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
4.1 《成長的煩惱》衝擊波 《成長的煩惱》是美國的一部關於家庭教育與青少年成長的電視連續劇。從80年代後半期首播至今,一直是我國電視觀眾喜聞樂見、極受歡迎的熱門片子。它受到人們普遍的歡迎,不僅因為劇情幽默,對話精彩,情節一波三折,令人回味無窮,更因為它反映了美國社會、學校、家庭對於青少年教育(包括兒童教育)的觀念和方法,對我們現行的青少年教育方法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成長的煩惱》電視劇像一陣清新的風,令我們耳目為之一新。圍繞《成》劇的衝擊波,上海有關專家對此作了論述與分析。 《青年報·學生導刊》主婦姚明強:學生在緊張的學習之餘,喜歡看《成長的煩惱》,首先就被它的民主、幽默、快樂吸引住了。他們希望能夠鬆懈下來,因為這裡有個文娛片的基本功能在裡面,我們如果自己拍的話,是否也能在內容上更民主化、題材的更加生動方面多下點功夫,不要再來一遍又是很沉重的,這麼看起來就是很累。張弘、富敏已經做了很多調色板了。所以《十六歲的花季》出來以後,轟動了一陣子,但是不一樣,包括小鹿純子,去年我們搞討論,他們對小鹿純子的評價很有勁,要像她那樣,怎麼對家長,怎麼對媽媽,怎麼對同學,怎麼對待學習,要像她一樣發奮學習,晴天霹靂,還是這些東西。但是《成長的煩惱》提供的空間更大。現在孩子的煩惱大概有三個方面,一個是關起門來,自己家裡的事;第二個是學校裡;第三個是除了家裡和學校裡之外的社會上的煩惱。這個煩惱是無奇不有的,我們每期都有新的內容,比如說家裡,主要是代溝,父母不理解,包括有話不願對家長說。寧願跟朋友說,他寧願交筆友,交一個不認識的筆友,把什麼話都說給一個不認識的人。不認識的他不會去干涉他,不會影響周圍的環境。 上海社科院青少年研究所所長蘇頌興:《成長的煩惱》所體現的教育方法,以及兩代人不同的觀念的交流對我們今天現實社會有借鑒意義。反面意見也有一些,主要是這兩個內容,一個是感到這個電視劇把美國社會消極的情況能夠更全面地反映出來,第二個就是感到這是中產階級的文化背景。我們中國不可能光做到這一點,不可能做到的情況在我們中國宣傳有什麼價值,因此針對這不同的意見,我想提個建議,教育台在放這個片子,既然青少年中間包括家長和社會有那麼大的反響,是不是在放電視劇的中間,比如說一星期放六天,第七天星期天,來一個對這個片子的點評,這個點評的形式也可以多種多樣,學者對這部片子的看法,對美國社會青少年狀況的介紹,甚至也可以安排一次青少年對這個問題不同的認識、觀點的發表,通過熱線電話打進來。 我這個想法是從滑稽王小毛廣播劇想到的,這個廣播劇就是星期天點評,這個點評都是聽眾來參與的。因為安排這麼一個點評節目的話,也放在7:00至7:20這個正常時間,作為一個內容來介入的話,那麼青少年也肯定在這個時間打開來看,怎樣來理解片子裡反映的內容,我們的父母和孩子,應該怎樣來進行溝通。這樣我想,把一個立體的全面的美國家庭和社會展示在我們青少年面前。我想這樣不僅是解決教育方法的問題。同時也解決了我們可能在意識形態方面存在不同差異而帶來的負面影響,我就談這幾個建議。 社會學研究所副研究員薛素貞:我覺得他們的教育和我們有很多區別,常認為聽話就是好孩子。他們就不是這樣一個情況,很尊重孩子的個性。他們家有四個孩子,我也有三個孩子,相比之下人家家庭生活很有生氣。孩子可把媽媽的衣服穿了一件又一件,就像時裝表演,覺得很得意。那第四個孩子,抱在手裡,一不小心,把媽媽的眼睛戳紅了,如在我們家的話,一定要罵孩子了,可這家裡覺得孩子天真,反而安慰這個小女兒。從《成長的煩惱》來看,因為中西方文化背景是不同的。如果我們也那樣的話,家裡亂套了。有一個看法,就是這樣的家庭才是真正的家庭,氣氛很和諧,這樣就適應個性發展。孩子可以選擇自己的道路,像我們現在的家長,要孩子按他的意願走下去,否則就不是好孩子。 上海社科院副院長邵敏長: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最大的煩惱實際上就是教育制度。從上海來看,我看到孩子現在生活條件都很好,和我們小時候唸書不一樣,因為那時孩子的煩惱不多,而現在的孩子我覺得已經沒有童趣了。我們的孩子如何在現代社會轉軌時期能健康成長?現在講素質教育,理論上說得很具體,嘴上說得完整,紙上寫得完整,都是容易做到的,但實際的確是比較難的。《成長的煩惱》中的小孩不擔心這一點。因為他那裡的教育制度是真正的寬鬆。我們這裡家長觀念有問題,你為什麼不放開思想?小孩今後能讀到怎麼樣就怎麼樣。 人口研究所所長孫常敏:煩惱是多樣化的,在貧困地區,孩子沒有書念,沒有穿好的,吃好的。他產生的煩惱和城市不一樣,城市和城市間的煩惱是多樣化的。這有待我們今後加以研究。 上海的人口已經出現了負增長,現在的獨生子女將面對的是四個老人。實際上他們對家庭的責任,對老人的撫養責任加重,這樣煩惱也會增多,也會多樣化。我們搞精神文明建設和孩子成長有什麼關係?最關鍵的是要提高孩子的素質。這個素質可以包括幾個方面:(1)愛國、愛家、愛人的精神,這是最起碼的。(2)學習態度的問題。(3)生活道德的問題。從這三個方面可以去衡量一個孩子,孩子的素質怎麼樣,素質確實要加強,而教育對像實際上不全在孩子,往往還包括家長,成年人行為直接影響了孩子的成長。 對於《成》劇,專家學者、平民百姓都各執一是,見智見仁。無論說與不說,或者說得怎樣,它的收視率之高,便說明了人們對於青少年教育關注之心的迫切。從青少年對它的偏愛,也可見他們對於快樂與輕鬆、獨立與自由的渴望。 4.2成功模式批判 「成功模式」簡介 學生在學業方面沉重的心理壓力乃至焦慮心態是如何形成的,除了沉重的學業負擔,還直接與學校、家庭盲目地推崇倡導「追求成功」的觀念與教學方法、行為模式有關。 以下是一段從某本著作中摘錄出來的文章,1從文中我們可以窺見「追求成功」的具體行為模式: 1舒達、蔣長好主編:《素質教育全書》,經濟日報出版社,1997年,第274頁。 追求成功的學生認為學習的成敗完全取決於「內在控制軌跡」,他們把學習的成功歸因於能力和努力,把學習的失敗歸因於努力不夠。避免失敗的學生卻認為學習的成敗取決於「外在控制軌跡」,他們把學習上的好成績歸因於任務難度低或碰上好運氣,把學習上成績低下歸因於自己的能力差。不同的歸因對後續的學習態度、學習行為的影響是極不相同的。追求成功的學生既然認為成功是自己能力和努力的結果,失敗只不過是需要作出更大努力的鞭策,因而在學習的過程中,無論成功或失敗都可以激發他們學習的積極性,由此導致進一步成功。至於避免失敗的學生,當失敗時會消極地接受和看待失敗,認為自己本來就不具備學習成功必須擁有的能力,不是學習的料子,因而努力也是徒勞的;當他們成功時,又認為這不過是一種運氣、碰巧、機遇,因而成功也不能使他們看到自己的潛能而增強學習的信心和熱情。所以,不管面對成功還是失敗,他們的反應都是消極的,無所作為的。 學生學習的心理傾向、行為模式無論是追求成功的還是避免失敗的,都是由學生對學習成敗的不同歸因傾向(積極的歸因傾向——內在控制軌跡決定學習的成敗;消極的歸因傾向——外在的控制軌跡決定學習的成敗)而造成的。它在後續的學習活動中直接影響著自我價值觀、學習信心、學習積極性和對前途的期待,導致學習需求、學習動因增強或降低。一個學生如果對學習成敗的歸因傾向是積極的,他就會認為自己有足夠的能力,只要勤奮努力就可取得學習上更多更大的成功,從而構建起一種滿懷成功的信念,主動投入到學習活動中去的學習心理素質,形成「追求成功」的學習行為模式,並以更為積極的態度和加倍的努力去對待哪怕是更困難的學習任務。反之,一個學生如果對學習成敗的歸因傾向是消極的,他就會對自己的能力和努力失掉信心,整個身心被一種可怕的「失敗感」籠罩。學生一旦形成「避免失敗」的學習心理素質和行為模式,其後果是可想而知的。 應該強調指出,這兩種以其固有的獨特方式影響著學習行為和學習效果的學習行為模式,集中體現了學生的學習需求、學習動機、學習情感、學習意志以至性格等非智力系統的心理特徵及其活動的傾向性,對他們的心理素質以至整體素質的發展和個性形成有著深刻的不可估量的影響。中小學生是正在發展中的具有主觀能動性的青少年,其心理素質和行為方式具有很大的可塑性。教學實踐和心理學的研究表明,學生的歸因傾向是可以改變的,學習心理素質和行為模式是可以定向培養的。教師要通過教學活動,培育學生「追求成功」的學習行為模式和學習心理素質。 這篇題為《「追求成功」的學習行為模式》的文章,僅僅是從學生的學習習慣、心理傾向來談論「追求成功」模式的培養與訓練,卻忽視了「追求成功」最基本的人的發展本能與人的行為動機的根本問題。而積極地引導學生建立高尚正確的理想,使之內化成自己道德上真正的需要,順應科學的人生心理發展特點,使學生在智、能、體、德、心理各方面都得到發展,成為積極上進、熱愛生活、身心健康快樂的人,才是我們素質教育的根本著眼點。 我們從這篇文章中很難看清楚它所推崇的「追求成功」的行為模式中,「成功」的內涵究竟是什麼。是指優良的分數,還是努力學習的狀態,亦或是二者兼而有之,或者還有其他含義。假如僅是指「分數」,那麼我們的素質教育很可能又落入「應試教育」的傳統做法。如果是指學習狀態,那麼我們更有必要去討論研究學生們關於學習與成功的動機狀況。因為動機是學習心理與狀態的更直接更本質的驅動力。 學習需要分析 學校學習是獨生子女生活中的重要活動,因此,考察他們的學習需要是研究獨生子女成長的一個重要方面。學習需要大致可分為四類: 在這四類中,「認知需要」是學習中最重要的內在動力,體現了積極的人格特徵。但是從上面這張調查表格中,它得到的百分比最低,只有30%一37%。這一組數據是值得人們特別關注的,因為在青少年期,學習是學生的主要任務,而「認知需要」這一項,獨生子女的得分相對較低,說明了以往的應試教育並沒有得到大部分青少年的認同,沒有內化為他們個人真正的發展需要。有的中學曾讓學生在「學習目的」欄中從(1)為祖國;(2)為人民;(3)為老師;(4)為家長;(5)為自己這五個選擇項中勾選出自己的主要學習動機,其結果,大部分人都勾了「為家長」與「為老師」,幾乎沒有選為自己的。假如一個人的學習或工作目標中,不能把為社會、為他人的動機與為自己的目的結合起來,那麼將如何保證他具有持久的毅力與高度的熱情呢?我們暫且不論這種應試教育的學科內容與教學方法是否適合於現代社會的發展要求,單從驅動力上來看,已呈現分離現象。因此,對於一個自身不具有求知需求的人來說,「追求成功」的模式是離題萬里的。即使他被家長與老師的外部壓力驅趕著走,被內心爭勝好強的自尊心所激勵,被競爭時代的生存壓力所支配而被動地「克服努力」,這種積極性是不會持久的,他的心情是沉重的,絲毫也不會有愉悅的體驗。 如何為獨生子女創建良好的學習環境,包括寬鬆的心理環境,如何幫助他們建立積極向上、發自內心的學習目的,則應該是加強素質教育的明確目的之一。 成就需要分析 中國獨生子女人格發展課題組對中國城市獨生子女人格發展狀況的研究報告中,從五個方面調查和分析了獨生子女的人格發展狀況:人格發展需要;自我接納程度;道德自我評價;學習需要;興趣愛好1 1《中國青少年發展狀況研究報告(1996)》,中國青年出版社,第201頁。 其中「獨生子女人格需要」依次分為:親和需要;持久性需要;扶助需要;成就需要;謙卑需要等。然而,「成就需要」欄目所顯示的數據,卻令人們深感意外,因為成就需要較強的獨生子女比人們想像中的要少得多。32.5%的孩子在低分組,高分組只有12.8%。為此,有關人員認為,成就需要在現代社會是兒童發展的重要動力之一,多數獨生子女的成就需要不很強烈,這是獨生子女人格發展中的主要問題之一。 在父母對獨生子女期望值如此之高的情況下,孩子們的成就感理該很強烈,卻又為什麼反而低下呢? 依我之見,恰恰是父母與學校對獨生子女期望過高,才造成了他們這樣的心理狀況。而從所謂的「成就需要」低下的狀態中,我們可以發現獨生子女群對傳統與現實的批判性與獨立性。促使他們具有如此安然態度的有這樣幾種原因。 1.與父輩人價值觀念的不同,因而對「成就需要」的內涵認定不同。獨生子女已不會簡單地認為權位、榮譽、金錢是成就與成功的體現,他們中有一部分人認為職業勝任愉快、生活輕鬆舒適、人際關係和諧、身心健康快樂便是他們所理解的「成功」。 2.出於「自我保護」動機。在「應試教育」為主的教育體制下,成就需要越高,「失敗」可能就越大。因此,為了避免「失敗」的挫折與創傷,獨生子女的「低成就需要」其實也是自覺或不自覺,有意識或無意識地出於「自我保護」的需要動機驅使形成。 按目前的成功觀念與成就感覺,在學業上假如是以考入名牌大學熱門系和專業為成功標準,那麼在整個獨生子女群中成功者只能佔有5%的比例,而其他青少年必以「失敗者」自稱。在職業方面,假如以高位、重權、高薪、顯赫、輕鬆、風光為成功,那麼在這種成功觀籠罩下「失敗者」會更多。正因為獨生子女們以他們特有的敏銳與超脫預感到了這種事實,他們中有些人便放棄了千軍萬馬竟走獨木橋的競爭,選擇了更適合個人特點發展的人生道路,以支撐自己平凡而普通、輕鬆而快樂的生命與生活。相對於現行的「應試教育」特點,他們的平凡選擇其實是一種明智。 3.對未來生活懷有信心。與父輩們相反的是現代獨生子女是在物質優裕的環境中長大,因此在基本生活與今後的就職方面他們不具備憂患意識、創傷感及危機感。也即是說,他們對於個人的未來生活與整個社會的發展前景抱著樂觀心情,懷有充分信心。在這種前提下,成功與成就概念一般而言僅僅是與物質生活更豐富、精神內涵更充實相關聯,而非與「生死存亡」相關,因此,獨生子女的追求成功心理比起上代人顯得大為遜色。但是這決不是說他們因此放棄了學業與工作的努力,他們是積極努力的,但他們都是心平氣和的,他們對自己與社會的未來懷有信心。 同樣,「成功」是一個催人奮進的驅動機器,「成功」的金盃中盛有身心需要的許多普遍與特殊的養料,但是建築在精神荒蕪、物質匾乏基礎之上,為生存而作的「背水一戰」、「孤注一擲」式的*賭注」都未免太殘忍。難道我們希望自己的孩子具有這種焦慮與危機感嗎? 何為成功 「成功」與「成就」像一隻永遠燦爛的金色蘋果,誘惑著人們永不停息地追逐。成功也許是世人生命中的目標,沒有人能徹底割捨它。尼采因此把這稱之為「懸掛生命之結的釘子」。所不同的,則在於人們對於成功的內涵與外延的認識與界定不同而已。 一般說來,成功有「世俗的成功」與「人生的成功」之分別。世俗的成功主要以外界社會的認同為準,例如名利、地位、榮譽等,一類是以個人的感覺為主要尺度,以學人而言,古有陶淵明,今有錢鍾書。以普通人而言,有人以「老婆、孩子、熱坑頭」,不缺開門七件事為滿足;以女學生而言,有學業甘居中游,但求修個好性情,有副好容貌,有個安穩職業,無憂無慮、無風無險度人生的打算。但是這兩種成功是互相關聯、互相轉換的。刻意追求不到的東西在你鬆弛之時意想不到地出現,有人戲稱為「一不留神就獲得了成功」。 成功雖有「世俗」與「個人體驗」之分,但成功的感覺應該是一致的,即個性得到最大程度的發展,創造力得以發揮,自我價值認同與社會價值認同基本趨於一致,自我感覺良好,人際關係和諧。建立在這樣基礎之上的個人生活是真實的,快樂的,具有發展潛力的,因而也是真正成功的人生。 快樂是心靈的終極關懷 我們又要回到「素質教育」這個話題上來。素質教育是要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而非僅在學業與分數上的成功。 快樂心情既是體現個人感覺的一種情緒,也應成為教育者與被教育者的一個共同目標。獲得快樂本身就是一種卓越的智能的體現,因它集中地體現了個人對環境,對自我,對將來,對過去的自然和諧、率直的接納。 感受快樂是一種綜合能力,具有好心情才能有熱情,而熱情是支撐人生的最積極、持久的動力。 追求學業是為了追求職業發展,使個人意志與潛能得到更充分的舒展。但是為了追求學業使個性與生活受到壓抑與扭曲,甚至走向「成功」的反面,那就是捨本求末、顛倒是非的愚昧與殘忍。這裡面,不僅僅是一個追求成功的方式問題,更主要還有一個關於成功的觀念問題。 我喋喋不休的訴說,全在於希望教育者能理解心情、心理與成功的辯證關係,而不能快馬加鞭求成心切。一旦導致了孩子們產生心理障礙,不但難以感受快樂,而且高成功更加遙遠。 4.3取消重點初中——減輕學生壓力的關鍵措施 最近幾年實行的小學畢業生免試對口升入初中的升學制度,是為了減輕學生學習壓力的一個關鍵措施。重點高中與初中脫鉤,可以讓絕大部分的初中生在相對和緩的環境中學習,而小學畢業生也可避免過早進入人生「第一次衝刺」的拚搏之中。然而,有一些學校卻熱衷於辦各類的「特長班」。某區原來只有幾所學校興辦「特長班」,至1998年卻有一批學校要求申辦特長班。 一些學校為何對辦特長班特有興趣呢?據記者觀察後1發現,一些學校對對口入學的生源質量不滿意,希望通過辦特長班來進行「曲線選拔」,以便挑選好的學生。校方認為,利用特長班的牌子可以提高學校的知名度與聲望。但是,有些學校招生特長學生、舉辦特長班的真正含義,是為了提高昇入重點高中的人數比率,將其當成提高重點高中升學率的「衝鋒班」。顯然,這種「特長班」已異化為「提高班」,成為初中中沒有重點學校的「重點班」。 1《文匯報》1998年5月26日教衛新聞版。 學校想方設法辦「特長班」,是因為有相當多的家長看好「特長班」,他們為孩子進入特長班而費盡心計。 一些家長對取消重點學校抱有深深的遺憾。由於有特長班招生,目前家長利用雙休日送孩子進藝術類學校學習的人數不斷在上升。有一所小學的6個班,有6成以上的學生都在雙休日上藝術班。在一次團市委舉辦的「家庭教育與孩子成長」的咨詢活動中,有近一半的家長都在詢問有什麼好的初中學校,怎樣進特長班。事實上,有許多家長讓孩子進入特長班的真正用意是把它作為進入「提高班」的「敲門磚」。這種心態,說明了家長們尚未能理解與接受初中免試入學、重點高初中脫鈞的措施,及此教改措施的真正含義。部分家長仍然通過各種途徑,對子女施加壓力,期望能夠接受優秀教育,為進入重點高中打好基礎。 為減輕全市中小學生課業負擔情況,1995年4—6月上海市教育委員會基礎教育辦公室與市教育科學研究所經過聯合調查,確立了減輕中小學生過重課業負擔的16字方針,即「標本兼治,疏堵結合,立足長遠,著手當前」。據此,市區(縣)教育行政部門主要採取了七項措施,抑制了中小學生過重課業負擔愈演愈烈的勢頭。第一,繼續貫徹並完善有關減輕負擔、提高質量的行政規定,並依法加強行政管理與督導檢查。第二,配合中小學課程教材的改革,適當減少教學活動總量,調整課程結構,降低教學難度,減輕學生過重的學業負擔。第三,著力提高教師隊伍素質,促進教師積極改進教學方法,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第四,積極推廣「愉快教育」、「成功教育」等先進經驗,引導學生學得生動、活潑。第五,正式啟動薄弱學校更新工程,加強對中小學的標準化管理,逐步縮小校際差距,積極緩解擇校競爭的矛盾。第六,進一步改革初中入學和高中階段的招生辦法。第七,加強學校文體科普工作,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充實學生的課業生活,活躍學生的身心。1 1上海教委主編:《上海教育年鑒(1996)》,上海教育出版社。 4.4愉快教育 說起「愉快教育」,人們對上海一師附小原校長倪谷音老師在80年代中期倡導的「愉快教育」教改實踐記憶猶新。 一師附小的「愉快教育」改革有三個基本特徵可以概括: 其一是在教育的培養目標問題上,強調愉快發展——在發展中求愉快,在愉快中求發展。他們的辦學宗旨是「讓孩子們都有幸福的童年、美好的心靈、創造的才幹、健全的體魄、活潑的個性」。 其二是在受教育者發展的內外因問題上,強調在需要層次上充分調動學生的內在積極性。這一深層次調動學生內在積極性的做法,是尊重學生、民主辦學思想的體現,是在教育實踐中探索、總結出來的經驗,而不是純粹偶然的選擇。 其三是在處理教育中知、情、意關係問題上,強調以愉快為核心的各種積極情感與認知的互促,達到知、情、意並茂。如何恰當把握和有效協調教育中知、情、意三者的關係,是學校教育及其改革能否優化的重要問題。它不僅涉及辦學者的教育思想,而且直接決定教育的操作點。上海一師附小的具體做法是在注重發揮愉快、興趣、美感、愛等多種情感的積極作用的同時,又重視認知,提倡「實、廣、活、新」,形成「從情感著手、知情意並重」的教育格局。 正像上海一師附小在「愉快教育」的總結文章中所論:這是在教育實踐中探索、總結的經驗,而並非是偶然的選擇。「愉快教育」的提出,正是在中國社會經濟改革進入關鍵時刻,人們對現實存有困惑,都把對未來的憧憬投放在孩子身上,致使一代獨生子女身心滿負壓力的焦慮現狀之中。也可以這樣認為,愉快教育是有識之士對社會轉型時期殘酷教育現實冷靜的思考與積極的舉措。雖然它的推廣實行未必盡如人意,然而它畢竟被社會認可,作為正式經驗被力推實行。這充分說明了在十多年前,人們已經認識到了素質教育的重要性,並且反思應試教育的種種欠缺。 我國的教育培養目標在宏觀上早有確定,但當時片面追求升學率的問題在日益嚴重地扭曲學校教育的根本使命。學生們被沉甸甸地書包壓得失去了童年的歡樂,充塞在他們青少年時代頭腦中的就是「讀書讀書再讀書,學習學習再學習」。 在這樣的生存環境中,青少年心理疾病患病率增高,家庭中代際衝突加劇,隨著家庭親和力的弱化與衝突的尖銳,青少年行為問題也有所增加,孩子們離家出走、逃學溜課現象增多了…… 為減緩學生學習壓力的「愉快教育」,在國外是1976年後普及的。它是在美國教育影響下,在英國最先產生的。據日本的《週末新聞》報道,當時英國公立小學約70%的低年級學生,約50%的高年級學生接受愉快教育。後來傳人美國,又被稱為「開放教育」:學生們在上課時可以走來走去,在不影響別人的前提下談笑、玩膩了遊戲可以去看圖書、聽音樂、看戲劇或參加其他活動,沒有上下課鈴聲,整個學校是一個開放的、愉快的教育空間,具有一種溫馨的、自由的氛圍,在這裡學生是放鬆的、自信的、愉悅而溫暖的,這就是愉快教育要求創設的感情環境。 對於這類「愉快教育」,也有人稱之為「非正規教育」,這是相對「傳統教育」而言的。傳統教育一直把小學生的談、寫、算的基本技能看作是極其重要的任務,非正規的愉快教育也重視這些基本技能的訓練,只不過是在活動中實現,其效果往往比一傳統教育」還要好,因為愉快教育培養了學生的自主性、創造性,提高了學生的學習熱情、興趣與積極性。 雖然70年代國外的愉快教育與中國80年代的愉快教育的推行在起因與方法上有所不同,但其減緩學生心理壓力與提高學習興趣的作用都是相同的。 科學研究表明,愉快對於學生發展具有一系列積極的影響:愉快有利於學生消除逆反心理,以更開放輕鬆的心態接受教育,從而促進外部教育要求和內容的消化;愉快有利於學生優化學習活動,提高學習效率;愉快有利於減輕學生的精神負擔,增進身心健康;愉快有利於學生形成和諧的人際關係,發展人際交往,促成良好的人際氛圍;愉快有利於學生豐富情感生活,發展各種高級情感;愉快有利於學生形成樂觀、開朗的人格特徵——新時代的人格基調。 愉快本身應成為教育的目標之一。這種認識是與我們的社會制度相符的。我們教育的根本目的是讓每一個公民都能愉快地生活、工作和學習,其中也包括青少年的學校學習生活。從根本上說,一個人真正愉快、幸福是以全面發展為必要條件的。因此,對於一個青少年來說,離開了素質全面發展的方向,就不會獲得真正的愉快和幸福。 也許每一位家長與教師在主觀上都是想讓孩子們擁有快樂的,然而卻因為人生觀、價值觀與代際間的差異,才使得彼此之間對快樂與成功的理解南轅北轍,背道而馳。我們現在想做的,就是力圖通過溝通與討論,使人們對何為快樂、何為成功有著更為相近的認識,掌握更具操作性的方式。 4.5成功與健康的選擇——教學尖子的心理疾病 學生們把高中三年的夏季稱之為「黑色的七月」。因為青春智慧的承諾,每每在「黑色七月」兌現。對於高三的學生,七月尤其關鍵,倘若不幸被七月考場「黑色霉彈」擊中,無疑等於人生持續發展在起跑線上夭折。 人們對一般高中生的辛苦與緊張也許還有所瞭解,但對於重點中學重點班內「淘汰制」學習方式的「殘酷」,卻是難以想像的。 「強迫擔憂」的警示 一對裝扮得體的中年夫婦領著一個體格魁偉、行動卻遲緩得近乎呆滯的兒子前來咨詢中心治療。虎背熊腰的兒子已是高二的學生,當被問及是否需要先單獨談話時,他不加思索地回答:「不用不用,我的這點事他們全知道。」 他的咨詢是從他講述自己的「強迫觀念」開始的。 從高一開始,他就發現自己出現了一種奇怪的心理:常在照鏡子的時候,注意力高度集中在嘴唇上,嫌它長得太厚,「為什麼它會是這種模樣而不能更加美一點呢?」他會為這個念頭而苦惱,並因為它的苦苦糾纏而痛苦。 這種「強迫觀念」的出現大大地阻礙了他的學習進度,並干擾他學習的效果,使他為之焦慮恐懼。然更令他惶惑的卻是一念未絕,一念又生。現在他的注意力集中到了自己的鼻子上,對著鏡子他總是懷疑自己的鼻子是歪的。「如果再移過去一點點就好了。」這樣的念頭會糾纏得他頭腦發脹,眼睛發花,甚至於精疲力竭。再到後來,他變得坐立不安,常懷疑自己的脊樑是否有病。有時甚至於會想:是否生了白血病? 「你這類念頭出現的時候,是否你總是在捧著書本讀書或者是做習題?」我向他提示。 「是啊,你怎麼知道!」 因為強迫觀念或行為的產生,既是被壓抑了的正常願望的反彈(反抗),也是對智能與心理壓力超負荷運轉的警示。因此,根據他的強迫觀念的內容,我們可以推測出他潛意識裡面對美的呼喚,而對自身形象的追求又與渴求異性交往的要求有關。 他卻一口否認:「不,不,我從沒有過這樣的念頭與願望,我一心只想攻我的數學堡壘……」 問題恰恰出在這裡,青春生命中應該擁有的一切:友誼、歡樂、愛的萌動等,竟被殘酷的學業競爭衝擊得無影無蹤,連自己也相信是「從未有過」這樣的念頭,可見這壓抑有多徹底深刻,這「意志」是多麼堅強。可是,心理科學有其規律不能超越,誰完全忽視它,就會得到懲罰。各類精神病(包括強迫症)就是心理科學對違背它規律者的懲戒。 從他強迫症的發生時間與形式上看,是受到由潛意識支配的對他「刻苦學習」的干擾。具體表現為在溫習功課時,強迫念頭特別強烈、頑固。他「努力學習」已成習慣,主觀上絲毫不覺得苦,但客觀上高強度腦力操作的高度緊張已使他的神經與心理難以負載。因此,潛意識便通過「強迫症」的方式,使其不得不停止學習與思考,而把精力轉移到對於疾病的防治上來。這其實也是無意識主導的一場「緩兵之計」,以解燃眉之急。 「武土道」精神為何失靈 談話到中途,他看看左邊的父親,又看看右邊的母親,有欲言又止之難。我又一次問他是否需要單獨會談。他稍一遲疑後,便說道:「這些話我甚至未告訴父母親,也沒什麼大不了,今天就一起端出來吧……」 他說道,最近以來,他開始為自己的個子長得太高而遺憾,他討厭自己不像日本人那樣有著矮厚敦實的身體,他希望自己能成為一個具有日本武士那樣堅忍勇猛品質的人。 「你是否對殘酷的學業競爭持否定態度,並且因為身不由己地躋身其中而感覺不到生活的意趣呢?」 「也許是的。在考高中的那些個日日夜夜,累得搖搖欲墜的時候,我便是用感覺中的「武士道」精神來支撐自己的精神。想到他們無堅不摧的勇猛,想到他們不成功便成仁的壯烈,我的精神也會因此而振作。一直到現在,我仍希望自己是個真正的日本武士,充滿勇力,傲然於世。」 「你不覺得你的學習動機有問題嗎?」 「是的,有時候我會覺得苦行僧似的讀書是無價值的,因而是無望的。但是,對於我們來說,讀書是唯一的出路與自身價值的體現,假如沒有學業競爭,我已無法想像青春生命該如何度過……」 除了學習,他已不知生命還有其他意義。為了達到走向成功的目的,在沮喪與鬆懈之時,他便為自己樹立起了偶像,這個偶像便是被武士道精神浸潤的日本古典武士,他需要依靠象徵著力量與悲壯的「武士精神」,支撐著他度過艱苦卓絕的黑色七月。他最終考取了重點中學的數學重點班,然而那種對「武士精神」的依賴,已作為一種心理習慣存在。這種精神暫時地給予了他心理上的庇護與寄托,卻終於成為揮之不去的惡夢干擾破壞著他的生活。因為,這本非真正的學習與發展動力,而只是瀕臨危機時的救命稻草與心理安慰。 殘酷的淘汰學制 當初他考進了這所重點中學以後,又力挫群雄、過關斬將進入了該學校的數學重點班。這種幸運使他欣喜若狂,無以言表。他滿懷喜悅地進去,頃刻間就變得高度緊張,因為這裡實行「淘汰制」,即每個學期考試以後必定要淘汰一部分人,它的最終目的,就是要在高中最後一個學期,淘剩下30名學生。 說這是一種殘酷的競爭,是因為這種淘汰不是以一種既定的目標為準繩,如是那樣,「明碼標價」,學生便有了努力的方向。這種淘汰是要建立在別人的失誤之上的,「只有你的失敗,才是我的成功」,這種「你死我活」、「你留我去」的競爭制度,耗盡了學生的元氣,使他們為存有的那一些希望,終日處於高度緊張狀態。 「輸不起呀,體體面面的進來,灰溜溜地出去,有什麼顏面見人。再說,為了實現臍身30名之內的目標,我們已經耗費了許多,好不容易熬到了高二,眼看勝利在望,我們又怎肯輕易放棄努力。」 一旁父母焦慮與遺憾的訴說,似乎組成了二重奏,一句一句地刺激著他們已是非常沮喪的兒子,也一下一下地叩擊著我的心。 競爭的焦慮使人們無視明顯的危機端倪在「成功」與「崩潰」的零界點上,他們鋌而走險依然選擇成功,而不顧危險迫在眼前。 現代社會中有一部分人為何變得如此小氣,如此狹窄,只能贏不能輸,要在「成功」的光圈中生活呢?這不能不引起我們的深思。 健康離成功更近 他還是堅持著說自己只能進不能退,一定不能被淘汰。 但是我卻勸告他不必對「淘汰」耿耿於懷。按照他目前的狀態,學習的能力大大減弱,人不敷出,事倍功半,按照他的疾病趨勢,還有繼續惡化的可能。倘若他不能及時地調整心態,調整目標,調整學習方式,繼續拚搏,他可能會陷入更加困難的境地:那是一種被不如人意的學習效果激怒的絕望——眼看離成功越來越遠,淘汰既是必不可免,那種絕望與放棄的心情也許就會乘虛而入。 我勸他們「後退半步,海闊天空」。 可他們說「兵敗如山倒,一旦後退便不可收拾」,他以後的人生將會怎麼樣呢? 他們誤解了我的意思,我所謂的「後退」只是指在心理上與戰略上允許自己「失敗」,而非在戰術上——學業方面的放棄。這種「後退」更多的只是卸下了心理包袱,作好「輸」的準備,有恃無恐輕裝上陣而已。「只能贏不能輸」,常有可能把自己逼到了絕路而妨礙智能的發揮,去掉了「成功」的負擔後,反有可能在輕鬆狀態中開啟潛能,獲得意想不到的「成功」。 假如某種「成功」需要以健康為代價,人們將何去何從? 他們帶著問題前來尋求幫助,我也提了問題讓他們帶著回去思考。在社會轉型的大變動中,個人也要有些宏觀思考,以免被瑣碎的得失障目而失卻了維護正常生活的能力。 4.6青少年期易發的心理疾病 最近幾年,來求詢的人群當中,可稱得上患心理障礙的比例越來越高。其中青少年患焦慮症、強迫症、抑鬱症等青春期心理障礙者居多。而陪伴子女前來求詢的家長們,相當一部分人既不理解孩子的心理疾病是怎麼回事,更不知道他們的心理疾病如何形成,因此便出現了或者是忽視了孩子的心理疾病,或者是過於緊張,對心理疾病產生恐懼心理。針對此種情況,我們把青少年期易發多發的心理疾病症狀作個大概的介紹。 青少年期主要心理問題1 1彭劍飛等編著:《心理醫生》,重慶大學出版社,第657頁。 抑鬱症:抑鬱性神經症是由心理因素引發的一種心理疾病。其症狀表現為孤獨、不愉快、憂慮、悲傷、失望和精神痛苦,心境常處於病理性的低下或惡劣狀態。據有關報道,14—16歲的少年抑鬱症患病率為4.7%。少年期患病率的增高與青春期生理反應有關,也與成長的外部環境與心理刺激有關。 青春期焦慮症:焦慮性神經症是一種常見的神經症,患者以焦慮情緒反應為主要症狀,同時伴有明顯的植物性神經系統功能的紊亂。青春期是焦慮症的易發期,這個時期個體的發育加快,隨著第二性徵的出現,個體對自己在體態、生理和心理等方面的變化會產生神秘感,甚至不知所措。諸如女孩由於乳房發育、月經初潮而緊張不安,男孩出現性衝動、遺精,手淫後自悔自責,這些都會對青少年的心理、情緒及行為帶來很大影響。他們往往由於好奇和不理解而恐懼、緊張、羞澀、孤獨,並陷入自卑和煩惱中,還可能伴發頭暈頭痛、失眠多夢、口乾厭食、心慌氣促、神經過敏、情緒不安、體重下降和焦慮不安等症狀。這類病症在精神科常被診斷為青春期焦慮症。 神經衰弱症:神經衰弱是一種常見的心理神經疾病。多發生在青少年求學與就業時期,特別是青少年學生和青年知識分子發病率遠比其他人高。患者常常情緒不穩、失眠、乏力、抑鬱寡歡。有時發生知覺錯亂現象,對極重要的事物會茫然無所知覺,對聲音極度敏感,即使輕微的聲音也會使其驚恐得心跳、冒汗。這類患者往往憂慮過多,學業、職業、前途、名譽、地位、婚戀等問題總盤旋於他們的腦際。 社交恐怖症:社交恐怖症通常起病於青少年期,男女都可能出現。青少年渴望友誼,希望廣交朋友,但有些青少年一到具體交往時,就出現了恐懼反應。表現在不敢見人,遇生人面紅耳赤,神經處於一種非常緊張的狀態。嚴重者拒絕與任何人發生社交關係,把自己孤立起來,對日常工作學習造成極大妨礙。 社交恐怖症是一種因心理緊張造成的心因性疾病,只要積極治療,是可以治癒的。 歇斯底里症:精神醫學把容易導致歇斯底里反應的人格稱做歇斯底里人格。具有歇斯底里人格者在某種精神刺激下,容易發生歇斯底里症。這類人的人格特點是人格發展幼稚,不成熟,情緒不穩,容易感情用事。有過分的幻想,容易把幻想當成現實,以自我為中心,自私,任性,在乎別人對自己的關注、照顧,以過分做作或誇張行為引人注意等等。青少年由於學習或工作壓力、家庭或社會生活的不良因素影響,加之自身心理發育不成熟,容易患歇斯底里症。 強迫症:強迫症又叫強迫性神經症,是一種以強迫觀念和強迫動作為特徵的神經官能症。它是指患者主觀上感到有某種不可抗拒的、不能自行克制的觀念、意向和行為的存在。病人雖能意識到這些觀念、意向與行為是毫無必要、毫無意義的,但就是難以將其排除。它既有自我強迫,又有自我反強迫,是一種典型的衝突疾病。在前來求詢的青少年中,此類心理疾病並不鮮見。 青少年心理問題分析1 1「上海『九五』社會發展問題思考」課題組:《上海跨世紀社會問題思考》,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第213頁。 中小學生心理疾病的發病率呈直線上升趨勢。據國家「八五」重點科研項目——「中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實驗課題組」對全國76所學校萬餘名學生進行的心理檢測後發現,約有32%的中小學生有不同程度的異常表現。 據上海市1994年10—12月進行的抽樣調查表明(N=1684人),心理障礙檢出率為15.43%,其中男生為19.75%,女生為10.70%。高中生為13.09%,初中生為9.1 0%,小學五年級為23·20%。 中小學生的主要心理障礙是神經症狀(憂鬱、強迫、焦慮、思維障礙)占42.86%;行為症狀(違紀、攻擊、殘忍、自傷)占22.1 6%;社交障礙(交友不良、社會退縮、不受歡迎)占15.93%;軀體問題占12.09%;性問題占6.93%。五年級學生檢出率最高,顯然與他們正處在緊張的升學競爭階段、學習負擔最重有關(姚鑫山,1994)。 青少年期心理的產生,與整個社會文化潮流有關,與生長中的具體家庭、學校環境有關,與青少年個體心理特質有關。然而表現在學生身上的各種心理問題卻直接與學業負擔過重有關,雖然「學業負擔過重」是社會文化潮流、價值觀與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的綜合現象的體現。 過重負擔對中小學生身體健康發育帶來不良影響。 青少年正處在長身體長骨骼的階段,課時太多,作業太重,學業負擔過重,會產生疲勞感和心理障礙。腦神經受到損傷,性激素就低,對心臟發育不利。 過度競爭是造成當前青少年心理疾病發病率上升的主要原因之一。激烈的競爭,人際關係的淡漠,環境污染。使生存環境惡劣,他們在享受父輩們從未享受過的豐富的物質及精神產品的同時,也正在承受著父輩們想像不到的精神壓力。 過高期望是對青少年的「精神虐待」,易造成他們心理扭曲和損傷。高期待已成為困擾我國未成年子女父母的主要情結,劇烈的擇業競爭迫使上海的學生和家長作出這樣的選擇:如果自己孩子不能進入高一層次的學校深造,將來就業時將會處於極為不利的地位,難以與外來就業者相「抗衡」。因此,有90%的家長期望子女能進入大學深造。 上海的調查表明,幾乎是100%的家長認為「最高興的事情」是孩子學習成績好,而「最惱火的事情」則是孩子學習成績差。不難想像,這種心態對孩子將意味著怎樣的精神壓力。從心理學角度分析,這種錯誤教育方法是對孩子的「精神虐待」,其危害遠大於嬌寵溺愛,甚至於體罰。「精神虐待」有多種表現:(1)有些家長以警告、恐嚇、揭短等方式對孩子實施精神壓力以治服孩子;(2)還有些家長故意貶低自己孩子的能力,總是以別人家的孩子的長處來比自家孩子的短處,並且是用諷刺挖苦的形式,使孩子自慚形穢,從小產生自卑心理。 心理學研究表明,一個自尊心從小就受到挫折的孩子,會出現很多心理與行為上的障礙,諸如自我否定、缺乏愛心、焦慮等心理疾病,長大以後會出現社會適應困難和人際交往障礙。 過分保護導致如今青少年的某些生理、心理機能退化。社會的變遷,改變了我們的生存方式和價值觀,改變了我們賴以生存的環境。我們周圍的一切天天都在發生著巨大的變化,社會在進步,經濟在發展,大部分人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一些家長一方面在學業上拚命給自己孩子「加壓」,另一方面又為其在生活上盡可能地創造豐裕的物質條件,這便導致了一部分孩子大腦發達,四肢無力,青少年人體中的某些機能正在逐步退化。因為他們生活的需要很容易得到滿足,幾乎不用克服什麼困難。青少年成長過程中用於發展自己能力的機會就這樣被剝奪了。 現代心理、教育的研究以及大量的調查表明,如果忽視了健康人格的教育和培養,在青少年期甚至在兒童期,會出現一些心理倒退現象:如自立意識差,依賴性強,做事被動、消極、膽怯,顯出與年齡不相符合的幼稚,適應新環境能力差,自私,只求別人照顧,不會關心他人,責任感低下,情緒波動大,易走極端等。如果在此基礎之上,受到意外的刺激或者遇到挫折,心理疾病就會產生了。導致心理障礙的溫床是個人脆弱的意志與心理素質,而心理素質由青少年成長中的外部環境與父母素質熏染而成。所以,要糾正和矯治心理疾病,首先要從社會文化的價值觀念的更新、教育制度的改革,與家長素質的提高做起。 「上海『九五』社會發展問題思考」課題組所著《上海跨世紀社會發展問題思考》一書,在「青少年問題」這一章節中,對於青少年心理健康提出了這樣的建議:針對青少年心理重負,建立「心理健康」社會支持系統,培養青少年「挫折耐力」。 當代青少年既要應付快速變化,緊張繁重的學業生活,又要面對各種競爭所帶來的挫折、困難與失意,這就必須有足夠強的心理承受能力。而心理承受能力的增強,需要從提高學生心理自我調節能力和建立社會支持系統兩方面加以考慮。 培養青少年學生的「挫折耐力」,抵禦心理壓力。現代大城市的青少年一般都生活在較寬裕的家庭環境中,因此既容易產生依賴心理,也容易表現出任性、孤僻,過分自私的心態。有人認為加強對青少年的「吃苦訓練」可促使其耐挫力的提高。 建立健全有力的社會支持系統。從目前青少年的心理疾病的根源分析,有相當一部分是因人際關係不良而造成的。社會轉型時期運轉節奏加快,競爭空前激烈,因此使青少年產生了較普遍的不安全感和危機感。在這樣的社會環境下,除應建立一整套合理、完善的社會生活的保障體系,更需要提倡人際之間真誠相待、友好熱情的道德風尚。整個社會的精神文明水準的提高,有助於青少年減緩心理壓力和輕鬆快樂地成長。 作為家長、老師,應對青少年心身發展的知識有些基本的瞭解,一旦發現心理異常現象,就可及時求助有關部門治療,不致於耽誤時機。 一旦確認孩子有了心理疾病,首先在心理上不要陷於恐慌。心理疾病只不過是像生理疾病一樣的常見現象,通過安心休養,悉心治療,積極調整,是可以重新獲得健康的。假如你一旦陷入對疾病的恐慌之中,不但於治療無益,反而加重了病情,加深了痛苦。 4.7心理原因的身體障礙 有一位小學生(女)看起來並沒有智能缺陷,在各方面的發展都屬較平衡的。但是她的學習成績卻很差。常常在60分以下,令媽媽非常著急。為了讓女兒學習成績盡快提高,她不惜重金為女兒請了語、數、外三個家教,輪番對她輔導。但是,一個學期結束以後,女兒的學習成績不但沒有提高,相反還出現了一些奇怪症狀:只要一拿起書本頭就發暈。而且她拒絕與輔導老師進行語言交流,以致於「家教」老師們認為她是個奇怪的孩子。 媽媽為她的「頭暈」症曾領她去醫院仔細地檢查過,也沒有得出什麼結論。後經心理咨詢工作者提問,她才承認媽媽在她上小學初年級時為她的「學習不用功」曾經打罵過她。像這樣嚴重的情緒壓力導致的身體疾病,在確有器官病理情況下,被稱作心身障礙、心理衛生障礙或內臟障礙。在不涉及器官的情況下,被稱作轉換反應或臆病。這類與壓力相關的身體障礙,被詹姆斯·O·盧格稱作「心理社會的身體障礙」1,他並且提出,作為少年兒童的照料者,我們必須留神這類障礙是否得到正確的診斷,過度的和長期的情緒壓力的原因是否被排除了。 1詹姆斯·O·盧格:《人生發展心理學》,第423頁,學林出版社。 少年兒童的心理身體障礙一般有這樣幾種情況: 1.孩子的情緒狀態應與疾病的嚴重程度相應。例如長期的背痛應該引起相應的情緒上的關切。如果一個孩子因為得了一種使其失去能力的疾病而不能參與日常活動,但他對此卻抱著若無其事或者「滿意」的態度,這多半是不正常的。 2.應該研究孩子的現實生活環境,如果有證據表明存在一個未解決的問題,那麼目前疾病的種類、嚴重程度和範圍也許是這一心理社會問題的生物學上的解答。 3.僅僅治療身體疾病,使家庭醫生不斷遭到失敗。因為造成他身體疾病的情緒壓力仍未能得到消除。 4.應該真摯地幫助具有未決問題的兒童(少年)。如果這樣還未能見效,就該全力以赴,使孩子們感到有人需要他,有人愛他。在某些情況下,這些身體上的不適感覺將會完全消失。如果症狀減輕了,這本身就說明,孩子身上的癥結是一種心理社會的身體障礙。1 1詹姆斯·O·盧格:《人生發展心理學》,學林出版杜,第425頁。 剛步入「發展經濟」的社會潮流中的人們,對於獨生子女的學業期望值幾乎無限制地膨脹著。「重點學校」成了寄托他們焦慮心情的唯一精神歸宿。無論是普通小學還是重點小學的學生家長,都以百分之百的期待與努力,去爭取只有百分之五的成功希望。這種「死馬當作活馬醫」的僥倖心理,其結果就是導致了學生嚴重的心理情緒壓力。 其實我們對於強烈的情緒震動如恐懼、憤怒等都有過體驗,即使我們可能並不十分清楚相應的生理表現。在所有的情況下,特別是對那些長期承受過度壓力的人來說,適應壓力要承受痛苦,消耗精力和淚水。不僅僅於此,在一次折磨人的經歷之後,緊接著的休息雖能消除極度疲勞,使我們幾乎恢復原來的良好狀態,但是,重要的是「幾乎」,因為我們在一生中不斷地經歷壓力和休息時期,所以每天適應能力都有略微下降,積少成多,直至到達老年。 人生的發展並非如我們所說的「有志者事竟成」。這裡面有一個目標、潛能、動機、壓力的互相作用過程。一味的加壓只能使孩子們以各種方式放棄努力,逃避競爭。「心理社會身體障礙」即是其中一種症狀。 詹姆斯·O·盧格認為:在一切疾病中,心理因素的重要性是不容置疑的。「心理社會的營養不良」1能加劇純粹是生物學意義上的疾病與傷害。在心理社會的身體障礙中,社會和心理痛苦的結果以不可計數的疾病形式得到了暴露。這些疾病包括嚴重的頭痛,類似潰瘍的胃腸紊亂、癱瘓、皮膚病、變態反應、失明等。 1同上,第423頁。 有數種帶缺陷的親子關係可能使孩子傾向於患這類疾病。如因害怕可能失去父母的愛而產生的焦慮易使孩子患上哮喘病。 第二種有缺陷的親子關係是:母親專橫,要求過嚴,過度地限制孩子,不讓他獲得自主權。一個少年或者是兒童,特別是男孩,如果他的父親唯妻命是從,那麼這個兒子可能不得不掩蓋起他具有合理性的憤怒和敵意。 第三種可能的情況是父母期望很高,而他的孩子則無法有出色的表現。常常是別人家的孩子學業上的成功成了母親要求或者「羞辱」孩子的理由與口實,在這種情況下,對於孩子來說,有時唯一的逃生之路是染上某種使人失去能力的「身體障礙」,以讓父母能夠重新接受自己。 當然,這一類型的壓力很可能來自尋常家庭中的普通父母,當他們發現自己的孩子的表現,尤其是學習成績低於標準因而施加壓力,而孩子則因自身的條件或者是出於心理逆反或其他原因不願繼續努力時,這種情況便發生了。常常會發生這樣的情況:當父母手忙腳亂地忙於為孩子治療身體疾病時,而他們卻因為父母對自己放鬆或降低了要求而坦然地竊笑。當然,這並非是孩子們的「預謀」,而是在承受壓力過程中不知不覺發生的。 4.8教育改革——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的轉變 80年代中期,隨著中國社會改革開放政策的不斷深化,學校教育帶給學生的壓力也越來越大。汨羅為湖南嶽陽市所屬的一個縣級市,自1984年開始,執著地實施由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的轉變,其素質教育的總目標為「四個面向」,即面向每一類教育,面向每一所學校,面向每一個學生,面向學生的每一個方面。1996年5月李嵐清副總理實地考察了汨羅12年來的艱苦探索,說:「汨羅的經驗很可貴,值得在全國逐步推廣。」1隨後,國家教委舉行了會議,決定學習推廣汨羅經驗,大面積推進素質教育,並建立素質教育運行機制。 1同上頁注。 汨羅的教育改革是否真正使學生減少了學習壓力,是否使他們在人格與素質方面確實更加健康與優秀,中國青少年發展狀況研究報告(1996)藍皮書對學習壓力、道德發展、學習需要作了調查研究分析。 汨羅樣本數等於此項研究各城市樣本的平均數,即279個,在其他城市同期調查,回收有效問卷281份,回收率為100%,比較研究提供了許多有意義的發現,其中比較重要的是: 第一,對兩個樣本的均值差異檢驗說明,汨羅的獨生子女比其他城市的獨生子女學習壓力較小,如下表: 以上表格說明,學習壓力總分和「我討厭考試」兩項,汨羅獨生子女得分較全體獨生子女低,且有顯著差異。對「學習很有信心」和「對學習感到快樂」兩項,汨羅獨生子女得分則高於全體獨生子女。 以上關於道德發展方面的比較調查表格中的變量均為正向變量,被視為積極的人格特徵。從以上表格中我們看到汨羅獨生子女在這些積極的人格特徵得分上,均高於全體獨生子女的平均水平,且差異顯著。一方面他們的學習壓力比其他城市的獨生子女小,但在學習努力方面,在學習的創造性方面和主動性方面,在熱愛學習方面,比其他城市的獨生子女得分更高。 以上表格中前兩道題為反題,即代表消極的人格特徵,汨羅獨生子女均得了較低的分。後三道為正向題。代表積極的人格特徵,汨羅獨生子女則得了較高的分。 「為什麼要搞素質教育?很簡單,應試教育只面向5%的同學。」1李嵐清副總理曾經這樣指出。 1《中國教育報》,1996年5月17日。 現有的應試教育是造成獨生子女學習壓力過重的主要原因,這種學習壓力對獨生子女的人格發展有較大的負作用,具體表現是對積極的人格特徵有負向影響,而對消極的人格特徵又有正向的影響。 專家們通過分析發現,學習壓力與獨生子女的努力學習的品質呈顯著負相關,而與不努力學習的品質呈顯著正相關,也即是說,在較大的學習壓力下,獨生子女難以做到努力學習。學習壓力越大,獨生子女的個人表現需要越強。過分的學習壓力不利於培養獨生子女的積極的學習需要,也不利於他們自我接納。 應試教育的種種弊端早就為人們所覺察發現,然而,作為一種制度它能夠沿襲幾千年,具有如此深遠的影響,也在一定程度上說明了它的合理性。以科舉為主的應試制度是封建社會的產物,當然不能適合以科技為主的工業經濟時代,現代化社會不僅需要掌握知識的人,更需要具有各種能力的人。人們曾經提倡過的「應知」、「應會」這兩種類型的考試,便是對純粹應試教育的改良。然這畢竟是杯水車薪,離素質教育的總體要求還很遙遠。 在20世紀的最後幾年,在獨生子女成人之際,知識經濟時代的曙光已照臨中國大地,新世紀的新一代是優秀的,又是健康的,應具有與新世紀匹配的高素質。整個社會與教育界對於獨生子女們加強素質教育的呼聲已越來越高,然而,對於究竟什麼是高素質,人們卻一時很難為之界定內涵。人們感受與體會最深的,莫過於對於應試教育帶給孩子們的重重壓力,但是如何才能減壓,如何使他們努力學習又不乏快樂健康,高等院校如何才能公平地選拔到真正有培養前途的人才。人們卻無更切實的措施與直觀的經驗,卻只有一些寫在文章裡的代表人們美好嚮往的詞句。 加強素質教育除了美好願望,還需要科學知識與理論依據。這樣一項重大的教育改革工程,是需要全體社會各個方面的關注與投入的。因為孩子們健康與否,直接關係到我們國家、民族、家長們的未來命運與利益。 4.9家長的焦慮 有一位老三屆的家長,因覺得兒子太頑皮,懷疑他患了「多動症」,於是他擺渡過江,穿街過巷,休息日帶著兒子去作心理治療。心理咨詢人員瞭解後,發現他兒子是一個很正常的少年:學習成績中上,數學成績領先,還得過學校的年級競賽獎,平時也沒有明顯的道德品質與行為問題,就是頑皮好動。可是他父親並不相信心理咨詢人員的判斷,反覆地詢問:為什麼他的功課沒有得到全優,為什麼他的智商這麼高(曾測試過),卻沒有出類拔萃呢。他為這些問題日夜煩惱,心生焦慮。這裡的咨詢師說沒問題,他不相信,領著兒子又到了另一個咨詢中心。幾家走下來,他想來想去,認為兒子還是應該在其中一家接受心理訓練,他認為即使是沒病的孩子,經過訓練也只會更加健全。他的兒子覺得休假日在外面「訓練」很有趣,總比在家中閃著做功課好,他的父母卻因為兒子接受了訓練和治療很欣慰,他不惜財力精力,只為圖個心理踏實,去做這種不是很必要的「心理訓練」。這實在是他內心積憂成疾、疑病成症的反應。 幸好,他的兒子是一個個性比較寬厚的孩子,要不,真不可想像會有怎樣的後果。 曾經接到過一個女學生的哭訴電話。她怨恨自己的母親,在父親病危的時候,母親還對她保守秘密,原因是為了不影響她的情緒,明天考試能有個好成績。她痛哭著說:是母親讓她錯失了與父親見上最後一面的機會,為此,她將永遠不會原諒母親。 這真是一件令人震驚而遺憾的事情。它像一顆炸彈,報告了現代社會中人們心情焦慮的程度。作為母親,無視丈夫臨終的遺願,不顧女兒終生的痛苦和遺憾,做出如此不合人情的行為,幾乎令人懷疑她是否有些理智失常。 女兒在電話中譴責母親是愚昧的冷酷,說她利慾熏心幾乎混滅人性。我勸慰她:雖然母親的行為非常不妥當,但是畢竟她是為了女兒著想。她的心中未必沒有痛苦,只是她重視了女兒的前途,卻忽視了孩子的情感,弄不清輕重緩急利弊得失,才做出了如此的糊塗事。母親當然是該受譴責的,但是,母親也是值得原諒的;也許,在人世間,也只有母親才會做出如此糊塗又如此偉大的舉動。 古有岳母刺字、盂母三遷等教子典故流芳百世。在現代競爭社會,一位普通婦女為了孩子學業,不借對她封鎖父親病危的消息,從她主觀而言,這也可算得是一種壯舉。但是,問題在於此舉對於孩子卻並沒有實際的益處,反而有無限後患,帶給女兒永遠的遺憾與難以治癒的心靈創傷,因此,這便是一件雖悲壯但無謂的蠢事,同時,也給天下教子育人的父母,出了一道深刻的思考題。 有位技校生打來熱線電話,他說盤桓在心頭久久不去的惡夢是「難忘父親的鞭子」。那是他剛上學不久,因為成績位居中游而非父親所希望的名列前茅,父母便狠狠地揍他。他上學後的第一個暑假,父親讓外婆看著他不准離家一步,電視不准看,他百無聊賴只能看書。當時他恨透了教科書,媽媽雖然疼愛他,但是怯於父親的粗暴性格只能偷偷掉淚,不敢出面保護他。他則閉緊嘴巴輕易不和父母說話,因為一開口難免有不合父親心意的地方,父親會順手一巴掌。有一回打得他鼻子流出了殷紅的血,從此他緘口不言。暑假結束,他走出家門的時候,發現自己竟然變成了一個與世隔絕的「傻瓜」,連話也說不完整了。父親是個「老三屆」的工人,他把自己人生的不幸,化為迫切的希望全部傾注在兒子的身上,以致焦慮過度,期盼過度,心理失衡,滋生了虐待心理並在兒子身上施暴。但是,他(包括他的妻子)都不知由於他的病態心理與粗暴行為使親生兒子經歷了黑暗的少年時代,並因此有了心理偏差。那位技校生說:「我恨父親,這仇恨纏得那麼緊,以致我常常陷入憂鬱和憤怒之中。是父親打碎了我生活的美麗圖景。」 一位漂亮的妙齡少婦和老實巴交的丈夫一起陪他們的女兒來診所咨詢。在整個咨詢過程中,少婦不停地說話,滔滔不絕,比她年長許多的丈夫只有在被她問及需要作證的時候,才應答幾聲,其餘時間概不作聲,我也幾乎沒有插話的可能。這是一個明顯的「母系家庭」,在這樣的家庭中,主婦的意志決定一切,而子女則往往能力萎縮、性格懦弱。她向我津津有味地訴說女兒動作遲緩、沉默寡言、成績很差,而她自己竭盡能事、軟硬兼施都不見成效,她說:「我真恨啊,我的臉都被她丟盡了。我這樣逞強,她卻毫無自尊心。」我知道有一些子女雖然滿懷對父母的不滿和怨恨,可他們既不能向父母表示抗議,也無法去向他人傾訴,於是那些逆反心理便改頭換面,喬裝打扮,以他們本身也無法理解的方式表現出來。比如,你要面子,我就做個「差生」,讓你難堪;你要我乖、聽話,我就調皮。他們通過這些讓父母痛恨的行為,來自我滿足一番,同時,也借此讓家長煩惱、憂愁和憤怒,從而達到懲罰父母的目的。 當然,這一切也許都是在無意之中完成的,但是,這一個事實卻有力地證明了:家長如果站在孩子的對立面一味地訓斥打罵責罰,其結果只能適得其反。有相當數量學生的心理問題是出在家長身上,他們對子女有太多的要求,太多的批評,以致妨礙了孩子本身正常的發展,並產生心理問題。怎樣關心你的子女,這是一門學問,只有去研究它,才會使你更有效地教育培養指導孩子健康成長,這也是現代社會發展帶來的一個新學科。 當我趕到咨詢中心時,她已經靜靜地候在那裡,穿一件早已過時的黃色的確涼連衣裙,扎一把馬尾辮,連同她臉上恬淡的微笑,給人安穩祥和的感覺。但是這一切都未能掩去她的創傷感,雖然她還只有40多歲的年紀。 她原是一個公司的財務人員,在單位人事變動改革中,被調到一個很邊遠的經營部去當營業員,這是她人生所遇無數挫折中的又一次,而令人欣慰的,則是她的兒子考上了上海第二醫科大學。但是,她說,在兒子離去後,她心情卻出乎意料地平靜,平靜得心像空了似的。她覺得自己衰老了,孤獨像黑鴉鴉的烏雲吞噬她的靈魂,聽說咨詢中心有一夥人樂意助人,就尋到這裡,她說她不是來咨詢的,只是來找人談談話,順便看看這裡是否需要她來幫忙。她有教堂嬤嬤一樣的慈和心情,她想幫助人們渡過難關。 我知道有兩種人是樂於助人的,一是曾經受惠於人的,他便抱著還願的心情,理解需要幫助的人;還有一種就是歷經坎坷之人,他雖沒得到必要的幫助,卻不想讓別人重蹈痛苦,所以願意幫助他人。 而這位女士是懷抱什麼意願前來要求幫助他人的呢?經過了長時間的談話,我明白了她的心境。 她是一個從小便被父母拋棄的孩子。在「文革」初期,她只有8歲,被母親打斷了一條腿骨,而母親又是「四類分子」,當班主任老師抱著斷腿的她訴諸於眾時,被稱作「地主婆」的母親便被鬥得死去活來。人們說這是階級敵人的階級報復,這個家不能呆,她就被送到了姨婆家。到了上山下鄉的年齡,她就去了農場;在大頂替之際,她又隨潮流回到了上海,但是,母親家雖有房子,她卻有家不能歸,母親的房門對她不開放。在那個亂七八糟的年代,父母的日子不好過,拿孩子出氣也情有可原,何況,揭發他們的不是女兒,是老師,當時,她只有8歲啊。現在,不能回家,又去哪裡呢?她只能取些板紙鋪在過道裡,母親終於還是不理解她,而好心的鄰居卻看不下去了,給她介紹了男朋友。在雙方還一無所知的情況下,她住進了男友的家,就這麼潦潦草草的就米下鍋,先斬後奏,登記一下,完成了人生的婚嫁大事。她的願望很簡單,只要有個住的地方就行。 婚後一年,有了一個兒子,但夫妻倆的日子越過越暗淡。雖說她曾歷經艱難,卻仍然對生活懷有理想,而丈夫卻渾渾噩噩,烏七八糟,最後終因生活不協調而各奔東西,那時,兒子已經5歲了。當她抱著兒子再次想走進家門,母親心硬似鐵,仍然拒絕了她。 總有好心人於心不忍,見他們那副慘樣,又從中撮合,再結絲羅。她想,只要有個歸宿,多一個人照顧孩子,再結一次婚又何妨?偏偏是那再婚的丈夫與她在其他方面還勉強能湊和著,就是對兒子左右看不慣,動輒就拳腳相加,這怎麼了得?看著孩子嚇得變青了的臉,她又離婚了。離過一次婚與二次婚有什麼區別呢。當年為了孩子她結婚,如今為了孩子她又離婚,好在兒子已經9歲。她打定了主意,就這麼相依為命,靠自己的工資養活他,養好他,他們穿的是舊衣服,但給兒子吃的是合理調配的營養菜。兒子好多次看見母親就著鹽巴下飯,卻仍然偷偷地流著淚強嚥下母親給他的菜,兒子知道,只有這樣,母親才會高興,他心裡常常許願,將來要當一流的醫師,成為上海的第一把刀,掙來的錢要給母親買最漂亮的衣服。母親太可憐了。 而他卻不明白,母親真正的可憐是心中只有兒子,卻容不下她自己。人們漚歌母親,說母愛是最偉大的,因為母愛是無私的,無我的,而我卻認為,這樣的母愛未免太樸素、太原始了。愛子之心,親子之情,連動物也有這種本能,而且,這樣盲目的本能的母愛很有可能是無效果的。無「自我」的母親也極有可能是無能力的、無力量的,把孩子視為自己生活的全部,是一種心態的失衡,是對自己失意的逃辟。 這麼殘酷地評判母愛,也許會令母親們心兒滴血,令兒子們六神不安?但是,你瞧,她的心究竟怎麼樣啊! 前一陣,孩子忽然得了病。她急得快要發瘋了,領著他全上海東南西北地去看病求醫。也不知道吃了多少藥,用了多少偏方、上方、祖傳秘方。經濟上不僅傾其所有,還負上了債。孩子的病情終於控制住了,但單位裡的頭兒卻說她工作作風呆板,不肯通融,把她的財務給撤了。在那一刻,她忽然懷疑生命的價值:人活著究竟是為了什麼呢?如果總是和痛苦與不幸相伴,又何必活著。磨難與困境使她心理嚴重失衡,竟然失去了生的勇氣;徹底崩潰了的自我,已經無法承受對孩子的責任,她很想徹徹底底地擺脫這一切。在一天的傍晚下班後,她把自己鎖在辦公室裡,躺在辦公桌上開始絕食。同事們紛紛勸她,好說歹說,無人敲得開她的門,因為人們無法叩開她活下去的心扉,有人便出主意讓她兒子寫封信在門外大聲地讀,這已經是第二天了。當兒子的哭聲夾著讀信的聲音斷斷續續地飄進她的耳朵:「媽媽,你不能死,你去了,我怎麼辦?只有我一個人怎麼過呀?我會讓你享福的……」兒子的哭聲似乎喚回了母親的靈魂,但是,她已經無法挪動身體,也發不出聲音,昏迷的她居然又奇跡般地活了過來。既然沒法死,那麼就再活吧,「莫目逆境生悲感,且把從前作死看。」 她仍然操勞,但是她卻更機械,也更麻木了。隨著兒子考進大學,她欣喜了一陣子,但是同時也感覺心中空了一大片,兒子住進了學校,不需要她像從前一樣地盡心盡力,那麼她生命的結該懸掛在哪一枚釘子上呢?因為除了孩子,她沒有想過任何自己的事。她來咨詢中心的時候,就是在那樣的落寞心境中,她已經習慣於奉獻和給予,所以她走進這片綠島,這個「慈善」中心,問我們是否需要她的幫助,她很願意通過幫助別人,來解脫她自己的惆悵。 4.1 0 家教熱 家長不惜財力精力,聘請「家教」,只希望培養孩子成才。一部分家長這樣做了,引起了另一部分家長的恐慌,別人都在加課加點請「家教」,不入流者豈非如逆水行舟?於是請「家教」之風氣始終盛行,學生忙,家長忙,任「家教」的老師們更忙。但是效果究竟如何?其中當然不乏有請了「家教」後關鍵時刻衝刺成功,考進重點的,但是也有請了「家教」後上不去下不來得不償失的。是否為孩子請「家教」?幾門學科請「家教」?實在是家長應當仔細考慮的。 不請「家教」也是一種教育方法,讓他獨立自主輕鬆愉快,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益。頌從小就是一個獨立意識很強的女孩。上小學第一天起,她就堅持不要家中長輩護送。小學畢業前夕,她的成績一直是班裡前5名左右,尤其是她的數學成績一直處於年級領先地位。學校教導主任曾對頌的父母說:「你們是不負責任的家長,頌在數學方面有特長,不請個『家教』超前培養可惜了。」那時正值考中學前夕,有希望進重點的學生幾乎都請了一到幾位家庭教師開小灶。頌的母親曾徵求女兒的意見,頌認為自己有把握考進重點,不必請家教,母親讓她自己安排複習迎考方案,不加干涉。頌同學認真做完學校的功課,餘下的時間看小說看電視聽音樂,輕鬆愉快毫無壓力。在臨考的前一夜,她早早地睡了,第二天又獨自去考試,學校門口儘是些神情緊張的家長為孩子捏著一把汗,休息時衝進去送冷飲遞毛巾百般憐惜呵護,頌卻自己買了一支棒冰,心安神穩。她知道父母親不會前來觀望,她已經習慣了自立,當然,頌最後是考取了重點中學。 關鍵時刻托他一把,點石成全,事半功倍,考進重點,皆大歡喜。淵淵的父親在他兩歲起便出國打工去了,他跟著母親長大,母子倆形影相伴,打打鬧鬧,沒規沒矩,誰也奈何不了誰。上小學後,醫生來學校體驗,一眼看到他就對老師說:「這小孩是個典型的多動症。」媽媽曾對他的「病」頭疼之極,並試圖用「以毒攻毒」的辦法為他治療:拿了一隻小板凳讓他坐在掛鐘旁,規定他得一刻不停地晃動手腳並保持15分鐘,停下來戒尺便打下去,結果收效甚微。 五年級時,爸爸從國外歸來,他發現兒子雖玩劣不堪,卻是個聰明的孩子,他喜歡動腦筋、動手裝裝拆拆。鬧鐘、照相機、「奧特曼」玩具現拆現裝得心應手,看電視對劇情也理解透徹評論得當,但功課卻中不溜兒不見起色。父親認為這是他從小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心不定,神不定,散漫慣了,因此,他們商量決定,讓他住到外婆家,請個大學生當「家教」,陪讀陪住陪玩。規定學習時間,保證學習質量,培養他集中注意力做功課,任務完成後讓他玩個痛快。經過臨考前3個月的集中訓練與「家教」輔導,他的學習成績明顯上升,他的父母還聘請區裡語文教學的權威人士出些作文題目讓他練習,最後根據以往的考題類型、讓他默記了幾篇作文的框架結構、起轉承合等等,結果在考試中,他居然用上了其中的一篇。他考中了市重點中學。父親高興得逢人便說「孺子可教」,頗為自己請「家教」的決策而得意。 「家教」成了氧氣袋,離不開,放不下,陷入進退兩難的境地。胖胖的爸爸是區裡某局的局長,媽媽是機關工作人員。爸爸忙得連兒子的面也難得見到,剩下媽媽一人負責管教胖胖的學習與生活。媽媽說,孩子的功課越來越難,連我也不懂,不如花些錢為他請家教,省心省力。從三四年級起,胖胖的家庭教師就沒有間斷過,但是胖胖的學習成績卻一直居中,沒能領先。為了突擊補課作最後衝刺,向重點中學進軍,媽媽為胖胖請了6名「家教」,語、數、外各2名,而且她請的都是市區有名望的教師。有些教師因為太忙,分不開身,胖胖的母親便出高價,教師因路遠不便的,她還每次另加出租車費,每月家教費用達2500元左右。連續突擊3個月後,功夫不負苦心人,胖胖考進了市級重點中學。雖然進了重點,但因胖胖是靠「強心針」支撐進去的,撤除了「家教」以後,他的學習成績一落千丈,他的母親沒有辦法,只好繼續為他聘請家教,語、數、外各一名,即使這樣,胖胖的成績也只能跟上中游。當問到胖胖的母親:「如果不請『家教』胖胖是否留級?」時,她說:「很可能會跟不上,事到如今,我只能奉陪到底。」她最近又為胖胖請了一位外地大學生在家中當「家教」兼保姆,陪讀、陪玩成了生活拍檔。大學生是個年輕的小伙子,他的生活瑣事卻與胖胖一樣,一律由胖胖母親來照料,她啼笑皆非地自嘲:「又多了一個兒子。」 4.1 1交往障礙者的呼聲——多想自自然然地做人 這是一位剛踏上工作崗位的獨生子女給我的來信。她在信中敘述,交往障礙起因於學習上的挫折…… 我十六歲的時候,隨父母搬遷到陝西省某縣,由於環境的變遷,使我從一個愛說愛笑的女孩變成了一個孤癖的人,加上學習上的一點挫折,抱著對老師的成見,升入了高中,想去圓自己上大學的夢。可開學不久,我就發現自己精力不集中,總溜號,那時由於沒意識到自己只是得了輕微的神經衰弱,加上家庭境況並不十分好,我也沒和父母說。時間一長,我就感覺溜號是件可恥的事,怕同學們發現我亂想,於是,上課我總不看黑板。老師發現後,總在班上點名提醒我,但我更覺得抬不起頭了,就像我做了一件見不得人的事。我開始臉發燒、心跳、緊張,每當老師講課從我身邊過,或看我做題時,我都緊張得大腦亂哄哄的一片,手也不好使了,到後來渾身出汗。有時我真恨自己,問自己,到底怕什麼,天天告誡自己,明天別再這樣了,可是就是不管用,到那時,還是老樣子。那個時候總覺得是難以啟齒的事,所以也不好向別人明說,從此我就獨來獨往,和誰也不來往,時間一長,和同學說話也緊張、臉紅,家裡來了陌生人,甚至是親戚朋友,姑舅姐妹,也心裡緊張。去年中專畢業,我分到學校工作,坐在我對面位子的一位男教師四十多歲了,我從來都不敢抬頭看他,和他說話,那樣,心裡也特別緊張,臉發燒,別人咳嗽一聲,我都得哆嗦一下,心裡難受極了。課間休息,別的老師都說說笑笑,我卻總因為自己的臉像塊大紅布,從來不敢參與,其實,我多想自自然然和他們一起做人啊!可是我做不到。 我看了你們雜誌社的這本《交際與口才》,我認識到了我得了心理障礙,且是嚴重的社交恐懼症,我看了其中幾篇關於舒緩緊張的文章,我試著做,也不行,現在我只想求助於您。我知道上海是中國最大的城市,醫療方面也是最先進的,您能否代我詢問一下有關的心理醫生,我怎樣才能改變我的現狀。 此致 敬禮 章琳 接信後我立即給她覆信,並與原信同載於《交際與口才》雜誌1997年第一期上。 章琳小姐: 你好! 最近一段時間內,我連著收到好幾次關於「社交恐怖」的求詢信件與咨詢電話。當然也包括你的這一封很緊急的求援信。根據你所說的情況,你確實得了「社交恐怖症」。我先為你解釋一下病情症狀,然後再為你分析原因,最後我們一起來討論如何矯治障礙的策略。 恐怖症女性多於男性,多發於青少年或成年早期。恐怖症的心理異常反應多種多樣。社交恐怖症是較常見的一種。是由於害怕在眾人面前出現而罹患社交障礙。患者因自己見了其他人會發抖、臉紅、出汗或行為笨拙、手足無措等現象,而不敢到公共場所。嚴重的不敢與親人,如父母、兄弟姐妹接觸。甚至不敢上桌與家人一起吃飯。根據社交恐怖的具體表現,可分為赤顏恐怖(見了人就臉紅耳赤),目光恐怖(不敢與他人目光對視),異性恐怖(由於害怕同異性交往而引起的恐怖)。一般來說,這些恐怖與早期經歷與童年創傷有關。有的人從小就過分害羞,而害羞行為的產生又往往與自卑感與不正確的性觀念有直接聯繫。 據我推測,你可能是由於搬遷到一個新的居住環境後,一時沒能適應那裡的人際關係與風氣習慣,所以壓抑了自己的快樂性格,使自己的各種情緒與個性特點無從表現。並造成對老師與同學的偏見:認為別人不能公平地接納你。在這種心境中,被壓抑了的意志與願望便頑強地想要表現。它通過無意識的作用,來干擾你的正常生活。例如思想不能集中,上課控制不住地開小差。一經發現了自己的弱點後,你又未能及時尋找原因,予以調整,反而又陷入對「溜號」的恐懼,並繼而導致「溜號強迫傾向」。對自己心理狀態一知半解的認識,又使你陷入自卑情結中,而終於對自己失去信心,在人前不敢說話、抬頭,在這種觀念支配下,你才形成現在這樣的心態,既是社交恐怖患者,又有很頑固的自卑心理與強迫傾向。 我反覆地看了你的信後,認為你首先要解決一個認識問題:即不用對自己的社交恐怖傾向非常恐怖。如果這樣,會使你社交障礙越發嚴重。心理問題與障礙是現代社會的一種很普遍的現象,這甚至被稱為一文明病」。即使在以前也總是存在,只不過未引起人們足夠的重視罷了。正是這種對心理障礙的恐怖,才使你離開人群越來越遠。當你以為只有你一個人在遭受如此痛苦的時候,你會由於加倍的孤獨而倍感驚恐。但是我要告訴你,有許多人,而決不是你一個人在遭受社交恐怖及其他恐怖的折磨。而且,這種心理障礙是可以治癒的,但是卻需要你很好的配合。 除了對於社交恐怖的認知以外,你還需要對自己有一個正確的評估與認識。在人前抬不起頭來,作賊似的面紅耳赤,心虛膽怯,有一個很本質的原因就是你的自卑心理。你先是為「溜號」自卑,繼而為心理障礙恐懼。這些都是使你心理問題日趨嚴重的原因。你應該調整自己的心態,認識到,人都有可能遇到各種困難與挫折,甚至得了奇怪的病。但這其中並沒有是非和道德品質高下的區別。這是一種很客觀的存在。唯有認識它,戰勝它,並不要嫌棄自己,才會有堅強的意志與膽略來克服疾病,並接納自己,以期走出心理障礙的魔圈,開拓建樹新的生活。 第三個治療方法,就是行為療法。在你對上述意見認可接納後,你可以制定一些計劃,先與一些比較熟悉瞭解的親人朋友們說話交往。與他們目光對視,然後再漸漸地擴大範圍,以期能達到自然交往的程度。章琳小姐,所有的交往障礙並非來自他人,而僅僅來自於你內心的偏見。你自以為人們在恥笑你,不願理睬你,更錯誤的看法是你以為與人們隔離後人們便不知道你內心的恐懼。殊不知這種掩飾卻加劇了你的痛苦與恐懼。要解決這個心理問題,你便要連根挖出自己的偏見,然後用行動來糾正自己的不良心態,否則,療效是不會很理想的。 人們生存於社會中,除了自我感覺以外,有相當一大部分是在通過與他人的交往中逐漸認識自己,並逐漸成長壯大的。人際間的親和、關注、溝通與愛,是人們心靈發展的雨露陽光。人們只有敞開心扉,才能充分領略人際交往的無限樂趣。人際人情人心的碰撞總是難免有波折微瀾,但是假若沒有這心靈的交流,心理則會因缺「氧」而窒息。 章琳小姐,願你能夠早日克服心理障礙,而成長為一個健康快樂的人。 王裕如 4.1 2抑鬱者——備嘗痛苦的心靈 抑鬱、煩惱、痛苦是青少年來電來信傾訴的一個主要內容之一。雖然令他們痛苦的原因是千差萬別的。我從他們的來信中,選了這樣一封來自江蘇如皋的信。 王老師: 您好! 想來想去,還是稱呼你老師,因為你於我們這群年輕人,是一位可親可敬的師長。 我是一個不怎麼愛說話的人,但我說的都是我的心裡話,看到您寫給小慶的信,我真的很感動,情不自禁地,眼淚流出來了,您說得太好了,正因為您有一種對小慶的真誠的關切,才這樣感人。您說青少年常常問自己「我是誰」,「我從哪裡來」,「要到哪裡去。」這些也是我在日記中不知寫過多少次的句子。我覺得您很親切,您的心和我們是相通的,所以我有一種很強烈的給您寫信的願望。 我曾經跟那位叫小慶的朋友一樣,想到過死,因為我覺得過得大痛苦了,可我想到我的母親,我就沒了勇氣,因為我九歲那年我父親就去世了,我是母親所有的希望。心裡面儘是那種低沉、憂傷、灰暗的色調,沒有一絲光亮。曾經想過看心理醫生,但也只是想想罷了,我很佩服堅強的人,我也很想做一個堅強的人,但我似乎「堅強」不起來,我還是一樣的煩惱痛苦。許許多多的不如意使我想到了死,我也知道痛苦、挫折是每個人都必經的磨難,可知易行難,我受不了,我的心理承受能力太差了,是嗎?其實,我們這麼大的人,大部分是獨生子女,誰不是家長的心頭肉呢?我不想做那種「別人打我左半邊臉,我把右半邊臉也送給他打」的人,我只希望我不犯人,人不犯我,我可從沒想過犯人呀,同桌說我忠厚,甚至於懦弱,那個一起吃飯的同學常說一些刻薄話,我不能針鋒相對,因為我不善言辭,我只好不理,可我的心是被刺痛了呀,我想到過與她分開,但那樣兩人會更尷尬,想想還是算了吧,不過分在意她,把她當作一個平常人好了。我真的很擔心,我將來管不了我的學生。媽媽也常說我怕人,小時候她就這麼說,那時我根本不在意,可現在我在意了,跟人在一起沒話說,就顯得不自在,別人和我都同樣難受,所以我就躲就逃避,現在能這樣,將來還能這樣嗎,我該怎麼辦呢?那次放假在家,哭得兩眼通紅,媽媽從外面回來,看見我這樣,好不容易問出原因後,她也哭了,她只是安慰我別擔心,再長大一點自然會好的,這可能嗎?我不知道。 我說了這許多,我也知道您一定很忙,可我還是很想看到您的回信,您能給我回信嗎? 小芳 抑鬱心態的產生是因我們壓抑了自己發展的意志與自由,壓抑都是因為青少年未能把握好自己發展的方向與機會。緊張的學習生活使一些意志堅強心情開朗的學生如魚得水,卻使另一些人不堪重負,備感痛苦。 抑鬱症患者的特徵之一是習慣性地沉湎痛苦中。悲觀絕望的情緒籠罩著他們的心靈,使其無法穿越這痛苦的屏障看到陽光燦爛的幸福快樂的境界。他們因被抑鬱心情所困,常常成了只會思考不會行動的自我封閉者,封閉與孤獨的生活現狀,使其心情更加壓抑,更加敏感。他們最終會把全部的注意力集中到自己身上,自哀自憐。哀其不幸。憐其無望,愈揣摩愈覺得自己無價值。無價值的感覺又增加了對於生存的不安全感。他們還會過於敏感地揣度別人的態度,總覺得他人一舉一動都是對自己的蔑視,因而加倍地感覺到人生的痛苦。 抑鬱症的形成,有許多主客觀的原因所致。其中很主要的因素便是個人先天的性格特點與神經類型,後天的生長環境與教育條件,再則就是引發症狀的突發性事件。人在遇到挫折以後,由於個人的知識層次與認知水平不同,因此會引起截然不同的反應。 具有抑鬱症傾向的人們在競爭激烈的現代社會也許並不少見,但是屬於真正的抑鬱症患者的人們畢竟還是極少數。我們討論這個問題,就是想給予經常處於憂鬱焦慮狀態中的人們盡可能的幫助。有過憂鬱傾向的人們也許會有體會:痛苦的感覺像你的影子,會不顧一切地排除阻力緊緊地跟隨著你。讓你一刻也不得安寧。但是在另一方面,這痛苦的感覺又像沉船中的木板,是你唯一可得因而也絕不能放棄的東西。因此,不管你願意或否,來自潛意識的力量,便衝破意識的阻擾,使你沉湎痛苦之中。對於心處迷惘的人們,痛苦是他們逃避現實的港灣。因為他們無能力認識世態真相,無胸懷接受失利的自己,因而也無勇氣參與現實,面對挫折。這種找不到自己人生位置,使能量與精力無處投放的壓抑狀態,使他們的內心充滿了困惑、矛盾與痛苦。因此可以說,痛苦感覺只是一個症狀,它受制於內心深處無法調和,甚至是未被他們認識的衝突與矛盾。 他們由於極度的自卑,很怕被人侵犯,因此朋友的友誼,往往是他們減緩痛苦的解藥,只有接觸社會,與人們交融,才是從形式上轉移絕望情緒的一個合適的方法。如果任其自然,其獨自痛苦,於他們的身心健康都是極為不利的。 德國哲學家叔本華認為:人生便是痛苦,人們求知就是為了解除痛苦,使人生不再那麼可怕。他的《人生的智慧》便是解析痛苦的文章。對於我們每一個生存於世的生命,痛苦的感覺總是難免。甚至可以說:痛苦的感覺是人生磨難的枴杖,撐著它,我們才得以見到幸福的艷陽天。但是,倘若人們的心靈不幸被痛苦浸潤而無力自拔,就該運用全部的智能謹慎地走出痛苦的深淵。 痛苦像陳年的醇酒,它有滋有味地誘你品賞,一不留神卻被它醉倒。青少年朋友面臨挫折只有堅強地站起來,把心握成拳,為實現自己的理想,不停地朝前走,才是減緩痛苦,頂住壓力,培養積極樂觀心理狀態與人生觀念的有效辦法之一。 4.1 3學生的焦慮——家庭、學業與生存的壓力 金是一個重點中學的初中生,她卻得了神經性抑鬱症。我把她放到焦慮這個題目下來做,是因為她的抑鬱狀態與焦慮有直接關聯。 她的焦慮一是來自於擔憂自己的健康(經醫院檢查確診為抑鬱症),二是因心理障礙而影響了她的學習競爭能力,三是因為父親的單位面臨倒閉,母親已經下崗。 生存的困境帶給她的心理壓力是可想而知的,但是對金來說,更大的心理困境卻是來自對母親情感的衝突:她愛媽媽,卻又討厭憎恨母親的粗俗無知…… 親愛的王裕如女士: 您好! 我下了很大的決心才決定寫信給您,也許我並不想尋求您的答案,而只是想找個傾訴者,也許就如同一個受了老師責罵的孩子急需找母親傾吐一番一樣,先謝謝您傾聽我的心聲。 先說說我的家庭吧,我越來越反感於我的家庭,回家之後沒有那種愉悅的渴求感和喜悅感,我的母親是一個文化不高的人,說話嗓門如同喇叭一般。父母總是為了點無關痛癢的小事爭吵,什麼蔬菜買得不便宜等,也無怪乎我心中沒有充溢家的溫暖。前一陣,我下決心給老爸老媽寫了封信,希望他們別總是那麼小市民,可結果呢,對於我這個文化素養並不高的母親來說,簡直無濟於事!她總提倡我買參考書籍,當我喜滋滋地捧回《交際與口才》,她竟潑我冷水,說什麼,要買這些書幹嗎,浪費,又不可能成為什麼演講家、外交家。這也就算了,每次考試在班中自認為成績不算差,總在1—2名,意外地有次考得不好,不知我的母親會怎麼責罵我。污穢話語從一個女人口中崩出,不僅我的自尊心受到傷害,我更會為這個我的母親感到可恥,從她口中說出話沒幾句能入耳,親戚朋友在家作客,當著面用些猥褻的話說我和爸爸,剛開始我要爸爸忍,可實質上,我又能忍多久。我勸母親作為一個母親更是一位妻子,應改掉這些標點符號,誰知,遭到一頓謾罵:小孩子,大人的事懂什麼,簡直可笑,可笑至極!我是個女孩子,想剛強一點,但幾次被媽媽那不堪入耳的話弄得信心全無,我甚至埋怨:我怎麼投胎投在這個家庭:我承認,我長像平平,無貌美可言,但我想在一開始我能把握一切,我知道,心靈美才是最重要的,但我這位「世上只有媽媽好」的母親總是在親人面前貶低我,說我長得五,當時我真想挖個地洞鑽進去,難道她不是我母親?無親情可言?我已經萌生了恨母親的念頭,甚至……我不知該怎麼辦,茫然,或許這就是命!您說呢? 雖然金對母親的行為非常不滿,然她還是帶著「病痛」努力學習勇敢拚搏,在「題海戰術」的攻堅戰中,她終於因為不堪重負而得了心病…… 最後,我想談談我自己,現在我是個初三的學生。學業很忙,這次期末考考得很差,但原本我並沒有洩氣,我深信有能力趕上,就如前面所說的,我失敗了。其實在前幾次統測中雖然我成績都是班級第二,年級前十名以內,但精神不知不覺中渙散了,討厭的是,我得了神經衰弱症,這也就意味著我不能勞累,每天9:00就得睡覺,對於初三來說,太不公平了,同學們都晚上11:30甚至凌晨睡覺,而我卻時間少了他們許多,我不能像以前那樣搞題海戰術,做大量習題,這次考試就給了我顏色看,因為病的發作,考試前兩個禮拜,我無心複習,精神集中不起來,上課總想睡覺,晚上吃了藥就得早睡,成績也就明顯滑坡了,一下子落到了年級20多名,這是不允許的,我把我的病告訴了我的幾個最好的朋友,目的想要他們幫助我,但他們遠我而去,甚至不屑一顧,這也算所謂的「朋友」?但還好我有個好姐姐(表姐),我對姐姐說初三壓力很大,最近身體不適,要找一種新學習方法,姐姐要我別搞題海戰,參考書籍少買,但對於我這個習慣了題海戰的人來說,似乎太不可能了,無從入手,最近神經衰弱症無改善,稍稍地動腦就會招來睡覺,我不知我怎麼考高中。父母對我期望高,因為我家窮,母親下崗,父親單位要倒閉,我怎麼辦?爸爸也有這種病,他說這種病不大會根除,以後麻煩很大,現在初三就這樣,更別提高中了。爸爸是個明理的人,他要我別考高中了,說是這麼說,但我知道,他很難過,因為這個家全靠我來翻身,這件事至今沒有和母親談,一開始,我們是想告訴她的,透了點風,媽媽聽後就勃然大怒,說什麼,以後無高中文憑,沒大學文憑,怎麼和別人競爭,其實,我難道就沒想到過這點嗎?此刻我也在為自己的前途擔憂,寒假一天天地過去,我卻不能集中精神學習,我怎麼辦? 阿姨,我們能成為筆友嗎?我的身邊沒有傾訴的對象,幸運的是我從雜誌上得知了您,但如果您很忙,就拒絕吧,還是由衷地謝謝您。 苦惱的金 我一直懷疑「有志者事竟成」這句話的科學性。人的潛能與心理承壓力都是有限的,超過了極限往往就會得到懲罰。金的遭遇便說明了這樣的事實。她是足夠努力的,有志氣有理想,可是終究因為執著於所求而沒有按心理與智能規律做事,反而出了大問題。 為人父母者從金的事例中一定可以有所收穫:作為教育者的家長對自己的行為應該有所要求而不是為所欲為。作為家長也應該在關心子女的學業的同時,也關心孩子的心靈健康,平等地與之溝通交流。最重要的,在人生發展與學業方面尊重孩子的選擇,不要給予過多的壓力與過多的干預。如果一味按父母主觀意志要求孩子,就會出現如金這樣的情況——因不能承受之重而「生病」。 她托人找到我,說並非咨詢,只是想談一談。那天她從外面進來時,我先被她的美艷鎮住,又被她的憔悴與憂傷感動。她就像一個神話中被修復了身體的幽靈,美麗、孤傲又了無生氣。經與她交談,知道她怕考試。 她是一位大學畢業後初涉文化圈的新人。文化蕭條,她因此也很空閒。得了空就在家拚命地啃英語單詞,說是在國內沒有她可見的前途,想去國外闖一闖。但是,一段時間下來,她的溫課效果很不理想,幾乎可說是很糟糕。起先她只是焦慮。漸漸地,這種焦慮幾乎變成了恐懼。只要一拿起書本,心內就會泛起一陣陣的恐慌,並且如驚弓之鳥。一會兒想是否還有什麼東西沒有整理好,或者衣服還沒洗完,鞋子是否放在該放的地方,等等。有時還會莫名其妙地害怕是否會有人硬要闖進門,給她的牆上敲一枚釘子,或者放進一隻她不要的書櫥。於是她就會放下書本,裡外張望,或在家中東翻西找有沒有該洗的衣服,該扔的垃圾。她說,除面臨考試,她平時是很豁達的,從沒出現過這種狀況。她也曾努力過,卻無法克服,所以要來咨詢中心談談。 臨考焦慮,一般是因為心理負擔太重,溫課太緊張所致。而她的懼怕家務事沒有做好,因而不能集中注意力的表現形式比較特殊。或許這與她以前的經歷有關。 確實是的,她說。在高三迎大考之時,有一天早上,她用冷水洗臉,哥哥卻逼著她改用熱水,她不肯聽從。爸爸與媽媽都站在哥哥一邊,硬逼著改用熱水,她屈服了。但是卻心煩意亂,無法集中精力溫課。本來,她自信可以考上一流的大學,因為這次挫折,只進了普通大學。 她說,她的家是一個沒有歡樂的家。父親是一位破落貴族的後裔,整日生活在今不如昔的憂鬱中,母親是個意志堅強的女人,是家中的統帥。哥哥像父親,性情乖僻又固執,拘泥計較微不足道的小事。她歷來是逆來順受的,那次用冷水洗臉是唯一的一次反抗,卻被「鎮壓」了,她因此憂心忡忡。常在面臨考試時,害怕哥哥闖進來強迫她幹什麼事,比如,要在她的房間掛一幅她不喜歡的掛歷等。 除考試以外,她還比較活躍,單位工作很空閒又不坐班,她就去打工。喜歡她的男子不少,她卻與他們沒有緣份。心中暗戀著的是一位已婚的先生。他們之間有往來而無糾葛,進展緩慢,前途渺茫。她曾問我:「至今我仍是個老處女,你會瞧不起我嗎?」雖然她只有25歲。 聽完了她的故事,我認為,她在臨考前夕總是心不由己地懼怕哥的侵犯,確有些強迫思維的傾向。榮格曾說過這麼一句話,大意是,強迫思維是因為無法消化自己的情緒。人們在日常生活中遇上為難事時習慣會說:「想不通」。是的,想不通的事多想想是正常的,一頭扎進去不停地想,就有些強迫傾向了。這就需要別人的幫助。幫助有兩方面的,一是通過分析,幫助她認識面臨問題的真正原因,並預計她可能會出現的情況,還需要打消她不必要的顧慮,從而讓她恢復自信,願意發展自己。另外,還需要在措施與策略上給予她具體的幫助,協助她轉移、分散對不必要、不存在的問題的注意,從而逐步消除強迫思維的傾向。 針對她所說的情況,我確實認為,她臨考托福前的焦慮心理,與她對這次考試的期望高、心理負擔過重有關。有些孤注一擲的味道了。而她的期望過高又與她所處的現實環境有關。其一,由於她對自己原有職業不滿意,很想通過托福的好成績,進一步出國留學,退一步想,可進國內較高級的理想的單位。其二是她的情感空缺,到目前為止,尚無一位較理想的配偶。中意的又是一位有婦之夫。她知道這是一朵不結果的情感之花。因此特想出國留學,以逃避這份無著落的情感折磨,並且。很想通過出國留學,證明自己的能力,以在意中人面前更自信。同時她對自己的單身有自卑心理,很需要異性朋友。其三,在臨考試前表現出來的驚恐,不自信,被他人干擾、指責,以致總是擔憂什麼事沒做好。這固然與高三時與哥的爭執有關,而透視這爭執的真正含義,她懼怕的是當被人侵犯、被人干涉、被人控制時,沒有反抗與自衛的能力。這可以從她時不時擔憂哥又進來要敲上一個釘子可以看出。敲一個釘子,放一個書櫥,掛一幅掛歷,都無足輕重,但卻從中反映了她處處被動,沒有自己的意志舒暢,沒有個人合適的心理空間。因此,她懼怕。她懼怕的是失卻自我。對於文明人而言最可怕的就是失去自己。有位哲人曾說:「所有的失望,都是未能成為我們自己而感到的失望。」平時人們也常說:「我在乎的並不是吃了這一次虧,而是以後呢?」她就是因為未能實現自己合理的小小的願望而擔憂以後的自主獨立。 當我把這些想法與她一一討論以後,她顯然同意我大部分的看法。其實,她的冷傲是表面的,真正的性格裡面,也有「柔情似水」的溫和。臨走時,她握著我的手說,希望我們能成為朋友。 4.1 4沉甸甸的書包沉甸甸的心 隨處可見的背著大書包的學生。連同他們色彩鮮艷的校服已是上海的一大街景。雖然「蝸牛背著沉重的殼」,他們大多數還是一步一躍地滿街歡。可是,也有人被這沉重的書包壓得心力交瘁。對於這些學生,不堪重負的,不僅僅是這書包裡的一大堆書,而是寄托在書本上家長的焦慮與師長的苛求。這些壓力透過沉甸甸的書包,壓在孩子柔弱的心頭。 「橡皮筋」失去了彈性 他已經五年級,可長得特別矮小,臉色蒼白,神情黯然。他看上去像一個營養不良的孩子。然而他家絕不窮。父親是一位發家很早的個體戶,已經賺了很多錢。現在他把全付精力都投放在兒子身上。一心一意地指望他能是個學習成績優秀的好學生。可是事與願違。兒子從一開始就顯示出不是個讀書的料。本來嘛,順其自然,興許他還能學完基礎課程,但是父親望子成龍心太切。把滿腔的希望化成板子打在兒子的屁股上,真是「人生識字挨打始」。從此他就開始了痛苦的求學生涯。沒有一個孩子是因為挨揍而成了聰明人的。相反,他是更迷糊了,屁股上生出了繭子不再疼痛,而他的心,也因為受盡羞辱而變得麻木。他像一根被拉得失去了彈性的橡皮筋,沒一點積極性、主動性。處於完全的鬆弛狀態。人的能力像是鬆緊的橡皮筋,鬆緊任由個人調節。人的自尊有時會把他的能力借助皮筋的張力張揚得很高很遠。而一旦橡皮筋失去了彈性。誰也無可奈何。他的父親每天在他下課時陪伴著他在學校做功課,但並沒有用。他應該先修復兒子橡皮筋的張力,喚醒他的自尊,找回他的「自我」,才能使兒子煥發學習的積極性。 大隊長的煩惱 她往那兒一坐還沒開口說話。你已經能看出她是一位學生幹部。她給你的感覺是一個自律很強很慎重的女孩。就是這樣的女孩,也對爸爸媽媽有意見,說父母親不尊重她的選擇。 3歲開始,媽媽就把她扔在了鋼琴上。她摸著這些黑色白色的琴鍵長大。她把自己童年的歡樂與夢都融進了這叮叮咚咚的琴聲裡。鋼琴成了她生命的一部分。她對音樂很有天賦,一級一級地考試一直到六級,而現在卻面臨著考重點中學,媽媽要她把鋼琴課先放一放,一心一意地溫習功課,爭取考上重點中學。而她卻對此建議持不同看法。她說:「功課不能誤,鋼琴也不能放,悠揚的琴聲能使我放鬆心情,增加自信。臨時拚搏雖然很重要。但更主要的還是要靠平時的積累。」 「你是學校的大隊長,若考不進重點,太丟人。」父母口中雖說是這樣勸她,心中也很有幾分為自己的臉面著想。他們堅持要女兒放棄彈鋼琴,延長溫課時間。 女兒是通情達理的,她並不願意為這樣的事情太傷了父母感情。她放棄了自己的主張。在這一段迎考的日子裡,加班加點地複習功課,為免受誘惑,她用一塊藍色的大窗簾,遮住了那架鋼琴。累了,至多在鋼琴椅上坐一會,用手指關節敲敲鋼琴的木架,而不是琴鍵。緊張的應考狀態使她心力交瘁,心神恍惚。而鋼琴在關鍵時刻卻不能為她放輕鬆心情。她的功課反而沒有平時出類拔萃。在重點中學揭榜時,竟然沒有她的名字。這使她大驚失色。她的父母親也沮喪萬分。也許,是他們給予了女兒太多的壓力,反使她不能正常發揮應有的水平。 補課專業戶 做家長的多數會認為:書讀得越多越好,功課做得多,時間花得長,成績就會優秀。而學生成績不好,就是因為你不用功、不努力、不勤奮。其實,學習成績上不去,有很多非智力因素,有知識輸人量的問題,還有時間的運籌問題。老師教一個班的學生,一樣的量,而學生的接受程度不一樣,原來的基礎不一樣,再加上智力與心理素質的差別,同學之間就拉開了差距。補課,就是要補差,補差,就要先弄清楚差距在哪裡。另有一種補課是提高,是對尚有潛力的學生開小灶,這又另當別論。 有一位母親,是工廠的女工。她的兒子壯實得像頭小牛,學習成績平平,但學習積極性較高。母親就給他安排了補課的日程表。每個星期日上午補語文,下午做練習。一、五晚上是英語,二、四是算術。錢一五一十地付了還不算,母親還接來送往。兒子不是願意也不是不願意。你讓他讀他就去讀,你不讓他看電視他就關掉電視機。很乖,很聽話,就是成績不長進。 有人問他母親:這麼辛辛苦苦地補課,為的是什麼?是想進重點中學吧?母親搖頭。他成績太平常。那麼是因為他要留級了嗎?也不是,再不濟也有70—80分。那為啥呀!母親笑了。仔細想想也不為啥。只為讓他多學點。但是,效果並不理想,「貪多嚼不爛」。你不給他看電視、看書報的時間,也不讓他調皮搗蛋地玩耍。只知道讓他做功課,再聰明的孩子也要弄傻了的。 遊戲是孩子的第二生命,歡樂是少年成長中必不可少的。沒有輕鬆的環境氛圍,孩子是成長不好的。沉甸甸的書包既然一定要背,那麼讓他們的心放輕鬆,只有在輕鬆的狀態下,孩子才能自然地全面地健康成長。 4.1 5棄學的孩子們 改革時期前所未有的劇烈的社會競爭,通過媒體、學校、家庭、社會直接向獨生子女輻射。對於學生,學業競爭是空前殘酷的,學業負擔也是非常沉重的。在這種情況下,承受壓力特強時,也即是說心理素質好的,經過如此「千錘百煉」,便脫穎而出成為佼佼者——他們是各重點中學與普通中學的「優生」。還有更多的是甘居中游的普通學生——他們無望成為頂兒尖兒的「名角」,卻也能愉快輕鬆地跟上整個班級或學校的進度。本節所要講述的,是屬於這些外的極個別的那些人——他們因為較強烈的個性而不願隨波逐流,他們對所學的知識不感興趣,因而敷衍了事。其結果,他們就被冠之以「壞孩子」之名稱,打人另冊,受到重壓。 我曾經遇到過這樣一個「棄學」的少年…… 月亮出來的時候,他無處安身。旅館服務員說:「我們不接待無人帶領的小孩。」遊蕩了一天,他累了,他怕了,還發了高燒。無奈之際他再次推開了那扇希望之門…… 那是個夕陽西下的傍晚,上海市青少年發展咨詢中心的門被輕輕推開。一個少年張著迷惘的雙眼沉浸在Walkman的音樂聲中。在熱茶的渲染和咨詢師們期待又熱切的眼光裡,他坦言,他是從家裡出走的「壞孩子」。 初一年級的他在課堂裡常常因為拉拉前座女孩的頭髮,摸摸同桌的腦袋,受到同學們的「控告」。他成了一個公認的頑劣少年。終於,因為一次「惡作劇」般的偷竊——乘攤主不備,拿走一把鑰匙圈,而被送進了少教所的托管班。然而,進去不久,少教所就把他退回了學校,理由是不符合少教條件。糊里糊塗的他又回到了學校。但是今非昔比,在同學們的心中,他已不是原來的他,是一個進過少教所的「問題少年」。他含著眼淚說:「老師說過為我保密,結果是同學們無一不知。」 為了不擾亂課堂紀律,老師決定,讓他一人在資料室裡自習,並派人「專門」講解課程為其獨開「小灶」。當老師沒空教的時候,便要求他一人拖地板,擦玻璃窗,干清潔工作。他被列入「另冊」,成了一隻離群的雛鷹。 他不用做功課,也無暇考慮將來。唯一躲避現實的辦法,是把自己沉浸在音樂中。但是媽媽不讓他聽錄音機!實在忍不住了,他撬開了寄居家中表哥的抽屜,取出了「Walkman」,一邊聽著醉人的音樂,一邊走進了咨詢所。這就是那天下午我們初見面時的情形。 後來經過團市委權益部委託團區委的瞭解調停,他終於又恢復了進教室的權利。那麼,現在他再次來訪又是為了什麼呢?在靜謐的燈光下,少年再次傾訴了他的苦悶,雖然回到了班級,然而他的心依然是苦澀的,絕望的,他不知道未來的路怎樣走。被壓抑的焦慮心情,時時躁動著使他闖禍。媽媽又被叫到了學校,因為在新裝修的教室牆上,他寫下了「×××到此一遊」之佳句,氣急了的母親,便罰他跪在地上。第二天一早,他背了個大書包,便離家出走。這所有的一切,已不再令他留戀。「我知道,活著不容易,比較起其他還沒有生出來的人,我是幸運的……」顯然,他曾經考慮過選擇生還是死的問題。看著在絕望中沉浮的他,誰都會有愛莫能助的心痛。然而他的確又是幸運的,出走的他被「拒絕」了,而他至少找到了這兒。畢竟有多少和他一般因為種種原因而離家的少男少女被社會以另一種歪曲的形式「接納」了。 不僅是他一個,就我接受的咨詢案例中,就還有其他因各種原因而棄學在家的少年。一例是因為長相奇異經不起同學們的嘲笑而拒絕上學,另一例是因跟不上上課進度,死活不願上學去的。 其實這些事本來是不該發生的。學習成績本就會有優、中、差之別,而差生也未必不過60分,即使在及格線以下,也未必要鬧到棄學的地步。分析他們的逃學原因,起因幾乎都是因為學習成績不好而受到家庭與學校過分的指責,重壓之下他們就產生了厭學心理,產生惡性循環,最後發生逃學事件。學生逃學以後,行為問題便接踵而至。 從學生逃學棄學的不良行為中,我們得到什麼啟示呢,概括說來,首先要重視分析學生的「學習困難」的原因。學習困難決不能簡單地歸因於學習不努力,它是有著學習動機、學習習慣、學習方式及心理素質、智能多方面的因素所造成。一味地打罵斥責不僅於事無補,還會加重他的學習障礙。對於學習困難的孩子家長在弄清原因以後,還要對症下藥,認真輔導,鼓勵為主,措施及時,以幫助他建立學習的自信,克服學習中的困難,變困難為順利。 假如經過他自身的努力與他人的幫助,他們的學習狀況仍不理想,在改進措施的同時,仍然要給他們足夠的尊重而不能予以歧視,在這種關鍵的時刻,他們的自尊心更容易受到傷害,稍不留心就會把他們推到反面,使他們以自暴自棄的方式,反抗成人對他們的歧視。 對於那幾位堅決不願上學,事實上也跟不上班級進度的「棄學」少年,我曾經向他們家長建議,可適當考慮讓他們在假期裡去某些場所實習,以讓他們對工作有個感性的認識。我與這些青少年談話時,他們表示一到工作年齡,即刻就去工作,他們對從事何種職業並無很高要求。 也許,假如學校與家庭沒有給予這些「差生」有太多壓力與歧視,他們不會走到逃學的地步。事實上總有人在學習分數上屬於差一些的層次,然而他們並非真的就是無用之才,而只是不善於書面學習而已。即使他們中途退學,在工作年齡到達之後從事平凡職業,家長仍然應該尊重他們。並非人人都應該選擇去讀大學、碩士、博士,他們有權利選擇自己生活與職業的權利,理解他們,支持他們就是對他們最大的尊重,而父母的尊重與理解會是他們未來人生發展中克服困難的主要動力之一。父母對孩子的愛該是最無私的,這意味著即使你的孩子是個低能兒,你也百分之百地接受他,愛他。 4.1 6活著的意義——他找不到自己 無望的心態是什麼呢? 這是一種忍受生活的心態。不願意作最小的犧牲、不願意有一點點不方便,不願意作微不足道的冒險。雖然很少抱怨,但是他的精神一直處於低潮。 生命被拋人世間確實是孤零零的。就其生命本身,無意義可探。但是,一個人的生命在他墜地以後,便有了各種各樣的意義。 人不會因為他最終會死而放棄了生前的種種願望。這是人類本能的強大力量。但是,陷入絕望狀態中的人,他把無望的痛苦深埋在內心,任何微小的失敗都可能將他投入抑鬱之中,別人無傷大雅的批評卻會使他憂心忡忡,思前想後。 他是一名高中二年級的學生,但是他的心很大很大,已經在探索人生的價值與意義。 這位高二學生寫了這樣的一封信: 我是一名高二的學生,對於同學們所認為的『拚三年讀高中,三年之後天下便是我們的了』的態度很有感觸,因為當初我跨入高中門檻時,便是如此對自己說的。 但是隨著時間的流逝,我發現這很難做到。我的學習沒有很大動力,僅有一點學習動力就是像大多數高中生那樣,因為爸爸媽媽希望我們學好,希望我們考上大學。每天,我就像其他同學那樣,上課下課吃飯,生活過得極有規律。 但是,這一切又都是為了什麼呢?考大學!考大學又是為了什麼呢?有個好工作,有個好工作又是為了什麼呢?孝敬父母,帶好下一代嗎?我們最終的目的,是要繁衍我們自己嗎?那動物不學習不也很好地活在這個世界上,並且要繼續活下去嗎?如果像達爾文所講的是自然選擇的物種競爭,那又為什麼要保護動物呢? 也許你以為這類問題真是很傻,但卻是存在於我的腦子裡,無人能回答得了。所以,我也就一直找不到動力去學習,去積極的生活。我一碰到麻煩就要逃避,我覺得我缺少一種動力。一種為什麼要活在這個世界上的道理。 總之,現在我沒有一個生活的精神支柱,我不懂,我活著到底追求些什麼…… 這位同學的來信,裡面有初生牛犢毫無畏懼的對生命意義的質疑,但是,更多的卻是其字裡行間流露出來的絕望情緒。 我們先不說絕望感覺是什麼,或者是為什麼會絕望,而只是從他的生活環境,從他的來信的問題,來說明他的情緒是很灰色的。 同樣是在差不多的城市環境中,中學生為考大學作學習與心理上的準備,一般的沉重仍然能在一定的壓力下,享受青春的快樂。而這位來信同學的生活卻很單調。不知是由於灰心失望才使他不善活動,還是太封閉而使他灰心喪氣。這裡面確有一個不良循環。 從那位同學的信中,我們可以發現他渴望成功。但是,他似乎又因為成功的概率很小而灰心喪氣。他企圖用世俗的成功,來擺脫他對生活的無望感。但是,卻因為無望成功而更加絕望。 他為什麼會陷於絕望的境地呢? 理想與現實的差距,這是造成無望的原因之一,毫無指望地追求完美的理想形象,會讓人沮喪。當他意識到自己遠不是自以為是的那種完善的人時,當他知道自己毫無特殊之處,只是一個極普通的人時,他的失望感便明顯地表現出來。 使他感到無望的,還有一個原因,就是他為人處事的重心不是落在自身,而是落在外在因素上。這樣一來,他便失去了自信,失去了作為健全人而發展的信念,這種態度雖然可能不被人們察覺,卻導致了非常嚴重的後果。 也許沒有人會注意到,在更深刻的意義上,他是沒有自我的。像這樣的現象,並不容易引起人們的注意。因為自我是世人最不會過問的東西。對一個人來說,一切事情中最危險的,莫過於讓人們注意自己的自我,而一切危險中最大的危險,莫過於一個人自我的喪失。它來無聲去無息,似乎什麼也沒發生。 顯然,這樣的無望心情當然很糟糕,但真正促成這種局面的,還是人們自己對它的態度。如果願意考慮改變自己的對生活的態度,是不會繼續感到無望的。也就是說,這種心態的形成並非本能,而發源於人際關係的失調,只要.治療得當,根本的改變還是可能的。但是,這種改變不能光靠別人的幫助,他必須自己願意改變自己才行。 4.1 7強迫症——無法消化的情緒象徵 強迫症是一種沒有明確目的,卻控制不住地反覆思考一個念頭或做同一件事的心理疾病。它是青春期的心理多發疾病之一。關於它的病理病源及症狀,一般心理學著作與文章中均有詳細論述,我不再累贅。我只是轉述一位患了「強迫症」女學生的來信,讓人們得以感性地瞭解「強迫症」患者的具體感受。 王裕如老師: 您好! 對於咨詢所,我有種特別「親切」的感覺,自己有太多的話想和您說,知道您的名字,是因為買了您出的書《成長與煩惱》,其中的文章看的次數多了,對您,有種依賴感,如果不是有什麼心理障礙,也不會去買有關心理方面的書。 雖然沒有看到過你,但憑感覺,你一定是高明的心理醫師,更是熱情的朋友。 昨晚(7月25日)是你作為專門咨詢老師在62474400電話旁候診的嗎?我是通過別的老師知道你在星期四的晚上值班的。7月18日也給你打過電話,可你不在,是姓高的老師接的,我也十分麻木地問了他有關咨詢情況的問題,當聽說半個鐘頭10元的時候,我很……我急得淚水在眼眶裡打轉,我心裡本來就煩,恨自己擺脫不了不好的思想,想找62474400處咨詢,傾訴,但聽到半鐘頭10元時,心中很悲傷,父母是知青,他們在外地的收入並不高,我覺得自己唯一想訴說的地方也沒有了,真覺得「孤單」,彷彿被拋棄在世上的無人知曉的小東西,後來想想,這也不能怨你們,7月25日又沒打通,心中真失望。 從小(約7、8歲)我就有點強迫症,如果沒有,我相信我凡事能做得更好。因為小學低年級時成績不錯,那時自己當然還不知道強迫症,只是有點怪癖,一做好作業,就把書包理上好幾遍,然後把書包往一個小櫃子裡一塞,「乒乒乓乓」櫃子的門往往要關上好幾遍,當時並不覺得自己有點怪,只覺得這是一根正常神經在指揮,正常的動作、要求,大了,怪毛病越來越多,上課時記筆記明明記好了,到了下課一定要再和別人複查一遍,做功課寫一個字要擦好幾遍再寫,到最後卷面十分不潔,心中卻滿足了,我不敢想像,那時我每晚功課要做到十一二點,父母認為我不要讀書了,一開始我也有點奇怪,以為自己分心了,自己打自己,後來,才認識到自己也許有點病,但又沒有告訴父母,我只和小學的數學老師說過,她要我不要想太多,自己沒有病,那時我還在外地(福建),那時也沒什麼修正液,我的語文試卷上經常亂七入糟,塗塗改改。在那個中學,初一我是「熬過來」的,暑假我的戶口遷到了上海,9月,由於跟不上上海教學,只好重新讀初一,換了一個新環境,自己認為自己會跟上大上海的潮流,瀟瀟灑灑的,把那些怪癖全都去掉,剛開始的時候,確實能夠克服住,年齡一點點大了,思想也趨向成熟,覺得不能這樣繼續下去。在阿姨(她是市一醫院的護士)的幫助下到一個醫院的心理科門診,得強迫症是那兒的醫生說的,她說話的口氣我總覺得像是在對待精神病人,不是朋友式的,儘管她很慈祥、和藹,不過我還是配合了她的話與給的藥。病情緩解了一段時問(我1995年初去看的),1995年暑假我去了福建,很快樂地度過了2個月,9月份,我讀初二了,初二上我想該是我平生中最快樂、最有意義的一段日子,我和軼是好朋友,她是那麼的漂亮,像洋小姐,可她的思想一點也不純真,她的野心很大,她認為一個人要有出息就要幹一番大事,她夢想成為政壇上的風雲人物,她想當美國總統夫人,她認為男子做到的事,女人也一定要做到,她很自信。但我認為人生在世瞬間即逝,只有好好做人,好好憑自己的最大努力,努力爭取好成果,我的目標是凡事做得力求完美,無愧於自己的生命,於是在各方面我都做得力求最好,當然,在這種思想的指揮下,我這個毛病也可以說完全沒有了,自己變得更充實,更健談,學習更是突飛猛進,終於在期中考試中取得年級第十二的好名次,我毫無煩惱,只有自信、奮鬥、樂觀在我心頭,在初二下,1996年上半年,我精神又不振作,開始頹廢起來,我不知道為什麼自己老毛病又重犯了,我嘗過自信,凡事力求完美給我帶來的甜蜜,我害怕,成績逐漸下降,這次期末考試是我最近最差的一次,直到現在,像在打發生活,我自己也知道自己營造的氛圍使人窒息,暑假2個月對於我們即將升入初三的學生來說,至關重要,我心裡也急,暑假作業到現在還有一大堆,自己又不能克制自己的情緒,我就這麼荒廢了一個月了,自己給自己做勸導工作,時好時壞,我想得很多很多,有時真想去死,真的可以一了百了,我真煩。現在整個人像是機器人,很麻木,彷彿心不在焉,其實在想什麼呢?還不是天天在想同一個問題:怎麼辦?怎麼辦?我克服不了自己,戰勝不了自己,可又不想死,也許是怕萬一死不成,成為別人的笑料。 其實在生活中,我是一個十分熱情,大方的人,別人沒想到的事,我都能想到,我也十分能關心他人,我不計較在我幫助了他之後,他能否記起我,只要他順利渡過那一段痛苦的時光,現在的我,不能死,不是不能死是死不成,在家裡用利器,說實話不可能,在外面,也不可能,安眠藥又弄不到,我只有這麼熬著,彷彿在聽候命運的安排,可我又不想這麼活,我想正常地活,真正地活。 王老師,你會給我來信嗎?為何每個星期你只來一次62474400熱線處,你平常在哪兒工作呢?我好痛苦,快給我回音好嗎? 收到她的信後不久,我又接到了她的電話。我認為她的強迫症與其他一些青少年患者一樣,主要是因為在學業上求成心切,但又受主客觀條件限制未能如願,卻無法接受這種「挫折」,不能消化「自己並非是一流的」這種結果而致。作為強迫行為的反覆動作雖是無實際意義的,然卻是具有象徵性的。透過該女生反覆用橡皮擦、寫了改、改了塗這種機械動作,我們能發現她精益求精、力求完美的自我要求,也能發現她明顯的焦慮與缺乏自信。 進退兩難的衝突心境,最容易導致心理疾病。既不能成為最優秀的,卻又不能承認自己的「失敗」,於是他便只有「生病」這條路了。 後來這位女生由母親陪著前來咨詢,我才更加理解為何她會深感痛苦。當著我的面,她的母親怒氣沖沖地責任女兒太「作」、「不用功」、「莫名其妙」、「腦子有毛病」、「不理解父母的苦處」…… 她的家人全然不知道強迫症為何物,只知道「天下本無事,庸人自擾之」,麻煩全是她自己想像出來。於是,當她痛苦得幾乎想把本子撕掉的時候,母親還在責罵她「不懂事」。女學生告訴我,她甚至想從陽台上跳下去,以徹底擺脫這所有的磨難與痛苦。 對於這樣的孩子,除了要積極配合醫生或者心理工作者積極治療以外,老師與家長要以足夠理解的心情,為他們創造矯正與治療的環境。在心理困境之中,師長的關懷、呵護與理解,無疑是治療心理疾病的重要因素之一。在此基礎上再輔之以「行為治療」:即從計劃、行為、措施上簽訂執行協約,讓其逐漸改變矯正強迫觀念或強迫行為,最後達到治癒目的。 經過多次談療,她的強迫症有所減緩。她不再為自己的強迫行為深感痛苦,深信經過努力可以減緩以至恢復正常。她也不再堅持自己應該是「優秀」的、「一流」的,她接受了自己是個普通的女孩這樣的事實。但是,她仍沒有放棄要盡力攻讀,以實現當一個大學生的理想。 ------------------ 亦凡公益圖書館掃校 |
後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