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娘過世以後,湯阿英整天蹲在秦媽媽的草棚棚裡,那一對大眼睛越發顯得大了,面孔像蠟一樣的發黃。她不好意思對任何人訴說自己的痛苦,眼淚只好往肚裡流。眼睛沒有神了,嘴角上看不見一點兒笑紋,整日價聽不到她的聲音。見了任何人她也不講話,要是問到她,也只是答上一句半句。她沒有心思和任何人往來,只是默默坐在草棚棚裡。她懷念著死去的娘,盯著床發愣,彷彿娘仍然躺在床上,不相信娘那樣年紀就死去,死的又這麼快這麼悲慘,要不是秦媽媽想方設法,東拼西湊弄了點錢,娘也下不了土,真的要躺在床上哩。她和娘到了上海,一直懷念著梅村的那個家。朱老虎這個狠毒的禽獸對爹那麼敲打,爹為了她受了這樣的罪。一想起這些事,心中難受,仇恨的怒火就在她胸中熊熊地燃燒。她恨不能馬上回去報仇,想起臨走的辰光,爹的囑咐,要她們別回去,就在上海找點生活做,她並且答應找到生活做,把工資寄回去養家,哪能回去呢?她在上海只有找秦媽媽,看秦媽媽那樣忙碌,又不好意思開口。秦媽媽上工去,她一個人在草棚棚裡幫秦媽媽收拾收拾,洗洗漿漿。秦媽媽回來了,就相幫燒飯做菜。
  秦媽媽待她就像親生的女兒一樣,看她那神情,心裡很難過,可是沒有辦法幫助她忘卻這個痛苦的記憶。秦媽媽和她商量,還是早點找生活做,或許會好些。她早就希望找到一個工作。秦媽媽想介紹她去做廠,阿英當然願意。沒有牌頭,誰要呢?秦媽媽尋思來尋思去,想了一個好法子:把湯阿英偷偷帶進細紗間去,要她學接頭。湯阿英聽到這消息,一把抱住秦媽媽不放,激動地說:「要是有了生活做,我一生一世也忘不了你的恩。」
  「孩子,我給你說說看,還不曉得行不行哩。」
  「行的,一定行的。」湯阿英好像她就是滬江紗廠的負責人,有把握地拍著秦媽媽的胳臂說,「有了生活做,我可以寄點錢回家了。」
  「我給你想想辦法看。」秦媽媽摸摸湯阿英的頭,不願意說沒有希望,但她不肯馬上滿口答應。秦媽媽從來不說大話,辦不到的事,她一定不講;事情沒有成功,也不肯隨便答應人家。見阿英想寄點錢回家,她關懷地說:「我去借點錢,先寄給富海他們用?」
  「不,」阿英不願秦媽媽再為她頂債,說,「現在用不著,等我有生活做再說吧。」
  「有啥困難,儘管對我說。孩子,我有啥事體,廠裡人都願意幫忙。」
  秦媽媽說的是實話。她在細紗間裡像是塊吸鐵石,她走到啥地方,啥地方的人都團結在她的周圍;就是在廠裡,不論哪個車間,一提到細紗間的秦媽媽,沒有一個人不蹺大拇指的。任何人有困難,秦媽媽總搶在前面幫助。秦媽媽有啥事體,哪一個人都樂意幫忙。大家都知道秦媽媽人緣好,沒有一個人曉得她是個共產黨員。在國民黨反動派統治上海的時期,金元券不值錢,時時刻刻往下跌。物價像是斷了線的風箏,時時往上漲。工人們領工資那天都非常緊張,拿了鈔票就往大門口跑。大門關著,上面有一個小洞。這時小洞外邊擠滿了工人家屬。工人趕到門口,馬上把鈔票往小洞外邊塞,自己家屬在門外接了錢,飛也似的奔到米店油店和百貨店去買自己需要的東西。把鈔票都變成實物,然後才能安心回到家裡。發了工資,不要說遲一天買東西了,就是遲一小時半小時物價也要上漲。一天究竟有幾個行市,誰也摸不準。家裡生活困難的工人拿到工資就比一般工人更緊張,生怕晚了一步。秦媽媽手腳快,辦事靈敏。她常常排隊在靠近大門那裡。她見身後的工人姊妹們拿著鈔票發急,她總是走開,讓別人先把鈔票從小洞塞出去,她才慢慢走到小洞那裡。
  秦媽媽自己買了一塊花布旗袍料,送給細紗間的那摩溫1,又給看門的說了幾句好話,安排妥當了,就把湯阿英帶進了滬江紗廠。
  --------
  1那摩溫:即英語number one的音譯,這裡是指的工頭。

  湯阿英卻不知道秦媽媽為她化了錢出了力,以為跟在秦媽媽屁股後頭就很容易進了這麼大的廠。
  阿英跨進細紗間,在她面前展開一個新的世界:一排排車有秩序地平列著,機器轉動著,響聲很高,面對面講話要是聲音低了就聽不見。棉絮在上空飛揚著,好像在落雪。大家在弄堂裡緊張地走動,一會推擦板,一會接頭。她很有興趣地注視著弄堂裡每一個女工的動作,腳步放慢了。
  秦媽媽催她走,到一百零五號車那裡停了下來。這台車關著。車頭不遠的地方有一道門,門上掛著一塊灰布門簾。門那邊是女廁所。秦媽媽把車開了,車上的錠子馬上迅速地轉動起來。一歇辰光,有一個錠子上面的紗斷了。秦媽媽走過去,用右手食指一繞,接好了頭,紗又在那個錠子上不斷繞上了。秦媽媽教阿英接頭。阿英馬上學會了,可是動作很慢,一分鐘只能接一個頭,有時還不到一個頭。秦媽媽看她很快學會了,心裡實在高興,拍著她的肩膀,附著她的耳朵說:
  「你在這裡學吧。留點神,別讓先生看見了,那可吃不消……」
  「在這裡行嗎?」阿英一股學習的熱情給秦媽媽一說,有點冷下去,她怕妨礙秦媽媽的工作。她問,「要是給人看見呢?」
  「當然要查問哪能進來的。」
  「那對你不好吧?」阿英放下手裡的生活,說,「不能連累你,我不學了。」
  「不要緊,你學吧。」
  「不,秦媽媽,不方便的話,還是不學的好,不要連累了你。」
  「發現了,先生也不一定查問,我們廠裡常有人偷著進來學,不要緊。在這裡學吧。先生來了,你躲一下,就混過去了。」
  「沒事嗎?」阿英不放心地問。
  「沒事,我跟車間的姊妹們說一聲,有啥動靜,她們會招呼你的。你機靈一點就行了。」
  「好。」阿英望望面前的那台車,實在也捨不得走。
  秦媽媽到她自己的車上去。
  阿英仔細向四周看看:沒有一個先生模樣的人,她安心地注視轉動著的每一個錠子,左邊一根紗斷了,她跑過去接頭;剛接好,右邊有兩根紗斷了,她又去接頭;還沒接好,另外又有幾根紗斷了。因為她不熟練,動作又慢,這台車上的斷頭特別多。她倒蠻高興,這樣,接頭的機會多,學習的機會也多了。她緊張地接著頭,汗珠子不斷從額角上滲透出來,她腦筋裡時不時閃出一兩個穿著長大褂的和西裝的先生的影子。當影子出現辰光,她便連忙丟下手裡的生活,跑到弄堂口向四下張望,見沒有人才回來接頭,可是心還是急遽地跳動著,生怕被人發現。
  她埋頭注意著錠子,機器在轉動,情緒慢慢安定下來。機器有規律地發出響聲,淹沒了一切的聲音。
  在一片機器聲中,忽然聽到更高的尖銳的女工郭彩娣的聲音:
  「來哉,有人來哉。」
  她立刻丟下手裡的生活,拔起腿來就跑,掀起灰布門簾衝過門去,機靈地一口氣跑到女廁所裡,一屁股坐在馬桶上,緊緊頂著面前的小門,歪著頭,耳朵向著小門,傾聽外邊的聲音。外邊傳來的是粗紗間和細紗間的機器和卡啷卡啷的響聲,別的啥聲音也聽不到。她低下了頭,感覺到自己的心在卜通卜通地跳動。廁所門口忽然有人走過,她用手把門頂得更緊,怕先生們闖到女廁所來,把她查出來不就糟糕了嗎?
  門外腳步聲遠去,阿英的心定了。她鬆了手,抬起頭來,抹去額角上的汗珠子,靜靜地坐在馬桶上,這時,她感到一股帶著濃烈的鹼性的尿味撲鼻衝來,很難忍受。她想嘔吐,可是又怕嘔吐出聲音來,被人發覺。不嘔吐呢,在廁所裡實在待不住。沒有辦法,她只好用手捂著鼻子,呼吸感到困難。她從來沒有感到在廁所裡這麼難受,更想像不到在廁所裡的時間這麼難過去,在廁所裡待一分鐘比在外邊待一小時還要長哩。她竭力忍受著這難堪的遲緩的時刻。額角上的汗珠又不斷地滲透出來。
  「阿英,阿英!」
  她在裡面聽到有人叫喚,兩隻手又把門頂上。她慢慢聽出來是秦媽媽的口音。她開了門,跑出來,碰到秦媽媽,劈口就問:
  「沒事吧?」
  「啥事體?」
  「先生查出來沒有?」
  秦媽媽撇一撇嘴,說:
  「哪能會查出來,這些先生啊,到了車間就不容易了,誰會到廁所來。」
  「走了嗎?」
  「走啦。出來學吧。」
  阿英邁動著酸軟無力的腿,遲緩地走出來,揭開灰布門簾,她向四下看看,大家都忙著做生活,沒有別的人。秦媽媽指著一百零五號車說:
  「快點學吧,別擔心,有我哩。」
  阿英站在一百零五號的那台車前面,緊張地學接頭。別人休息,她一個勁地學;別人吃飯,她也還是一個勁地學。下班回到家裡,她用幾根細線拴在筷子上,吊起來,把線剪斷,學秦媽媽的動作,用食指一繞,把頭接上。到了廠裡,開了車,她的動作比從前快了。她和車間的姊妹們慢慢也熟悉了,有人來,姊妹們歪一歪嘴或者手指一下,她便懂得,暫時閃開,機警地隱在灰布門簾後面。先生們前腳走過,她後腳就跟了出來,又站到那台車前面去。
  半個號頭的緊張學習,開車、關車、接頭和清潔這些工作,阿英大半都學會了。
  沒有幾天辰光,正好滬江紗廠招考接頭工。秦媽媽給阿英報了名。阿英這一次是正式走進滬江紗廠,看門的向她露出會意的微笑。她感激地點點頭。按著報名的次序,一位先生領著一批應考的女工走到細紗間。恰巧是用一百零五號車考試。阿英看到這台車心裡樂開了。這台車她摸了半個號頭,很熟悉。前面三個女工考過了,現在輪到了她。
  先生手裡拿了一個體育運動比賽用的表,對她說:
  「我叫開始,你就接頭;我叫停,你就不要接了。」
  阿英點一點頭。
  「兩分鐘要接十二個頭,才算及格。」
  「好的。」阿英的眼睛斜視著錠子,想:兩分鐘能接十二個頭嗎?這次考試決定她能不能做廠,而且只是兩分鐘的時間。
  她站在滿繞著雪白細紗的錠子面前。
  「開始!」
  阿英的手迅速地接著頭一個,兩個,……一個勁地接。她這時聽不到任何聲音,看不到任何事物,眼睛只是注視著一個個轉動的錠子和一根根斷了頭的細紗。她連氣也幾乎沒有換一口,額角上的汗珠如雨點一樣的往下滴,也顧不上揩一下。
  「停!」
  她馬上放下了手。因為剛才太緊張,她竟不知道自己接了幾個頭。那位先生摘下耳朵上的鉛筆,一根根的數,最後向她笑了笑,那意思表明滿意她的成績,說:
  「十六個。」
  他用鉛筆在一個小本子上記錄下她的成績。阿英聽到這個數字心裡得到無上的安慰,吐了一口氣,這辰光才覺得身子有點累了。她站在那裡沒動,還留戀地望著錠子。
  「阿英!」
  她抬頭一看,秦媽媽站在人圈外邊向她招手:
  「你快過來,阿英。」
  阿英走了出去。秦媽媽歡天喜地對她說:
  「你考上了,恭喜你,小鬼丫頭。」
  秦媽媽一把把她抱在懷裡,樂得不行,用手一個勁兒撫摸著她的頭髮。
  湯阿英到滬江紗廠,先做養成工,看十三木棍1。她拿了工錢,盡量省吃儉用,好不容易攢了一點錢寄回梅村鎮,貼補家用。她在滬江紗廠,就像在秦媽媽的草棚棚一樣,懷念著爹娘,默默地做生活,不大願意說話。她的生活,彷彿是一條靜靜的小溪,汩汩地流著。
  --------
  1木棍:一木棍六個錠子。


  ------------------
  一鳴掃瞄,雪兒校對
後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