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80 捻軍起義



中國人的英勇頑強之精神

  捻軍起義是爆發在太平天國革命時期北方的農民起義。
  捻軍是19世紀初開始活動於皖、魯、豫一帶的農民秘密組織。所謂「捻」,即農村迎神賽會時要搓捻子燃油,因此得名。他們活動分散,每一股稱為一捻,少則幾人、幾十人;多者不過二三百人。越是荒年,人數越多,「居者為民,出者為捻」,多是一些生路艱難的農民群眾。清政府雖然一直嚴禁結捻,但是由於捻黨是分散零星的武裝活動,所以還沒有把它視為大患。
  1853年太平軍北伐時,淮河兩岸的捻黨紛紛響應。可惜太平軍沒有很好地發動和組織他們,捻黨仍然是半農半兵、各自活動的戰鬥力量。1855年黃河大決口(開封以東銅瓦廂),下游改道北流,入大清河。魯西南以及皖北、蘇北災害十分嚴重,農民更加飢寒交迫。同年,捻黨首領們在安徽雉河集(渦陽)會盟,推舉張洛行(張樂行)為盟主,號「大漢盟主」,有幾十萬捻黨承認他是領袖。從此,張洛行統一指揮下的捻軍,成為太平天國在北方的友軍。捻軍的活動使清朝十分憂慮,因為他們的活動地區不是太平軍的長江沿岸,更不是天地會的南方各省,而是活躍在淮河南北,直至山東、河南,迫近清朝心臟地區。因此清朝常把捻軍和太平軍並列,稱之為「發捻」。但捻軍在各方面的水平都遠不如太平軍:第一,仍然分散,各自為戰,很難統一指揮;第二,以騎兵為主,流動作戰,很少和清軍打硬仗、大仗;第三,缺乏明確的奮鬥目標和綱領,連曾國藩都說:「捻匪之人多志大遠不如粵匪」;
  第四,領導成份複雜。儘管這樣,太平軍以捻軍為友軍,還是取得了不小的戰績。1862年,太平天國封張洛行為沃王、征北主將。1863年,張洛行犧牲,他的侄子張宗禹收復雉河集,繼續鬥爭。
  1866年秋,捻軍在河南許州(許昌)分成兩支:東捻和西捻。東捻軍由賴文光、任化邦領導,轉戰於中原地區;西捻軍由張宗禹領導,進軍陝西,同東捻軍呼應。
  曾國藩和後來的李鴻章看出了捻軍的弱點,改變了尾隨追打的方法,改為「畫河圈地」的新戰術,即利用河流等自然地形,緊縮防線,將農民軍擠堵到難以馳騁的狹窄區域,使之發揮不出流動奔襲的特長。東捻軍就是這樣被逼到山東半島登州(蓬萊)、萊州(掖縣)一帶狹小的地區。此時的捻軍已是孤軍作戰;捻軍的敵人又是中外反動派的聯合勢力。1867年底,東捻軍戰敗,在轉向蘇州時,任化邦先被部將(潘貴升)殺害;賴文光又在揚州被俘(1868年1月)犧牲。
  西捻軍的主要對手是左宗棠。他們粉碎了左宗棠的包圍,回援東捻軍,進入山西,打到直隸,兵鋒直指北京。清廷震動,下令京師戒嚴。西捻軍這時(1868年2月)更是孤軍作戰。他們在冀、魯、豫三省平原的作戰,削弱了力量。他們的敵人又是李鴻章、左宗棠以及英法侵略者的聯軍,力量對比懸殊。1868年8月,西捻軍被圍困在黃河、運河、徒駭河之間,結果全軍覆沒,張宗禹投徒駭河而死。
  捻軍的鬥爭自1853年開始,堅持了16年的英勇鬥爭,在北方大地沉重打擊了清朝腐朽統治,體現了中國人民英勇戰鬥的革命精神。
  ------------------
  一鳴掃瞄,雪兒校對
後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