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逐鹿1900

第五卷 革命 239 南北默契 文 / 仙人掌

    239南北默契

    爭取到關外發行銀元代行券大權的李燾沒有半分的喜色,一出中南海就黑沉著臉匆匆回到太尉胡同盛京將軍官邸,還沒等他召集幕僚商議對策,兵部尚書裕德就派立泰來請,遂又急急地趕到兵部衙門。

    裕德強作鎮靜地將從人揮退後,突然拿起案上的一個折子起身來到李燾身邊,壓低聲音道:「廣西鬧匪!旬日之間已成不可收拾之局!」

    「為何不呈報老佛爺?」李燾明知故問道。其實他清楚裕德的處境,在沒有拿出相宜的辦法時,這個事兒還得壓一壓才行,否則朝堂之上來個一籌莫展,兵部尚書這個位置就坐不穩了。

    裕德一臉的苦笑,輕輕地將折子放在李燾手邊道:「此事還請李大帥給裕德出出主意吶。」

    「廣西匪患,當就近徵調兵力進剿之,李燾身在京師,武毅新軍俱在關外,鞭長莫及……」

    「不,不,不!」裕德連連擺手道:「區區匪患絕不至於擾了大帥的匡復大計。只是,南邊兒幾位爺,裕德是招呼不動啊!」

    老湘系的劉坤一、張之洞,淮系的李翰章、李經羲、劉秉璋等人,確實不是裕德能夠調動得了的!身在北京的李燾又不能如在錦州一般對兵部的命令置之不理,見面與不見面的交道完全是兩碼子事兒,近日來著力拉近關係的努力也不能就此作罷。

    李燾眉頭一皺道:「匪患因何而起?部堂可有公文下去?」

    「唉,還不是去歲秋處置襲擾法軍官一事惹得。免了幾個地方官員,殺了幾個刁民……」裕德看了李燾一眼,略作沉吟後又道:「加上、加上年關徵賦以應直隸諸軍整備所需,這,這就釀出禍事!公文早就電示下去,幾位爺也有回電,眾口一詞啊!都說手上兵力不夠、器械老舊,急切間難以調兵援桂,廣西地方也是說雖職責所繫,卻奈何兵少匪多,局面岌岌可危!」

    李燾哪裡肯被裕德一句話拿住?遂輕哼道:「朝廷撥支直隸諸軍整備的首發款子不過一百二十萬兩銀子,那廣西一地能夠攤派多少?何至於引發匪患?!依李燾看,必定是有人藉機中飽、荼毒百姓罷了!」

    裕德語塞,面色尷尬地囁嚅了半晌,才喏喏道:「吏制不清,卻惹來匪患讓兵部承擔,唉!」

    李燾一副古道熱腸的模樣道:「兵部當嚴命江南各省督撫進剿之,此其一;呈請朝廷嚴辦地方貪贓枉法,借兵調徵收事中飽私囊者,此其二;選派得力之人全權主持剿匪事宜,此其三;征剿招撫並舉,以懷柔手段安撫百姓,以防匪患繼續擴大,此其四……」

    裕德在堂上走來走去,低頭苦思一陣,還是搖頭,見李燾滿臉不解的神情,乃歎息道:「大帥,您在關外行事有朝廷源源支應,卻不知朝廷也是難吶!匪患起於廣西,眼看蔓延至雲貴,確需一主事之人,可人事與兵員、糧餉、行政諸般事務牽扯,誰人主持其事才能使得南方諸省行事協調,盡快撲滅匪患?難吶!」

    難個屁!李燾心中暗罵,他知道裕德擔心的是什麼?自太平天國以來,朝廷威望日衰,湘淮軍閥成為朝廷不得不提防卻不得不依賴的勢力。到得如今,在關外軍事落入盛京將軍之手,淮系勢力大增的情況之下,朝廷益發忌憚地方,而地方派系之間又是一邊聯合、一邊拆台,都以壯大自身實力,提高地方獨立性為宗旨。於是乎,湘系的兩江、湖廣在實力日漸衰退之時,對近年來淮系和朝廷輪流坐莊的兩廣之事,顯然不那麼熱心。在南方,兩江和湖廣不吱聲,其他督撫誰會出手呢?沒有!說到底,裕德找自己來此商量這個事兒,無非就是要盛京將軍以淮系新領袖的身份,與湘系達成共識,以協調湘淮力量,一致進剿廣西義軍。

    李燾肚子裡揣著明白,佯作關切的樣子拿起折子看了看。

    「丙寅,廣西匪陷廣南之皈朝,雲南官軍擊走之,復其城。然匪潰復聚,聯合苗夷復振聲勢……」

    這起義鬧得不小啊!

    「大帥,您是大清當然軍務幹才,廣西之事非得有能人出任巡撫不可,您看……」

    李燾嚇了一跳,以為這個裕德要讓自己去廣西,忙擺手道:「部堂大人,廣西鬧匪乃是內亂,關外俄患未除……」

    裕德笑道:「您舉薦一人出任廣西巡撫即可。」

    舉薦?說得好聽!那不是擺明了向天下表示:李燾要把手伸到南邊去,從而激起與劉坤一、張之洞的矛盾嗎?老大人李鴻章復出之後著力於湘、淮言和的努力,自己力求的湘淮默契,決不能因此而遭到破壞!

    「李燾乃是外臣,怎可言事於中樞?部堂大人掌管天下軍事,自有恰當人選。」

    裕德見李燾不上鉤,乃道:「鐵良如何?」

    李燾一臉的「部堂大人乃是當世伯樂」的神情,以手擊案,讚道:「好,很好!寶臣熟悉軍務,又有大戰之經驗,自可當得!」

    裕德不過是試探李燾而已,他當然不會調滿官鐵良去南方主持軍事,那樣的話,湘、淮督撫們的力量更是調動不得了!

    「唉,可是禁衛軍今日當拱衛京師之事,寶臣恐怕是脫身不得。嗯,這個,調安徽巡撫王之春就任桂林?」

    李燾臉色耷拉下來,默然地看著裕德,緩緩搖頭道:「部堂大人莫非要陷李燾於兩難?王大人乃文武兼備之時務能員,只可朝廷出面任派,不可由湘淮任何人舉薦。」

    見李燾要怒,裕德暫且絕了挑動湘、淮關係的心思,笑道:「裕德協辦大學士務,唯恐委派人員不力誤了大事,此番乃是向大帥真心問道吶,決無他意。」

    王之春乃是湘系中人,卻跟從過李鴻章,又算得是淮系。如今在安徽巡撫位置上正合適,須知安徽乃是淮系老巢,又屬兩江總督轄區,朝廷之所以用王之春巡撫安徽,乃是湘淮兩系利益協調的結果。裕德這個協辦大學士兼兵部尚書提議要調這個利害位置上的王之春去廣西,要說沒有挑動湘淮關係的心思,恐怕只有傻子才會相信!

    李燾也不掩飾自己的情緒,擺出揶揄的神情不說話。

    裕德正色道:「王撫台軍事閱歷豐富,二十六年剿四川余棟臣亂,前年剿自立軍亂,又有與法人溝通之經歷,兼且行事果決,實勘大任吶!」

    「朝廷莫非要借助法人之力?!」李燾騰地從椅子上站起來,豎起眉頭直視裕德。

    裕德卻不著惱,無可奈何地歎息道:「匪患擾及法人在兩廣、雲貴的利益,更有前日戕法兵官之事,乃至於法人屢次照會外務部,要求朝廷力辦匪患征剿之事。然如今南方各省軍兵難以調動,征剿事權難以統一,朝廷徵調兵員、糧餉異常艱難,如何盡快平息匪患?!不如……」

    「不如投法人之所好,請法人借款出兵?!」李燾收斂了怒色,甚至擠出了一點點笑臉,可以語氣中的憤懣之意卻無法遮掩得住。

    不過他也清楚,滿清朝廷在撥支了直隸諸軍整備和武衛三軍重建的經費後,確實處於府庫空虛的境地,只得依靠南方督撫們出錢出力征剿義軍,然而利益所致,南方湘系正借助新政拚命擴張實力,哪裡肯在廣西投入兵員糧餉呢?而淮系則在李燾的左右下傾力支持關外,兼之各有小心思,也不願意在廣西徒耗力氣。這麼一來,廣西各民族民眾組成的義軍才得以快速壯大,以至於形成今日幾乎難以收拾的局面。

    裕德見李燾如此,乃轉換了話題,說了幾句不痛不癢的話之後,送客了事。李燾一走,裕德就直奔中南海。

    廣西「鬧匪」一事,將李燾與朝廷、與南方剛剛達成的微妙的默契與所謂的平衡打破。很顯然的,隨著這次不太融洽的談話之後,無論李燾是否提出人選,新的權力爭鬥都將在廣西巡撫一職的人選問題上再度掀起波瀾。這給李燾提出了問題:是否趁機插足南方?

    眼看著廣西義軍在朝廷和法國人的聯手鎮壓下失敗?不!

    眼看著湘繫在鎮壓義軍的過程中壯大實力,成為越加強大的地方割據勢力集團?最後成為新中國統一軍政的障礙?不!

    那麼,這一次無論是插手廣西巡撫還是繼任安徽巡撫的人選問題,勢必會造成對湘系勢力的策略改變!

    李燾帶著滿肚子的心思回府後,一頭扎進書房,盯著「大清全圖」發呆,腦子裡卻在計較著自己的實力、朝廷的實力、湘系的實力、法國人的態度以及國際關係諸般因素……

    「金樹炳!請少川先生來!」

    隨著金樹炳的應是聲和小跑離開的腳步聲,李燾抓起桌上的筆,在地圖上的江寧標注上畫了一個圓圈。等到唐紹儀應召趕來時,看到的是一個胸有成竹的,笑瞇瞇的盛京將軍。

    大略說過會見裕德之事後,李燾道:「少川先生,您看這事……」

    「機不可失,時不再來!」唐紹儀已經瞥見了李燾在地圖上做的手腳,這話說的是斬釘截鐵,又見李燾臉上的笑意更甚,乃跟著微笑道:「朝廷要派王之春去廣西就隨他去,誰來繼任安徽巡撫,我們也不表示任何態度,不過,前日裡朝廷裁撤了漕運總督,改置江北巡撫,這個位子總該輪到咱們來坐了吧?朝廷也好,湘系也罷,他們要動兵剿匪,就需要盛京方面在軍學、軍械、部隊整編上的幫助。如果他們剿匪失敗,不就是與大帥在關外的節節勝利相互映照了?所以,他們必定有求於大帥,大帥趁此機會安排骨幹軍官南下倒是其次,順利地拿到江北巡撫一職才是關要!再則,劉督七十有二矣,屢以體疾奏請開缺,雖有要挾朝廷之意,卻也奏有實據,紹儀在南方就聽聞老制台身體著實不堪了。淮繫在拿到江北之後,染指兩江就是順理成章之事!屆時,張督在軍事上承情於大帥,朝廷也不好再逼迫大帥讓步,那周撫台以山東巡撫兼署江北之位高昇兩江,豈不是十拿九穩了?」

    廣西的渾水不去趟,淮系老家的安徽巡撫不去爭,退而求其次卻為日後競爭兩江埋下伏筆,實在划算之極!

    李燾故意道:「只怕朝廷在有意收攏關、鹽、鐵路大權之時,江北巡撫之職不好拿啊!」

    唐紹儀一臉輕鬆地道:「署理而已。您承認朝廷設立江北巡撫就是承認朝廷今後收攏關、鹽大權,朝廷諸公掂量得出輕重。」

    眼看著唐紹儀的想法跟自己一般無二,李燾放心地出了一口長氣,「少川先生,請您擬個電報,分發兩江和湖廣,申明我們在廣西、安徽人事上的態度。不過,既然江北巡撫一職分外重要,那署理豈不是有些不划算,少川先生,您準備著赴徐州就任吧!」

    唐紹儀略微有些錯愕,不過很快就釋然笑道:「正好,列強的態度已經明朗,關外的局面亦已在大帥掌握之中,紹儀就為大帥看住江北。」

    當下,唐紹儀擬了電報拍發出去。夜間,江寧回電,劉坤一表示將力舉唐紹儀為江北巡撫、王之春為廣西巡撫。眼看著要掀起的波瀾,就在淮系和湘系的默契協調下消弭於無形。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