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
1954年3月1日,美國國會眾議院正在進行著緊張激烈的辯論。輪到馬薩諸塞州共和黨發言人喬·馬丁發言了,只見他正了正眼鏡,清了清嗓子,手握一大疊厚厚的講稿,大聲宣講起來。台下議員席上坐無虛席,有的人在竊竊私語,有的人好像在閉目養神,還有的人「吞雲吐霧」,但看得出,無論是持贊同或反對意見的人都在仔細地傾聽著他的發言……突然,從觀察員的座席上站起一些人,手持自動手槍,一聲不吭就朝著議員們扣動了扳機……剎時,所有的人都驚呆了,不知何處鑽出來這麼多天兵天將,他們癱在了座椅上動彈不得。還是正在發言的喬·馬丁先生首先反應過來,他馬上對著麥克風大喊:「立即休會,大家趕快撤離會場。」聽到這一聲喊,議員們才如夢方醒,什麼也顧不上就抱頭鼠竄,有的鑽到桌下,有的踩翻椅子,亂作一團。幸虧保安警察行動迅速,聽到射擊聲,很快地衝了進來,一陣對射制服了這伙暴徒。但慌亂之中仍有五名議員倒在了血泊之中,造成了美國國會歷史上最駭人聽聞的慘案。然而這只是國會大廈內經常發生的各種謀殺、暗殺事件中的一件。 美國國會大廈是美國國會的辦公大樓,座落於美國首都華盛頓市中心一處海拔83英尺高的高地上,此地後被稱為國會山。1793年,美國首任總統喬治·華盛頓親自為它奠基,採用的是國會大廈設計競賽的第一名獲得者、著名設計師威廉·桑頓的設計藍圖,於1800年落成並開始使用。1814年英美第二次戰爭時,英國軍隊曾將它付之一炬,1819年又重新修建直到1867年再次落成,以後又經不斷修繕擴建,才達到目前的規模。國會大廈從它誕生之日起就是那麼命運多桀,可貴的是,它仍能傲然挺立。 讓我們來看看這座不屈的建築吧。 用白砂石和大理石建築的國會大廈,中央穹頂和鼓座仿照萬神廟的造型,因採用了鋼構架,因而外部輪廓顯得十分豐美,在中心大圓頂的上面,豎有一座19.5英尺高的青銅像——「自由雕像」,頂尖離地有百餘英尺之高,成為華盛頓最引人注目的路標。 這座長達751英尺,寬350英尺的大廈,正中是一個寬敞明亮的大廳,可容納二三千人,大廳四周的牆壁和圓穹形的天花板上滿是記述美國獨立戰爭和歷史上重大事件的巨幅油畫和壁畫——這些作品與意大利文藝復興時代的宗教畫極為相似,還有林肯、傑斐遜等名人的石雕像,華盛頓總統的雕像居於最正中。大廈的北廂為參議院,大會場內懸掛著一面碩大的美國國旗,旗前面是議長的席位,再前面是記錄席和發言席,美國總統也就是在這裡宣讀國情咨文。大廈南廂為眾議院,眾議院的會場形式與參議院相差無幾。兩院還有小會議廳和國會領袖辦公室等大小540間房子。連結參議院與眾議院的是長廊與雕像廳。在長廊兩旁,意大利的名畫家把全美國的花草樹木、飛禽走獸組成圖案繪成壁畫,蔚為壯觀;雕像廳中有幾十座坐式立式,或銅鑄成或石雕的巨型雕像,它們是美國各州歷任議員中有代表性的人物刻像。大廈的四周是草坪和樹林,芳草如茵,樹木常青。 根據美憲法規定,首都華盛頓的建築物都不得超過國會的高度,所以,國會山上的國會大廈成為華盛頓的最高點。站在國會大廈上向遠處眺望,華盛頓市的所有街區以此為中心,各種景物盡收眼底。而從周圍看國會大廈,卻猶如深綠色地毯上安放的一座像牙雕刻,玲瓏剔透、凝重而精美。 ------------------ allan9掃校 |
後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