發現。

    ……

    南線兵團司令李安正並沒有待在奉天城南,而在奉天火車站。

    他安然地坐在一個馬扎上,用馬鞭清理著軍靴下的泥土,時不時地抬眼看看鐵道上停著的那列火車。

    火車由首尾兩個蒸汽車頭和中間的六節平板車組成。前面那個車頭的駕駛室裡增加了很多擋板,門旁壘砌了沙包,上面有一挺重機槍。平板車上也堆砌了一圈沙袋或者巨大的圓木,突擊隊的戰士們以此為掩體,能在火車行進間遂行步、機槍射擊,即便火車停了,這也是一個還算不錯的陣地。總的來說,這個突擊火車的火力配置是不錯的,應該說是足夠強大的,很讓南線兵團司令官放心。

    萬事俱備,只欠東風。

    唯一可以對突擊火車構成威脅的敵軍炮兵何時消滅?這是令李安正上校焦慮、期待的問題。他相信自家的炮兵,因為國防軍就是一位炮兵軍官締造的,國防軍當然的會以炮兵為第一戰力。

    南邊傳來隆隆炮聲,李安正停住了清理軍靴,他猛地站起來,凝神再聽,卻失望地搖了搖頭,又突然咧嘴笑了笑,衝向車站的辦事房。

    「要炮團!」

    通信兵很快接通了電話,李安正拿起電話就吼:「許團長,你們啥時候還擊?我突擊營可是隨時都能出動啊!啊!?沒搞清楚?炮眼幹什麼去了?噢……」

    失望啊!炮團長的回答是——炮指尚未判明敵軍意圖,請繼續等待戰機!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