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
第二天,也就是農曆八月十五,下午二時四十五分,三江善堂的三位執行董事李中丞、丘億、黃公藍同乘一輛小車來到惠如樓。剛一下車,生得又矮又肥的惠如樓黃老闆便迎上前來拱手作揖:「三位董事光臨敝樓,多謝!多謝!請隨小弟來!請隨小弟來!」彎腰伸手,「請!請!」 黃老闆引領三人上二樓偏房,李中丞一看,心中打個突:大門內已看到三幾個堂口打手打扮的青年人,現在偏房門口又站著兩個! 金城、富國威和姜雄已在房中等候,一見李、丘、黃三人進來,連忙站起,拱手為禮。金城道:「有勞三位大駕,恕罪!恕罪!請坐!」做了個「請」的姿勢。 李、丘、黃三人連忙拱手還禮:「豈敢!豈敢!金堂主客氣……」寒暄話未說完,李中丞已先作了一揖:「金堂主真是年青有為,後生可畏!在下欽佩!在下欽佩!」同時又向富、姜二人作了一揖。 彼此一番寒暄,各自落座。 金城向外打了一個響指,茶樓夥計立即送上美酒佳餚、鮮果茶點。 金城一邊說著客套話,一邊只管向眾人敬酒,大家著實熱鬧了一陣子。 熱鬧一會後接下來的自然是冷常場面果然稍稍冷下來,金城不失時機地站起身,向三位董事拱拱手:「跟各位董事久未謀面,今天小弟特備了一點薄禮,不成敬意。」邊說邊向姜雄做個手勢,姜雄把三件包裝精美的禮物拿出來。 事前金城已打聽清楚:這三位董事都是五十來歲的大商家,老於世故,與官府有所交往,個人各有所好:李中丞喜書法,黃公藍愛國畫,丘億迷古玩。 金城先拿起一件長條狀禮物,雙手遞給李中丞:「這是北宋書法大家蔡襄的墨寶,李董事請笑納。」又拿起另一個長條狀禮物,雙手遞與黃公藍:「這是元名家朱德潤的真跡,黃董事請笑納。」再拿起一個盒狀禮物,雙手遞與丘億:「這是一對漢代的夜光杯,丘董事請笑納。」 金城執禮甚恭,令這三位董事真有點不好意思,急忙站起身雙手接過禮物,口中連稱:「金堂主太客氣了!太客氣了!無功不受祿,怎好意思收這樣的重禮,真是多謝!多謝!」邊說邊不斷地鞠躬。 金城心中明白,這三人在不斷地鞠躬道謝,其實心裡未必相信自己真的會送給他們如此珍品,但又不方便拆開來看--他們的心裡是打著疑問的。 一般說來,西方人收了禮物要當面拆看,然後表示自己的讚賞和謝意,這是禮貌;中國人與此相反,當面拆看收受的禮物是不禮貌的。金城現在正擔心他們「拘禮」,要他們當面看了,自己才好進行下一步的行動,便拱手道:「三位對文物古董都是行家,我金城只是略懂一二,三位不妨現在就拆開來看看,評評小弟的眼光。」 一個人若深愛某物,那末,這種東西就對他產生極大的甚至可以說是無法抗拒的誘惑力,更何況是一件珍品!三位董事只是礙於禮貌才強壓著自己一探究竟的慾望--金城判斷得不錯,他們心中都不大相信會突然收到如此厚禮--現在聽金城這樣一說,也就老實不客氣。 打開那卷軸,拿起那夜光杯,三人都不禁眼放異采,發出「呀」的一聲,口半張著,細細把所得禮物觀賞一遍,再次向金城打躬作揖:「果然是珍品!果然是珍品!金堂主如此厚禮,在下受之有愧!受之有愧!」 金城拱手還禮:「受之無愧!受之無愧!三位董事客氣了!客氣了!」目視李中丞,「不知李董事可把敝堂的欠單帶來了?」 「帶來了!帶來了!」李中丞見馬上又有一大筆進帳,高興得連手都有點抖了--不少有錢人對「錢」的感情,比窮人還要「深厚」--趕忙從懷中掏出江全手寫的借據,雙手遞給金城。 金城看清楚了,確是江全的筆跡,有江全的簽字和廣龍航運有限公司的印章,照上面訂明的條款,連本帶息現在廣龍堂要付給三江善堂共三萬三千大洋。 金城笑了笑,把欠單遞給富國威。富國威看了,一臉怒氣地瞪了三位董事一眼,再遞給姜雄。 富國威的一臉怒容和殺氣,令李中丞心中一跳,連忙避開富國威的目光,既有點不好意思,又有點膽怯地看看金城,低聲道:「不知金堂主是不是現在就……」「哈哈!」金城開懷一笑,「好說,好說!」從懷中掏出一張銀票,又接過姜雄遞回來的那張欠單,往桌上一放,「好吧!就這樣了結了!」 「多謝金堂主!多謝金堂主!」三位董事立即打躬作揖。 李中丞拿起桌上的銀票,一看,不覺一怔,「金……金堂主,這裡只是一萬大洋,但貴堂連本帶息,應該還敝堂三萬三千大洋啊!」 「李董事這話就說得不對了!」金城一擺手,神色從滿臉笑容變成陰森冷峻,「貴堂借給敝堂的錢,是貴堂的嗎!陳達生不過是把自己搜刮來的黑錢借你們的手借出來罷了!現在陳達生已死,這筆錢本已是無頭公案,我廣龍堂本可以一筆勾銷!不過看在貴堂與本堂多年交情的份上,就這樣表達表達本堂的謝意罷了,李董事這都不明白嗎!」 「但……但……」李中丞一時語塞,看看其他兩位董事,黃、丘二人也一時怔住,說不出話來。 「但是……但是陳揚生那兒催得緊啊!……」「且慢!」金城立即打斷李中丞的話,「李董事,本堂有欠陳揚生的錢嗎?這張欠單是江堂主寫給貴堂的,不是寫給什麼陳揚生的!」 李中丞呆住了,丘億突然站起身:「金堂主,陳達生生前把通過本堂借給貴堂的銀錢數目跟他的胞弟陳揚生說得很清楚。陳揚生跟我們說,如果他收不回這筆數,就要向他的族兄陳總司令求助,屆時可能對本堂不利啊!」 姜雄一拍桌子,霍地站起身:「丘董事,你想唬人嗎! ……」 姜雄的話未說完,只見富國威已蹦地跳起來,把金城新近送他的勃朗寧手槍從腰間一拔,從那個大獅子鼻裡「哼」出兩聲:「什麼一筆糊塗帳!我沒借他的他告我什麼!我廣龍堂送你們一萬大洋,你們竟連多謝都不會說,還搬個什麼陳揚生出來!告訴你們,你們跟他的事你們自己搞妥它!用嘴解決不了,就用這個!」說完,把手中槍往桌上「啪」地一拍,「這就乾脆利索!」 正像俗語說的,秀才遇著兵,有理說不清。富國威這一臉殺氣,再加這番話和這一連串動作,真把三位董事嚇得一下子臉子發青,全都說不出話來。 金城向富國威和姜雄擺擺手,再雙手向下按了按,示意他倆暫且息怒,坐下來,然後目光炯炯,語音更為陰沉地對李、黃、丘三人道:「陳揚生想要三萬三千大洋,既是無理,也是妄想!我現在給他一萬大洋,主要是看在三位的面子上,江湖道上也沒有誰會說我廣龍堂不夠義氣。我相信三位一定可以讓陳揚生高高興興地離開省城。」 「這……這……」李、黃、丘三人你望我我望你,面面相覷,不知下面該怎麼說。 金城很平靜地站起身,「剛才各位所收的『薄禮』,價值幾何,三位董事自然心知肚明,小弟無需多說了。現在小弟再贈三位幾句話。」說完,又向門外打了個響指。 像是說好的,何曙立即捧了文房四寶進來。 金城把紙在旁邊的幾上攤開,提筆一揮而就:「凡事有度,見好便收;過猶不及,極有若無。」 「這幾句話各位也可以轉達給陳揚生。」金城寫完,手指紙張,目視三人,「這樣吧,我金城辦事一向不強人所難,三位可以現在就商量妥當了,再答覆小弟,小弟半小時後回來。」向富、姜二人打個眼色,轉身走了出去。 富國威怒視三位董事一眼,才被姜雄拉了手肘,尾隨金城離開了偏房。 李、黃、丘看著他三人離去,慢慢坐下來,看看門口,門口兩旁站了兩個打手模樣的青年人。 三人面面相覷,又看看金城留下來的「十六字真言」,沉默了十多分鐘,只聽李中丞既像是對黃、丘二人說,又像是低聲地自言自語:「幸好陳揚生也只是想要回一萬元……」黃、丘二人沒哼聲,各人又看了看自己所得到的禮物,真有點愛不釋手:如果自己掏錢買,少說也要三五千大洋,而且未必買得到。如此珍品,也可說是無價的。「凡事有度,見好便收。」雖說可以利用陳揚生背後有個陳炯明這一點來嚇嚇金城他們,但這幫人明顯地不怕嚇。沒有陳炯明出頭,三江善堂是絕對不敢向廣龍堂硬討三萬三千大洋;若陳炯明真的出頭了,就算把這三萬三千大洋拿了回來,自己卻是一個仙也分不到,並無好處,等於白為陳揚生出力。若真的這樣跟廣龍堂鬧翻,得罪了這伙亡命之徒,結果對自己絕對是有害無益,後果甚至是不堪設想……現在如此了結,其實也沒有什麼吃虧……三人就這樣思前想後,權衡利害,計算得失,不時又看看門口的「侍衛」,不覺已過了二十來分鐘,最後還是黃公藍開了口:「審時度勢,適可而止。小弟認為還是就此了結吧。不知兩位意下如何?」 丘億看看李中丞,李中丞點點頭。丘億道:「兩位既然同意,小弟也沒意見。」 這時剛好半個鐘頭過去,金城與富國威、姜雄走了進來。金城一拱手:「三位董事,不知是否已商量出一個結果?」 李、黃、丘同時起身拱手還禮。李中丞道:「我們商量好了,就照金堂主說的辦。」 「哈哈!」金城笑道,「很好!很好!多謝!多謝!」邊說邊提起筆,在那張欠單上寫了幾行字,對李、黃、丘三人道:「口說無憑,就請三位董事簽個字。」 李中丞看看欠單,只見上面寫著: 民國十一年八月十五中秋日,廣龍航運有限公司償清三江善堂全部債務。 此據。 廣龍航運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 金城 三江善堂執行董事 即日下午於省城惠如樓 李中丞看看黃丘二人,猶豫了一下,在「三江善堂執行董事」後面空白處簽上自己的名字,再把筆遞給黃公藍。 三人簽了字,金城把欠單折起,放入懷中。為三人各斟了杯酒,自己再一舉杯,一臉的笑意:「有勞三位董事。本來應該設宴款待各位,但今天是中秋佳節,理應閤家團圓,那就改日再勞大駕了。來,中秋圓滿,萬事勝意。飲勝!」 李、黃、丘也只好舉起酒杯,心中真是哭笑不得。 就這樣,金城連出暗招,償清了廣龍堂欠下的全部債務,廣龍堂在黑道上的名氣因而越加大了。不覺已是一個多月過去。堂裡的賭場風平浪靜,煙檔、妓院「歌舞昇平」,生意穩定,金城日有進帳;街邊的一些流氓地痞也望風來歸,他們向堂中的某名首領獻上一份禮,請求加入廣龍堂。 照規矩,堂裡的首領得到這樣的禮後,便要把其中的一半上呈堂主,金城從這裡又得到一筆錢財。堂裡資金慢慢雄厚起來,金城便開始謀劃擴張:跟官府、警察局建立關係,攀上權貴,確立自己在上層的勢力;吞併一些小堂口,擴大廣龍堂的地盤,同時順便報昔日受辱之仇。 不過,金城不想使用一般堂口的堂主經常使用的方法——用錢來收買上層官員,他認為平白無故地向這類貪官「進貢」,實在是太「冤」,也未必能收到很好的效果。與其這樣,不如用這些錢來打賞下面的兄弟,使他們願意為自己賣命,更為合算。 金城認定,錢要用,但要用得是時候;純是收買,大半等於白花錢。金城不願幹這樣的事,他在等待機會。 不久,機會真的來了——這個機會一般黑道人物不會看到,他們最多是趁火打劫,而金城則使用了一般黑道人物不會使用的方法,使自己在社會上建立了名聲,令國民政府裡的一些官員也對他另眼相看。 這個機會對很多人來說純是一場大災難,那就是史有明載的「第八甫大火」,時間是1922年11月16日,農曆壬戌年九月二十八日。 當年的第八甫大致相當於今天廣州城中的光復中路。在它的北面有一處地名叫「第一津」(在今天仍是這個地名),那是明朝廣州城西面護城河的第一個碼頭(廣州人俗稱「步頭」)。從那兒往南數,便是第二甫、第三甫、第四甫、第五甫、第六甫、第七甫、第八甫,依次為第二個碼頭、第三個碼頭……,今天市區中最為繁華的路段之一上九路和下九路,當年便叫上九甫、下九甫。在今天的廣州城內,仍保留著第十甫、十二甫、十三甫、十五甫、十六甫、十八甫等地名。 廣州城西這條護城河,在清代時,是一條以運糧食為主的運輸要道,寬達六米。在民國時,船隻仍從南面珠江的「西壕口」(今天仍保留這個地名)進入這條當年的護城河,向北直達第一津。廣州市民稱這條河叫「西壕湧」,後因垃圾雜物使湧水嚴重污染,1966年鋪蓋了湧面,成了暗湧道,當年曾是運輸要道的河流也就永遠不存在了。當然,這是後話了。 第八甫當年是條「報業街」,此外還有不少店舖商號,更有大片民居。 今天的廣州城,高樓大廈林立,當年的廣州城卻基本上是平房,有少數二層樓房,其中大部分是木屋,其餘是磚木結構,市民的燃料全是木柴煤球,家中用具又基本上是木器,火災一起,若未能及時撲滅,隨即就會禍及四鄰,更兼第八甫火災時正是仲秋季節,風高物燥,風助火勢,火借風威,成輻射般蔓延,頓成一片火海。當年的消防水平跟現在相比實在是差得遠了,而且貪污盛行,竟有過消防車到了火災現場後,災民不給錢就不開水救火的事。第八甫的這一場大火,起因如何,史無明載,總之是一燒就燒掉了《國華時報》、《南越報》等七家報館、一大片商號店舖及民居。據後來的統計,損失達三十萬元。 當天金城並不知道這個消息。第二天早上起來,看到《國是日報》,不覺稍吃一驚。 大火撲滅後,該由民政局來「拯救」災民。但當年省城的民政局本來就貪官不少,做事不多,更受政局動盪的影響(受命於孫中山的討賊軍正準備從福建進軍廣東,驅逐陳炯明,令霸佔省城的陳炯明及其下屬惶惶不可終日),人心不穩,溥衍了事,除派人去處理了部分死者,把部分傷者拉去方便醫院(今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前身)及其他一些善堂醫院外,一時也無力去安置數百災民。貧苦百姓,本來就身無餘產,有的甚至是家徒四壁,生活艱辛異常,現在天降橫禍,祝融光顧,一把火被燒個精光,雖幸而逃得性命,也只能望天哀號。時屆仲秋,天氣漸冷,無衣無食,真可謂飢寒交迫,「嗷嗷待哺」。 金城細讀了這些消息,沉思了一會,突然靈機一動:這是一個揚名的好機會!說不定還可以發筆財! 半個小時後,廣龍堂的五大首領齊集林氏宗祠。眾人先給兩位前堂主上了香,然後在八仙桌旁隨便就坐——除了自己的主位外,金城有意不確定其他四名首領的位置,使他們處於平等的地位,從而避免爭權。 金城把《國是日報》攤在桌上,開門見山地道:「各位,昨天第八甫發生大火災,燒燬了不少報館、店舖和民居。現在大火熄了,民政局的人在那兒『善後』。現有數百災民無衣無食,飢寒交迫,急待救濟,民政局的人管不了這麼多。 各位兄弟,以前我們自己都曾嘗過這種飢寒交迫的滋味。現在我決定出資賑濟災民。」 金城話音剛落,其餘四人都面露大吃一驚的神色。有誰不知,這類黑道上的人物,老百姓有災有難時,他們不趁火打劫,就算是很有良心,積了極大的陰德了,哪聽過會有幫會堂口的人去賑濟受災百姓的? 姜雄與金城相交較深,比較廠解金城的性格脾性,也吃了一驚。其他三人更不必說了,全都張口結舌,眼睛呆呆地看著金城,比叫他們立即去殺人放火還要覺得驚奇。 金城微笑著,看著眾人。 富國威終於忍不住:「我說城哥,你怎麼突然大發善心,想起開善堂了?做我們這行的,一般市民在背後罵我們是爛鬼、流氓,報紙佬罵我們是幫會堂口,打家劫舍,殺人放火,擾亂社會治安,殘害老百姓。你老兄怎麼了?他們發生火災,你不叫我們堂裡的兄弟去趁機撈一把,就已是夠積德行善的了,怎麼想到要去『賑濟災民』?而且,真要去賑濟,也用不著我們,省城裡有不少善堂,讓他們去積德行善好了!」 富國威這樣一說,姜雄、莫七、萬良也認為有理,默默點頭,他們只擔心金城聽了富國威這麼不客氣的話會發火。 哪知金城很平靜地聽富國威說完,才道:「威哥說得不錯,要去賑濟災民,省城裡有九大善堂,此外還有十多個小善堂。不過這場火災,說大不大,說小不小,善堂現在還未有所行動。七年前乙卯大水災,廣州商會會長陳勉余會同其他善堂搞賑濟,名聲大噪;現在這場火災,不大不小,他大概也不會管了。我正想趁著其他善堂還未行動之前,以廣龍航運有限公司的名義,走在前面。至於說是否大發善心,其實積點陰德,於我們各位也有益無損。」 「唉呀!城哥!賑災怎會不花錢?」富國威又忍不住,「幾百災民,一人給五毛錢也要一二百二三百元,而且還要熬粥、送衣送藥,至少得花上一千幾百個大洋。怎可以說是有益無損?」 「這個山人自有妙計,定叫本堂分文不虧,如果真虧了,我金城就用點自己的私蓄,就算積點陰德便是。」金城說完,哈哈大笑起來。 姜、莫、萬三人見金城說得輕鬆,也知道這位堂主說到做到,出手大方,時有妙計,出人意表,那種不願白白花掉堂裡錢財的擔心也就放下了大半,便也跟著金城大笑起來。 富國威見眾人不反對,而且他也信得過金城說的,自己也就不好再多說了,便也笑了笑,算是同意。 金城見眾人已不再提出異議,便喝了口茶,對富國威道:「威哥夠殺氣,統領堂裡兄弟衝鋒陷陣,無人敢擋,但要去做善事,那種威勢恐怕就把不少小市民嚇跑了,是不是?」 金城這幾句話,在一些人聽來可能是貶,但在富國威這類人聽來,卻是贊。富國威一聽,果然笑了:「那倒是。」 「那就這樣吧,」金城見富國威已中了自己的小小詭計,順勢道,「威哥就留在堂裡『鎮守』,看著各處的檔口,我現在就與雄哥、阿萬、阿良帶上堂裡五十名兄弟,到第八甫去做做善事。」 廣龍堂的人全都換上了廣龍航運有限公司職員或工人的裝束,金城下令:到了災場,不得偷雞摸狗,順手牽羊,趁火打劫;不得恃勢霸道,欺負老幼,調戲婦女;不要說自己是廣龍堂的人,只說是廣龍航運公司的職工,跟隨公司董事長來賑濟災民。做得好者堂主自有賞賜,違令者按堂規處置! 眾人應一聲:「遵命!」 五十多人先來到天字碼頭,乘公司的貨輪到了西濠口上船,然後浩浩蕩蕩向第八甫走去。 走了十來分鐘便來到災場,只見原來是民居店舖的一大片房屋已成瓦礫,滿目灰燼,一些大杉方、傢具猶余煙未荊災場四周和馬路邊,蹲著坐著數百災民,一個個看著眼前的灰燼,真是欲哭無淚;一個家庭圍成一堆,老人守著災後僅剩的衣物,不少還懷中抱著孫兒;一些年青人在瓦礫堆中搜尋,看看還有沒有值錢的東西;不少婦女在抽泣,有的更是嚎啕大哭,不斷地呼天搶地:「真陰功羅!天無眼羅! 這以後的日子還怎佯過呀!」情景令人慘不忍睹。 一些行人在駐足觀望,默默搖頭歎氣,也有些好心的,拿出三幾毛錢,給了一兩家災民,然後搖頭而去。災民雙手接過錢,不住地鞠躬,不斷他說著「多謝先生!多謝大嫂! 多謝少奶!」之類的話。 一些民政局的人在清理災常還有三幾個記者拿著紙筆在訪問一些災民。 金城二話沒說,帶著眾人大步走進災常災民們見來了這麼一大幫人,全都一齊望過來。 金城一躍,跳到一大堆瓦礫上,目光向下一掃,高聲道:「各位父老兄弟!我是廣龍航運有限公司的董事長。天降橫禍,各位遭受火災,本公司對此深表關注,特來慰問各位,賑濟救災!」看看姜雄,「阿雄,你帶十來人到附近街道看看,見有小食店飯店,叫他們立即車些粥品過來。」又看看莫七,「阿七,你帶二十人到附近的竹木器店、帆布店買些竹竿、膠布回來,搭些棚屋。」 姜雄、莫七帶了眾人而去。一時間,災民歡聲雷動,一些叫:「唉呀!天底下還是有好人!」一些喊:「青年人你這樣好心地,該你發達!這樣年青就做董事長!」一些老人說:「好羅,總算暫時不用露宿街頭餓死羅。」更有些婦女嘮嘮叨叨:「菩薩保佑,菩薩顯靈羅。……」對災民們的奉承歡呼金城好像沒聽見,他又高聲對萬良道:「阿良,你是公司主管,你就代表我分給每戶災民兩個大洋!」 金城這句話立即在災民中掀起了歡呼狂潮,有好幾個老年婦女乾脆跪在地上向金城嗑頭:「喉青仔(青年人),菩薩會保佑你!你心腸這樣好,菩薩一定會保佑你!」 萬良的二百來個大洋還未分發完,姜雄回來了:「城哥,長壽路大來飯店的羅老闆說馬上車粥品過來。他聽說是用來賑濟災民的,答應就收回成本價。」 金城點點頭:「好。」又道,「你帶領各位職工維持秩序,不要讓小流氓混進來。」 姜雄應聲「是」,剛走開,原來的三幾個記者便圍攏過來,開始採訪金城。 過了一會,莫七也回來了:「城哥,在太平門買了竹竿、膠布,立即送過來。」 金城又道聲:「好!你帶領手下職工清理好場地,準備搭棚。」 莫七應聲「遵命。」便指揮手下去做。 金城看看一切就緒,便與幾名記者聊起來,一聊就聊了近一個小時,然後把姜雄、萬良、莫七叫過來,拉到身邊,對幾名記者道:「這幾位都是本公司的董事,來,照張相。 不必管那什麼『衰運』不『衰運』,照拍照登就是。」 各位可能對金城說這句話大感驚奇:照相跟運氣有什麼關係?是不是我這個寫小說的人在胡說?不然,這確實是當年廣州市民的「照相習俗」。它多少反映了歷史進入民國後民智的開發,儘管在今天聽起來有點像「天方夜談」。 廣州城中最早出現的照相館之一,是張老秋的宜昌照相館,時間是在清咸豐十一年(公元1861年)。直到民國初年,廣州城中的照相館的照相法說起來真叫今天的人覺得可笑,它是以攝影棚頂的明瓦(玻璃瓦)來採集自然光的,曝光需要兩三分鐘,因此拍照時就要用鐵叉來叉住顧客的後頸,以防頭部晃動導致照片模糊,這一來就嚇得想照相的人都望而卻步。到後來,竟有人說照相會把人的靈魂攝進機器裡。 當年迷信盛行,這一說法即可令照相館生意衰落,後來照相館老闆終於想出反擊妙計,進行了如下反宣傳:拍攝相片攝去的是「衰運」!這個說法於是吸引了一些失意者和窮苦大眾——誰不想把「衰運」從自己身上趕走!後來竟形成了在重陽節拍「轉運相」的風氣。據說在1920年的重陽節前後,僅十八甫的黎鏞照相館就拍了一千張照片,還有不少婦女抱著孩子來照,期望照相機把孩子身上的「病魔」攝走,讓孩子歲歲平安。 不過,這「攝衰運」之說一盛行,就弄得真正要拍照片的人拍照時要拍兩次:第一次攝走「衰運」的照片不要,第二次的照片才取走。攝影師便採取如下對策:第一次拍時不放底片,只是煞有介事地按快門,第二次才正式照相。這種風氣一直到四十年代初才完全消除。當然,那是後話了。 金城是個精明的人,他才不相信攝影機會攝走自己的靈魂,因此他說「照拍照登就是」。 記者們自然也圖個省事,於是「嚓嚓嚓」,就拍了幾張。 這幾張照片就在當晚的好幾份晚報上登出來了。採訪文章的標題大同小異,諸如「第八甫大火廣龍公司賑災」、「第八甫災民哀痛金善士慷慨解囊」、「廣龍航運公司賑濟災民」之類。文章內容全是講述第八甫大火後災民的慘況,然後描寫廣龍航運公司如何出資出力,賑濟災民,尤其讚揚金城董事長如何慷慨解囊,救災民於水火等等,當然也不忘稱讚姜董事、莫董事、萬董事如何辦事得力,賑濟有方。 金城讀著這些晚報,回想起災民的慘狀,心中不免百感交集,一下子便勾起了傷心往事,不覺仰天長歎一聲。 ------------------ 書 路 掃瞄校對 |
後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