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
天津位於華北大平原,北依燕山,東臨渤海,是近百年發展起來的大城市。天津原名直沽,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死後,駐守北京的燕王朱棣,曾率大軍從此渡河南下,奪取其侄朱允炆的皇位,並將直沽改名天津,意即「天子渡河之地」。此後,又在這裡修城駐軍,逐漸形成了城市的雛型。 清朝定都北京以後,為了鞏固京師,不斷加強天津的守備,在這裡設水師營。由於天津水上交通便利,華北各地商人都經由這販運貨物,使天津的商業逐漸發展起來。到清朝末年,天津被闢為通商口岸,帝國主義大都經天津窺伺北京。他們在這圈租界、駐軍隊、辦教會,拐騙中國兒童,遭到了天津人民的強烈反抗。著名的大沽口炮台守衛戰、天津教案以及天津義和團運動,都體現了中華民族頑強不屈的精神,在歷史上留下了極其光輝的一頁。 在天津薊縣黃崖關有一段古長城,拱衛著天津城,它就像一條蒼龍臥在崇山峻嶺之上,飛峰越谷,起伏騰躍,令人望而生畏,被當地人民稱為「薊北雄關」。據歷史記載,薊縣長城始築於北齊年間,後來隋朝加以擴建。最有名的是明代戚繼光在這裡督修長城,這位「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橫戈馬上行」的抗倭名將曾經鎮守薊州16年。深受人民的愛戴。他曾上書朝廷,請求重修長城。得到批准後,整整花了3年,軍民同心,在1000多公里的邊防線上築起了1000多座敵樓。使外敵不敢輕舉妄動,而修築長城的過程中留下了許多動人的故事。 黃崖關東有一段長城叫太平寨長城,其西段建有一座方形敵樓,當地人民稱為「寡婦樓」。據說當年修長城的隊伍中有一支河南兵,其中有12名年輕士兵。他們的妻子在家鄉整日盼望丈夫早日歸來,可杳無音訊。於是,她們相邀結伴,出門尋夫。歷經千辛萬苦,12名年輕女子來到了薊縣,並找到了那支河南兵,一打聽她們的丈夫全都為修長城獻出了生命。這一來,12名寡婦放聲痛哭,正碰上戚繼光騎馬經過這裡,他勒住戰馬,上前問明情況,立即拿出一筆豐厚的撫恤金,分給12名寡婦,並好言撫慰勸他們節制哀痛,回家贍養父母子女。 12名寡婦雖然悲痛,但也為戚將軍的誠意所感動。她們商議了一陣,決定暫不回家,把錢捐給軍營,自己也留下來修築長城。她們不怕辛苦,日夜幹活,終於修成了這座禦敵方樓。當地軍民為紀念這12名深明大義的巾幗英雄,就把這座敵樓稱做「寡婦樓」。 ------------------ allan9掃校 |
後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