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決戰1920

龍騰世紀 102 拜謁孫先生 文 / 仙人掌

.    此時的廣州城北有越秀山,又名觀音山,孫先生在廣州的寓所就在山腰處,是一座江南格調的小型園林,名為越秀樓。觀音山頂則有建於明洪武年間的觀音閣(鎮海樓),高居樓上可俯覽廣州以及省河珠江全景,堪稱廣州第一盛景!

    忙於接見南下國會議員和粵省名流的孫先生分身乏術,只得派秘書程書廷接待郭淳、陳果夫二人,身負要務的楊品璋則去拜會唐紹儀、廖仲愷,接洽黨務財政事宜。

    負責接待的程書廷是江西人,有四十多歲,原本是江西督軍李烈鈞屬下文員。二次革命失敗後,他依然忠實地追隨李烈鈞四處奔波。護國戰爭時,又隨李烈鈞率領的護國滇軍第二軍出廣西、下廣東,先後就職於駐粵滇軍司令部和軍政府交通部,又經胡漢民推薦,調到身邊擔任秘書之職。

    郭淳本著恭恭敬敬、小心翼翼,適度巴結的原則,揮一說一個微笑的特長和「見多識廣」的優勢,竟然與程書廷聊得很是熱乎。

    從閒聊中,郭淳這才清楚地看到如今孫先生的境況並不樂觀。陳炯明的第一軍在打下廣州後就失去鬥志,停止了追擊岑春煊、陸榮廷桂軍的步伐,轉而攫取廣東省政府的一切權力,把財權、軍權牢牢地抓在手裡,加緊擴充軍隊。在孫先生一再的「北伐」要求下,陳卻主張聯省自治,苟安於嶺南。忠於孫先生的許崇智第二軍已經進抵粵桂交界處,卻因糧餉、彈藥無繼而無法追擊,一天三個電報催促增援、接濟,掌握實權的陳炯明卻置之不理……

    「程先生,不知總理對鄂西之事如何處置?」

    一聽這話,程:「鄂西是個爛泥潭,你最好不要陷進去,在湖南和四川的問題沒有解決之前,先生也是束手無策的!再則四川那邊又出事了,熊克武前日通電辭去督軍一職,呼籲四川自治,把軍隊交給但懋辛,下野了!」

    郭淳聞言心急如焚,卻又不能過分的表現出來,乃試探著問道:「我聽說熊督軍手裡有一個軍的兵力,怎麼會……」

    「四川前番內戰,熊部雖然獲勝卻損失慘重,劉湘則趁勢而起。如今,劉湘所部控制了川南和上川東,熊克武只有重慶、江津和下川東地盤,實力不足以主宰四川局面。在團結一、二軍共同對抗劉存厚的需要之下,與矛盾日深的第二軍劉湘的關係也很難處理,因此才通電下野退居幕後。」

    郭淳暗暗鬆了一口氣,卻又意識到熊克武和劉湘之間的矛盾遲早要訴諸於武力解決。

    門外一陣急促的腳步聲傳來,堪稱丰神俊朗、風度翩翩的汪精衛身著一襲白色西裝在門口凝立了片刻,又加快腳步走向郭淳,親熱的握手笑道:「力行老弟果真是言出必行吶!甫一訂婚就捨卻嬌美的未婚妻浮海南下,可見革命精神著實可嘉,兆銘萬分佩服!」

    郭淳一臉真誠之色的說:「汪先生客氣了,郭淳此來正要請見汪先生宣誓入黨。」

    「總理說過,郭淳的言行已經證明他是一個真正的革命者,合格的國民黨員了。」汪精衛抽出一隻手在郭淳手背上拍了拍,又說:「力行老弟,請跟我來,先生在書房等著你。」

    馬上就要見到孫先生了!

    出於對國父的尊敬和自心底的敬仰,郭淳不由得有些緊張起來,手忙腳亂地整理了儀容,跟在汪精衛身後快步離開客房,穿過一個迴廊來到孫先生的書房門口。

    「總理,郭淳來了。」汪精衛進門通報後,個子矮小、身穿青灰色中山裝,留著短、蓄著鬍鬚,顯得神采奕奕的孫先生出現在郭淳面前,和藹的伸出右手與有些緊張的郭淳握了握,溫言道:「辛苦了,郭先生可曾收到我的賀電?」

    郭淳本能地一個立正,答道:「孫、總理,收到了,收到了,學生感激萬分!」

    「在革命最緊要的時候,你能南下廣州,很難得!」孫先生用欣賞的目光打量過郭淳之後,親熱地牽著他的手走向一組沙,邊走邊說:「郭淳之名在如今的上海灘可謂家喻戶曉,馬相伯老人和李鵬飛先生先後給我來信說,你積極投資辦學,還要組建由進步學生組成的青年國民軍,嗯,很好,這足以證明你是一個有著不凡智慧的革命者!請坐。」

    郭淳剛剛入座就見孫先生親自端來一杯茶,趕緊起立接住,連聲稱謝。

    孫先生坐到旁邊,雙目注視著一臉激動、惶恐之色的郭淳,微笑著說:「我們都是革命同志,也就是一家人,我不說招待不周的話,你也別過於拘謹,好嗎?郭淳,你此次南下有何打算?」

    「總理,學生是來匯報思想,尋求幫助的。」郭淳深吸了一口氣,把所有的情緒都拋在一邊,定定神,侃侃而談道:「目前,學生已經打通了租界當局和浙軍的關節,也通過走私得到了一批武器。除了支援四川熊將軍所部第二混成旅三千枝步槍、十二挺重機槍和一百五十萬子彈外,還足夠組建一個團級規模的青年國民軍教導大隊。在蔣百里先生和保定軍校教官鄧大年、前駐川滇軍第二軍司令部作戰參謀莊子新等人的協助下,已經開始組織基本訓練。此外,學生還通過好友朱迎生,與浙江督軍盧永祥達成了合辦飛行訓練學校和組建飛行隊的協議,如今,朱迎生正在赴美考察的路上……」

    用了足足半個多小時的時間,郭淳才把自己在實業展、軍校籌備、軍事準備等方面的計劃闡述清楚。而孫先生則認真的聽著,不時地微笑點頭表示認可,卻始終沒有出聲打斷郭淳的話。在他經歷滄桑卻依然頑強、樂觀的臉上,流露出對年輕革命者的欣賞之情。

    「……有蔣百里先生和他的教官團,軍校和青年國民軍教導大隊在軍事技能方面能夠得到充分的教育,但是,學生以為一支軍隊的核心戰鬥力不是武器、不是軍事技能,而是精神,革命的精神!要在青年國民軍中注入革命精神,就需要在軍校的建制內設立政治教導部,請黨內的同志擔任政治輔導員,並且在軍校和教導隊成立國民黨組織,建立支部和小組。與此對應的是,學生打算在教導大隊的連級單位設立政治指導員、營級設立政治教導員、團級設置政治處,把青年國民軍打造成為一支用三民主義思想武裝起來的鐵軍!」

    「好!」孫先生拍案而起,連聲讚道:「你的想法很好!如果此種想法早早地貫徹到粵軍中去,就決不會出現如今尷尬的局面!革命需要一支徹底的革命軍隊來完成,國家的統一也需要這樣一支革命軍隊來完成!兆銘,你立即通知黨本部在廣州的負責同志到我這裡來,今晚我要召開一個特殊會議,請郭淳在會上闡述他的建軍思想!」

    汪精衛趕緊出去安排秘書們通知相關人員。

    「能夠動員聲名赫赫的蔣百里先生參加革命,大功一件!能夠投入巨資舉辦教育,建立一個完整的、革命的教育體系,大功一件!能夠主動地援助四川革命同志,大功一件!能夠著眼於工業建設,造福於國家和人民,更是天大的功勞!郭淳同志,作為本黨的總理,我謝謝你,作為中華民**政府大元帥,我謝謝你,作為一個普通的中國人,我謝謝你!」

    聽到孫先生連番的感謝之語,郭淳有些受寵若驚了,好不容易才平復情緒,從西裝內袋裡掏出一張早已準備好的支票,輕輕地放在茶几上,說:「這是學生應該做的。總理,學生在上海時就聽說軍政府經費困難,討伐部隊軍餉不足,所以特意帶來五十萬元經費,略表我對在南方拋頭顱、灑熱血的革命同志的一點心意。」

    孫先生早就接到了上海黨部的電報,知道郭淳已經通過恆泰號的渠道給革命捐資六十萬,此時又有五十萬的捐助,加上前番宋子文代收的五萬元,先後捐資已達一百一十五萬元之巨,堪稱支持革命最積極的第一人!這年輕人啊,實在了不起,實在是人才啊!他做的每一件事情都經過了深思熟慮,都是為了中國國民革命的成功和國家的統一、強大……不過,捐資太多恐怕會影響他的計劃實施。

    「郭淳吶,你重擔在肩,事事處處都需要錢,今後就不要再捐資了,把你的計劃做好就是對革命的最大貢獻!你有何要求,可以儘管對我說!」

    郭淳說了這麼多,等得就是這句話!

    「總理,郭淳只是一個普通的年輕人,雖然在機遇巧合下做出了一點成績,可是要支撐起龐大的工業計劃和建軍計劃,還有諸多的困難,還需要您和黨內同志的大力協助,還需要……需要一個名義,一個能協調各方關係,能影響四川和鄂西軍隊的名義。」

    孫先生笑道:「好,從現在開始,你就是我的特派代表,代表我執行你擬定的各項計劃。你可以就近調動蘇、浙、滬、川、鄂等地的黨內力量。嗯……在商業和工業方面,我請張靜江先生幫助你;在軍事方面,我派蔣中正去上海,協助你籌辦軍校和組建青年國民軍;在政治方面,你可以咨詢吳稚暉、楊品璋、戴季陶、居正、汪兆銘等人,也可以直接與我聯繫。」

    特派代表?有權調動蘇浙滬川鄂的國民黨力量?嗯……別高興得太早,這個名義看上去權力很大,卻遠遠沒有進入國民黨的核心圈子!

    「這一次驅桂之戰暴露出我們黨內很多問題。」孫先生似乎看出郭淳的心思,說:「要徹底的解決這些問題,就有必要在集中精力召開國會、重建國民政府之後,整理我黨的組織機構,清除一批不合格分子,吸收更多的、堅定的革命者!郭淳,我看好你,相信你會用突出的成績來證明,你是我黨最優秀的同志,能夠在更重要的位置上領導我黨達成三民主義革命的成功!努力吧!同志!」

    說著話,孫先生走到書桌邊,拿起兩本書回轉,遞給一臉激動之色的郭淳,語重心長地說:「革命要講究方法,要堅定主義。這兩本書你拿去好好看一看,會有幫助的。」

    郭淳接過來一看,乃是孫先生寫的《三民主義》和《建國方略》。

    秘書程書廷在門口報告:「總理,胡總長來了。」

    「請他進來。」孫先生轉向郭淳微笑道:「你拿去好好看看,準備一下晚上的言,我相信你的講話會讓我們的同志感到無比的振奮!」

    「是,總理。」郭淳激動地一個立正,皮鞋的後跟出清脆的聲音,要不是手裡抱著書的話,他就會舉手行個軍禮了。

    孫先生目送年輕人離去,嘴角露出讚賞的、充滿期待的微笑。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