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芸齋瑣談(二)



談忘

  記得抗日期間,在山裡工作的時候,與一位同志閒談,不知談論的是何題何事,他說:「人能忘,和能記,是人的兩大本能。人不能記,固然不能生存;如不能忘,也是活不下去的。」
  當時,我正在青年,從事爭戰,不知他說這種話,是什麼意思,從心裡不以為然。心想:他可能是有什麼不幸吧,有什麼不愉快的事,壓在他的心頭吧。不然,他為什麼強調一個忘字呢?
  隨著年齡的增長,隨著經驗的增加,隨著喜怒哀樂,七情六慾的交織於心,有時就想起他這句話來,並開始有些贊成了。
  魯迅的名文:《為了忘卻的紀念》,不就是要人忘記嗎?但又一轉念:他雖說是叫人忘記,人們讀了他的文章,不是越發記得清楚深刻了嗎?思想就又有些糊塗起來了。
  有些人,動不動就批評別人有「糊塗思想」。我很羨慕這種不知道是天生來,還是吃了什麼靈丹妙藥,一生到頭,保持著清水明鏡一般頭腦,保持著正確、透明的思想的人。想去向他求教,又恐怕遭到斥責、棒喝,就又中止了。
  說實話,青年時,我也是富於幻想,富於追求,富於回憶的。我可以坐在道邊,坐在樹下,坐在山頭,坐在河邊,追思往事,醉心於甜蜜之境,忘記時間,忘記冷暖,忘記陰晴。
  但是,這些年來,或者把時間明確一下,即十年動亂以後,我不願再回憶往事,而在忘字上下功夫了。
  每逢那些年,那些事,那些人,在我的記憶中出現時,我就會心浮氣動,六神失據,忽忽不知所歸,去南反而向北。我想:此非養身立命之道也。身歷其境時,沒有死去,以求解脫。活過來了,反以回憶傷生廢業,非智者之所當為。要學會善忘。
  漸漸有些效果,不只在思想意識上,在日常生活上,也達觀得多了。比如街道之上,垃圾阻塞,則改路而行之;庭院之內,流氓滋事,則關門以避之。至於更細小的事,比如食品衛生不好,吃飯時米裡有砂子,菜裡有蟲子,則合眉閉眼,囫圇而吞之。這在疾惡如仇並有些潔癖的青年時代,是絕對做不到的,目前是「修養」到家了。
  當然,這種近似麻木不仁的處世哲學,是不能向他人推行的。我這樣做,也不過是為了排除一些干擾,集中一點精力,利用餘生,做一些自己認為有用的工作。
  記憶對人生來說,還是最主要的,是積極向上的力量。記憶就是在前進的時候,時常回過頭去看看,總結一下經驗。
  從我在革命根據地工作,學習作文時,就學會了一個口訣:經、教、優、缺、模。經、教就是經驗教訓。無論寫通訊,寫報告,寫總結,經驗教訓,總是要寫上一筆的。在很長一段時間裡,我們因為能及時總結經驗,取得教訓,使工作避免了很多錯誤。但也有那麼一段時間,就談不上什麼總結經驗教訓了,一變而成了任意而為或一意孤行,釀成了一場浩劫。
  中國人最重經驗教訓。雖然有時只是掛在口頭上。格言有:前事不忘,後事之師。前車之覆,後車之鑒。書籍有《唐鑒》,《通鑒》……所以說,不能一味的忘。
                     1982年7月14日

談迂

  不諳世情謂之迂。多見於書獃子的行事中。
  魯迅先生記述:他嘗告訴柔石,社會並不像柔石想的那麼單純,有的人是可以做出可怕的事情來的,甚至可以做血的生意。然而柔石好像不相信,他常常睜大眼睛問道:可能嗎?會有這種事情嗎?
  這就叫做迂。凡迂,就是遇見的險惡少,仍以赤子之心待人。魯迅告訴柔石的是一九二七年的事。現在,時值三伏大熱,我記下幾件一九六七年冬天的瑣事,一則消暑,二則為後來人廣見聞增加閱歷。
  一、我到干校之前,已經在大院後樓關押了幾個月。在後樓時,一位兼做看管的女同志,因為我體弱多病,在小鋪給我買了一包油茶面。我吃了幾次,剩了一點點,不忍拋棄,隨身帶到干校去。一天清理書包,我把它倒進茶杯裡,用開水沖著吃了。當時,我以為同屋都是難友,又是多年同事,這口油茶又是從關押室帶來的,所以毫無忌諱,吃得很坦然。當時也沒有人說話。第二天清早,群眾專政室忽然調我們全棚到野外跑步,回到室內,已經大事搜查過,目標是:高級食品。可惜我的書包裡,是連一塊糖也搜不出來了。
  二、剛到干校時,大棚還沒修好,我分到離廚房近的一間小棚。有一天,我睡下的比較早,有一個原來很要好,平日並對我很尊重的同事,進來說:
  「我把這鐮刀和繩子,放在你床鋪下面。」
  當時,我以為他去勞動,回來得晚了,急著去吃飯,把東西先放在我這裡。就說:
  「好吧。」
  第二天早起,照例專政室的頭頭要集合我們訓話。這位頭頭,是一個典型的天津青皮、流氓、無賴。素日以心毒手狠著稱。他常常無事生非,找碴挑錯,不知道誰倒霉。這一天,他先是批判我,我正在低頭聽著的時候,忽然那位同事說:
  「剛才,我從他床鋪下,找到一把鐮刀和一條繩子。」
  我非常憤怒,不知是從哪裡飛來的勇氣,大聲喝道:
  「那是你昨天晚上放下的!」
  他沒有說話。專政室的頭頭威風地衝我前進一步,但馬上又退回去了。
  在那時,鐮刀和繩子,在我手裡,都會看做凶器的,不是企圖自殺,就是妄想暴動,如不當場揭發,其後果是很危險的,不堪設想的。所以說,多麼迂的人,一得到事實的教訓,就會變得聰明了。當時排隊者不下數十人,其中不少人,對我的非凡氣概為之一驚,稱快一時。
  三、有一棚友,因為平常打慣了太極拳,一天清早起來勞動之前,在院子裡又比劃了兩下。有人就報告了專政室,隨之進行批判。題目是:「鍛煉狗體,準備暴動!」
  四、此事發生在別的牛棚,是聽別人講的,附錄於此。棚長長夏無事,搬一把椅子,坐在棚口小楊樹下,看牛鬼蛇神們勞動。忽然叫過一個知識分子來,命令說:
  「你拔拔這棵楊樹!」
  這個人拔了拔說:
  「我拔不動!」
  棚長冷笑著對全體牛鬼蛇神說:
  「怎麼樣?你們該服了吧,蚍蜉撼樹談何易!」
  這可以說是對「迂」人開的一次玩笑。但經過這場血的洗禮,我敢斷言,大多數的迂夫子,是要變得聰明一些了。
  1982年7月15日清晨。暑期已屆,大院只有此時安靜。

談書

  古人讀書,全靠借閱或抄寫,借閱有時日限制,抄寫必費紙墨精神。所以對於書籍,非常珍貴,偶有所得,視為寶藏。正因為得來不易,讀起書來,才又有懸樑刺股、囊螢映雪等等刻苦的事跡或傳說。
  書籍成為商品,是印刷術發明並稍有發展以後的事。保存下來的南宋印刷的書籍,書前或書後,都有專賣書籍的店舖名稱牌記,這是書籍營業的開端。
  什麼東西,一旦成為商品,有時雖然定價也很高,但相對地說,它的價值就降低了。因為得來的機會,是大大的增多了。印刷術越進步,出版的數量越多,書籍的價格越低落。
  這是經濟法則。
  但不管書的定價多麼便宜,究竟還是商品,有一定的讀者對象,有一定的用場。到了明朝,開始有些地方官吏,把書籍作為禮物,進京時把它送給與他有關的上司或老師,當時叫做「書帕」。這種本子多系官衙刻版,欽定著作,印刷校對,都不精整,並不為真正學者所看重。但在官場,禮品重於讀書,所以那些上司,還是樂於接受,列架收儲,炫耀自己飽學,並對從遠地帶書來送的「門生」,加以青睞,有時還嘉獎幾句:
  「看來你這幾年,在地方做官,案牘之餘,還是沒有忘記讀書啊!政績一定也很可觀了。可喜,可賀!」
  你想,送書的人,既不擔納賄之名,致干法紀,又聽到老師或上司的這種語言,能不手舞足蹈而進一步飄飄然嗎?書帕中如果有自己的著作,經過老師廣為延譽,還可能得獎。
  但這究竟是送禮,並不是白撿。小時趕廟會,擺在小販木架上的書買不起,卻遇到一個農民模樣的人,背來一口袋小書,散一些在戲台前面地方,任人翻閱,並且白送。這確曾使我喜出望外,並有些莫名其妙了。天下還有不要錢的書?
  蹲在地上,小心翼翼地挑了兩本,都是福音,紙張印刷,都很好,遠非小販賣的石印小書可比。但來白撿的人士,好像也寥寥無幾。後來才知道,這是天主教的宣傳品。
  參加革命工作以後,很長時間是供給制,除去鞋帽衣物以外,因為是戰爭環境,不記得發放過什麼書籍。
  發書最多也最頻繁,是十年動亂後期,「批儒批孔」之時。
  這一段時間,發材料,成為機關幹部日常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見面的時候,總是問:「你們那裡有什麼新的材料,給我來一點好嗎?」
  幾乎每天,「發材料」要佔去上班時間的大半。大家爭先恐後,爭多恐少,捆載回家,堆在床下,成為一種生活「樂趣」。過上一段時間,又作為廢品,賣給小販,小本每斤一角二分,大本每斤一角八分。收這種廢品的小販,每日每時,沿街呼喊,不絕於路。
  我不知道,有沒有收藏家或圖書館,專門收集那些年的所謂「材料」,如果列一目錄,那將是很可觀的,也是很有意義的。而且有些「材料」,雖是胡說八道,淺薄可笑,但用以印刷的紙張,卻是貴重的道林紙,當時印詞書字典,也得不到的。
  以上是十年動亂時期的情況。目前,贈書發書的現象,也不能就說是很少見了。什麼事,不管合理不合理,一旦形成習慣,就不好改變。現在有的刊物,據說每期贈送之數,以千計;有的書籍,每冊贈送之數,以百計。
  贈送出去這麼多,難道每一本都落到了真正需要、真正與工作有關的人士手中了嗎?
  舊社會,魯迅的作品,每次印刷,也不過是一千本。魯迅雖稱慷慨,據記載,每次贈送,也不過是他那幾位學生朋友。出版魯迅著作最多的北新書局,是私人出版商,而且每本書後面,都有魯迅的印花,大概不肯也不能大量贈送。
  從另一方面說,魯迅在當時文壇,可以說是權威,看來當時的書店或雜誌社,也並沒有把每一本新書,每一期雜誌,都贈送給他。魯迅需要書,都要托人到商務印書館或北新書局去買。
  書籍雖屬商品,但究竟不是日用百貨,對每人每戶都有用。不宜於大贈送、大甩賣,那樣就會降低書籍的身價。而且對於「讀書」,也不會有好處。
                     1982年7月25日雨

談稿費

  賣文為生,古已有之。有一出舊戲詞中唱道:「王先生在大街,把文章來賣;我見他文章好,請進府來。」請進來當家庭教師,還是解決生活問題。另一出舊戲,也有一個文人,想當家庭教師也難,他在大街吆喝:「教書,教書。」沒人買他的帳,飢餓不過,就到人家地裡去偷蔓菁吃,傳為笑談。
  想寫點稿子,換點稿費,幫助生活,這並沒有什麼不光采。我在北平流浪的時候,就有過這個打算。弄了一年半載,要說完全失敗,也不是事實,只得到大公報三塊錢的稿費,開明書店兩塊錢的書券(只能用來買它出版的書,也好,我買了一本《子夜》)。
  抗日戰爭時期,沒有稿費一說。大家過那麼苦的生活,誰還想到稿費?一九四一年,我在冀中寫了《區村和連隊的文學寫作課本》,有十多萬字。因為我是從邊區文協來的,有幫助工作的性質,當時在冀中主持文化工作的王林同志,曾擬議給我買一枝鋼筆作為報酬,大概也沒有成為事實,我就空手回去了。一九四七年,這本書,在冀中新華書店鉛印出版,那時我在家鄉活動,一直步行,曾希望書店能給我些稿費,買一輛舊自行車。結果,可能是給了點稿費,但不過夠買一個給自行車打氣的氣管的錢。
  建國以後,有了稿費,這種措施,突然而又突出,很引起社會上的一些注目。其結果,究竟是利多,還是弊多,現行的如何,以後又該如何,都不在這篇文章的檢討和總結範圍之內。不過,我可以斷定:在十年動亂時,有些作家和他們的家屬,遭遇那樣悲慘,是和他們得到的稿費多,有直接關係。
  一九四八年平分土地之時,周而復同志托周揚同志帶給我一筆稿費,是在香港出版題為《荷花澱》的一本小說集的稿費。那時我在饒陽農村工作,一時不能回家,物價又不斷上漲,我托村裡一個糧食小販,代我糴了三斗小米,存在他家裡。因為那時我父親剛剛去世,家裡只有老母、弱妻和幾個孩了,沒有勞動力,準備接濟一下他們的生活。這可以說是我第一次得到寫作的經濟效益。
  現在,國家正推行新的經濟政策和這方面的宣傳,社會以及作家本身對稿費一事,是什麼看法,我就不太清楚了。我只是想對有志於文學的青年,說明這樣一個道理:各種工作,對國家社會的各種貢獻,都應該得到合理的報酬,文學事業也不例外,但也不能太突出。另外,得到稿費,是寫作有了真正成績,達到了發表水平的結果,並不是從事文學工作的前提。真正成績的出現,要經過一段艱苦的努力,這種努力有時需要十年,有時需要二十年,各人的情況不等。文章不能發表,主要是個人努力不夠功夫不到所致,大多數,並非是客觀環境硬給安排的不幸下場。不要只看見別人的「名利兼收」,就斷定這是碰命運輕而易舉的事,草草成篇,扔出去就會換回鈔票來。那是要耽誤自己的。
                     1982年12月8日

談師

  新年又到了。每到年關,我總是用兩天時間,閉門思過:
  這一年的言行,有哪些主要錯誤?它的根源何在?影響如何?
  今年想到的,還是過去檢討過的:「好為人師」。這個「好」字,並非說我在這一年中,繼續沽名釣譽,延攬束脩。
  而是對別人的稱師道友,還沒有做到深拒固閉,嚴格謝絕,並對以師名相加者進行解釋,請他收回成命。
  思過之餘,也讀了一些書。先讀的是韓愈的《師說》。韓愈是主張有師的,他想當別人的師,還說明了很多非有師不可的道理。再讀了柳宗元的《答韋中立論師道書》。柳宗元是不主張為人師的。他說,當今之世,談論「師道」,正如談論「生道」一樣是可笑的,並且嘲笑了韓愈的主張和做法。話是這樣說,柳宗元在信中,還是執行了為師之道,他把自己一生做文章的體會和經驗,系統地、全面地、精到地、透徹地總結為下面一段話:
  故吾每為文章,未嘗敢以輕心掉之,懼其剽而不留也;未嘗敢以怠心易之,懼其馳而不嚴也;未嘗敢以昏氣出之,懼其昧沒而雜也;未嘗敢以矜氣作之,懼其偃蹇而驕也。……
  來信者正是向他求問為文之道,需索的正是這些東西,這實際上等於是做了人家的老師。
  近幾年來,又有人稱呼我為老師了。最初,我以為這不過是像前些年的「李師傅、張師傅」一樣,聽任人們胡喊亂叫去算了。久而久之,才覺得並不如此簡單,特別是在文藝界,不只稱師者的用心、目的,各有不同;而且,既然你聽之任之,就要承擔一些責任和義務。例如對學生只能幫忙、捧場、恭維、感謝,稍一不周,便要追問「師道何在?」等等。
  最主要的,是目前我還活著,還有記憶,還有時要寫文章。我所寫的回憶文章,不能不牽扯到一些朋友、師長,一些所謂的學生。他們的優點,固然必須提到,他們的缺點和錯誤,有時在筆下也難避免。人非聖賢,孰能無過?
  是的,我寫回憶,是寫親身的經歷,親身的感受。有時信筆直書,真情流放,我會忘記了自己,忘記了親屬,忘記了朋友師生。就是說這樣寫下去,對自己是否有利,對別人是否有妨?已經有不少這樣的例證,我常常為此痛苦,而又不能自制。
  近幾年,我寫的回憶,有關「四人幫」肆虐時期者甚多。
  關於這一段的回憶,凡我所記,都是我親眼所見,親身所受,六神所注,生命所關。鏤心刻骨,印象是非常鮮明清楚的。在寫作時,瞻前顧後,字斟句酌,態度也是嚴肅的。發表以後,我還唯恐不翔實,遇見機會,就向知情者探問,徵求意見。
  當然,就是這樣,由於前面說過的原因,在一些具體問題上,還是難免有出入,或有時說的不清楚。但人物的基本形象,場面的基本氣氛,一些人當時的神氣和派頭,是不會錯的,萬無一失的。絕非我主觀臆造,能把他們推向那個位置的。
  我寫文章,向來對事不對人,更從來不會有意給人加上什麼政治渲染,這是有言行可查的。但是近來發現,有一種人,有兩大特徵:一是善於忘記他自己的過去,並希望別人也忘記;二是特別注意文章裡的「政治色彩」,一旦影影綽綽地看到別人寫了自己一點什麼,就口口聲聲地喊:「這是政治呀!」這是他們從那邊帶過來的老脾氣、老習慣吧?
  嗚呼!現在人和人的關係,真像《紅樓夢》裡說的:「小心弄著驢皮影兒,千萬別捅破這張紙兒。」捅破了一點,就有人警告你要注意生前和身後的事了。老實說,我是九死餘生,對於生前也好,身後也好,很少考慮。考慮也沒用,誰知道天下事要怎樣變化呢?今日之不能知明日如何,正與昨日之不能知今日如何相等。當然,有時我也擔心「四人幫」有朝一日,會不會死灰復燃呢?如果那樣,我確實就凶多吉少了。
  但恐怕也不那麼容易吧,大多數人都覺悟了。而且,我也活不了幾年了。
  至於青年朋友,來日方長,前程似錦,我也就不必高攀,祝願他們好自為之吧。
  我也不是絕對不想一想身後的事。有時我也想,趁著還能寫幾個字,最好把自己和一些人的真實關係寫一寫:以後彼此之間,就不要再趕趁得那麼熱鬧,湊合得那麼近乎,要求得那麼苛,責難得那麼深了。大家都樂得安閒一些。這也算是廣見聞、正視聽的一途吧,也免得身後另生歧異。
  因此,最後決定:除去我在育德中學、平民學校教過的那一班女生,同口小學教過的三班學生,彼此可以稱做師生之外;抗戰學院、華北聯大、魯藝文學系,都屬於短期訓練班,稱做師生勉強可以。至於文藝同行之間,雖年齡有所懸殊,進業有所先後,都不敢再受此等稱呼了。自本文發表之日起實行之。
                 1982年12月23日下午1時30分
談友

  《史記》:「廉頗之免長平歸也,失勢之時,故客盡去。及復用為將,客又復至。廉頗曰:客退矣!客曰:吁!君何見之晚也!夫天下以市道交:君有勢,我則從君;君無勢則去,此固其理也,有何怨乎!」
  這當然記的是要人,是名將,非一般平民寒士可比。但司馬遷的這段描述,恐怕也適用於一般人。因為他記述的是人之常情,社會風氣,誰看了也能領會其妙處的。
  他所記的這些「客」,古時叫做門客,後世稱做幕僚,曹雪芹名之為清客,魯迅呼之為幫閒。大體意思是相同的,心理狀態也是一致的。不過經司馬遷這樣一提煉,這些「客」倒有些可愛之處,即非常坦率,如果我是廉頗,一定把他們留下來繼續共事的。
  問題在於,司馬遷為什麼把這些瑣事記在一員名將的傳記裡?這倒是從事文學創作的人,應該有所思慮的。我認為,這是司馬遷的人生體驗,有切膚之痛,所以遇到機會,他就把這一素材,作了生動突出的敘述。
  司馬遷在一篇敘述自己身世的文章裡說:「家貧不足以自贖。交遊莫救,左右親近不為一言。」柳宗元在談到自己的不幸遭遇時,也說:「平居閉門,口舌無數。況又有久與游者,乃岌岌而摻其間哉!」
  這都是對「友」的傷心悟道之言。非傷心不能悟道,而非悟道不能傷心也!
  但是,對於朋友,是不能要求太嚴,有時要能諒。諒是朋友之道中很重要的一條。評價友誼,要和歷史環境、時代氣氛聯繫起來。比如說,司馬遷身遭不幸,是因為他書獃子氣,觸怒了漢武帝,以致身下蠶室。朋友們不都是書獃子,誰也不願意去碰一碰腐刑之苦。不替他說話,是情有可原的。當然,歷史上有很多美麗動聽的故事,什麼摔琴呀,掛劍呀,那究竟都是傳說,而且大半出現在太平盛世。柳宗元的話,倒有些新的經驗,那就是「久與游者」與「岌岌而摻其間」。
  例如在前些年的動亂時期,那些大字報、大批判、揭發材料,就常常證實柳氏經驗。那是非常時期,有的人在政治風暴襲來時,有些害怕,搶先與原來「過從甚密」的人,劃清一下界限,也是情有可原的。高爾基的名作《海燕之歌》,歌頌了那麼一種勇敢的鳥,能與暴風雨搏鬥。那究竟是自然界的暴風雨。如果是「四人幫」時期的政治暴風雨,我看多麼勇敢的鳥,也要銷聲斂跡。
  但是,當時的確有些人,並不害怕這種政治暴風雨,而是歡呼這種暴風雨,並且在這種暴風雨中扶搖直上了。也有人想扶搖而沒能扶搖上去。如果有這樣的朋友,那倒是要細察一下他在這中間的言行,該忘的忘,該諒的諒,該記的記,不能不小心一二了。
  隨著「四人幫」的倒台,這些人也像駱賓王的詩句:「倏忽搏風生羽翼,須臾失浪委泥沙」,又降落到地平面上來了,當今政策寬大,多數平安無恙。
  既是朋友,所謂直、所謂諒,都是兩方面的事,應該是對等相待的。但有一些翻政治跟頭翻慣了的人,是最能利用當前的環境和口號的。例如你稍稍批評他過去的一些事,他就會說,不是實事求是啊,極不嚴肅呀,政治色彩呀。好像他過去的所作所為,所言所行,都與政治無關,都是很嚴肅、很實事求是的。對於這樣的朋友,不交也罷。
  當然,可不與之為友,但也不可與之為敵。
  以上是就一般的朋友之道,發表一些也算是參禪悟道之言。
  至於有一種所謂「小兄弟」,「哥們義氣」之類的朋友,那屬於另一種社會層和意識形態,不在本文論列之內,故從略。
                     1983年1月9日下午
  ------------------
  一鳴掃瞄,雪兒校對
後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