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爭霸太平洋

第一卷 基業初建 第四十一章 擴軍 文 / 風無限

    第四十一章擴軍

    三年的時間裡海帝島上的各行各業無論是數量還是規模都有增加,人口更是如此,卻唯獨一樣到現在都未成增加,那就是一個國家或勢力的保證軍隊。

    三年前剛來到海帝島時,就重整了軍隊,由於當時人員數量的關係只有一個團的編制,還是不滿員的並且基本上都分配到戰艦上了,陸軍的團級編製基本上是名存實亡了。

    後來,就發生了令江海至今都悲痛欲絕的巴布延海戰,也許那場海戰至今都沒有多少人知道,更不會有多少人去關注,因為無論是從規模還是交戰雙方的知名度上,當時的太平洋艦隊的確不值得那樣做。

    但就是這樣一個在外界看來微不足道的一場小小海戰,卻是太平洋艦隊自組建後的第一次碰撞,從結果上來看無疑是美國方面佔了上風,讓初建的太平洋艦隊不光付出了近千人的生命,還有大多數的戰鬥艦隻。

    也是這場戰鬥,不光令初建的太平洋艦隊幾乎遭受了滅頂之災,就連將艦隊上近一個團的兵力也是損失慘重。從那之後損失的人員一直未成得到補充,只到新城船廠建造的重巡洋艦和巡洋艦陸續服役後才從新城軍校中海軍部招收了一部分人員,令新服役的戰艦人員能夠滿編。

    而實質上的陸軍一直未曾重新組建,只有後來各城市中的警察在行使著部分軍隊的職能。事情到了今年才有了新的轉機,三年前派往歐洲學習的蔣賦、劉成等大批人學成歸來,江海組建的新城軍校也有了首批畢業的軍官,再加上眾多符合素質的兵員,達到了一切組建正規陸軍的條件,江海才打算重建陸軍並擴大規模,也對太平洋艦隊的組成重新化分。

    新城軍校組建於1890年1月11日,江海自認校長,第一批學員總共分做兩部分大部分都是從後來的移民之中選擇的優秀之人,另外一部分是從太平洋艦隊的現役軍人之中挑選出來的。

    軍校為三年制速成學校,在1894年戰爭到來之前的時間不足以建造從初級軍官到高級軍官的完整軍校,只能以此速成之法來達到江海的需求,當然這樣的軍校讀下來比起完整的分階軍校會少學到很多的東西,畢竟時間有限,能滿足軍隊的要求就不錯了。

    由於無論是軍隊之中還是新的移民之中,都沒有符合軍校所需的教員的人,最初是江海先通過短期的培訓使部分人員來行使教員的基本職責,以便後續之中在江海的指導之下慢慢的學習和掌握各種軍事知識,使之基本可以獨立完成一個教員所應當具備的能力,畢竟只靠江海一個十多歲的小孩子根本不可能完成所有的教學任務,就這樣漸漸的新城軍校擁有了第一批合格的教員,至現在為止已經有三期學員在校學習了,第一期學員也已剛剛結業。

    這樣就形成了一個良性的循環,江海不需要擔負太多的教導任務,只需要把第一份的各種軍事教材編寫出來後,有教員不懂的加以解釋就行了。

    軍校的人數也從三年前的240人、第二批630人、第三批1230人,到現在總容納能力足以達到3000人,足足比三年前擴大了十多倍規模,為今天的軍隊的擴大提供了難以取代的貢獻。新城學校也教育出了極多的世界知名的將領,經過不斷的改進與完善成為後來世界級的軍事院校,並被所有後世中國人所承認的中國復興軍官的搖籃,擁有了眾多另人讚歎的殊榮。

    在一切外在條件都滿足後,1893年2月16日,江海做為太平洋艦隊所屬最高長官,宣佈重新組建正規陸軍並擴編為兩個正規陸軍師和一個海軍陸戰師,總共三個師的部隊需人員十萬五千餘人,除了軍官以外,其餘士兵都需從島上眾多移民中招收,江海把這個任務交給了他最信任,也一直在為他分擔政務的三叔江聰去辦了。

    每個師的編制是滿編三萬五千人,有一個師長,兩個副師長,包括三個旅,一個旅滿員一萬一千人,有一個旅長,兩個副旅長。一個旅又分為三個團,一個團滿員三千三百人,有一個團長,兩個副團長。一個團又分為三個營,一個營滿員一千人,有一個營長,一個副營長。一個營又分為三個排,一個排滿員三百人,有一個排長,一個副排長。一個排又發為三個班,一個班滿員一百人,有一個班長,一個副班長。

    軍隊軍銜共化分為:元帥、上將、中將、少將、大校、上校、中校、少校、上尉、中尉、少尉、上士、中士、下士、一等兵、二等兵、列兵。

    關於三個師的高級軍官任命上,江海把新城軍校中的優秀者和留學德國的成績優異者做為了這三支部隊的領導者。

    陸軍第一師:

    師長:劉成上校軍銜

    副師長:張大明上校軍銜

    副師長:歐陽天上校軍銜

    陸軍第二師:

    師長:趙凡上校軍銜

    副師長:劉一明上校軍銜

    副師長:任元浩上校軍銜

    海軍陸戰師:

    師長:司馬成都上校軍銜

    副師長:李健上校軍銜

    副師長:霍塔山上校軍銜

    海軍方面,在1月25日從德國返回的蔣賦等人是與建造完成的兩艘聯合力量級戰列艦一同回來的。這兩艘排水量12000多噸戰列艦的加入,使得整個太平洋艦隊的實力有了突飛猛進的增強,總共擁有7艘戰艦,包括兩艘戰列艦,兩艘重巡洋艦,兩艘輕巡洋艦,一艘裝甲巡洋艦總噸位近六萬噸,稍弱於大清北洋艦隊和南洋艦隊總和的六萬四千七百零貳噸,與日本的聯合艦隊六萬噸相當,強於英國遠東艦隊的三萬三千四百六十七噸,從噸位上來說太平洋艦隊在整個遠東地區都是屬於最強大的一支艦隊,只是戰鬥經驗還太淺薄,暫時無法發揮出軍艦的全部戰鬥力。到今年底另外的兩艘重巡洋艦和兩艘輕巡洋艦就可完工下水,到明年三四月份就可加入太平洋艦隊正式服役,兩艘德國建造的聯合力量級戰列艦也差不多那時可以服役,到那時太平洋艦隊將會成為整個遠東海軍最強大的一支艦隊,其總噸位將完全突破十萬噸,這是一個令人望而生畏的數字,世界上只有極少數的幾個國家才可達到的噸位。

    江海為新加入的兩艘聯合力量級戰列艦命名為北京號、上海號分別由蔣賦、宋婷擔任首任艦長中校指揮官,蘇州號、南京號重巡洋艦分別由蒙天放、雷中恆擔任艦長少校指揮官,南海號、北海號輕巡洋艦分別由牛勝利、馮得志擔任艦長少校指揮官,海帝號裝甲巡洋艦由施世倫任少校指揮官。已十四歲的江海任艦隊總司令,負責艦隊整體戰鬥時的指揮。至此江海的軍事調整基本完成,勢力也發展壯大到了可以影響遠東局面的程度,接下來就該加緊訓練準備戰爭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