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新明崛起

蒙古 第二十七章 忽悠 文 / 海盜歐迪

    近衛軍軍中大營。**泡!書。吧*

    李棟掃視著下面昂首挺立的軍將,眾人都期盼的看著自己。李棟今天也穿著軍裝,眾人心中都明白要打仗了。

    這次軍事會議依舊只有王守仁一名文官參與其中,他雙手蜷縮進袖口中,抬眼看著一身戎裝的李棟,看李棟的樣子肯定是要御駕親征的,若是往常他一定要勸諫,天子至尊,不可躬履險要。大明有數萬近衛軍精銳之師在,平定叛亂只在旦夕之間,皇上可安坐金鑾殿以待捷報云云。

    但是王守仁想到這是正德朝開朝第一戰,還是由李棟親自來指揮的好,這是一個提升李棟名聲和威信的絕好機會,況且以近衛軍如此變態的軍力,而且還是在本國國內作戰,在想想李棟的指揮手段在歷次大戰中也是中規中矩,頗有些軍事才能,天時地利人和樣樣佔全,勝利那是必須的,危險恐怕也輪不到李棟衝鋒陷陣,既然如此他也就懶得開口勸說什麼了。

    李棟也很好奇為什麼這次王守仁沒有八婆似地勸說自己,斜眼微笑著看看王守仁,王守仁同樣微笑著沖李棟頷首,李棟重新把目光看向王平等眾軍將。

    「那個什麼勞子安化王,從我還是太子的時候就一直在背後搞小動作,我一直忙,沒騰出空來收拾他,他若是老實呆著,我沒準還把他這一茬給忘了,沒想到他變本加厲,一次比一次鬧得凶,既然如此,我也沒打算在跟他客氣,春暖花開日,正是打仗的好時節,兒郎們,跟我去把他老窩抄了吧!」

    眾人轟然大笑,一個個好似嗜血的戰狼一般眼中放著光芒,近衛軍中的軍將提拔,士卒擢升,有個重要的標準,就是要看胸口的勳章,那勳章代表你打過仗的次數,打仗的次數越多,那麼你晉陞的速度也就越快,目前為止,因為三次大戰大家都有參與,所以胸口上都是三顆銀星。

    可是隨著近衛軍規模的越來越大,不可能每一次出戰眾人都能參與,那麼必定會逐漸拉開檔次,所以眾人到卯足了勁,珍惜每一次可以出戰的機會。

    李棟很滿意手下的態度,軍人只有對戰爭的充滿了渴望,才會爆發出驚人的戰鬥力,他笑著緩緩開口道。

    「這一次近衛軍出兵一半!」

    這話一出,眾軍將嘩然,只出兵一萬五,那也就是說還有一半的人將無法參加這次戰鬥了。

    「近衛軍第一軍團出戰!騎兵第一大隊出戰!光頭軍出戰!」李棟每念叨出一個部隊編制,相應部隊的頭領就爆發出興奮的歡呼聲,而與之對應的是沒能出戰那些軍將垂頭喪氣。

    近衛軍擴兵之後,分為五大部分,兩個的步兵軍團各一萬人,兩個騎兵大隊各五千人,一個光頭軍六百人,一共三萬零六百人。

    步兵軍團的職能照以往比有很大的提升,已經完全可以獨當一面了,一個步兵軍團下轄兩個步兵大隊六千人,輜重營兩千人,炮騎營三百人、夜不收三百人、巡邏營二百人還有一些文職和負責保密工作的人員二百人,一共一萬人!

    值得一提的是,為了不使近衛軍的整體戰鬥力受擴兵的影響,近衛軍第一軍團三分之二都是原童子軍和御馬監的老兵,另外三分之一也是從京師團營中精挑細選的敢戰之士,由王平擔任主將官、杜威為副將協助,可以說近衛軍第一軍是李棟王牌中的王牌。

    李棟的命令不容置疑,既然李棟已經做出了戰前安排,無論那些軍將是否理解,都要執行命令,這已經成為了這些軍將下意識的反應,那些軍將齊聲應答「是,大帥!」

    「近衛軍第二軍團,騎兵第二大隊留守京師,一切都要聽命于先生,先生,我走後,京師這邊就有勞先生了!」

    「是,大帥!」

    「臣遵旨!」王守仁躬身領命,旋即一笑「請陛下還要想好出京的理由,否則那些朝中大臣們又要囉嗦了。」

    李棟也是苦笑「呵呵……當了皇帝反倒沒有以前做太子的時候自由了,我還要回去好好想個借口才行!」

    「陛下這次出征,臣也不多言,只求陛下凡事以國事為重,切不可親冒矢石,切不可在像上次瓦窯口堡一般,把陛下自己置於險地,臣說句不大不敬的話,若陛下是有什麼不測,我大明必定分崩離析!」王守仁這句話絕非危言聳聽,因為李棟並沒有子嗣,而大明的那些王爺們沒一個消停的,李棟建在的時候還不停的搞些小動作,一旦李棟不在了,到時候大明必定烽火連天。

    「先生,你也太高看那安化王了,單打獨鬥我能讓他半隻手,若是在加上我這些兒郎,呵呵,我給十萬人他也不是我的對手!」

    李棟這句話絕非自傲,不說大明,就是放眼整個世界,包括歐洲在內目前也沒有一支像近衛軍這般的純火器部隊,不說這支部隊擁有的火器技術已經遠超這個時代,就是其戰法也無人可望其項背,且由於李棟的保密工作做得好,別人就算想偷偷的仿製也仿製不來。

    王守仁也是頷首表示同意「陛下天縱英才,練成如此強軍,臣也實在想不出這世上還有誰能擋住陛下的腳步,只希望陛下走得慢些,臣老了,腿腳不好,怕跟不上。」王守仁小小的拍了一下李棟的馬屁。

    包括李棟在內的眾軍將放聲大笑。

    當天近衛軍就給兵部上了條陳,現在兵部主持工作的兵部侍郎盧觀影,這份條陳讓兵部有些莫名其妙,你近衛軍也不屬於兵部管轄,為什麼要給兵部上條陳,不過伸手不打笑臉人,既然送過來了,那就看看吧。

    「近衛軍擴編,發現新兵武備荒廢,多不堪用,眾軍將和議,擬定於後日出山西邊塞練兵,請兵部刊發通行文書,並快馬告之地方,以免引起誤會,同時請沿途地方做好大軍的補給準備……」看了這個條陳盧觀影的冷汗刷的就下來了,大軍擅自調動等同謀反,看這條陳的語氣,這近衛軍只是來打個招呼,連出發日期都已經寫好了,那明明就是說兵部無論同不同意他們都要去練兵。自古至今也沒聽說過這麼大膽的軍將,難道說那王平自持皇上寵信,就已經跋扈成如此了嗎?

    盧觀影不敢耽擱,趕忙也寫了個奏折,說此事兵部並不知情,也不會刊發通關文書,更不會出一毛錢,他在奏折中把兵部的責任撇得乾乾淨淨的,他把這封奏折夾著近衛軍的條陳一併送進了通政司(明朝負責收受、檢查內外奏章和申訴奏折的中央機構),並告之通政司,這個不能延誤要立刻送進內閣。

    這封奏折很快擺放到了劉健的書案上,這麼大的事情已經不是劉健等三個大學士能做得了主的了,他們也急忙寫好批復,打算嚴厲申斥王平這種膽大妄為的行為,同時建議向近衛軍派遣一名太監和一名文臣做為監軍,他們急急忙忙的把這封奏折送進了皇宮大內請李棟御覽。

    他們本以為這件事情第二天才會有結果,可是沒過一個時辰,張永就跑過來宣旨「聖上有口諭!」

    三大學士一起拜下,張永高聲說道「皇上口諭,此事朕已知曉,現在正是臘月,邊塞天寒地凍,又時有韃虜寇邊,正是練兵的好時節,准!派監軍一事,不准!」

    劉健等人輕舒一口氣,聽李棟的口氣,那是早已知曉了這件事情,也就是說王平等人不是擅自妄為,至於監軍的事情,劉健等人心中早有計較,全當即興之舉,准了更好,不准也在意料之中。他們剛想起身,張永又念了一道聖旨。

    「最近朕偶感身體不適,太醫診脈,說朕操勞過度,需要靜養,朕決定靜養兩個月,朝會暫停,這兩個月內朝中諸事悉由三位大學士共同決斷即可!」

    張永傳了旨意轉身就要走,劉健猛的跳起來,一把抓住張永的手腕,著急的問「張公公,昨日我見到聖上,聖上還好好的,怎麼一天就……聖上龍體如何,太醫那邊到底如何說?」

    劉健是三大顧命大臣之首,張永可不敢「劉大人,現在宮中可不比往日,說話辦事都有一套規矩約束,萬歲爺最忌諱我們這些下人在外面亂說話,您就別為難咱家了。」說完他慢慢的從劉健的手中抽出手腕。

    看著張永臉上的表情,並不像李棟那邊出了什麼問題,劉健不禁心中升起疑慮,在權利中心呆久了,一些反常的現象很能引起別人的懷疑,他皺著眉頭想,難道說宮內出了什麼變故,那些閹奴挾持了陛下?

    「我要遞牌子面聖!」劉健大聲的說

    「這……」張永面露為難之色

    「我乃三大顧命大臣,可直接出入皇宮大內,你敢攔我?」劉健瞪著眼睛看向張永。

    「咱家不敢!劉大人請!」

    李東陽、謝遷剛想邁步和劉健一起進宮,就被劉健擋住,劉健對張永說「請張公公先行一步,我隨後就到!」

    「咱家在外面等候劉大人!」說著張永挑簾出去了。

    「此事多有蹊蹺,我疑那些閹奴使壞,恐陛下被他們挾持,我進宮中一探,若是一個時辰內我不出來,你們趕緊調近衛軍進城平叛!」

    顯然李東陽和謝遷並沒有劉健想得那麼多,聽了這話,他二人臉色蒼白,忙不迭的點頭……

    劉健小心翼翼的跟在張永身後,越走他越覺得不對,皇宮內那些宮女太監腳步輕快,臉上並無悲慼之色,這若真是李棟生了病,他們這個樣子就是大不敬,被廷杖打死也是活該。

    可是當他邁步進了東暖閣,所有的疑慮就都打消了。他看到李棟正精神抖擻的和李響下棋呢。

    聽到有腳步聲,李棟回頭,一看是劉健,他嘿嘿一笑「劉愛卿且坐,我收拾完他在和你說!」李棟沒注意到,在他回頭的功夫,李響偷偷的順走了他棋盤上的車。

    李棟低頭仔細的看著棋盤「不對呀,剛才我記得我有個車在這裡地。」

    「大帥,你那個車早就讓我吃掉了!」李響繃著臉,一本正經的說

    「是嗎?我怎麼一點印象都沒有?我記得我剛才形勢一片大好,可是現在卻一塌糊塗了呢?」

    「大帥,這就是象棋的魅力所在,變化多端那」李響一陣壞笑

    「這……」

    「大帥,算這盤您可一共輸我五頓飯了,這個月的伙食費,我可不交嘍!」李響嬉笑著起身,然後給劉健打了個千「劉大人安好,錦衣衛那邊還有些事情,我去料理一下,你們聊。」說著他蹦蹦噠噠的走了,啪嗒,一個棋子掉在地上。

    李棟撿起來一看「好你個李響,你居然偷棋子,你太沒棋德了吧!」

    李響好似被燒著了尾巴的兔子一樣,一下子竄出去,瞬間跑遠了。

    李棟一下一下的向空中拋著棋子,微笑著對劉健說「劉愛卿,讓您見笑了,這小子太鬼了,我說我怎麼總輸給他呢。」

    劉健也是苦笑,這李棟怎麼一點皇帝的威嚴都沒有,他的那些屬下根本就不怕他。「陛下,這下棋只是微末小技,切莫沉溺其中才好!」

    「劉愛卿教訓的是!」

    「陛下,您剛才讓張公公宣的那道聖旨是……」

    「說我生病那事?」

    劉健點點頭。

    「假的!」

    劉健頓時有些抓狂,這不是廢話嗎,看你活蹦亂跳的樣子,能活一百歲,我當然知道那是假的,可是你為什麼要傳個假聖旨來忽悠我?

    「劉愛卿,我最近才知道一個真理,書到用時方恨少,你們給我送進來的奏折,說心裡話,我都看不懂,這可不行啊,也不能總麻煩你們不是,讓你們累死累活的做事,我心也不落忍呀,我可不想做了一個不學無術的皇上。」

    劉健一怔「那陛下的意思是!」

    「我要讀書,我要閉關讀書兩個月,這兩個月我誰也不見,老老實實呆在皇宮大內裡面讀書寫字,我要做一個好皇帝!」

    聽了李棟的話,劉健恍惚間覺得整個大殿都明亮了起來,眼淚婆娑著,嗓子哽咽的說「陛下英明,我大明中興有望了!」

    李棟一愣,心想,這老頭不會這麼好騙吧,可口中卻一本正經的說。

    「只是這兩個月就要勞煩你們三大學士多多辛苦了!」

    「不辛苦,不辛苦!」劉健就像拯救了一個迷途知返的孩子一般欣喜。

    「劉愛卿,你和謝愛卿還有李愛卿講清楚這件事情,但是最好不要對外面其他人說,我臉皮薄,嘿嘿……」

    「臣曉得!」

    「既然如此,劉愛卿你是國之柱石,不可過於勞累,著即回府休息吧,來人,著宮中御馬監遣車相送!」

    「多謝陛下!」劉健歡快的離開了東暖閣,李棟微笑著相送。

    劉健快步向外走,他要把這個好消息快一點告訴李東陽和謝遷,李棟終於要讀書了!可是忽然間他想起來臨走時李棟笑得好詭異呀,劉健沒由來的一陣心慌,難道說自己忽略了什麼嗎?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