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
“是那种帶消聲器的科爾特式自動手槍。” 白井說。 “科爾特式手槍?” “對!好像就是紐約市刑警巴特丟的那把槍。” “真的嗎?” “巴特刑警看了手槍的號碼后,大叫就是他的。” “可他給我們看的時候,不是說不帶消聲器嗎?” 十津川如墜五里霧中。 “但發現的槍确實帶著消聲器。” “那巴特警官也莫名其妙了吧?”” “巴黎警察局的查爾警官說,到了巴黎之后再正式立案調查。” 白井說。 松野幸的尸体在中途停車站卸了下去,用汽車運往巴黎。 大概到巴黎之后要對尸体安排解剖吧。 “你們知道正義假面這回事吧?” 十津川試探著問宇垣和島崎彌生。 “什么?你說的是什么?” 宇垣反問道。 彌生問: “是電視劇的主人公嗎?” “不知道就算了。” 十津川說。 午后5時許,列車到達巴黎·里昂站。 法國的火車站不像日本車站那樣設有剪票口,因此新聞記者們都擠到了站台上。 日本新聞巴黎分社的記者也來了。在特別快車上有一名乘客遭到槍殺,這在法國也是一條重大新聞,況且還是于法國在世界上引以為傲的TGV上呢。 費了很大勁儿,在記者群中才強行推開一條路,有關人等才上了汽車被拉到巴黎警察局。為此,出動了好几輛警車,在巴黎大街上呼嘯而過。 巴黎大街上的孩子們不知出了什么事,成群地在街上駐足觀望,臉上都帶著吃惊的神色。 被帶到巴黎警察局的有:大越夫婦,那一對日本情侶,3號車廂的其他旅客,被偷了手槍的紐約警察局的巴恃刑警以及他的同事,還有十津川一行。 十津川認為,巴黎警察局,更确切地說,是法國刑警們在有意制造緊張气氛。 “TGV相當于日本的國家鐵路。車頭的正面醒目地裝上了SNCF1的標志。可能這使得警察們自然而然地想到了國家的聲譽。 1法國國家鐵路的縮寫。——譯注 這宗殺人事件牽連到大越夫婦,因此日本駐法國大使也赶來了。 在巴黎警察局的走廊上,堀田大使一見到十津川就憂慮地問: “情況怎么樣?” “不清楚。看來真正要殺的是大越,結果誤殺了松野幸。” “那么,大越沒有受到猜疑吧?” “當然。” “那就號!” 堀田大使放心地壓低了聲音說。 大越是金融界的實力人物,又是日法友好協會的會長。無論從哪方面說,他要是卷進殺人案件,影響之坏是可想而知的。 正式接手這起案件的是皮埃爾·吉列警官。在國家鐵路列車內發生的事件由巴黎警察局受理,這是因為一開始他們就和事件有關吧。 皮埃爾·吉列50歲左右,最初介紹他時,十津川就在想他有點儿像誰?嗅,想起來了,他長得像吉安·加班。 后來,通過白井才知道,克里斯蒂娜也曾經說過,在巴黎警察局內,皮埃爾·吉列以与吉安·加班相貌酷似而著稱。听說他本人很不喜歡別人這樣說。 當皮埃爾邀請十津川協助破案時,十津川堅決地提出: “很高興能協助你們,但可不能搞神秘化呀!” 皮埃爾皺緊眉頭。 “你說的是什么意思?” “比如,從發現的手槍上檢查出指紋了,就要如實地告訴我們是誰的措紋、不管怎么說,被殺害的是日本婦女呀。” “一定滿足你們的要求。” 皮埃爾警官說。 到了第二天,也就是18日,卻仍然沒有一點儿有關指紋方面的資料,也沒有關于松野幸尸体是否進行了司法解剖的說明。 倒是對乘同一趟車的十津川一行,就同一問題反反复复問了好几次。 紐約警察局的巴特警官十分惱火。倫敦蘇格蘭場的兩位雖然還沉得住气,但也因為得不到任何信息而提出了抗議。 馬尼拉警察局的兩位刑警,也由于乘同一列車而接受了訊問,但因滯留費的問題而于18日下午回國了。 19日上午10點,皮埃爾·吉列終于向十津川和巴特等人介紹了偵查情況。 “首先報告尸体解剖結果。由科爾特式自動手槍中射出了三發子彈,兩發命中死者后背,其中一發擊中心髒。第三發射在了車身上。子彈都是從那把手槍中射出來的,這一點毫無疑問。從試射的結果來看。凶手是從距死者10米左右的地方開槍的。” 皮埃爾用法語說,克里斯蒂娜譯成英語。 “TGV的一節車廂有多少米長呢?” 十津川問。他用英語問,問話再被譯成法語,然后皮埃爾用法語回答。就這么譯過來譯過去的,顯得慢慢騰騰的。說不定皮埃爾的英語挺捧呢,可他就是不想用英語問答。 “大約20米。” “就是說,凶手剛好站在3號車廂的當中開槍的。” “的确如此。” “槍上的指紋查出來了嗎?” 紐約警察局的巴特警官插話問道。 “指紋還沒查出來。” “那是被擦掉了。不過,查查有關人員的手,就會看出硝煙反應的。” “看過了。事件一發生,就檢查了3號車廂里所有人的手。” “那么,結果呢?” “一個人也沒有、” “不可能啊!跑到1號車廂的那一對日本人怎么樣?” “當然,也查了他們二人雙手的硝煙反應,同樣沒有問題。” “是不是檢查方法不對頭呀!手槍不是扔在2號車廂的行李架上了嗎?” “是2號車廂中央部位的行李架。” “那就對了。那一對日本情侶在3號車廂開槍殺人后,逃到了2號車廂,把科爾特式自動手槍拋到行李架上,之后再逃到1號車廂,裝成若無其事的樣子。” 巴特大聲說。 看來他是個好斗的人,可是皮埃爾一直很冷靜。 “這個推理是饒有趣味的。但只要沒有硝煙反應,就很難斷定凶手是誰。” “是不是檢查手段有問題呀!” “我們使用的檢查設備可是由美國購置的呀!” 皮埃爾以守為攻,而且話中不乏挖苦的意味。 巴特怒火中燒,瞪了皮埃爾一眼,問道: “那么,凶手就在2號車廂和1號車廂的乘客當中。這點你怎么看?” 十津川對此也有同感。 沒有見到有可疑的人從3號車廂跑到4號車廂的酒吧,十津川很清楚這一點。 就是說,凶手要么在3號車廂,要么逃到2號車廂或1號車廂了。 “2號車廂和1號車廂乘客的姓名、住址都有記錄。一共27個人,其中18名是法國人,余下的都是旅游觀光的。” 皮埃爾依然用冷靜的語調說。 “他們的手查過硝煙反應了嗎?” “那倒是沒查。” “為什么不查?” 巴特大聲吼叫。 “因為3號車廂的7名乘客都證明,事件發生后,從3號車廂出去的只有那一對儿日本人。” “可我們身為警察的應該知道,人的眼睛往往是不可信的。況且,3號車廂的7名乘客誰也沒看清凶手和被害者。由于使了消聲器,也沒有听到槍聲。這樣一來,除了那一對儿日本人外,即便有別的人逃出去,不是也大有可能不被人發現嗎?” “我相信那7名乘客的眼睛。” “那么,是否沒有必要再去調查2號車廂和1號車廂的乘客了呢?” “當然。還要就被害者,以及与大越先生有關的人進行調查。還要調查殺人的動机。這些結果還會做報告的。” 皮埃爾說。 “我的手槍,什么時候還給我呀?” “你的手槍是殺人凶器,暫時不能還。” 皮埃爾用冷靜的口气說完后,又問: “你好像沒帶消聲器吧?” “我們都是刑警,不是沒有必要使用消聲器嗎。” 巴特聳聳肩膀。 接著,倫敦蘇格蘭場的伊麗莎白警官邊記筆記邊問: “凶手的目標是大越先生,但卻擊中了旁邊的松野丰小姐,這一點大致是肯定的吧?” 皮埃爾見對方是位女性,就鄭重其事地說: “告訴您,沒打中的那一發子彈鑽進了車身,剛好擦過大越先生的身体。再說了,他還經常受到恐嚇,從這一點看來,凶手的真正目標确是大越先生,伊麗莎白小姐。” “你們就沒有認真地考慮過她本人就是行凶目標的這种可能性嗎?” “‘去死吧!’‘殺掉你!’不斷受到這樣恫嚇的是大越先生。同時,凶手射擊時非常倉促.盡管他想殺的是大越,卻擊中了旁邊的松野秘書,我想事情就是這樣。” 皮埃爾說。 “大越先生本人是怎么說的?” 倫敦蘇格蘭場的丹尼斯代替上司伊麗莎白發問道。 “他說,當然自己是受襲擊的目標。在他自己的住宅已收到爆炸物,他還給我們看了寄到格勒諾布爾的飯店的恐嚇信。這封信譯成了法英兩种文字,下面會給大家看的。” “那么,殺手僅限于是日本人嗎?” “要是這樣設想的話,將是十分危險的。大越先生是一位在世界范圍內活躍著的金融界人物。正因為如此,打擊他也就是打擊日本,他正是這樣一個合适的人選。看吧,他最近又在紐約和夏威夷購買地產和大廈,又在法國收買城堡,這勢必引起一些人的反感和嫉恨。記得近來我在報卜也見過譴責將城堡出售給日本人的文章。所以,凶手也不排除是法國人和美國人。” “凶手在2號車廂和1號車廂的乘客之中的可能性大一些吧?” 紐約的巴特警官插話說。 十津川覺得問題轉了一圈儿又回來了,皮埃爾也有同感。 剛才還是冷靜地互相交換著看法,這一瞬間,皮埃爾的表情突然嚴峻起來。 十津川想,法國人有一种自負的心態,認為自己國家的文化是美國文化之源、這次來法國,通過和各個國家警察的交談,更加強烈地感受到這一點。這就是法國人強烈地以自己為中央的意識。比如,日本人大量地把英語或美式英語引進到日語中,而法國人則近乎頑固地加以拒絕。用白井的話說,法國人自身似乎也感到壓抑,恐怕是頑固的原因吧。 有不少法國人气質很像日本人,而在十津川看來,似乎更像中國人。 “這里是法國,這起案件也發生在法國,起決定作用的是我們法國警察。” 皮埃爾劈頭蓋臉地說了這么一通。 然而,巴特警官卻不為對方所動,說: “不管怎么說,沒對2號和1號車廂的乘客全都進行硝煙反應檢測就是嚴重的失誤!” 就在他操著英語這么說時,皮埃爾的臉色越來越難看,看來他的英語肯定不錯。 十津川想,這下不好辦了,又不是日本人間的對話,可怎么勸呢? 好在倫敦蘇格蘭場的伊麗莎白警官也想到了這一點,于是插話說: “硝煙反應并非百分之百准确。幸虧全体乘客的姓名、住址都知道了。我們期待著巴黎警察局今后的偵查。” 她那溫柔的細聲慢語似乎起到了作用。皮埃爾微笑著對伊麗莎白說:“我想不會讓人失望的,小姐。” 巴特連笑也沒笑地說:“我是想盡快取回我的科爾特式自動手槍。” ------------------ 書香門第 掃描校對 |
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