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逐鹿1900

第五卷 革命 267 百萬大軍 文 / 仙人掌

    267百萬大軍

    京津之間相隔不過三百里,可是在一九零三年的春天裡,兩座北方最重要的城市呈現出了巨大的不同,這個不同是由經天津赴北京的李燾引發的。

    天津鐵路沿線和車站人山人海,列車所到之處是一片歡騰;北京則顯得過於冷靜了,滿人在心懷惴惴的觀望,漢人在等待著真正平等的民族關係的實現,在此之前,他們還不敢跟「旗人老爺」們拉下臉來。這樣一來,比起從老龍頭火車站去金剛橋時的艱難來,李燾從車站到紫禁城的行程反而順當了不少。

    馬隊一直行到午門前才停下,李燾帶了葉長生和衛兵金樹炳,在禁衛軍騎兵旅官兵的引領下,繞開金鑾殿直奔上書房。

    出現在光緒眼前的是一個立正行禮的東三省總督,是一個身著筆挺軍服的上將軍,也是一個「挾天子令諸侯」卻頗得民心的大軍閥,更是一個將落難皇帝從瀛台的冷宮中解救出來的大功臣!對這樣的李燾,光緒能做的就是封賞!甫一見面,李燾就成了「大清國」的武毅一等伯爵,加太子太保銜的國防軍副總司令兼東三省總督,兼國防軍東北軍團司令,兼……

    光緒的作態還不止於此,牆上掛著大清全圖和世界地圖,案頭上放著李燾疊次呈報的卷宗,甚至於光緒的手裡,還拿著《東北方略》的抄本。

    既然如此,兩人的見面談話很快就轉入了正軌,也很快從政略轉到了軍事的實際問題上。

    「陛下,三十六個師規模龐大,國家目前還擔負著庚子賠款,難以籌措足夠的經費編練,因此,臣擬將三十六個師分為甲種和乙種建制。甲種師為全編滿員之國防師,每師編製員額為三萬一千六百人,擁有新式毛瑟步、馬槍兩萬八千支、手槍三千支、機槍七十二挺、各型火炮四百餘門、騾馬萬頭、大車三千餘輛,戰時還可加配受過初步軍事訓練的伕役和不小於一個旅建制的直接後備力量。如此一來,我中華一個正規師的戰力,將凌駕於世界列強陸軍師之上!就當前的國際局勢來看,保持十個甲種師是有必要的,因此,籌備國防、整編軍隊的核心就是建設十個甲種師。」

    李燾說著,從身邊的皮製文件包裡取出武毅新軍第一師的裝備圖樣,呈到光緒面前。

    「乙種師在平時為國民軍事訓練師,負責輪訓履行兵役義務之國民,戰時則從受訓國民中快速補充兵員到甲種師規模,為軍力之後勁!要達成此目的,乙種師的平時編製為三個訓練團,兩個特種教導營(機槍、火炮)和直轄保障分隊,員額為七千餘人。」

    乙種師,實際上就是關外目前的師管區編製。只是應戰略需要採用了短期現役制以貯備足夠兵員卻不引起列強恐慌,因此,關外的師管區一旦充實,其擁有的老兵數量、質量和武器裝備與現役師(甲種師)並無差異。

    光緒的手微微顫抖著,手上的圖紙也一頁頁地仔細看過後,放到案上,又同時問道:「十個甲種師如何配置?禁衛軍所轄兩師是甲種還是乙種?」

    「陛下,禁衛軍編制為甲種師,與一般甲種師的區別為加強騎兵,縮小炮兵,以取得快速調動、快速應付任何不測的能力。臣以為,十個甲種師的配置應該就國防需要為出發點來考慮,目前關外局勢緊張,不得不駐紮大量的兵力。由此,配備三個甲種師和一個禁衛騎兵師是必要的!禁衛步兵師守衛京師皇宮、禁苑,直隸、山東各有一個甲種師,兩江一個、兩廣一個……」

    「禁衛軍騎旅要北上出關?」

    李燾能體察到光緒的些微不滿,這皇帝是把禁衛軍當成家軍了,得,就暫時由著你的想法來,可部隊該咋調,就咋調!

    「是!陛下。騎旅出關擴充為師,為關外未來匡復之戰中的騎兵主力,同時守衛盛京宮室、皇陵要地;京師之地有禁衛步兵師三萬餘人,足夠了。當然,禁衛軍乃皇家之軍,如何調動?臣只能建議,尚需陛下出具軍令才能實施。目前我國主要的威脅來自俄國和口木,最可能爆發戰事的地方無外有三,首當其衝的乃是關外,其次直隸,再次長江口。因此,乙種師的駐地也有重點的向三地傾斜,以確保防務。三十六個師如能逐漸地充實,則是百萬的新式武力,與列強相比毫不遜色!」

    光緒笑了,李燾那話不就是說禁衛軍的事兒他不管嘛!那,禁衛軍才是真正的皇家禁衛軍,才是保障皇帝權威的可靠武力!至於百萬大軍的事兒,目前還沒有在李燾的潛在威脅下保證皇權來得重要。

    「李燾啊,有你如此一說,國防上的事兒朕就不擔心了。只是朕親政伊始、百廢待興,推行憲政、鼓勵工商、發展工業、償辦教育、扶持農業、交通,這些都要花大筆的銀子,只怕十個甲種師的經費,一時之間也難以籌措撥支吶!」

    李燾心中暗罵:這就是康梁吹噓的明君聖主?狗屁!還不是玩權謀政治的內耗拿手,在真正充實國力的政略、軍略上,無異於白癡一個!權術,這個東西自從被韓非子提出後,似乎就成為封建統治者們的殺手鑭了,可惜在這個時代,一味的權術是行不通的!

    「陛下,臣請開御前會議,召集各部大臣商議新政及新軍事宜。」

    「嗯!」光緒有些矜持地點點頭,他似乎找到了一個可以略微壓制李燾的辦法,那就是錢!「朕正有此意,不過,一些重要的事兒,還是要你在這裡替朕拿個主意,擬個章程才好。」

    李燾的思想已經出竅了,他在幻想著:如果戊戌年的維新沒有被慈禧阻擾會有何種結果呢?可以肯定的是,眼前這位皇帝並沒有民主的意識,也沒有放下手中權力的願望,中國在稍微的變法之後,還是集權封建的中國。

    「是,陛下,臣以為,近年世界風雲變幻,各國發展一日千里,陛下應在適當的時候出訪西方。一來可以開闊眼界,瞭解西方的社會、政治、技術、科技現狀;二來可以改善外交,利用列強的矛盾從中周旋;三來可以彰顯陛下銳意圖新、圖強之意,令萬民百姓從此振奮,一洗對西方的歧見,從此更順利地吸納西方之先進為中華所用。」

    光緒敏感地拉下了臉反問道:「中華!?」

    李燾騰地起身立正道:「對,中華,臣以為,國家正在發生巨大的變革,這個變革將讓國家走向強大,從六十年間落後挨打的大清帝國脫變為逐漸崛起之大中華帝國!陛下,您就是這個大中華帝國的皇帝!國土、人民才是國家的根本,如今陛下提倡滿漢一體,積極謀求收復失地,正應用改換國號之舉措從上而下推動國民的團結。唯有團結,才能讓國家有機會大規模地建設、以壯國力,才能大規模的整軍經武、強固國防!」

    光緒怒道:「朕豈不是亡國之君了?!」

    李燾跨前一步道:「不,陛下是開國之君!」

    光緒默然沉思片刻,緩和了語氣道:「此事,還是御前會議上商討吧。」

    「國家體制陳舊,正是借憲政加以革新,更換國號雖然只是稱謂,卻能表達出皇家的態度,這個皇家乃是四萬萬五千萬中華人民的皇家,不是滿蒙的皇家!」李燾不想把這個事兒拖下去,代表著恥辱的那個國號必須盡快廢除,哪裡容得那些大臣們爭論來、討論去的!要不是考慮到各地督撫和西藏、蒙古、新疆可能會在劇烈的革命中分裂出去,李燾早就提兵發動徹底的政變,結束君主制度了。

    咄咄逼人的李燾讓光緒不禁起身,又頹然坐倒。他必須認清楚當前的現實:李燾正是挾天子以令諸侯!而皇家還沒有真正地掌握住禁衛軍!此時,就算光緒大聲召喚禁衛前來,他們會拿下大逆不道的李燾嗎?恐怕槍口指著的,是自己這個復位不久,沒有多少權威的皇帝!唉,不得不從啊!還不得不做出歡欣的模樣、拿出中興明君的做派將這個事兒答應下來,盡快辦下去!

    光緒正要說話,卻被一聲「來人!」驚了一下,只見那名叫厄爾圖的軍官和李燾的親衛推門而入,門口的太監不敢阻攔,乖覺地退到一邊。

    李燾轉向光緒,恭聲道:「陛下,請傳口諭吧!」

    光緒暗提精神,做出果斷決定的氣概,朗聲道:「傳旨下去,召內閣大臣覲見,議擇定吉日、祭告天地,更國號為大中華帝國!」

    李燾微微點頭,兩名軍人同時立正應是,轉身快步出門。

    「陛下,臣還有一請。」

    光緒掩飾住心內的嚴重不快,做出歡喜的神色溫言道:「李燾啊,但講無妨。」

    「當今國家亟待建設,軍隊亟待整編,憲政亟待推行,然國庫空虛、財政收益有限,臣以為,皇家應當降低供應、減少開支,以節約之經費補國家之不足。待經濟振興之後,再以國庫收入補皇家。此舉,能帶動官員們為國家建設捐資出力,有助於國債之發行。」

    光緒驚道:「國債!?」

    「回陛下,正是。中央銀行總辦朱其琛上書,為解目前資金短缺燃眉之急,可發行國債,第一期總額為三千萬兩白銀。在發行國債的同時,以遼西之白銀代行券為國幣,在全國流通使用,逐漸回收銀元、銅錢和黃金,增加國庫硬通貨儲備,以避免在對外經濟交流中兌換的損失。如能蒙陛下恩准發行紙鈔,則預計可籌得億元之巨款,用於經濟、國防建設。」

    光緒突然明白過來,為何李燾要把財政大臣這個關要位置讓出來,原來他是有後手的,就是那個還沒衙門沒譜兒的央行總辦,就是這發行國債和紙鈔!

    「此事,容御前會議商定。」

    「陛下方才說,重要的事兒在這裡就應該拿出主意,擬個章程。」李燾說著,變戲法一般又從文件包裡取出一疊文件,雙手呈給光緒。話說出去了就得做,否則說有何用!?否則,那百萬大軍從何而來?否則,又依靠什麼來打敗俄國、口木,奠定中國亞洲軍事第一強國的地位?!沒有這些,中國又怎麼在未來的世界大戰中分一杯濃濃的肉羹呢?口木人勒緊了褲腰帶侵略中國,中國在當前嚴峻的生存環境下,也得稍微地勒緊褲腰帶,把北面和東面的威脅消除了再說!

    光緒語塞,他沒想到李燾會如此地置皇權於不顧!從被群臣迎出瀛台之後,李燾的作為給他的印象就是積極維護皇權,甚至在重要利益問題上都在向皇帝讓步!可今天的見面無疑打破了光緒的迷夢!他明白了,李燾是要了實權又不擔任何風險,卻在百姓萬民中又博了一把名聲!

    內閣大臣們魚貫而入,他們看到的是笑容滿面、一團和氣的皇帝和大軍閥。

    一九零三年四月初四,光緒率百官在天壇祭天,隨即頒詔全國,改國號為大中華帝國。

    初五日,籌備立憲會議召開;同日,帝國中央銀行宣告成立。初八日,李燾攜帶家眷離京返任,途徑天津時與北上的張之洞會談良久。

    五月十三日,廣西各族起義軍接受編遣。五月二十日,參謀總長葉長生宣佈國防整編計劃,改保定軍校為帝國陸軍軍官學校,以盛京官校為帝國陸軍大學。改武毅新軍司令部為東北軍團司令部,下轄國防軍第一、第二、第三師和五個師管區,另有未公開之遊擊軍兩個師未正式列入國防軍編制序列,卻預先留下第四、第五師的番號。

    隨後,國民被新國、新政、新軍鼓動起來的愛國熱情,在俄軍故意拖延撤軍的戰爭威脅下,關乎國防建設成敗的國債認購異乎尋常的順利,而購買國債所用的紙鈔發行,也是異乎尋常的順利……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