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
1756—1763年的「七年戰爭」,是歐洲兩大軍事集團即英國-普魯士同盟與法國-奧地利-俄國同盟之間,為爭奪殖民地和霸權而進行的一場大規模戰爭。戰場遍及歐洲大陸、地中海、北美、古巴、印度和菲律賓等地。這次戰爭對於18世紀後半期國際戰略格局的形成和軍事學術的發展均產生了深遠影響。 七年戰爭前夕,歐洲各大國之間的關係正醞釀著新的大變動,各種矛盾錯綜複雜。其中對全局起決定作用的首先是英法矛盾。英國從16世紀末葉到17世紀70年代先後打敗西班牙和荷蘭,它同剩下的唯一強大對手法國的矛盾迅速上升,兩強決戰勢所難免。其次是普奧矛盾。自從神聖羅馬帝國分裂為一系列獨立的諸侯國,普魯士和奧地利最為強大,它們都想成為德意志諸侯國中的霸主,同時由於奧地利哈布斯堡皇室領地西裡西亞在兩次「西裡西亞戰爭」中被普魯士佔領,兩國的鬥爭日益尖銳化。再次是俄普矛盾。沙皇俄國在18世紀初葉打敗瑞典而成為歐洲強國之後,繼續推行西進和南下擴張政策,並把目標首先指向東普魯士。普魯士的日益強大和對外擴張,構成了俄國西進的阻力,兩國關係急劇惡化。 在上述背景下,各國都積極爭取盟國,孤立對手,縱橫捭闔,朝秦暮楚,展開尖銳而複雜的外交鬥爭。1756年1月16日,英普首先締結《白廳條約》,規定雙方負責在德意志境內維持和平,並以武力「對付侵犯德意志領土完整的任何國家」,矛頭直指奧、俄、法三國。鑒於此,俄國女皇葉麗薩維塔政府決心放棄原先簽訂的《俄英條約》,於1756年3月25日轉向同奧地利結成攻守同盟。稍後,法王路易十五政府於5月1日毅然與宿敵奧地利簽訂相互保證的第一次《凡爾賽條約》,雙方保證各自提供軍隊,援助另一方反擊任何敵人。 隨著兩大軍事集團的形成,雙方都進一步爭取同盟者。結果,漢諾威(英國王室在歐洲大陸上的世襲領地)、黑森-卡塞爾、不倫瑞克等德意志諸侯國以及葡萄牙先後參加英普同盟;瑞典、薩克森和神聖羅馬帝國的大多數德意志諸侯國以及西班牙則先後參加法奧俄同盟。 在歐洲各派力量的分化組合行將完成之際,普王弗裡德裡希二世判斷戰爭已不可避免,從普魯士所處戰略地位考慮,與其等待敵人進攻,不如趁敵人尚未完全準備就緒之機,先發制人,於1756年8月底親率9.5萬人的軍隊對薩克森發動突然襲擊,七年戰爭由此爆發。 在普軍預有準備的軍事行動面前,薩克森軍很快陷入包圍,被迫投降,首府德累斯頓隨即被普軍佔領。在普軍對薩克森軍形成包圍時,奧地利派出一支軍隊火速增援,雙方在埃格爾河和易北河會合處的洛沃西采遭遇。交戰結果,奧軍未能突破普軍防禦,因此無法挽回薩克森的敗局,1756年的戰局以普軍的勝利告終。 1757年初,弗裡德裡希二世決定挾薩克森戰勝之餘威,進軍波希米亞。5月6日,普軍向布拉格發起進攻,奧軍被迫退守城內。為解布拉格之圍,奧軍一部向布拉格開進,普軍亦派一部迎擊。兩軍在科林附近遭遇激戰,普軍失利,隨後解除了布拉格之圍,退回薩克森。此間,法軍分兩路在西線展開了軍事行動。弗裡德裡希二世從布拉格撤軍後,審時度勢,選擇其一路打擊之。兩軍於11月間舉行羅斯巴赫會戰,法軍大敗。當年,俄軍亦於5月間開始向戰場調動軍隊。夏季,乘奧、法軍對普軍兵力的牽制,進軍東普魯士,期間兩軍展開大耶格爾斯多夫之戰。普軍先佔優勢,但俄軍後又反敗為勝。戰鬥中,俄軍著名統帥,當時的旅長魯緬采夫嶄露頭角。俄軍取勝後,沒有發展勝利。普軍在羅斯巴赫會戰後,主力又由西東進,截擊進入西裡西亞的奧軍,並於12月間舉行全年度的最後一次大會戰洛依滕會戰,取得全勝。 1758年,反普同盟諸國總兵力進一步增加,但由於戰略指導上缺乏全局觀念,作戰行動不協調的情況嚴重存在。普軍趁敵方觀望之機,由洛依滕長驅直下奧地利領地摩拉維亞,並包圍奧軍主力一部駐守的奧爾米茨。此時解凍期已過,俄軍又重新西進。普軍遂放棄奧爾米茨,北上迎戰俄軍。普俄兩軍於8月25日在屈斯特林城附近的措恩多夫村展開血戰,打成平手。普軍在休整期間,於10月間遭到奧軍突然襲擊,傷亡慘重,與戰爭初期相比,實力已明顯下降。 1759年的戰爭又以俄軍的西進為前奏。由於俄軍已佔領東普魯士,因而在戰略上作出調整,準備同奧軍會合,攻克柏林。普軍亦以俄軍為主要目標,7月間在法蘭克福東南截住俄軍,但戰敗。8月,俄奧兩軍在法蘭克福會師。為防俄奧聯軍進攻柏林,普軍集結兵力再次前往阻截,雙方展開了著名的庫納斯多夫會戰,結果普軍失敗。這場會戰使1759年成了七年戰爭的轉折年,普軍統帥弗裡德裡希二世對戰爭前途產生了悲觀情緒。只是由於冬天的來臨,俄奧聯軍才未對普軍採取進一步行動。 1760年,俄奧聯軍在戰略上又產生分歧。俄軍主張攻打柏林,而奧軍則急欲奪取西裡西亞,於是兩軍又各自為戰。10月間,俄軍乘奧軍與普軍周旋之機,曾一度偷襲柏林得手,後在普軍主力回救時放棄。普軍在解除柏林危急後,調頭迎戰奧軍,雙方在薩克森境內舉行托爾高會戰,普軍勉強取勝,從而渡過了艱難的1760年。 1761年,普軍依然面臨三面受敵的困境:法軍威脅漢諾威,俄軍伺機攻取科爾貝格,而奧軍則佔領了西裡西亞。下半年,俄軍主力南下同奧軍會合,幫助奧軍在西裡西亞取得一系列勝利,使普軍在全戰線的防禦岌岌可危。為攻克柏林,俄軍另一部在魯緬采夫將軍指揮下開始圍攻柏林的門戶科爾貝格。當年12月,科爾貝格失陷。 由於南北兩線的相繼失利,普軍在戰略全局上幾乎陷入絕境。但這時發生了一個偶然的但對戰爭全局產生重大影響的事件,這就是俄國女皇葉麗薩維塔病死,其外甥彼得三世繼位。此人有一半普魯士血統,從小在普魯士長大,是俄國統治集團中親普勢力的總代表。他繼位後,俄國立即退出戰爭,將所佔土地歸還普魯士,並轉向同普魯士結盟。普魯士由此免於徹底覆滅的厄運,有的歷史學家稱此為「勃蘭登堡王室的奇跡」。 在歐洲大陸以外,戰爭主要表現為英國和法國在海上和各殖民地的爭奪。戰爭初期,英國在戰略上側重於以海軍同法國海軍在海上交戰。1756年,英國艦隊在梅諾卡島戰役中失敗。此後,受命組閣的英國陸軍大臣皮特提出了以爭奪海外殖民地為主的新戰略。英國逐漸扭轉了戰略上的被動局面,先後奪取了原屬法國的加拿大和加勒比海大部地區。1762年,又從站在反英一方介入七年戰爭的西班牙手中奪取了古巴。英國還以殖民軍隊為主力,在海軍的支援下,同法國殖民軍在印度和菲律賓等地展開角逐,最終完全控制了這些地區。 以俄國退出戰爭為標誌,七年戰爭進入了尾聲。由於英國在海外取得了決定性勝利,普魯士又重新奪回了西裡西亞,加之各國已被戰爭拖得筋疲力盡,七年戰爭的結局基本已經形成。基於這一情況,交戰各國相互間簽訂了一系列停戰和約。1763年2月15日,以普魯士為一方,奧地利和薩克森為另一方,簽訂了結束七年戰爭的《胡貝爾圖斯堡和約》。 根據上述協議與和約,普魯士鞏固了它對西裡西亞的佔有權;英國取得了加拿大和法國割讓的密西西比河以東的所有領土,並且用梅諾卡島換取了塞內加爾,用古巴換取了佛羅里達的一部分;奧地利放棄了收復西裡西亞的要求;法國喪失了北美和南亞的大部分殖民地,但重新獲得英國歸還的貝爾島、瓜德羅普、馬提尼克、聖路西亞、加利,以及北大西洋的密克隆和聖皮埃爾島;西班牙在付出代價後,重新獲得古巴和菲律賓。 七年戰爭是法國革命戰爭前歐洲各主要國家都相繼捲入的最後一次大規模戰爭。英國由於在戰爭爆發時已經歷資產階級革命,並處於以機器生產代替手工生產的世界第一次產業革命時期,經濟、軍事實力獲得長足發展,同時由於以老威廉·皮特為核心的統治集團的戰略指導發揮了積極作用,因而取得了戰爭的勝利。普魯士由於在軍事上作出了充分準備,加之弗裡德裡希二世的統帥才能,以有限的人力物力在歐洲大陸上同當時幾乎所有的大陸強國相對抗,取得多次會戰的光輝勝利,但它稱霸歐洲,多面樹敵,窮兵黷武的軍國主義政策是不足為訓的。七年戰爭中,法國、奧地利、俄國等國結成聯盟,在總兵力上並不弱,但其內部戰略目標各異,形不成合力,授敵以可乘之隙,犯了聯盟戰爭之大忌。 七年戰爭對軍事學術的重大影響主要在於,它暴露了當時歐洲軍隊盛行的分兵把口式的「警戒線戰略」和以威脅敵軍補給線為主要目標的「機動戰略」,以及呆板的線式戰術的缺點。隨著各國經濟承受能力的提高,軍隊人數增大,火力加強,後勤補給制度也不單靠補給線,這些新的歷史條件,呼喚著集中兵力,以殲滅敵軍有生力量為主要目標的決戰戰略和便於利用地形地物發揮火力,保存自己的比較靈活的戰鬥隊形和戰術。從七年戰爭的某些會戰勝負原因中,可以看出幾十年後法國革命戰爭和拿破侖戰爭中臻於完善的決戰戰略和疏開隊形的端倪。 ------------------ 一鳴掃瞄,雪兒校對 |
後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