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第十八章


  “過來,”奧列弗夫人說,“坐下。你怎么了?好像很難受。”
  “我的雙腳痛死啦。”赫爾克里·波洛說。
  “就怪你那雙該死的漆皮鞋,”奧列弗夫人回答說.“坐下.跟我說說有什么要告訴我的,然后我要告訴你點事情,你听了沒准大吃一惊!”
  波洛坐下來,舒展了一下腿說:“啊!好多啦!”
  “把鞋脫了吧。”奧列弗夫人說,“把你的腳解放出來。”
  “不,不,那怎么行呢。”波洛顯然覺得這樣太過分了。
  “哎呀.都是老朋友啦,”奧列弗夫人說.“要是朱迪思從屋里出來也不會介意的。不是我說你,在鄉下穿什么漆皮鞋呀。干嗎不買雙好皮鞋呢?那些看上去像嬉皮士的男孩子穿的那种鞋也成啊。你知道嗎.那种鞋一蹬就穿上了,又從不需要擦—看樣子有一种特別的自淨過程。多省事。”
  “我根本不會喜歡那种東西的。”波洛—本正經地說,“真的不會!”
  “你的毛病在于,”奧列弗夫人一邊說一邊拆桌上的一小袋東西,一看就知道才買了不久,“你的毛病在于你一味地追求風度.心思全放在衣服呀、胡子呀、姿勢呀什么的,完全不顧舒服不舒服.如今舒适可是一個大問題。人一過了五十,舒服不舒服就是第一位的啦。”
  “夫人,親愛的夫人,我不敢苟同。”
  “是嗎.你最好听我的,”奧列弗夫人說,“不然,就是自找苦吃。一歲年紀一歲人,不服老不行。”
  奧列弗夫人從紙袋中掏出一個漂亮的盒子,揭開蓋,她用兩個手指夾了一點里面裝的東西送入口中,然后舔舔手指,又拿手帕擦了擦,順口小聲嘟囔了一句。
  “太粘了。”
  “你不再吃苹果啦?從前老看見你手上拎著一袋苹果.要不就是正在電.有時候袋子破了.苹果滾得滿地都是。”
  “我不是跟你說過了嗎。”奧列弗夫人說,“我跟你說過我連看也不愿意再看一眼苹果了。
  不看。我討厭苹果.興許有一天我會克服這种心理又吃起苹果來—可是苹果給我的聯想太糟糕了。”
  “你吃的是什么?”波洛拿起顏色鮮艷的盒蓋,上面畫著一棵椰棗樹。“啊,改吃棗啦。”
  “沒錯,”奧列弗夫人答道,“是棗。”
  她又拿起一枚棗放人口中,去了核,扔到樹叢中滾了好几下。
  “棗(早),”波洛說,“很不尋常。”
  “吃棗有什么不尋常的?吃的人多著呢。”
  “不.不,我不是這個意思。不是說吃棗.是你說‘早’字讓我听著覺得不尋常。”
  “為什么?”奧列弗夫人追問道。
  “因為。”波洛說,“你一再給我指路,告訴該怎么辦.你指明了方向.我愿意听你的.早晚.時間.到現在我才意識到事情發生的日期多么重要。”
  “我不明白早晚跟這里發生的事有什么關系。沒牽涉到什么具体的時間。整個事情也不過發生在—僅僅五天之前。”
  “那件事發生在四天前.對.沒錯。但是對于發生的每一件事來說都有一個過去.過去与現在并非沒有任何關系.過去可以是昨天.也可以是上個月、去年.今天總是植根于昨天.-年、兩年,甚至三年前發生了一起謀殺案.一個孩子目睹了這次謀殺.正因為那個孩子在過去的某一天目睹了這起謀殺案.她才會在四天前喪命.對吧?”
  “嘿,是的.至少我覺得沒錯。也許根本不是這么回事。興許就是一個精神失常的人干的,他以殺人為樂.-玩水就想把某人的腦袋摁在那儿不動。可以說成是一個心理變態者在晚會上盡情娛樂了一番。”
  “你當初請我來這儿不是出于這种想法吧.夫人。”
  “不是。”奧列弗夫人說.“當然不是。當時我不愿意憑感覺辦事。現在我還是不愿意跟著感覺走。”
  “我贊成。你說得對.要是不喜歡跟著感覺走,就得把事實弄個水落石出。我費了很大的力气想弄個明白,不過你也許不這么認為。”
  “就憑這里走走那里走走,跟人們聊几句天.看他們是不是好人,然后問几個問題?”
  “完全正确。”
  “那弄出什么結果了嗎?”
  “弄清了一些事實,”波洛說,“這些事實到一定的時候按時間先后順序一排列就能說明問題。”
  “就這些嗎?別的還弄清什么了嗎?”
  “沒有人相信喬伊斯.雷諾茲會說實話。”
  “是指她說目睹過一樁謀殺案?可我親耳听見她說了。”
  “對,她是說了,但沒有人相信是真的.因此,有可能不是實話。”
  “我怎么覺得。”奧列弗夫人說.“你那些事實像是引你倒退了,沒有堅持你的立場,更談不上有什么進展啦。”
  “事情要前后一致才行。比方說偽造遺囑的事,大家都說那個外國女孩博得了上了年紀的富孀的歡心,老太太留下一份遺囑(或者說遺囑的一個附加條款),把全部財產留給了這個女孩.這遺囑是女孩子本人還是別人偽造的呢?”
  “還會有誰偽造遺囑?”
  “村子里還有一個偽造文件的人.他曾經被指控過.但是因為是初犯.并且情有可原.就被放過了。”
  “是一個新角色嗎?還是我早已知道的?”
  “你不知道他。他死了。”
  “哦?什么時候死的?”
  “大約兩年前.具体日期我不得而知.但我會查清的.他偽造過證件.而且住在本地。僅僅因為交女朋友招來嫉妒.在一天深夜被人用刀殺死。我有一個想法.這些事故似乎比我們想象的聯系更緊密。有一些我們想象不出來.興許不是全都有聯系,而是有兩三樁。”
  “听起來倒挺有意思,”奧列弗夫人說.“不過我不明白”
  “目前我也是,”波洛回答說.“不過我認為日期可以對我們有幫助。具体事件發生的日期,發生的地點,究竟發生了什么.當時他們都在干什么。每個人都認為那個外國女孩偽造遺囑,也許,”波洛說,“也許大家都是對的。她不是直接受益人嗎?等一下—等一下—”
  “等什么?”奧列弗夫人問。
  “我突然有個主意。”波洛說。
  奧列弗夫人歎了口气,又拿起了一枚棗。
  “夫人.你回倫敦嗎?你還耍在這里呆好長時間嗎?”
  “后天走,”奧列弗夫人回答說,“我再也呆不下去了.我還有好多事要辦呢。”
  “那.—你家里,你搬了那么多次,我都記不住是在哪儿啦,你家里有客房嗎?”
  “我從來不肯說有。”奧列弗夫人說.“要是你一說在倫敦有一間空的客房.馬上就有人想租用.所有的朋友,還不僅僅朋友,有的只是熟人,或者熟人的遠房親戚都會寫信問,讓他們暫住一晚上我是否介意.我真的介意。他們門一來,又是換床單啊、枕頭啊、洗衣呀,還要送早茶,還得供飯。所以我不告訴別人我有一間空房.我的朋友們來了才可以住在那儿。是我真正想見的,而不是別人一不行,我幫不了你的忙,我不喜歡受人利用。”
  “誰會喜歡呢?”赫爾克里·波洛說,“你可真精明。”
  “不過,究竟是什么事?”
  “如果有必要,你能留一兩位客人住下嗎?”
  “也許可以吧,”奧列弗夫人回答說,“你想讓誰住在我那里?不是你自己吧.你自己的房子那么漂亮,超現代派的.那么抽象,全是什么正方形、菱形之類的東西。”
  “只不過是也許有必要采取明智的保護措施。”
  “保護誰?又有人會被殺害嗎?”
  “但愿不會,可是這种可能性尚存在。”
  “誰呀?是誰呢?我不懂。”
  “你對你的朋友了解多少?”
  “對她?不十分了解.我只是在旅途中与她相識的,后來我們總是一塊出去.她挺叫人-怎么說呢?—挺有意思的.跟別人不一樣。”
  “你覺得會把她寫進你的書中嗎?”
  “我實在討厭別人這么說.人們總這么說,可這怎么會呢。我并不把我認識的人寫人書中。”
  “夫人.可不可以說你有時真的把某些人寫入書中?我是說你碰見過的人,而不是你認識的人.我同意寫認識的人沒有意思。”。
  “你算說對了,”奧列弗夫人說,“有時候你還真善解人意呢。就是那么回事。比方說,在公共汽車上你看見一個胖胖的女人吃葡萄干面包.她一邊吃嘴唇一邊不停地動著,你會覺得她要么在跟誰講話.要么在想該打某個電話.也許是想起了該寫封信.你看著她,打量著她的鞋子、她穿的裙子.猜測著她的年齡,還看她是否戴著結婚戒指.然后你下車了.你不想再見到她.但你的腦海中編出了一個故事,一位卡納比太太坐在公共汽車上回家去,她剛剛在某處赴了一個奇怪的約會,在那里一家點心店里她看見了一個人.她以為那人早死了.可是顯然他還活著.天啊,”奧列弗夫人停下來喘了一口气.“就是這樣的.我离開倫敦之前在公共汽車上是見過一個人,現在我腦海中就編成了這樣一個故事。馬上完整的故事就出來啦.像她將會說什么,她是否會陷入危險.或者別人會陷人危險什么的。我甚至還知道她的名字。她的名宇是康斯坦斯.卡納比。只有一件事能毀了這一切。”
  “什么事?”
  “要是我在另一輛公共汽車上又遇見她,和她搭話,對她有所了解的話,一切都毀了,毫無疑問。”
  “對,對。故事必須屬于你自己,角色也是你自己的。她就像是你的孩子.你創造了她.開始懂得她,知道她的感覺,知道她住在何處,在干什么.可是若是換成一個真實的、活生生的人的話.要是你知道了這個人的本來面目-那么,故事就不存在了.對嗎?”
  “你又說對了。”奧列弗夫人回答說,“我覺得你剛剛問起朱迪思也有道理。我是說在旅途中我們常在一塊儿,但事實上我并不太了解她。她丈夫死了,留下個孩子.可沒給她留什么錢.米蘭達你見過.我還真的對她們有一种很有趣的感覺.覺得她們挺重要,就像是与一場很有意思的戲劇有什么關聯似的.我不想知道那是一場什么戲.不希望她們告訴我.我倒愿意把那場戲想象成适合她們演的。”
  “對,對.看得出來—嘿.她們會成為阿里阿德理·奧列弗的另一部暢銷書中的角色。”
  “你真是狗嘴吐不出象牙,”奧列弗夫人嗔怪道.她停下來靜靜地思索了一陣說:“不過也說不准。”
  “這哪是什么俗不可耐的話呢。是人的天性。”
  “你想讓我邀請朱迪思和米蘭達到我倫敦的寓所里作客?”
  “還不忙,”波洛回答說.“等我能夠肯定我的想法是對的時候再說。”
  “又是什么想法?我剛得來了條消息要告訴你。”
  “夫人.我真高興。”
  “別高興得太早啦.恐怕要把你那些想法全部推翻了.設想一下吧,要是我告訴你,你談了半天的偽造證件根本不是偽造的。你怎么辦?”
  “你說什么?”
  “那位叫阿.瓊斯.斯邁思還是什么的太太的的确确給她的遺囑寫了個附加條款,把所有的錢都留給那個侍奉她的女孩.有兩個見證人親眼看見她簽字,這兩個見證人也當場并簽了字。
  好好想想吧。”
  ------------------
  班吉 輸入
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