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天蠖之曲 龍蛇之蟄


                水性至柔

  水不像火,人們見了烈火都心生畏懼,哪怕是一燭火焰,人們也不敢把手伸入其中,深怕被灼燒燬了皮膚;而水則不同,儘管人們見了洪水更加畏懼。而一溪清泉,甚至一條大河,人們也願意「濯其足」,赤裸著身子跳進去游個盡興了。

  水性至柔。然而,一點一滴的水積聚起來,則就大不一樣了。也有這樣一句話:滴水可穿石,這是指時間上的持久精神,多指毅力與恆心。而水還有另一種精神,一窪水流下去,碰到點東西就給擋住了。於是便順著那個東西流。哪裡低窪,它便往哪裡流,如果水漸漸增多,哪怕前方的路堵死了,只要水還有,水能繼續增多,它還「溫文爾雅」地順從這些阻擋的東西,一面順從著流,一面順從著上升水位,直到那一關鍵時刻,它才真如猛獸一般衝破阻礙它的「牢籠」,勢本可當。

  水性至柔,水性又至剛。

  方圓學的旨義所倡導的即為水的精神。古人也早已為它進行了無數次實踐,證明了它是弱者變為強者,由失敗轉人成功的捷徑。

  春秋時期,夫差把勾跋打敗,吳國便趁機要越王勾踐夫婦到吳為奴僕,勾踐將國事托給大夫文種,讓范蠡隨他到吳國。於是,夫差便令勾踐為其牽馬。令人辱罵,勾踐也是一副奴才的樣子,馴服無比。有一回夫差大病,勾踐便暗中命范蠡探看,范蠡回來告訴他夫差的病不久即可痊癒。於是勾踐便親自去見夫差,當然是以「探問病情」之理由,並且當著眾人的面親口嘗了夫差的糞便。之後勾踐便向夫差道賀,說大王的病不幾日就能好轉,並且向夫差磕了一個頭。湊近他央旁告訴他:「我曾經跟名醫學過醫道,只要嘗一嘗病人的糞便,就能知病的輕重,剛才我嘗了大王的糞便,味酸而稍微有些苦頭,這是得了醫生所說的『時氣病』,此症一定能夠好轉,大王不用大擔憂。」沒過幾日,夫差的病果然好轉過來,夫差為勾踐的話語和行動所感動,側隱之心一起,便把他放到越國去了。

  勾踐回到國後,不近女色,不觀歌舞,受撫群臣,教養百姓。他靠自己耕種吃飯,靠妻子親手織布穿衣,不吃山珍海味,不服續羅綢緞。勾踐甚至褥子都不肯用,床上儘是些乾柴乾草,並且用繩懸一苦膽,日日嘗之,以此提醒自己不要忘掉昨日受的凌辱與苦難。他還常常到外地巡視,探望孤寡老弱病殘。諸大夫對他更加受戴,他便對他們講:「我預備同吳兵開戰,望諸位肝膽相照奮勇爭先,我當與吳王頸臂相交,肉搏而死,此乃我一生宿願。如果這不能辦到,我將棄離國家,告別群臣,身帶佩劍,手舉利刀,改變容貌,更換姓名,去做奴僕,侍奉吳王,以找機會與吳開戰。我知道這要被天下人所羞辱,但我決心已定,一定要實現!」

  終於,吳越兩國在五湖展開決戰,越軍勇猛無比,吳軍潰敗,越軍包圍了吳王王宮,攻下城門,活捉了夫差,殺死其宰相。滅吳之後,越國勢力大大增強,民心歡悅,越國遵稱霸於諸侯。

  越王勾踐當初在吳王夫差手下時,處處順從,而回國後慢慢增強自己的勢力,綏撫民心,伺機報仇,一旦時機成熟,吳國則如在洪水之中,驕傲的夫差只好束手就擒了。

                靜者制動

  楚莊工率部隊攻打鄭國,鄭國的國君卻是袒胸露臂赤手空拳領著子民們在路上歡迎楚莊王,楚莊王看到這樣的場景只好說:「鄭國國君,一定會禮賢下士,老百姓們會擁護他,會為他拚死效命。」於是便撤軍回去。

  這便是《左傳》裡記載的「肉袒相迎」的故事。在那個時代,兩軍交戰是非常講求禮節的,儘管是春秋無義戰,但人們都極為崇尚禮與道德,如果楚軍繼續和鄭人打仗,既使他們費九牛二虎之力把仗打贏了,也會是在眾人面前失禮的,所以鄭軍以其道義勝過了楚軍。

  出兵相攻為動、以禮相待為靜,由此可見,靜可以制動,故宋蘇淘曾言:「一忍可以制百勇,一靜可以制進動。」

  靜以制動還有一個生動的例子。三國時期,南方部族首領孟獲領兵反蜀,製造叛亂,蜀國丞相諸葛亮前去平定叛亂。諸葛亮聽說孟獲不但打仗勇猛萬分,並且在南方各部族人民中極有威望,他便想把盂獲爭取過來。於是,請葛軍師下令,對孟獲只許活捉,不得傷害。孟獲軍隊與蜀軍交鋒,請葛亮授意蜀軍故意敗下陣來,孟獲憑仗人多,只顧向前衝鋒,結果中了蜀軍埋伏,孟獲的軍隊大敗。孟獲第一次被活捉。諸葛亮把他叫進蜀軍帳內讓人給他鬆綁,陪他參觀軍營。盂獲不服氣而且傲慢無禮,諸葛亮便放他回去。孟獲回到部落後,重整旗鼓,又一次進攻蜀國,結果諸葛亮率軍又一次把他活捉,諸葛亮耐心規勸他,孟獲還是不服,諸葛亮便又放了他。孟獲改變以戰略來進攻蜀軍,或堅守渡口,或退守山地,但還是沒有擺脫諸葛亮的控制。一次又一次被擒,一次又一次被放,到第七次孟獲被提時,請葛亮還要再放他,孟獲卻不肯離蜀了,拜泣而言:「丞相七擒七縱,待我可說是仁至義盡,我從心裡佩服,從今以後,不再反叛。」孟獲回去以後,說服請多部落的人民,使南中地區重歸蜀漢控制,蜀國大後方變得穩定起來,各方各部族人民也得以休養生息,安居樂業。從此,蜀國就再不用一兵一卒去對討叛亂之軍了。

  這是以靜制動的典範。諸葛亮在七擒七縱之間感化了對方。孟獲降服之後,再以一勝百,其他部落也跟著降服,這種以靜制動,確實用得極其巧妙、靈活,有生氣。
  ------------------
  亦凡公益圖書館掃校
後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