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27


  「還是替我搬到樓下來好。」楊健幽默地對余靜說,「不要孤立我。」
  「你住在樓上清靜些,對工作也沒啥不方便。」余靜希望他不要搬動。
  「五反」檢查隊隊員住在工會辦公室斜對面的兩間空房子,原來是滬江紗廠工人夜校的教室,他們來了以後特地騰出來的。那裡靠著倉庫和托兒所很近,白天和夜晚都很吵鬧,余靜就給楊健設法在樓上職員宿舍裡找到了一小間房,光線好,環境安靜,只是離隊員遠了些。昨天晚上余靜領楊健去,他當時就不肯住下,硬要搬到工人夜校的教室裡來。余靜跟他說教室裡沒有空。楊健說他有辦法擠,真正不行,他還可以睡地鋪。余靜沒有話說,她推托當時沒人搬,隊員們都睡了,搬過去會吵醒他們,不如先睡一夜,明天再搬。余靜希望他能夠一直在樓上睡下去,怕他搬下來睡不好,影響身體健康。料不到她今天從龍華公墓趕到廠裡,一碰見楊健,他就給她提起這樁事。
  「我歡喜和大家住在一道,有事隨時好商量。空閒下來,也可以瞭解瞭解同志們的思想情況。一個人住在樓上有點特殊,也有點寂寞,還是讓我和大家住在一道吧。」
  「對面教室鬧得很。」
  「但是可以和同志們接近,就是工人同志有事來找我也方便些。你要是不給我搬,我把鋪蓋一卷,自己就掮到下面來了。」楊健雙手往肩上一放,好像自己真的把鋪蓋搬下來。
  余靜拗不過他,無可奈何地說:
  「好,好好,今天一定給你搬下來。」
  「讓我先謝謝你。」
  「那倒用不著,」余靜歎了一口氣,說,「我怕你睡不好啊。」
  她還是放心不下楊健的健康。她知道楊健的身體並不好,近來領導「五反」檢查隊的工作,比過去在區委統戰部裡顯得消瘦一些。她深知楊健的性格,可能辦不成功的事,一定不先講;凡是他講的事,一定要辦成功。她不再言語,走出工會辦公室(現在也是「五反」檢查隊的辦公室)給他去安排。
  當余靜和楊健談話的時候,鐘珮文走過去要向楊健報告,半路上叫葉月芳搖手阻止了。葉月芳希望余靜能說服楊健睡在樓上,這對楊健的身體健康會有幫助。余靜一出門,鐘珮文就連忙走進去,把手裡的幾十份檢舉材料放在楊健面前,說:
  「這兩天又收到許多檢舉信,第五百八十六號到五百九十四號是細紗間湯阿英她們的檢舉材料……」
  楊健一邊看著登記的目錄,一邊翻閱著工人們寫的檢舉信,正好翻到湯阿英寫的那封,他從頭仔細看下去,看到前年六月底滬江紗廠忽然運出許多件紗,把整個倉庫都搬空了,引起他特別注意,他看完了,又從頭看了第二遍,盯著手裡那份材料,陷入沉思裡去了。
  鐘珮文屏住呼吸,覺得楊健一定發現啥重大問題,他想瞭解,在等待楊健指示,材料聯絡組好進一步進行工作。半晌,楊健的充滿了智慧的眼光從湯阿英的檢舉信上移開,慢慢轉到靠裡面牆角落那張桌子旁邊的葉月芳身上,注視著她的圓圓的臉龐,低聲問道:
  「小葉,你記得前年六月底有啥重大事件發生嗎?」
  葉月芳這個活字典,皺起眉頭一想,肯定地說:
  「前年六月底區裡沒啥重大事件,我們部裡也沒啥重大事件。」
  「七月一號呢?」
  「黨的誕生二十九週年的紀念日。」葉月芳記的絲毫不錯。
  「這個我曉得。」楊健搖搖頭,料想葉月芳誤會他問的意思,解釋道,「我是說,七月一日在我們這裡,或者市裡有啥重大的事件發生,特別是關於工商界的事體……」
  葉月芳歪過頭去,回憶了一下,立即說道:
  「前年七月一日,上海市人民政府稅務局宣佈全市加稅,這是市裡和區裡的重大事體,你傳達市稅務局通知時,不是說要全體幹部注意保守秘密,不要洩露出去嗎?」
  「對了,我想起來了,是有這回事,確實是樁重大事體。」楊健會意地點點頭,他又讚賞地望了一下湯阿英那封檢舉信,感到十分珍貴,非常重要。湯阿英真是個了不起的人物,常常從表面現象裡發現重大的問題,眼光十分尖銳,看問題真是入木三分。他興奮地問鐘珮文:
  「還有人檢舉徐義德六月底趕運棉紗的材料嗎?」
  鐘珮文見楊健對湯阿英的檢舉信那麼重視,有點像丈八和尚摸不著頭腦;聽楊健查問六月底發生啥重大事體,起初還是莫名其妙,等到葉月芳說出七月一日加稅的事,他心中有些數目了。他看到湯阿英那封檢舉信,也認為重要,但沒有像楊健那樣重視,更沒有楊健那樣仔細查問前年六月底發生啥重大事體,暗暗感到自己看材料沒有楊健細緻,內心有點慚愧。幸好他注意把有關問題的檢舉材料歸納在一起,經楊健一問,他不慌不忙答道:
  「有,倉庫的棧務主任馬得財檢舉了趕運棉紗的材料;細紗間記錄工管秀芬也檢舉了這樁事體,別的車間也有檢舉的,還有……」
  楊健看鐘珮文沒有說下去,便追問:
  「還有誰寫了?」
  「我也寫了一點,」鐘珮文臉上顯出不好意思的表情,一則不願提到自己,二則他寫晚了,但主要的是他寫的沒有湯阿英那麼明確,更沒有湯阿英看的那麼嚴重。他微微低著頭,小聲地說,「在別人寫的這方面的檢舉材料後面,作為附件,抄了個目錄,放在湯阿英的檢舉信的後面。」
  「你也看到這個問題,很不錯啊。」
  「我沒有湯阿英看的透徹,提的嚴重。」
  「這的確是個嚴重問題,湯阿英看的對。這封檢舉信給我們工作隊的幫助很大。」楊健轉臉去,對葉月芳說,「方宇過去在這裡沒有交代這方面的問題,你今天到區裡去一趟,看他最近交代這個問題沒有!把方宇的問題進一步搞徹底,對滬江廠的『五反』檢查工作有很大的幫助。」
  「我先把新收到材料整理一下,然後就去。」
  「好的。」楊健轉過來,對鐘珮文說,「湯阿英寫的這個檢舉材料,要作為一個專題立案,有關的檢舉材料都放在一個卷宗裡,好綜合研究,進一步發現問題。」
  「我也這麼想……」
  「那我們的意見完全一致。」
  鐘珮文站在楊健旁邊,指著五百九十五號到一百零七號說:
  「這都是打包間檢舉的……」
  「日期、地點都有了,連數量也寫得很清楚。」楊健對著那一張張大小不同的紙頭上所寫的歪歪扭扭的字發生特別大的興趣:從那些字裡他看到工人發動起來以後的熱情,從那些字裡他看到工人的力量,從那些字裡他看到徐義德的不法行為,也從那些字裡他預見到滬江紗廠五反運動勝利的光輝。
  他的嘴角上浮著笑紋。
  「工人檢舉材料有個特點,」葉月芳坐在緊靠裡面牆角落那張桌子說,「明確,具體,一點也不含糊其詞。」
  「你已經從五六百份的檢舉材料中總結出經驗來了。」
  葉月芳給楊健一講,羞答答地低下頭去,小聲問了一句:
  「不對嗎?」
  「你說的對,這就是工人階級的特點。」
  鐘珮文望著登記目錄,心裡很高興,在短短的幾天中就收到這些檢舉材料。他還有些不滿足,微微皺起眉頭,說:
  「這都是工人同志檢舉的材料,高級職員,特別是技術人員,一份具體材料也沒有。有兩份,都是空空洞洞的。」
  「你有點兒著急了嗎?」楊健笑著問鐘珮文,然後很有把握地告訴他,「不用著急,高級職員是要慢一步的,技術人員更要慢一步,但是他們會提供材料的,而且會提供很有價值的材料。解決一個單位的『五反』問題,工程師和會計師這些人提供材料是十分重要的。他們是資產階級堡壘裡面的重要成員。正是因為如此,在他們還沒有正確認識以前,他們是不會說真話的。我倒不希望馬上就收到那些不痛不癢的檢舉材料。寧可慢些,但要真實有用的材料。」
  「我有點性急,是吧?楊部長。」
  「你的性子不慢。」楊健笑著說,「聽說你準備寫個『五反』的劇本,是不是?」
  鐘珮文頓時把臉轉過去,對著牆壁,紅著臉,說:
  「沒有這回事,他們亂說。」
  「真有這回事,你給我說過。你還想寫多幕劇哩。」葉月芳說,「現在不好意思承認了,看你臉紅的!」
  「那是說著玩的。」鐘珮文給葉月芳一點破,不好再否認,對葉月芳暗中指指楊部長,搖搖手。他說,「不是真的。」
  楊健不但從葉月芳那裡知道鐘珮文要寫劇本,而且從余靜那裡就知道滬江紗廠工會裡有一位工人作家,叫做鐘珮文。
  楊健說:
  「創作也不是丟臉的事,為啥臉紅呢?」
  鐘珮文捂著臉否認道:
  「我沒有。」
  「文藝工作是我們黨的工作一部分。毛主席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曾經發表了講話,指出文藝為工農兵服務的方向。解放後創作太少,尤其是真正反映工人生活的有力作品太少。」
  「那是的,」鐘珮文臉上的紅暈消逝了,轉過身子,恢復了平靜,說,「工人同志們常說沒有文藝作品看。」
  「這需要大家來創作。你做過工,現在又是在紗廠裡脫產搞工會工作,文化水平不低,條件是很好的。我聽說你準備寫個『五反』劇本,我心裡非常高興。五反運動是一場嚴重的深刻的階級鬥爭,主體當然是工人階級領導對民族資產階級鬥爭,但是技術人員也是一個方面。你那個劇本裡,我覺得技術人員不可少……」
  鐘珮文不再隱瞞要寫劇本這個事實了,說:
  「可是現在技術人員的材料最少……」
  「從文藝創作要求來看,現在技術人員的材料已經不少了。他們不是沒有檢舉嗎?他們不是還在觀望嗎?他們不是顧慮重重嗎?這是必然的過程,這是他們發展的過程,劇本裡很需要寫。『五反』檢查隊一來,技術人員馬上就站穩立場,那是不現實的。」
  「楊部長分析得很內行。」
  葉月芳說:「他當然內行,小鐘,你還不曉得楊部長是個詩人哩。他休息的辰光,總愛拿本文藝書看。」
  「楊部長你幫我寫劇本好不好?」鐘珮文現在不隱瞞他的願望了,進一步提出了要求,說,「我不會寫劇本,其實我想寫個活報,配合五反運動。工人同志們老問我要劇本演,常常找不到適合的劇本。我這個工會文教委員推御不了責任,就大膽試試看。」
  「我確實搞過文藝工作,那是十多年前的事了。在大學裡讀的就是中文系,但早就放棄當一個詩人的願望。不過我現在對文藝仍然還有些興趣。如果能夠幫助你,我當然是很願意的。」
  「我就怕寫不好……」
  「遵照毛主席的教導,有了生活,慢慢總可以寫好的。你現在是工會文教委員,『五反』檢查隊的材料聯絡組的組長,從『五反』工作上看,你需要搜集材料研究材料;從作家的角度來說,你也需要搜集材料研究材料,這真是公私兼顧。」
  「我這個私可不是資本家的私。」鐘珮文笑著聲明。
  「那當然,」楊健也笑了,說,「否則,我就要帶著『五反』檢查隊到你家去了。」
  叮噹,叮噹……一個工人搖著鈴從「五反」檢查隊的辦公室前面走過去。
  楊健把檢舉材料交還給鐘珮文,說:
  「鎖起來,吃完飯再看。」
  鐘珮文接過去,收拾好桌子上東西,他和葉月芳準備到飯廳去吃飯。楊健跟著也走過來,到門口那兒,正好遇到余靜。她攔住楊健的去路,說:
  「你的飯,我已經叫他們打到這裡來吃,你別到飯廳去吃了。」
  「為啥?」楊健站在門口愣住了。
  「飯廳太雜亂。」余靜因為他身體不好,打來吃,加菜方便些。但是余靜沒有講出來。
  「怕啥?」
  「人多!」余靜還沒有直接說出她的意思來。
  「人多,不好吃飯嗎?」楊健猜出她心中的意思,說:「別人能去,我為啥不能去?我不能脫離群眾,我喜歡和工人同志一道吃飯,同時還可以向工人同志學習,瞭解群眾的思想情況。」
  余靜細心的安排受到楊健的拒絕,而且拒絕的很有道理,但她心中還是有點怏怏不樂,不過盡量不讓它表露出來,只是說:
  「那麼,隨你吧。」
  「謝謝你的好意。」
  楊健和余靜一同走進飯廳,黑壓壓一片人頭在攢動,有的桌子已經坐滿了人在吃飯,有的桌子上人還不齊,有許多人跑到當中主席台那邊去(這裡既是飯廳又是會場),看今天剛出版的「五反」牆報。每張桌子上放著三碗菜和一碗湯,菜飯的香味在空中飄浮著。
  靠著飯廳門口那邊有一張桌子,才坐下六個人,楊健問余靜:可以坐嗎?余靜告訴他哪一張桌子都可以坐,只要有空位就行。楊健坐下去,余靜剛要給她們介紹,她們都異口同聲地說:
  「楊隊長,我們認得你。」
  「你們來了,大家心裡非常痛快,」管秀芬說,「我們歡迎你們來,鼓掌都把手鼓痛哪。」
  董素娟端著飯碗正要去裝飯,看見大家和楊健談,她就站下來說:
  「大家高興得把帽子扔得高高的,我也扔了,掉下來差一點飄到別人的手裡去。」
  「大家從來沒有那樣痛快過,見了你們,我們勇氣比過去更足了,勁頭也更大了。」
  這是湯阿英的聲音。余靜把大家介紹給楊健,最後介紹到湯阿英,楊健關心地問:
  「早產以後,身體復原了嗎?」
  湯阿英奇怪地看了楊健一眼,覺得楊健啥事體都曉得,連她早產也知道,並且像一家人似的關心她。她感激地點點頭,說:
  「好了,謝謝楊隊長。」
  楊健看到大家都站在那裡談話不吃飯,附近桌子上的人也投過來關注和問候的眼光。他說:
  「裝飯吧,邊吃邊談,好不好?」
  「好。」
  郭彩娣伸過手來拿了兩個碗要去替楊健裝飯,給楊健看見了,連忙拿過來說:
  「我也有兩隻手,從來不要人裝飯的。」
  郭彩娣一番好意,卻突然叫楊健把碗拿走了,她走上一步問道:
  「嫌我的手不乾淨嗎?」
  「不是的。」楊健解釋道,「我的手也不髒。我也會裝飯。
  為啥自己不勞動,要讓你裝飯?」
  「哦。」
  郭彩娣不再勉強,楊健自己裝了飯來,坐下和大家一道吃。他吃了兩口,問:
  「細紗間的情緒怎麼樣?」
  「情緒可高哩,……」郭彩娣說。
  沒等郭彩娣說完,管秀芬接上去說:
  「情緒高極哪。」
  「大家整天在動腦筋,寫檢舉材料,真有勁道。」
  「每一個工人都是這樣嗎?」楊健問郭彩娣。
  郭彩娣一愣,想了想,說:
  「不能這麼講,也有少數人情緒不太高,你推他一下,他動一下,你不推他,他就不動。整天只顧忙生產,忙完就走了。這些人的腦筋,不曉得是木頭做的還是鐵打的,轟轟烈烈的五反運動好像同他沒有多大關係。」
  楊健更正郭彩娣的意見,說:
  「這不能怪他們。工人應該熱心生產。他們對五反運動不夠積極,說明我們的工作還沒做好,也就是說我的工作還有缺點,群眾發動的不普遍。」
  湯阿英同意楊健的意見:
  「我也感到群眾發動的不普遍。我們青年團員也有責任,沒有當好黨的助手。」
  「這責任不在你們青年團員,是我抓的不緊,因此還有一部分的群眾沒有發動起來。」楊健望著坐在他旁邊的余靜說,「開過大會,成立組織,訴苦運動要抓緊在各個車間,連續進行。群眾工作要普遍,要深入,有時還要反覆進行。當群眾還沒有親身體會到運動和他自己的關係時,當然不會主動積極的。」
  楊健講到這裡,郭彩娣吞吞吐吐地說:
  「我們有個意見,好不好談?」
  「言論完全自由。你們有啥意見都可以談。」楊健說。
  「我們細紗間希望這次運動徹底勝利,解決生活難做問題,肅清徐義德的五毒罪行,問題不解決,我們不放楊隊長回去。」
  「這個意見很正確。問題不解決,你們要我們回去,我們也不回去。市增產節約委員會召開大會的辰光,陳市長早就指示了:要我們帶著鋪蓋進廠,什麼時候取得勝利,什麼時候才准帶著鋪蓋出廠。」
  陶阿毛手裡端著一碗飯,站在楊健身後,留心地在聽大家的談話。他聽楊健很有力量的話,便火上加油,插上來說:
  「問題不解決,把徐義德梅佐賢關進提籃橋。」
  楊健聽了大吃一驚。他回過頭去一看,見是陶阿毛,便對他說:
  「要解決問題不一定要靠提籃橋……」
  陶阿毛不等楊健說下去,他堅持自己的意見,加了一句:
  「資本家是蠟燭,不點不亮!」
  「只要大家團結起來,根據『五反』政策辦事,就一定能夠解決問題。」楊健很有信心地說。
  「真的嗎?」郭彩娣問楊健。
  「當然真的。」楊健肯定地說。
  「楊隊長講話不會假。」這是管秀芬的聲音。
  管秀芬、郭彩娣興奮得不約而同地用箸子敲著碗,歡呼道:
  「那太好了。這樣一來,我們工人的勁頭更足。」
  楊健和余靜回到「五反」辦公室,大家都靠在沙發上和椅子上睡午覺了,只有葉月芳用右手托著下巴靠在辦公桌上打瞌睡。她聽見腳步聲,警惕地抬起頭來望望,又閉上了眼睛。楊健對余靜說:
  「你看,他們睡得多甜。」
  「『五反』以來,你們睡眠一定不夠的。」
  「大家一樣。」楊健坐下來說,「和工人同志多接近,可以多得到一些益處。今天郭彩娣她們的意見對工作就很有幫助。」
  「她們有親身體會,反映問題很具體,也很深刻。」
  「午覺以後,我們要找老趙來討論一下群眾工作組的意見。細紗間的訴苦會先行一步,工人群眾發動的就好一些,檢舉的材料也多些。我看這兩天訴苦會要普遍召開。」
  「我聽說,有幾個車間準備明天開。粗紗間吳二嫂那個小組已經談開了,昨天晚上她們就訴苦了。」
  「那很好。」楊健思索地說,「最好今天晚上先把張小玲那個小組的經驗傳達下去,明天白班下工以後各車間普遍召開就更有把握了。」
  「你的意思是說,把張小玲的經驗今天推廣到各個車間去?」
  「就是這個意思。典型先行一步,取得經驗,現在要普遍推開。」
  楊健昨天從戚寶珍宿舍回來,熬到深夜兩點鐘才睡,現在感到有些疲乏了。他不禁打了一個哈欠。余靜怕他再談下去,就說:
  「你也去困一歇吧。」
  「也好,」楊健剛站起來,準備去困覺,立即想到今天下午余靜約好韓雲程工程師談話,便又坐下去,說,「你忘記今天下午約人談話了嗎?」
  「沒有。我要和韓工程師談話。」
  「我們來研究一下怎樣和他談話。」
  「你昨天夜裡兩點鐘才睡,聽說你今天一早就醒了。看你眼皮都有點睜不開,先困一歇再說吧。」
  「事體沒安排好,我也困不了覺。」
  「我約韓工程師下午三點鐘談,現在才一點,你困個把鐘點起來再談也不遲。」
  「不,現在他們都午睡了,」楊健指著沙發上和椅子上的人說,「我們談起來清靜些。現在談,時間也充裕些。」
  楊健接著問余靜:
  「你準備怎樣和他談呢?」
  余靜於是提出她準備好的意見……


  ------------------
  一鳴掃瞄,雪兒校對
後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