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新明崛起

蒙古 第五十四章 天津人物 文 / 海盜歐迪

    三大學士最近一段時間都是心力交瘁,從來沒覺得如此勞累。*|com|*泡!書。吧*關於考成法,他們的下屬和學生們幾乎要把他們吵死了,讓他們日夜不得安寧,白天坐衙批閱奏折的時候,精力明顯不夠,一陣一陣的犯困。

    可是他們還得強打精神,努力的平息群臣對李棟的強烈不滿,這是一個怎樣的君王啊,他幾乎滿足歷史上昏君的所有標準,扶持親信的宦官把持朝政,任其貪贓舞弊;親善武夫,窮兵黷武,不顧國家財政困難,好大喜功,擅起邊釁;對士大夫不假言辭,稍有不對就舉起刀把子對文臣大打出手;個人好安逸享樂、不尊祖宗家法、不習聖賢之言……

    若說只這些也沒什麼,你李棟做你的昏君,朝政自然由我們士大夫替你打理,可是不知道那李棟哪根筋搭錯了,卻又弄出一個什麼考成法來折磨我們,文武百官對李棟的不滿情緒幾乎到了要井噴的地步,甚至有人在私底下秘密串聯,要搞一次大明百年以來官員的首次集體罷朝,不伺候你了,看你怎麼辦!

    也許是事先得到了風聲,也許是厭煩了朝臣無休止的上書彈劾劉瑾,李棟把三大學士叫到跟前,說他要再次閉關讀書,一個月內,朝中大小事務全由三大學士匯同司禮監共同決策,三大學士互相交換著眼神,臉上全是苦笑之色。

    李棟是不是真的閉關讀書,他們現在已經不關心了,他們只希望這位活祖宗下次出關的時候,不要在弄出一個類似於考成法一樣的新奇東西來刺激他們了,他們歲數都不小了,心臟也不怎麼好,他們還想多活兩年,在有生之年能夠平安的完成弘治皇帝交給他們的任務,把李棟輔佐成為一代明君。

    好在這一次李棟提出來的考成法確實也是利國利民之舉,三大學士內心深處還是滿支持這一條新政策的,他們積極的配合著李棟,拚命的壓制著群臣,這三人入閣多年,從弘治朝開始就掌控中樞,門生故吏遍佈整個大明官場,所以他們三人一發話,眾官員莫敢不從。

    這一次閉關自然又是李棟的托辭,因為他有件謀劃已久的事情要做去殺韓棟凱,從李棟第一次和韓棟凱打交道開始,他就發誓一定要殺了他,李棟就是對大明的宿敵延達汗都沒有表現出這麼強烈的殺心。

    至於為什麼,李棟自己也說不清楚,按說韓棟凱和陳新一樣都是海匪出身,都是梟雄,他們都是可以爭取為李棟所用的人物,可是李棟在瞭解了韓棟凱的成長經歷之後,就徹底打消了這個念頭,韓棟凱和陳新不一樣,在韓棟凱心中,唯一看重的就是權力和地位,他掌握最好的是「斬草除根」「無毒不丈夫」之類的人生哲學,這樣的人物絕對不會甘於被別人掌控,一個不小心很容易被他反噬其身。

    既然不能為李棟所用,又有那樣的本領,心腸好也就罷了,可是韓棟凱卻引著倭人來殺國人,這就犯了李棟的忌諱,所以李棟把此人引為心腹大患,若是不殺他李棟寢食難安,李棟從來沒有為一件事情謀劃過這麼長時間,為了對付韓棟凱,李棟甚至連平時根本不屑一顧的陰謀都用上了,這件事情他完全可以交給陳新去辦,可是他沒有,他親自掛帥,親自籌劃其中,絕不能給韓棟凱任何翻盤的機會,他要親眼看著韓棟凱死。

    李棟這次閉關也不完全是為了韓棟凱的事情,他只是想到天津透透氣,這京師、這皇宮、這官場把他壓抑的都快喘不過來氣了,只有天津才真正屬於李棟,只有在那裡李棟才真正能夠釋放自我,而且那裡還有一批值得他信賴的人在等著他。

    陳新已經回到天津有一段時間了,為了李棟的大計,他不顧嚴寒幾乎整個冬季裡都在大海上來回奔波,他以前是叱吒一方的海上大豪,這樣的辛苦自打他出娘胎就不曾吃過,可是現在他卻心甘情願如此,他的父親鎮海王曾經派人給他傳過口信「兒子,若是過得不開心就回來,何必吃哪種苦?」

    陳新給他父親的回話是「父親,你難道不想看看現在家鄉的樣子?」

    回到天津之後,他整日躲在自己的書房看書,因為除了看書他確實沒有什麼事情可做,他甚至有時候想,是不是李棟已經忘記了要和他一起出海殺韓東凱的事情,要知道李棟現在可是大明的九五之尊,殺一個小小的海匪根本無需他親自動手,自然有大把的人願意效這個勞。

    陳新很想看看李棟答應給自己的海軍到底是個什麼樣子,可是那一千兩百個兵現在都在京師集訓,據說是要和李棟一起來天津,所以他現在手下一個兵都沒有,不對,有一個,一個成天都看不到影子的兵,阿古達木。

    相對於陳新的苦惱,阿古達木卻是非常的開心,吃的好,穿的好,最重要的是他的妹妹烏倫珠日格已經讓海納商行送到了天津新城。

    李棟親自交代給海納商行的事情,幾個掌櫃的自然把這件事情當成了頭等要務來辦,根據阿骨達木的描述,他的部落並不難找,對於一個無親無故的女奴,部落的首領自然沒有什麼捨不得,僅用了一塊香皂,那個首領就已經笑得眼睛都快睜不開了。

    烏倫珠日格坐著上好的馬車,一路上錦衣玉食的被送進了天津城,到了天津城之後,天津總督趙興邦很是苦惱,他也鬧不清楚這烏倫珠日格和李棟到底是個什麼關係,萬一這也是李棟的蒙古情人怎麼辦,不管怎麼說怠慢不得,於是他自己掏銀子在天津城內單獨給烏倫珠日格租了一個院子,然後僱傭了幾個僕人去伺候。

    如果李棟知道他的這個心思,肯定一個大耳刮子扇過去了,倒不是說烏倫珠日格不漂亮,只是在漂亮也得成年啊,一個只有七八歲的小女孩,李棟能有什麼想法。

    可李棟沒想法並不代表別人沒想法,烏倫珠日格一到天津立刻讓一個人看在眼裡,直接對趙興邦下了令,這個人我要了,趙興邦二話沒說,直接把人送了過去,因為那個人是李棟最寵愛的妹子小鳳姑娘,由於李棟不想讓小鳳進皇宮大內受管制、學皇宮裡的各種規矩,他想讓小鳳自由自在的環境中成長,所以他就把小鳳自己留在了天津,安排了一大幫伶俐的太監去伺候小鳳。

    可小鳳很不開心,倒不是說誰敢怠慢她,所有認識小鳳的人都清楚,以李棟對她的寵愛,這個女孩子將來肯定是要被封做公主的,金枝玉葉一般人物,大家都小心的呵護著這個瓷娃娃,可是小鳳依舊不開心,因為她沒有玩伴,一個四五歲大的孩子周圍全是大人,而且對她都是誠惶誠恐的敬畏,無趣,真的是非常的無趣。

    忽然天津城內來了一個和她差不多大的小女孩,這可把小鳳樂壞了,雖然兩個人說的話彼此都根本聽不懂,可這並不妨礙兩個小朋友之間的交流,她們依依呀呀,比比劃劃中就能明白對方要說什麼,兩個人湊到一起,吃住同屋,去哪裡都是手拉著手,成天嘰嘰喳喳,好不熱鬧,小鳳開心了,烏倫珠日格開心了,阿古達木卻哭了,有人看到他一個人跑到荒郊野外對著草原的方向久跪不起。

    從那之後阿古達木就變了,雖然依舊好似悶葫蘆一般,不喜歡說一句話,但是他愛笑了,看到誰都憨憨的笑,他尤其對一個人笑得最多,可是那個人卻整天拿著一個棍子打他凶他,那個人就是愛吃肉的包二。

    蒙古人對一個人好的方式很簡單,他會拿出自己全部的熱情去對待那個人,更何況那個人還是他的救命恩人,阿古達木每天都往包二那邊跑,幫包二做做這個,幫包二做做那個,包二對他卻擺出一副愛理不理的樣子。

    包二現在是一堂之主,整個連接南北的漕運都是他一個人說了算,他以前是個武夫,現在讓他做管理工作,剛開始還真有些棘手,好在李棟給了他一份很詳細的組織架構圖,每個漕運交通樞紐上分設一個香主,這些香主都是由當地的漕運苦力選拔出了來的,每三年重選,不許連任,包二隻要掌控這些香主就能掌控住整個漕運,而且包二還把林清等人撒了出去,整個漕運上但凡有一點風吹草動,他都能第一時間知道。

    有一天包二看著正在他家掃院子的阿古達木,然後拿出一張畫像,掛在正堂中間,讓阿古達木衝著畫像磕三個頭,阿古達木不明所以,但是包二的吩咐,別說磕幾個頭,就是現在卸掉他一條腿他都會毫不猶豫。於是他噹噹噹磕了三個頭。

    從那天起阿古達木的苦日子開始了,每天包二都會拿著一根比阿古達木胳膊還粗的棍子打他。

    「我讓你動,不是說了不站好一個時辰不許動嗎?還動」

    「去,把那塊石磨抱過來!」

    「不是剛抱過去嗎?」阿古達木憨憨的問

    「啪」包二一棍子就輪了下去「讓你抱你就抱,哪那麼多廢話!」

    「哦」

    「別放下!舉三下,然後放回原處!」

    「哦」

    這個憨直的蒙古漢子不明白包二為什麼折磨他,還讓他好似傻驢一般在那裡蹲著不許動,或者抱那個死沉的石磨來回走,每次他只要一開口,必定會招來一頓毒打,剛開始他還會有些疼,可慢慢地他麻木了,石磨好像也沒有剛開始那麼沉了……

    別看包二對阿古達木凶的很,可是他也有怕的人,而且怕得要命,那個人就是他媳婦杜鵑,李棟找太醫看過杜鵑的眼睛,太醫們都搖頭表示沒有希望了,可是這並沒有影響杜鵑心情,她的臉上洋溢著幸福的光彩,她對所有人都是開朗隨和,除了包二。

    「姑奶奶,晚上你想吃什麼?」包二和三孫子似的問杜鵑

    「隨便。」

    「咱吃烤鴨好不好?」

    「肥膩膩的不吃!」

    「哦,那咱吃涮火鍋好不好?」

    「這都幾月份了,還吃火鍋,你想讓我上火啊?!」

    「不敢不敢,上個月剛從宮裡面傳出來的水煮魚據說是人間美味,姑奶奶我請你去龍堡吃?」包二低眉順目的問。

    「龍堡?那得花多少銀子,你是不是背著我攢私房錢?」

    「哪有,我的銀子一向都是給你管的,不信你翻!」

    「諒你也不敢!」

    「那姑奶奶你到底想吃什麼呀?」包二陪著笑臉問

    「隨便。」

    每到這個時候,在一旁蹲馬步阿古達木就覺得非常的解氣……

    蔣欽到了天津已經三個多月了,頭一個多月他在養傷,等他能下地走路之後,總督趙興邦就迫不及待的給他安排了工作,他最先要做的工作就是找毛病,以一個外人的角度給天津提一些看法,蔣欽足足花了一個月的時間遊歷天津城,這一個月給他帶來了足夠的震撼。

    最初天津的繁華蔣欽感慨不已,蔣欽作為巡查御史曾遊覽過大明的很多地方,可是那些地方和天津比較之後,他慢慢的產生了一種錯覺,彷彿這裡是世外桃源,不是大明的疆土一般,天津人是明人無疑,可是他們的精神面貌又不像是明人,他們很有主見,很守規矩,很會發財,很會享樂,天津人有自己的宗旨,那句話被高高的掛在城樓上『少給別人添麻煩。』天津人也是這麼做的。

    一個月以後蔣欽給趙興邦提出一條建議,偌大的天津城居然連一個書院都沒有。

    建議上去三天之後,天津第一家書院成立,此書院名為龍源書院,是天津六家賭場集體贊助建設的,並在天津周邊幾個州府內,請了當地有名的老夫子來當講師,實行的是全免費教育方式,不但書可以免費讀,就是食宿都是由天津總督府買單。但只對有天津戶籍的住戶實行免費教育,外地的學子需要到秀才以上的功名才可以享受這樣的待遇。

    五天之後,天津總督府下令天津教育司成立,首任司長是蔣欽。

    若是蔣欽剛到天津的時候,趙興邦給他這樣的官職,他一定會婉言拒絕的,他以前可是正五品的御史,天津總督是幾品?教育司的司長又是幾品?可是他在天津呆的幾個月,接觸了天津的風貌之後,讓他的心境發生了變化,對於教育司的司長任命,他欣然接受,隱約間他好像明白了李響為什麼要救他,明白了站在李響背後那個人的用意,他有很多話要對那個人講,可是他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相見!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