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晉時歸

龍騰世紀 167漢國海軍 文 / 水的龍翔

    半個月後,燕軍和秦軍在長安一帶陷入了苦戰,慕容恪那裡雖然有從漢國運來的炸藥,可是面對頑強堅守的秦軍,燕軍還是未能順利攻克長安,而是又一次的陷入了對峙之中。秦軍的兩路偏軍再一次瓦解了代國和涼國的共同入侵,並且使得代國和涼國不敢再出兵,這也使得秦軍能夠一心一意地對付燕軍。

    與此同時的漢國大地上,唐一明不斷地接到了從前線傳來的戰報,對於秦軍的頑強,他也是感到很吃驚。不過,他也在暗自慶幸,還好帶兵去攻打秦國的不是他,不然的話,就憑漢國的這些軍隊,肯定是不足以發動滅國之戰的。

    唐一明坐在漢王府的大殿中,一手抱著自己剛剛出世不久的兒子,一面觀看著攤在眼前的地圖。地圖上被唐一明放滿了麥粒,每一顆麥粒都代表著燕軍的駐軍情況,而與麥粒相對的,則是一些米粒,那些代表著秦軍。

    「大王,你這麼急著找屬下來,有何吩咐?」王猛風塵僕僕地從外面走了進來,身上還沾滿了灰塵,頭上、身上、腳上都著一些泥巴。

    唐一明一看到王猛來了,便笑著對懷中的兒子說道:「太宗,你看,你王叔叔來了,是來看你了,你高興嗎?嘟嘟嘟!」

    說話間,唐一明便用手撥動了一下唐太宗的粉嫩小臉蛋,一邊站了起來,走到了一個婢女的身邊,同時說道:「你去將太宗報給王妃吧!」

    婢女「諾」了一聲,抱著唐太宗便走出了大殿。

    「軍師,我們有十幾天沒見了,有點想你了,另外也想知道工程進展的怎麼樣了,所以就把你給叫回來了。」唐一明抬了一下手,指著面前的一張椅子,示意王猛坐下。

    王猛輕微地拍打了一下自己身上的灰塵,便坐了下來,緩緩地說道:「大王,這幾項工程頗為浩大,雖然動用了幾十萬人一起修建,可是如果沒有幾個月的功夫,是完成不了的。」

    唐一明點了點頭,說道:「這個我知道,將黃河和泗水接通,單這項工程來說,就非常的浩大。可是一旦修建完畢的話,就是造福後世,灌溉了無數良田,也使得青州和徐州成為一座大糧倉。青州丘陵比較多,也有許多小河,如果在原有小河的基礎上加以連貫的話,也就簡單了許多,不用再去挖溝渠了。」

    「大王,屬下明白,屬下會盡力而為的,這半個月來,濟北那裡已經挖好了,剩下的就是濟南、泰山、東安三地了,只要再將這三地連接起來,就可以掘開黃河口,將黃河水和泗水連接起來了。」王猛道。

    這是唐一明制定的修建河渠的計劃,本來他想弄個京杭大運河的,可是他的地盤小,只能先將黃河和泗水連接到一起。黃河通泗水,泗水通淮河,淮河通長江,一通百通,這就是他想要的。因為他一直想發展一支海軍,一旦這些寬闊的河渠修建完畢了,不僅可以灌溉農田,還可以在河渠中走船,也算是為了以後攻打晉朝坐下鋪墊。

    「道路、鋼鐵、農田這三個方面都進行的如何了?」唐一明問道。

    王猛道:「道路的鋪設進展的很順利,鋼鐵、農田方面進展的要緩慢一點,不過三個方面都很順利。對了大王,海軍籌備的如何了?」

    唐一明道:「已經差不多了,三萬海軍全部招募完畢,現在就在東萊那裡進行集訓,只等待大船造好,就可以揚帆遠航了。」

    「呵呵,那屬下要恭喜大王了。」王猛道。

    「不必恭喜,你是一國之相,現在我們和大燕和平相處了,許多內政建設上的事情,還需要你多多操心,羌騎沿黃河一線鎮守,等再過一個月,大船造好了整個漢國就要全部委託給你這個相國大人了!」唐一明笑著說道。

    王猛聽後,眉頭一皺,急忙問道:「大王,你要離開漢國?」

    「對,離開漢國,揚帆出海,到晉朝去。漢國現在就猶如一個在襁褓中的嬰兒一般,還太脆弱,許多地方都需要進行完善,如果沒有穩定的局勢的話,漢國是無法強大的。兩年,我只要兩年時間,就可以使漢國的國力成為這個時代之最。軍師……不,景略,我有好久沒有這樣叫過你了。你和我是義結金蘭的生死兄弟,我對你比對誰都信任,加上你身上的才華一直沒有得到充分的發揮,所以一旦我去了晉朝,這裡的重擔就要交給你一個人了。」

    「大王,你是不是早就計劃好了,晉朝非去不可嗎?」

    「對,非去不可。你還記得我派金勇、趙全、張亮三個人去晉朝的事情嗎?目的就是讓他們去給我打個前站的,晉朝中多是士族子弟,如果能夠籠絡到一批飽學之士的話,對我們漢國也是大大的有益,你也知道,我們漢國現在缺少的就是人才。晉朝門閥士族觀念很重,一些寒門子弟空有一番才學卻無處施展,我去晉朝一來是打探一下晉朝的底細,二來是找尋人才,所以,晉朝必須去。」

    「大王,屬下明白了,造船廠裡的五千工人正在加緊趕造大船,目前已經造好了十三艘,一個月內另外的十七艘船業必定會打造完畢,到時候大王遠行,屬下便替大王看好漢國,等大王歸來。」

    「景略,你從事這麼的工作,實在是辛苦你了。雖然說你身體硬朗,可也要把握一個度,量力而行。你看看你,現在一身泥污的,認識你的,知道你是相國,不認識你的,還以為你是個普通民夫呢?我不徵兆宮女內侍,也不設立三宮六院,整個王府中只有二十名女婢,還是每月給他們發報酬的。你是一國之相,凡事不能親力親為,如果把你累垮了,我以後還依靠誰去?」

    「大王……」王猛的心中湧上了陣陣暖流,不禁感到地叫了出來,卻不知道說什麼好。

    「好了好了,大家是兄弟,沒有必要這麼拘謹,你也累了,遠道而來的,我已經讓人給你準備好了房間,你就在王府中好好的休息休息吧。」唐一明說道。

    「諾!」

    一個月後,青州的大地上卻是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平坦的道路在郡與郡之間鋪就而起,雖然沒有完全竣工,卻使得百姓和軍隊出行帶來了極大的方便。鋼鐵廠正式在東萊郡建立而成,其規模要比泰山上的大出了許多倍,主要負責生產一些武器裝備和農用器具,而幾十萬民夫一起修建的溝渠,也在如火如荼地進行著。

    此時已經是六月天氣,天氣雖然炎熱,可是在臨近大海的膠東港,漢軍的士兵們卻在海邊訓練的很是開心。

    這裡是漢國青州東萊郡境內的黃縣沿海,夏伯龍將海軍的基地設立在了這裡,從新招募的士兵中選出來了三萬人,組建了一支海軍,每天在海邊訓練,以便達到極好的水性。

    唐一明光著腳丫,踩在了溫暖而又鬆軟的沙灘上,向遠處望去,只看見白茫茫的一片。海水和天空合為一體,都分不清是水還是天。正所謂:霧鎖山頭山鎖霧,天連水尾水連天。遠處的海水,在嬌艷的陽光照耀下,像片片魚鱗鋪在水面,又像頑皮的小孩不斷向岸邊跳躍。

    一群海鷗從海面上飛過,發出了嘹亮的叫聲,扑打著它們的翅膀,盡情地在天空中自由翱翔。遠處的海中,海浪微微翻滾,海風拂面吹來,讓唐一明感受到了久違的大海的氣息。

    「啊……大海,我來了,我終於見到你了!」唐一明興奮地喊道。

    「哈哈,俺還從來沒有見過大王如此高興呢!」陶豹站在唐一明的身後,笑著說道。

    「是啊,我也沒有見過,今天是頭一次。」孫虎立刻接住了話,說道。

    劉三從海的水平面上露出了頭,朝外面吐了一口海水,朝海岸上走了過來。他只穿著一條短褲,光著上身,露出了他身上矯健的肌肉,一塊一塊的連接在一起,如果放在現代,就他那身材標準,覺得可以去參加選美大賽了。

    劉三剛一上岸,便甩了甩頭髮上的水,然後一隻手摀住耳朵,側著頭,跳躍了幾下,接著又換到了另外一隻耳朵,也做著同樣的動作,然後才徑直朝唐一明走了過來,笑嘻嘻地問道:「大王,你怎麼來了?」

    「大王是來看你們了,一聽說你們在這裡訓練,所以就急忙跑了過來。瞧,大王對你可真好!」孫虎道。

    劉三呵呵笑道:「大王難道對你就不好嗎?」

    「呵呵,我對你們都好。劉三,這兩個多月來,一直讓你駐守東萊,讓你負責訓練海軍,都辛苦你了。不過,我怎麼就看見你和這一百多人在這裡游泳,我們的海軍呢?」唐一明問道。

    「對啊,海軍呢?大王給了你三萬新軍,你他娘的怎麼都弄沒了?」陶豹環顧一圈,除了看見那些在海中游泳的一百多人以外,再也看不見任何人,便好奇地問道。

    劉三笑著說道:「大王,你請跟我來。」

    唐一明跟著劉三朝後面走去,登上了不遠處的一個高崖。

    海風拂面吹來,空氣中夾雜著一些鹹味,唐一明的雙眼剛剛露出高崖,便看見了山崖下幾十艘大海船上旌旗密佈,漢軍將士都握著兵器,整齊地站在海船上,都紛紛抬頭向高崖這邊望來,好不壯觀!

    山崖下面是一片海域,海域被環形的山崖包圍著,只空出了通向大海的一個狹小的谷口,在大海船之間,還有無數的小船,往來停泊,自由划動。小船上的漢軍將士都穿著潔白的短衫,手中都握著一張強弩,半跪在船上,而大船上的士兵都精神飽滿,船兩側的偌大船艙裡,分別各有五門大炮從炮口露出來。不管是大船還是小船上的士兵,一見到唐一明出現了,便同時大聲呼喊道:「漢王萬歲!漢王萬歲!」

    「這是……這是我的海軍!」唐一明看到這一幕之後,不禁大吃一驚。

    劉三笑著說道:「大王,這正是咱們的海軍,三萬將士全部在此!」

    唐一明看後,雖然這些大海船還多是木頭製造的,根本和現在的巨輪無法比擬,但是這種氣勢,卻足以給了他無比的震撼。他不懂得如何造船,雖然有鋼鐵在手,卻無法製造鋼鐵的巨輪,也無法製造現代的航海器械,所以只能依賴古代人他們自己造的船。

    古代的造船術其實已經很發達了,當然,再怎麼發達也比不上今天的輪船和軍艦。在漢末三國時代,東吳便能夠建造巨大的樓船,一條船可以容納下兩千人,在當時堪稱世界之最。漢國的海軍所建造的大船,就是這種樓船,只不過唐一明讓人修建了大炮的發炮口,將大炮架在了船艙裡,每船十門,另外庫存炮彈,所以一條船只能容納下一千人。

    這個環形的港灣內,陳列著三十條高大的樓船,一百多條行動敏捷的艨艟,一個古代版的海軍便出現在了唐一明的面前。只是有所不同的就是那些大炮,絕對比古代的海軍要先進許多。

    唐一明看完之後,高興地拍了拍劉三的肩膀,大聲地誇讚道:「劉三,你他娘的真行!我沒有想到,這些人才交給不到三個月,你就能整出這樣雄壯的海軍來,雖然說船隻還不夠多,可是單憑這一支海軍,便能橫行沿海,五人能擋,簡直堪稱無敵了。」

    劉三笑道:「多謝大王誇獎,屬下不敢貪功,這些都是士兵們刻苦訓練,和工匠們日夜趕工的結果。屬下只不過是奉命訓練海軍而已,若不是這些人本來就都會水的話,只怕訓練起來也十分不易。」

    「謙虛一種美德,你做的好,我就喜歡你這樣有功不貪的人。你選五艘大船,將船停靠在海中,今日我就要揚帆出海!」唐一明道。

    「出海?大王要是去哪裡?」劉三問道。

    唐一明呵呵笑道:「去晉朝,我要去南方的晉朝,沿海而行,去晉朝看一看,順便招攬一點人才。」

    劉三聽了有點擔心,便說道:「大王,海軍剛剛訓練而成,還不適合進行大戰。我聽說晉朝的水軍也很厲害,他們固守長江一帶,以前的趙國幾次想攻打晉朝都無從下手。」

    「南船北馬,古來有之。只是,我不是去打仗,而是去通商!」唐一明道。

    「通商?」劉三狐疑道。

    陶豹插話道:「對,大王是要去通商的,去晉朝買一些我們所需要的東西,然後運回來。」

    劉三道:「大王,那是否還要建造商船,不然怎麼拉運貨物?」

    唐一明笑道:「不用建造了,現在建造的我也用不了,我就用這五艘大船去晉朝,每船上除去水手、舵手、炮手等人外,各帶五百士兵隨行。」

    「大王,屬下明白了,屬下這就吩咐下去。」劉三道。

    「等等,讓陶豹和孫虎和你一起去,他們帶來了一些指南針,不管是大船還是小船,都裝備上一個去!」唐一明道。

    劉三眨巴眨巴眼睛,問道:「指南針?什麼東西?」

    「就是這個東西!」陶豹從背後拿出來了一小塊磁石,然後將一支鐵勺放在了磁石上,那支鐵勺晃動幾下之後,勺子的兩端,便分別指向了南方和北方。

    「這就是指南針,只要有了他,以後出海就不會偏離方向了。好了,去吧,將這些東西走裝備到各船去,讓陶豹和孫虎教會他們怎麼用指南針!」唐一明道。

    劉三點了點頭,和陶豹、孫虎一起下了高崖。

    唐一明站在高崖上,望著崖下港灣內的海軍,自己的心裡別提有多高興了。他雙眼望著一望無際的大海,心中也是如此的澎湃。他現在已經是兩個孩子的父親了,一個兒子,一個女兒。

    姚倩的孩子於半個月前出生了,雖然是個女兒,唐一明還是歡喜的很,經常將兩個孩子抱在懷裡。五月份的時候,整個漢國裡添加了不少新生命,這些是漢國裡第一批降生的孩子,所以唐一明便將六月初一定位了兒童節。慕容靈秀的預產期還有幾個月,唐一明安排完家裡的事情後,並且讓相國王猛總攬全**政大事,以黃大、姚襄、王凱三人為輔,他自己則帶著陶豹、孫虎來到了東萊,準備出海,揚帆遠航,到南方的晉朝去,到建康去。

    藍天白雲,碧海青山,唐一明獨自一人站在高崖處,將景色盡收眼底,被海風拂面而過,他看著大海,似乎就看到了自己的未來。

    「我穿越而來,從恐懼到悲愴逃避,到後來的坦然面對,再到今天擁有青州和徐州的一方霸主,整整一年零一個月了。可是這一年零一個月裡,我卻像是經歷了十年那麼久,胡燕死了,和許許多多為了生存而戰鬥的士兵一樣,都化為了一堆屍骨。你們若是在天有靈的話,就睜開眼睛看看吧,看看這一片故國的青山,看看這一片昔日我們馳騁的疆場,也看看我唐一明!看看我是怎麼完成我們共同的心願,去結束這個亂世,以告慰你們的在天之靈吧!」唐一明感慨萬分,不由得自言自語地叫道。

    第二卷完)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