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新明崛起

蒙古 第五十二章 自由,規矩 文 / 海盜歐迪

    自由園設立當天,京師內的百姓都畏畏縮縮根本不敢涉足其中,那地方以前可是天字第一號勳貴建昌侯的府邸,尋常百姓亂闖侯府,被人抓住,那可是死罪,所以百姓們都是圍在大門處看熱鬧,卻沒有一個敢進入其中。*|com|*泡!書。吧*

    當一個人拿著一個大鑼,在正門口敲了一下,然後扯著脖子喊「天津紅樓夢原班人馬將在園內義演十日!要看的趕快進園啊,去晚了可沒好位置了。」

    「紅樓夢?!」眾人一片驚呼,他們這些平頭老百姓自然不可能有什麼閒錢去看堂會,平時就是花一個大錢泡茶館,那都是奢侈的事情,紅樓夢的大名雖然早已仰慕已久,可是奈何手上沒銀子,自然就享受不了那樣的高雅藝術。

    可是現如今自由園居然免費義演紅樓夢十日,這可是難得的機會,眾人心癢難耐,幾個膽大的百姓躊躇了半天,最後咬咬牙,一步三回頭的進了自由園,百姓最是跟風,看到有人出頭,自然紛紛景從,一窩蜂的湧入自由園內。

    此時正是京師的初春,園內入目都是一片嫩綠色,極是喜人,園內有山有水,亭宇樓閣,各種美景如詩如畫,而且入園的百姓驚訝的發現,園內除了一些清掃人員和引導人流的管理人員之外,真的沒有恐怖的錦衣衛,就是連巡街的捕快衙役,這裡也是一個都見不到。

    眾百姓的心弦在這一刻莫名其妙的撥動了一下,感覺迎面吹來的春風也有了別樣的味道,一種從未有過的感覺從心頭湧上來,渾身一輕,深深的吸了一口氣,不自覺的把佝僂已久的腰向上挺了挺,自由園,這還真是個自由的好地方,正德朝,不一樣,有些不一樣了……

    一些聞風而來的文人墨客,紛紛找到一些亭台樓閣,拿出早就準備好的筆墨,要在上面留下名號,這個時候,自然不會有人寫什麼誰誰到此一遊這般無趣的東西,都是把自己新近的大作題寫上去,想藉著自由園的春風火一把。

    大量慕名而來的百姓從京師的各處湧向這裡,當然也有不少人急急的向外走,發生碰撞之時,往裡走的百姓還納悶呢?這樣美景不去看,卻要向外走,莫非是腦子出了問題?不一會那些人就明白了,那些著急向外走的,都是回家拿東西進園子裡來叫賣的小販,他們這麼著急是害怕佔不到好地方,這樣的商機可不能錯過。

    天橋上一些雜耍藝人也紛紛來到這邊,抖擻精神賣弄本事,各種瓜果小吃也挨著道路兩旁,支起了攤子叫賣起來,這些人的到來讓道路上的垃圾開始變多,可是那些小販很自覺,在照顧客人之餘,主動收拾自己這個攤位附近的垃圾,這裡以前可是侯府,咱們這樣的平頭來百姓不要說想,就是做夢也不可能在這樣的地方擺攤,在不好好維護,那可真就是沒良心了。

    想進入自由園的人越來越多,想出來的人也不少,進進出出彼此之間,發生摩擦的事情也是越來越多,若是往常,恐怕就要有人為此打成一團了,可是今天不知道為什麼,彼此都是客氣的道歉,最後人群居然自覺的排成了隊列,很清楚的分成進出兩條通路,不只是門口如此,園內的人群也慢慢變成了靠右邊行走的習慣,整個自由園頓時顯得有秩序了不少。

    自由園中鋪設了大量的草坪,可草坪中間卻沒有道路可走,眾人出於愛護草坪的目的,不得不繞路才能到達對面,累不說,麻煩異常,可是他們看到有些人卻大搖大擺的橫跨過草坪,臉上卻沒有絲毫愧疚的意思,眾人不解,後來才鬧明白,原來在草坪的邊上有文字寫著,草坪上可以隨意行走。

    這下眾人更糊塗了,這草坪若是這般踩踏,豈不是都要踩壞了嗎?最後還是園內的管理人員出面解釋,眾人喜歡走草坪上什麼地方都差不多,所以當草坪被大家踩出路之後,那麼那條被踩踏出來的路,就是最符合大家行走習慣的路,屆時他們才會在上面鋪設石路供大家行走。眾人一片嘩然,這自由園居然為大家考慮得如此細緻。

    當然也不全是這樣的好事,也有一些不和諧的事情發生,隨地吐痰、隨地扔東西的人大有人在,可是那些園內的清掃人員看到這樣的情形也不阻攔、也不辱罵,只是默默的上前把髒東西擦乾淨,把垃圾撿起來,然後默默的走開,慢慢的那些亂扔東西、隨意吐痰的人在這麼做,身邊的人就會鄙夷,大聲的教育孩子千萬別學他,甚至還會有人主動上前幫著收拾起來,弄得那些人頗為不好意思,後來這樣的事情就慢慢的少了,看著乾淨整潔的路面,看著周圍美輪美奐的環境,就是想扔也於心不忍。

    建昌侯走得著急,一些大的物件並沒有搬走,還有一些奇花異草的盆景也留在了自由園之中,有些人看到了就想佔為己有,大的物件扣下小部分拿走,小盆景就直接抱走,園林裡面的管理人員看到了,也不做聲,大物件被扣下小部分後,如果能夠補上,那就找工匠補上,如果已經影響到了整體美觀,那就直接撤下,在找別的東西替換在原位上,被抱走的盆景,在找花卉師傅從新栽種上,幾次這般之後,就不在有人在麼做了,甚至是一些被人拿走的東西在某一天放回了原處。

    這樣的事情很多,自由園的規矩就在這樣的氛圍中慢慢形成了,甚至後來發展到,此地成為犯罪分子的禁絕之地,據說開始是因為龍騰幫給小偷扒手們下了死命令,誰敢在這個地方撈銀子,就剁了誰的手!可是很多年過去了,龍騰幫早就不復存在,但讓人驚奇的是所有不法分子依舊遵守著那個禁令,也許無論什麼人,在所有人的心中都希望有這麼一片淨土存在,至少有一天他可以放心的呆在那裡,懺悔自己曾經犯下的錯誤。

    可自由園設立的目的畢竟不是供大家遊玩的,這是一個自由言論的場所,可是到底是不是可以隨意說話,而不受任何懲罰,眾人心中還是打鼓,槍打出頭鳥,這個頭還是由別人來領吧。

    「王大膽你平時不是自詡膽大嗎?什麼都敢做,你來罵兩句?」有街坊鄰居攛掇著。

    外號叫王大膽的那個人捲起袖子,豪情壯志的說「俺來就俺來,腦袋掉了不過碗大個疤!」說著他用力的清咳兩聲,場下一片肅靜「那俺就罵……」王大膽拖長了音,最後大聲的說「劉老二不地道!」

    下面馬上有人笑罵回去「你個臭老王,你罵我作甚?我招你了還是惹你了?」

    眾人一片哄笑。「你罵他也不會有人抓你呀!假大膽!」

    王大膽四下看著,眾人一陣起哄「來一個,來一個!」

    王大膽憋紅了臉,深吸一口氣,好似下了很大的決心,最後用很小的聲音說「俺……俺罵順天府的衙役不是東西,總……拿俺的東西不給錢!」

    場下又是一片寂靜,過了良久,不知道是誰高喊一聲「好!」眾人這才驚醒,紛紛鼓掌叫好,有人起頭而且無事,眾人也就大罵開來,罵鄰居的有,罵官員的有,罵奸商的有,罵朝廷的也有。

    可是罵著罵著眾人也覺得沒什麼意思,最後變成了哈哈大笑,心情也就愉悅了很多,整個人臉紅撲撲的,精神好似被水洗了一般,乾淨了。

    相對與百姓罵得五花八門,進入自由園內的文人士子卻都在罵同一個人——劉瑾!剛開始也都是小聲罵,後來看到真沒人管,他們聲音也就漸漸大了起來,把劉瑾比作高力士的有之,把劉瑾比做王振的有之,甚至有人不顧身份把劉瑾比作了王八,可是罵著罵著他們也覺得很是乏味,後來不知道誰起得頭,有人居然開始議論起朝廷即將實行的考成法,那些文人士子們自然對此事褒貶不一,有說好的,自然也就有說壞的,可是無論他們怎麼評價朝政,至始至終都沒有一個官府的人來過問。

    自由園內,一面是自由,一面卻是在慢慢形成的規矩,可是這些由百姓自己形成的規矩,一點也沒有讓百姓們覺得束縛,反倒是覺得理所當然,所有人都自覺的遵守著規矩,享受著自由!兩者在詞意上如此的矛盾,可這一刻它們卻如此的和諧。

    自由園從此得名,不只是明人知道在大明的帝都有這麼一個自由言論的場所,就是世界各地的人們也知道了,在遙遠的東方,那裡有一塊屬於人民的自由聖地,那裡不受律法的約束,任何人都可以在那裡暢所欲言。

    自由園帶來的好處遠不止如此,它使得越來越多的大明百姓開始關心朝政的問題,關心民族的問題,民風開始走向開化,明人的心胸也在那一刻開始變得開闊包容起來。

    多少年之後,一個外國的遊客慕名來到自由園,在園內遊覽一番之後,也沒覺得有什麼新奇的地方,確實聽到很多人在高聲發表自己對朝政的看法,可是那些東西都是明人應該關心的事情,他一個外國人自然不會上心,覺得外界的傳言也就那麼一回事。

    但是一件事情徹底改變了他對明人的看法,在臨走前,他在一個小販那裡買了一些香火,打算給自由園內供奉的佛祖上一炷香,可他手上沒有零散的銀子,只有一張一百元的銀票,那個小販自然是找不開的,可是那個小販一點都不為難,直接拿著銀票扔到佛祖前面的功德箱內,然後在其中開始翻找零錢,最後拿了一把碎銀子找給了那名遊客,那名遊客一數,扣除買香火的錢居然一分不多一分不少,更讓他驚奇的是,那個大大的功德箱,開口很大,而且旁邊居然一個看守的人都沒有,裡面堆積的銀子少說也有上萬兩。

    「就不怕有人隨意的拿這些銀子嗎?」那名遊客帶著疑問站在功德箱旁邊,他就是打算鬧個明白。結果他在那裡足足站了半天,只看到有人向裡面扔銀子,卻沒有看到他擔心的問題出現。

    最後無奈之下,他開口問旁邊的小販「真的沒有人拿裡面的銀子嗎?」

    「當然有了!」小販常年在此賣香火,他很篤定的說。

    「啊?那……」那個遊客糊塗了「那大家還願意往裡面捐銀子?」

    那小販微微一笑「這功德箱設立有兩個目的,第一個自然是用來修繕這個佛堂,第二個也是其真正的目的就是為了幫助那些急用銀子的人,那些拿了銀子的人事後他們會補回來,而且往往還會多補!」

    「若是他們拿了銀子不補回來呢?」

    那個小販又是一笑「不補回來,那說明他們一定是遇到什麼了不得的難處,幫助那些真正需要幫助的人,不正是佛祖的意願嗎?」

    看著那名小販純真的笑容,那名遊客呆立在那裡,這要擁有怎樣包容的胸懷,才能做到如此的坦蕩,良久之後,那名遊客把手中所有的碎銀子都扔進了功德箱內,急忙乘船回國,然後舉家搬到大明的京師裡來居住,終身沒有在離開過京師半步。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