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
《天工開物》是我國明代大科學家宋應星(1587—1663年)的代表作,初版於崇禎十年(1637年),是作者任江西分宜教諭時(1634—1638年)撰寫成的。 明代是我國古代農業、手工業、商業都比較發達的階段,由於商品經濟的發展,明代中期後,部分地區,不少行業中還出現了資本主義萌芽。在農業中,耕地面積擴大,作物品種得到改良和增加,糧食作物、經濟作物的單位面積產量和總產量都有了明顯提高。一些地區出現了專業化經營。明代手工業種類較多,且已具備了一定規模,尤其是與國計民生關係較為密切的冶金、陶瓷、紡織等行業最為發達。明代商業和交通亦較發達,一些巨商往往致富於數千里之外。農業、手工業和商業的發展,都有力地促進了科學技術的發展。徐光啟(1562—1633年)《農政全書》、李時珍(1518—1593年)《本草綱目》、徐弘祖(1586—1641年)《徐霞客遊記》等長篇巨著,都是明代中期以後產生出來的。明代科學著作大都具有承前啟後、集歷代之大成的特點:它們既總結了前人的優秀成果,而在研究方法和學術思想上,卻又有許多創新。 人們重視實踐,許多學術觀點都往往帶有啟蒙思想的氣息。這樣一個時代,自然要在科學內容和學術思想上為《天工開物》的產生創造出更為優越的條件。 宋應星,字長庚,明南昌府奉新縣北鄉人。他出生在官宦之家,書香門第,自幼聰慧過人。萬曆四十三年,時年28歲的宋應星便與其兄一起在江西鄉試時同榜中舉,一時傳為佳話。宋應星興趣十分廣泛,對農業、手工業生產都比較注意觀察和研究。當科舉場中屢受挫折,以致「六上公車而不第」之後,他便幡然醒悟,一方面為官,一方面著書立說起來。遂成為一名科學上的巨人。 《天工開物》一書原分作18卷,依次為:乃粒(五穀)、乃服(紡織)、彰施(染色)、粹精(糧食加工)、作鹹(制鹽)、甘嗜(制糖)、陶埏(陶瓷)、冶鑄(鑄造)、舟車(車船)、錘鍛(鍛造)、燔石(燒造)、膏液(油脂)、殺青(造紙)、五金(冶金)、佳兵(兵器)、丹青(朱墨)、曲櫱(制曲)、珠玉。前面一些卷目都是與人民群眾日常生活關係較為密切的內容,這樣一種排列次序,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作者貴五穀而賤金玉的思想。該書份量最大的是農業技術,其次是金屬冶鑄技術。宋應星撰寫此書的目的,一是要向人們系統地介紹農業、手工業的生產知識。他認為天覆地載,物號數萬,若每一種知識都要靠別人口授,或者親自去觀察,那是認識不了多少東西的,故應向書本學習。二是強調生產知識之重要,批判那種輕視生產勞動,連棗梨之花都不能分辨,而侈談楚萍的錯誤傾向。 從內容上看,《天工開物》一書有幾個特點:一是門類多,技術範圍較廣,包含了我國古代農業、手工業的各主要部門。 我國是個偉大的文明古國,在農業和手工業方面曾有過許多重大的發明和創造,但在浩如煙海的文化典籍中,卻無一部全面反映農業、手工業生產技術的書。《考工記》一書的內容雖也比較豐富,但它反映的主要是先秦時期的百工技藝,有關農業生產技術則涉及較少,《天工開物》則承上啟下。二是既全面系統,又深入細緻;既有一般性介紹,又重點突出。無論在廣度還是深度上,其均非其他古代技術專著可以比擬。三是重視實踐,以實帶虛。全書以描寫生產過程、介紹技術要點為主,絕少空發議論。間有議論時,也是言簡意駭,精闢之至。四是重視各種事物間的數量關係,及其所引起的質量變化。作者在書中經常使用一些數字比例來說明問題。五是堅持從客觀事物的內部去尋找事物變化的客觀規律。六是具有批判精神,對一些不正確看法,能依據自己的調查研究,重新作出判斷。七是重視人的自然屬性,較好地闡述個人在自然界中的地位。認為人是不能永遠活著的,在這短暫的一生中,要靠五穀來維持生命,但五穀不能自生,要靠人去種植。 《天工開物》一方面繼承和發揚了前人的優秀成就,另一方面也有許多新的研究成果。它的主要技術成就是:第一,在作物分類學上提出了一些新的方法和標準,且與今人之分類法十分接近。如它把古代農業歸納成了乃粒、乃服、彰施、粹精、甘嗜、膏液、曲櫱7個大類,這在先世或者同時代的其他農書以及本草類書中是不曾見過的。該書還把水稻排到了五穀之首,稻下又分出了水稻、旱稻,麥下又分出了大麥、小麥,並指出了蕎麥非麥。這些分類方法,給人一種眉目清秀之感。 第二,在水稻栽培技術上,較早地闡明瞭秧齡和早穗的關係。它首次記述了再生秧技術,以及冷漿田中以骨灰、石灰包秧根的技術,這對於提高糧食作物的產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它還最先記述了早稻在乾旱條件下變異為旱稻的問題,從而在世界生物變異理論上寫下了光輝的一頁。 第三,在麥類栽培管理技術方面,最先指出了以砒霜拌豆麥種子以作防蟲殺蟲之法,最先指出了蕎麥的吸肥性。 第四,在養蠶技術上,最先記述了利用「早雄配晚雌」的雜交優勢來培育新品種的方法,並指出了家蠶「軟化病」的傳染性,指出「需急擇而去之,勿使敗群」的處理方法。 第五,較早記述了山羊絨可用於織造之事。 第六,在金屬冶煉方面,空前絕後地記述了串聯式炒煉法,較好地記述了明代灌鋼工藝的發展,首次記述了今俗稱為「燜鋼」的箱式滲碳制鋼工藝,最早記述了火法煉鋅的操作方法。 第七,在鑄造技術上,最早以圖文並茂的方式記述了大型器物的鑄造工藝,較早圖示了活塞式鼓風箱的使用情況。 第八,在金屬加工方面,最早明確地記述了響銅的合金成分以及有關響器的成型工藝,最先記述了鐵錨鍛造工藝、鋼鐵拉拔工藝以及一種叫做生鐵淋口的特殊化學熱處理工藝,較早地詳述了金屬復合材料技術的基本操作。 第九,煤炭技術方面,較早對煤進行了分類,較早記述了煤井排除瓦斯的方法。 第十,化工技術方面,最早記述了銀朱生產過程中的質量互變關係,可認為這是「化合物」觀念和「質量守恆」觀念的萌芽。…… 《天工開物》一書在崇禎十年初版發行後,很快就引起了學術界和刻書界的注意。明末方以智《物理小識》較早地引用了《天工開物》的有關論述。還在明代末年,就有人刻了第二版,準備刊行。大約17世紀末年,它就傳到了日本,日本學術界對它的引用一直沒有間斷過,早在1771年就出版了一個漢籍和刻本,之後又刻印了多種版本。19世紀30年代,有人把它摘譯成了法文之後,不同文版的摘譯本便在歐洲流行開來,對歐洲的社會生產和科學研究都產生過許多重要的影響。如1837年時,法國漢學家儒蓮把《授時通考》的「蠶桑篇」,《天工開物·乃服》的蠶桑部分譯成了法文,並以《蠶桑輯要》的書名刊載出去,馬上就轟動了整個歐洲,當年就譯成了意大利文和德文,分別在都靈、斯圖加特和杜賓根出版,第二年又轉譯成了英文和俄文。當時歐洲的蠶桑技術已有了一定發展,但因防治疾病的經驗不足等而引起了生絲之大量減產。《天工開物》和《授時通考》則為之提供了一整套關於養蠶、防治蠶病的完整經驗,對歐洲蠶業產生了很大的影響。著名生物學家達爾文亦閱讀了儒蓮的譯著,並稱之為權威性著作。他還把中國養蠶技術中的有關內容作為人工選擇、生物進化的一個重要例證。據不完全統計,截至1989年止,《天工開物》一書在全世界發行了16個版本,印刷了38次之多。其中,國內(包括大陸和台灣)發行11版,印刷17次;日本發行了4版,印刷20次;歐美發行1版,印刷1次。這些國外的版本包括兩個漢籍和刻本,兩個日文全譯本,以及兩個英文本。而法文、德文、俄文、意大利文等的摘譯本尚未統計入內。《天工開物》一書在一些地方長時期暢銷不滯,這在古代科技著作中並不是經常看到的。 ------------------ 一鳴掃瞄,雪兒校對 |
後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