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
1937年7月7日,日本帝國主義者以製造盧溝橋事變為起點,發動了蓄謀已久的全面侵華戰爭。從此,戰火在中華大地上全面燃起,中國人民積極投入到偉大的抗日救國鬥爭之中。 日本發動全面侵華戰爭絕不是偶然的,是日本帝國主義長期推行以滅亡中國為首要目標,進而吞併亞洲的「大陸政策」的結果,也是日本為擺脫當時經濟危機、緩和國內矛盾、爭奪世界市場和東亞霸權所採取的新的侵略步驟。早在19世紀末葉,日本由資本主義發展成為帝國主義國家,就走上了對外侵略擴張的道路,並把「大陸政策」定為其基本國策。1927年6月27日至7月7日,日本內閣首相兼外相田中義一在東京召開了以解決「滿蒙政策」為中心議題的「東方會議」,主要是確定新的對華政策,意欲先奪「滿蒙」,後取整個中國,進而吞併亞洲、稱霸世界。20年代末至30年代,日本國內矛盾激化,連續發生經濟危機。為了擺脫政治經濟危機和實現奪取中國東北的戰略計劃,日本於1931年蓄謀製造了「九·一八事變」,發動了侵略中國東北的局部戰爭。由於中國國民黨蔣介石政府採取「不抵抗」政策,日軍僅用4個多月的時間就佔領了中國東北三省,並於1932年3月操縱建立了偽「滿洲國」傀儡政權。隨後,日本又把侵略矛頭指向中國華北,侵佔熱河,進逼北平、天津,策動「華北事變」,並加強了全面侵華的戰爭準備。1936年11月25日,日本與德國簽訂了《反共產國際協定》,接著,形成德、意、日法西斯軸心。1937年7月7日,日本全面侵華戰爭正式爆發。 日本政府認為只要對中國「加以一擊」,就能使其完全屈服,從而制定了「速戰速決」的戰略方針,計劃在華北,兩周內攻克大同,一個月攻佔整個山西;在東南,10天佔領上海,3周攻克南京,一個月逼近武漢;在華南,一舉攻克廣州,在3個月內結束對華戰爭。然而,中國軍民的頑強抵抗,打破了帝國主義的迷夢。就在蘆溝橋事變當夜,中國守軍第二十九軍奮起抵抗,與日軍展開激戰,蘆溝橋歷經三失三得,迫使日軍不斷增兵。 由於當時的特殊歷史條件,中國抗日戰爭一開始就形成兩個戰場:正面戰場和敵後戰場。正面戰場上的國民黨軍隊在共產黨領導的抗日救亡運動推動下,初期對日軍做了較為積極的抵抗,進行了一系列規模較大的戰役,給日軍以殺傷和消耗,特別是台兒莊一戰,更是對日軍的一次重大打擊,但是由於國民黨實行單純的政府和軍隊的片面抗戰路線,採取單純防禦的戰略方針,致使國民黨的數百萬大軍在日軍壓力下節節敗退。到1938年10月,北平、天津、上海、南京等城市以及江蘇、安徽等省的大部分地區相繼落入日軍手中。在中華民族生死存亡的關鍵時刻,中國共產黨提出了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戰路線,制定了持久戰的戰略方針。共產黨領導的八路軍、新四軍挺進敵後開闢敵後戰場,不斷打擊日軍,取得了平型關戰役、雁門關伏擊戰等重大勝利,大大鼓舞了中國人民抗敵的鬥志和信心。日本在佔領廣州和武漢後,由於戰線過長,兵力不足,特別是遭到八路軍、新四軍的沉重打擊,便停止了對國民黨正面戰場的進攻,而轉移其主力於解放區戰場。從此,中國人民的抗日戰爭進入戰略相持階段。 在戰略相持階段,日本侵略者對國民黨改取以政治誘降為主,以軍事打擊為輔的政策,而逐漸轉移其主要兵力來打擊我黨領導的武裝力量,以鞏固其佔領區。從1938年底開始,日軍對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各抗日根據地進行「掃蕩」,推行「三光政策」和「囚籠政策」。為粉碎日軍的企圖,八路軍總部決定大舉破壞正太路,進行「百團大戰」。這次戰役從1940年8月至12月曆時近4個月,消滅敵偽軍2.5萬人,沉重地打擊了日軍的囂張氣焰。與此同時,八路軍和新四軍在敵後放手發動群眾,開展反掃蕩鬥爭,堅持敵後抗戰,牽制了大量敵人,破壞了日軍北上侵蘇的計劃。日軍經過幾年對我華北、華中抗日根據地的作戰,開始認識到剿共僅靠武力進行征伐不能取得成效,因而實行所謂軍事、政治、經濟、文化的「總力戰」,進行頻繁的「大掃蕩」,敵後抗戰處於嚴重困難時期。同時,國民黨蔣介石集團,採取消極抗戰、積極反共的方針,不斷製造反共磨擦並多次掀起反共高潮,但我軍和解放區經受了鍛煉,積累了經驗,渡過了困難時期。 從1943年開始,戰爭形勢發生了深刻的變化。1943年2月,蘇聯紅軍取得斯大林格勒保衛戰的偉大勝利,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由戰略防禦轉入戰略進攻。9月,意大利政府宣佈投降,德、意、日聯盟瓦解。太平洋戰場的形勢也朝著不利於日本的方向發展。美軍繼1942年在珊瑚島和中途島海戰中給日軍以沉重打擊後,於1943年2月攻佔了瓜達爾卡納爾島,從而轉入戰略反攻,迫使日軍轉入了戰略防禦。在中國戰場上,日軍在中國人民特別是敵後戰場軍民的有力打擊下,部隊士氣低落,戰鬥力明顯下降,同時,曠日持久的戰爭消耗,也加劇了日本的國內矛盾,人民反戰情緒激增。為挽救其失敗的命運,改變其在太平洋戰場的不利態勢,日本急欲結束對華戰爭,以便從中國戰場抽調更多兵力用於太平洋戰場。為此,日本企圖大力扶植和加強汪精衛偽政權的政治力量,並對蔣介石施加一定的壓力,促成蔣、汪合流,以達到以華制華的目的。在作戰指導上,日軍強調確保其佔領區,保證重要資源開發地區、中心城市和主要交通線的安全,並以部分偽軍接替部分日軍守備任務,以便抽出日軍用於太平洋戰場和在中國佔領區執行機動作戰任務。而在國際形勢日益有利於中國抗戰的情況下,國民黨蔣介石集團仍推行消極抗日,積極反共的政策。敵後抗日軍民在共產黨的正確領導下,克服了嚴重困難,堅持了敵後抗戰,並從1943年起開始進入恢復和再發展時期,不僅粉碎了日軍的「掃蕩」和「清鄉」,而且制止了國民黨頑固派掀起的第三次反共高潮。 1945年初,世界反法西斯戰爭處於最後勝利的前夜。而在太平洋戰場,日本侵略者還在繼續頑抗。為準備決戰,日本大本營於1945年1月制定出《帝國陸海軍作戰計劃大綱》,不僅規定陸海軍的作戰方針任務,而且把日本人民直接投入決戰準備。1945年上半年,中國敵後解放區軍民,繼1944年春、夏、秋季攻勢作戰後,又發起1945年春、夏季攻勢作戰,殲滅和牽制了大量日偽軍,迫使其退守主要交通線、重要城市和沿海地區。1945年7月26日,中、美、英三國政府發表《波茨坦公告》,要求日本政府立即宣佈無條件投降,否則日本即將迅速完全毀滅。8月6日和9日,美國在日本廣島和長崎擲下兩顆原子彈,給日本以巨大打擊。8日,蘇聯政府對日宣戰,同時宣佈參加《波茨坦公告》,9日,100餘萬蘇軍從北、東、西三個方向進攻侵佔中國東北的日本關東軍。同一天,毛澤東發表《對日寇的最後一戰》的聲明,各解放區軍民立即展開全面大反攻,解放了大片國土。在中國、蘇聯、亞洲各國以及美、英等盟國軍隊的共同打擊下,日軍迅即崩潰。 8月15日,日本宣佈無條件投降,9月2日簽署投降書,日本侵華戰爭以失敗而告終。 日本侵華戰爭的失敗,原因是多方面的。從政治上看,日本軍國主義進行的是追求侵略擴張、奴役他國人民的非正義戰爭,「多行不義必自斃」是造成它戰爭失敗的根本原因。日本軍國主義自以為倚仗幾百萬大軍就可以為所欲為,豈不知它所進行的不義戰爭雖取得一些局部的、暫時的勝利,但在中國人民、亞洲人民和世界人民反對軍國主義和法西斯的正義鬥爭和無比強大的力量面前,終究逃脫不掉失敗的命運。從經濟上看,日本是一個國土狹小、資源貧乏的國家,難以支持這樣一場大規模的消耗戰爭。從軍事上看,軍令、軍政分離,陸、海並立,使日軍在一系列重大戰略決策問題上,常常是政出多門,各行其是;戰略目標脫離客觀條件和現實基礎,一味追求擴大戰線,作戰指揮呆板、僵化,缺乏靈活性; 迷信「天皇神威」和精神力量,驕兵思想惡性膨脹;軍事思想落後等等。 而中國人民的持久抗戰,之所以能夠堅持並取得最後勝利,首先是由於中國共產黨倡導建立並堅持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促成了全國性抗戰,制定了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戰路線和持久戰的戰略總方針,以及各項正確的方針、政策;第二是由於全國各族人民、社會各階層、各黨派包括國民黨內的廣大愛國人士和官兵,以及海外僑胞,特別是廣大工農兵的英勇犧牲、團結奮戰;第三是由於敵後解放區軍民堅決貫徹黨中央提出的正確路線、戰略方針和戰略戰術原則,抗擊敵軍主力,擔負了抗擊侵華日軍的大部和幾乎全部偽軍的重擔; 第四是由於世界反法西斯各國人民的廣泛同情和支援。抗日戰爭是中華民族百餘年來反抗帝國主義侵略第一次取得完全勝利的偉大的民族解放戰爭,它徹底粉碎了日本帝國主義的狂妄企圖,不僅為中國自身的獨立解放,而且為世界進步人類的反法西斯正義事業作出了不可磨滅的歷史貢獻。 ------------------ 一鳴掃瞄,雪兒校對 |
後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