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逐鹿1900

第三卷 軍閥 157 圍剿計劃 文 / 仙人掌

    157圍剿計劃

    俄關東州總督府軍事會議室裡,獲得總督下放整編軍隊全權的伊萬諾夫少將躊躇滿志,正待要給各路將校下達命令時,卻見接替馬格裡連科指揮權的鮑羅克涅夫少將站起身來。

    鮑羅克涅夫向參謀長伊萬諾夫點頭致意後,刻意壓低聲音道:「閣下,您應當對忠義軍提起注意,在吉林寧古塔城,這支與土匪一般的武裝力量卻打出了正規軍的氣勢!據可靠消息,是口木人在鴨綠江左岸為忠義軍提供糧秣彈藥的支持,而從忠義軍的戰術來看,又與清國武毅新軍相似。馬格裡連科將軍在回海參崴之前曾經與本人有一次深談,他認為帝國必須提防在滿洲問題上促成清日同盟!」

    伊萬諾夫皺皺眉頭,他不太喜歡考慮複雜的政治問題,那是政治家和外交家們的事情!軍人還是純粹一些好,既然總督已經下令要剿滅忠義軍,那就說明在聖彼得堡、旅順和北京之間,已經得出了一個可以對忠義軍趕盡殺絕的政治結論。

    此時,作為馬格裡連科的繼任者,鮑羅克涅夫沒有必要去充當一個政治問題的提醒者,而應當是軍事任務的計劃者、執行者!馬格裡連科不就是太多地考慮了政治利益問題,才作出錯誤的戰略佈置嗎?!

    阿列克謝耶夫發覺了參謀長的些微不自在,忙輕輕地用指頭的關節敲了敲桌面,提聲道:「鮑勃,我們就是需要在清日同盟達成之前消滅背後的隱患——忠義軍,以免黃獼猴們找到從朝鮮插手滿洲事務的跳板。當然,外交官們不會讓清國完全倒向他們六年前的敵人!」

    「總督閣下,我認為只要帝國軍隊還在滿洲駐紮,清國與口木的關係就會快速改善。」鮑羅克涅夫見總督的臉色也開始朝不好的方向變化了,忙換了話題道:「尊敬的總督和參謀長閣下,我認為利用鎮東營事件和吉林將軍長順、黑龍江將軍延茂對忠義軍的不滿態度,完全可以繼續扶持滿洲人打忠義軍。」

    阿列克謝耶夫俯身向參謀長耳語幾句後,轉頭看著鮑羅克涅夫道:「清國前任盛京將軍增祺已經出任欽差大臣,他受命將用巡警和團練幫助我們進攻忠義軍。不管如何,在口木還沒有做好他們的戰爭準備之前消滅忠義軍,是本總督和在座各位的首要任務!否則,帝國軍隊將不得不撤出血戰得來的滿洲!」

    「您需要保持這裡的平衡。」

    這是總督在伊萬諾夫耳邊嘀咕的話,看看鮑羅克涅夫總算停住了繼續為帝國外交大臣的滿洲計劃張本,伊萬諾夫不禁在心裡呻吟道:天啊,卑劣的政治人物總要滲進帝國軍隊的血管中,讓他逐漸地腐朽、老化,以至於一支新建的清**隊,都能接二連三地打敗他!那麼,在未來顯而易見需要面對口木軍隊時,俄羅斯帝國陸軍遠東部隊會有如何的表現呢?

    伊萬諾夫少將無法回答自己提出的這個問題,只能在此時希望——但願鮑羅克涅夫少將能夠勝任他的職務!

    阿列克謝耶夫特別在意伊萬諾夫的反應,俄軍在滿洲連續兩次戰役失利,已經讓他本人感覺到嚴重的危機。此時,他寧願明智地通過外交訛詐調整俄國在滿洲問題上的策略,緩和與清國武毅新軍的矛盾,在短期內避免再戰。

    總督指望著伊萬諾夫在研究過清國武毅新軍的戰法戰術後,能夠在合理範圍內調整軍隊的戰術戰法,以在未來很可能爆發的新衝突中挽回失去的顏面。實際上,從陸軍部大臣庫羅巴特金到前線參謀長費希羅佐夫,都提出了對軍隊編制體制是否適應當前戰鬥的疑問!

    面對武毅新軍強勁的小作戰單位戰法和步炮的密切協同攻防戰術,俄軍其實受益不淺。

    「伊萬,我認為您可以考慮鮑勃的建議,畢竟目前的政治局面提供了利用清國政府對付忠義軍的可能。不過,如果我們對武毅新軍與忠義軍合作關係的懷疑成立的話,清國政府的作態就應該在這個欽差大臣身上體現出來。」總督把聲音壓得很低,幾乎只能讓參謀長聽到:「政治的問題很容易影響到滿洲軍事形勢的走向,嗯,我建議,您在合理安排進剿軍作戰行動的同時,盡快整編軍隊為好,外交方面會全力配合您的行動。」

    「謝謝,總督閣下。」伊萬諾夫對總督的低姿態很是滿意,同時也是內心惶恐。作態是有代價的,那就是聖彼得堡到旅順,所有俄國人都把挽回顏面,穩定在滿洲既得利益的希望寄托到伊萬諾夫少將身上了!

    伊萬諾夫禮貌地向總督點點頭,掃視了各位將校一眼,用短促有力的語氣快速說道:「武毅新軍善於集中前進火力,善於利用小單位進行突擊作戰,善於組織大規模的重點炮擊,善於構築塹壕工事堅守要點!這些都是我軍在下階段整編中應該著重考慮的重點。我的應對方法是,第一,整編炮兵部隊,建立團級規模建制的炮兵單位;第二,加強火力掩護下的攻防作戰訓練;第三,對步兵連進攻準則進行適應性修改,並在修改整訓後,首先用於對忠義軍的作戰行動中;第四,整編在滿洲各軍指揮體系,建立遠東—滿州軍總指揮部,負責整訓部隊、協調各部行動。」

    阿列克謝耶夫對伊萬諾夫此時果斷的表現相當滿意,他瞇著眼睛背靠座椅,微笑一下後道:「本總督將出任總指揮,但是,我將保證參謀部的絕對權威。」

    「下面宣讀命令!」伊萬諾夫注視著眾位將校,一字一句地道:「任命費希羅佐夫上校為遠東—滿洲軍參謀部首席參謀官,負責全軍的輪番整訓和對忠義軍的進剿行動;任命鮑羅克涅夫少將為護路軍南線司令官,堅決堵住磨盤山一線,嚴防忠義軍在盛京、吉林兩地之間周旋,力爭在阻止清國武毅新軍、口木朝鮮軍對忠義軍幫助的同時並取得有力證據!任命柴爾必思克少將為護路軍北線司令官,所轄部隊在整訓完畢後,立即從柳河一線東進,壓迫忠義軍向長白山深處撤退。任命格洛科夫少將為吉林支隊司令官,負責與清國吉林方面聯絡,組織團練武裝,協助北線主力將忠義軍封鎖在長白山中,同時,以一部加強鴨綠江的巡防。面對化凍的鴨綠江和未來的雨季,你部務必切斷忠義軍的彈藥糧秣供應!任命米申科上校為盛京駐軍民事官,負責與清國盛京巡警隊取得聯絡,監視其進剿行動!任命留察琴科上校為遠東—滿洲軍炮兵司令官,負責炮兵團的構建與針對性訓練,重點為步炮協同作戰。」

    阿列克謝耶夫聽著參謀長有力的命令聲,看著將校們一個個嚴肅了神色站起來立正應命,不禁升騰地一種傾力賭博時才有的刺激感。

    當前的俄羅斯帝國,沒有足夠的財力支撐起在滿洲更加擴大的戰事,所謂從歐洲抽調精銳部隊來援,那幾乎是無法實現的虛言恫嚇!姑且不論尚未完工的遠東鐵路能否承擔起大批軍隊短期、快速調遣,就是軍隊的調撥費用,也要依靠在清國政府身上的訛詐所得來支應!

    因此,抽調軍隊來援是不現實的,關東總督府只能利用在遠東的力量來完成對滿洲的切實佔領任務,配合外交方面的行動,力爭得到國際公認的對滿洲的佔領。此時,只有指望伊萬諾夫能夠發揮才能,將十三萬有些人心惶惶的軍隊整訓一新,在完成對滿洲的軍事佔領的同時,用新的勝利遏制蠢蠢欲動、積極擴軍備戰的口木!

    任重而道遠啊……

    欽差大臣行轅駐在錦州知府衙門,在帶著履歷、折子的那些道、府、縣官員和八旗、綠營、練軍官弁們紛紛退出後,增祺親熱地拉住了李燾、葉長生和汪聲玲三人。

    增祺、李燾、載振、葉長生、英秀、汪聲玲,還有未曾離開的鐵良、晉昌,此時才代表朝廷和盛京兩方面的力量,正式地拉關係、套交情、各自申張各自的目的。

    滿五漢三,李燾三人明眼上處於不利的地位,這是從滿漢利益角度來看待問題。不過,此時的增祺是一門心思地結好李燾,以便得到盛京將軍衙門和武毅新軍的支持,完成自己的使命,真正控制關外巡警軍,最終與李燾形成相互掣肘的態勢。

    因此增祺沒有半分拿欽差大臣架子的意思和做派,很平和很友善地隔座拉了李燾的胳膊,作出一副傾慕的神情道:「大帥,您上的《東北國防籌辦方略》,朝廷內是好評如潮啊,增祺前番忝任盛京將軍,也是身歷其事,感觸良多。此番為欽差大臣代萬歲爺巡閱關外諸將軍地,也是受太后老佛爺的重托,襄助大帥搌布方略、匡復東北的!」

    場面話?不,這是半真半假的話。

    李燾一臉鄭重地道:「朝廷諸公能夠捐棄門戶民族之見鼎力支持,關外軍民官紳能夠齊心協力,則東北必能匡復!李燾年輕孟浪,行事多有欠缺考慮周全,如成就匡復之功,必辭去盛京軍政全權赴京請罪,但願能以一介武夫之身,繼續為大清國防建設奔走出力!」

    「大帥多慮了,朝廷對大帥深為倚重,老佛爺在山西可是巴巴地等著大帥穩定關外局面,促成和局,令眾夷早早退兵啊!皇上萬歲爺和老佛爺,可不能總在陽曲待著不是?」增祺似乎忘記了曾經在電報中對李燾的訓斥,也忘記了李燾電報軍機盛京將軍私立條約之事,擺出一副器重,不,是羨慕李燾的神情道:「如匡復成功,則大帥為大清第一功臣也!封伯封侯自然不在話下,昔年有冠軍侯、今日有李大帥嘛!」

    李燾苦笑道:「萬里覓封侯,卻不是李燾的志向。惟願大清國從此振作、國富民強吶!大人,盛京整軍經武事,還請大人多多照庇才是。」

    「這個自然,如今大清可是傾國力強遼西吶,增祺豈敢有半分怠慢。說到照庇,增祺還望大帥在盛京巡警軍交割一事上……」

    來了,來了,終於來了!

    李燾果決地道:「大人到達奉天之日,就是盛京巡警總辦周冕向大人述職之時。巡警軍乃軍國大事,絕非李燾私人囊中之物,豈敢獨專?!」

    增祺壓下心中的驚訝,他沒有想到要巡警軍權竟然順利如斯,剛一發話李燾就雙手奉上,那可是四千精銳的武毅新軍改變的巡警軍吶!難道,這李燾真的是個二愣子、傻瓜蛋?真的是一心匡復東北並不計個人權位?

    不管怎麼樣,得到李燾的承諾後,增祺就得表示表示。當然,他是代朝廷那班軍機們在適當的時候傳個話而已。

    「吉林、黑龍江兩省練軍、武毅新軍、禁衛軍事,增祺絕不插手,大帥但有所需,也請儘管直言。」

    李燾心中暗道,增祺啊你得意太早了,咱們看看那些巡警部隊最後聽誰的招呼吧?!除非,你能將四千人馬統統換個遍,不過,那樣一來巡警軍又有何戰力而言?哼哼,在軍事權力問題上,還是還用實力來說話的!放眼當今的大清天下,就算聶士成這班老將,也未必敢在聲威上與盛京將軍李燾爭鋒!朝廷,以為奪了巡警軍權就真的能使喚得動巡警軍?開玩笑!

    「大人,只要軍餉軍械能夠保證,四年之內,關外必定能出十萬強軍,則匡復有望、國防穩固!」

    增祺一臉欣喜地笑道:「那,增祺就沾大帥軍威的光,也能做一次匡復之功臣了!」說著,增祺一個拱手給李燾行禮,不等李燾客套又道:「嗯,眼下正有用兵之處。大帥能否暫借一些兵力充實巡警軍,以對付鎮東營逆臣和忠義軍拳匪呢?當然,這些兵力一準會回歸大帥麾下,大帥……」

    李燾霍然起身,搖頭道:「朝廷要匡復東北,決不可對鎮東營、忠義軍以武相向!此時,就算他們有悖逆之行,所作所為卻是為抗擊俄軍,匡復東北之目的,如此的忠義之行,朝廷應當褒獎而非征討!俄人狡詐,正是要用咱們大清國人打抗俄義師!」

    增祺笑道:「這是朝廷的意思,大帥,您當以和談的大局為重啊!」

    李燾連連擺手,正色道:「此事李燾當上專折,為這些義軍向朝廷請命!」

    增祺見他實在難以說通,乃決定暫時擱置此時,他武毅新軍不增援巡警軍,欽差大臣就不能指揮巡警軍配合俄人圍剿那些亂臣嗎?此時,不能在這個末節上與李燾紅臉……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