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
克明同志很謙虛,最近給我來信,要我為他的短篇小說集寫篇序。這是不好推托的。 因為也是老朋友了。我現在年老力衰,很願意為故交們做些引導、打雜、清掃道路的工作,使熱心的遊覽者,得以順利地暢快地進入他們精心創造的園林之中。 我和克明認識,是在抗日戰爭結束,我在河間一帶工作的時候。真正熟起來,是在土地改革期間,我在饒陽大官亭工作的時候。 大官亭有個規模不小的完全小學。我每天晚上,都要在那間大課室裡,召集貧農團開會。散會的時候,常常是滿天星斗。有時是雞叫頭遍了。 學校的老師們,和我關係都很好。每逢集日,他們是要改善生活的,校長總是邀請我去參加,並請一位青年女老師端給我一碗非常豐盛的菜餚。我那些年的衣食。老實講有些近於乞討,所以每請必到。 吃飽了,就和老師們文化娛樂一番,我那時很好唱京戲。 在這種場合,常常遇到克明。他那時穿著軍裝,臉上總是充滿笑容,很容易使人親近。那時他已經常常在《冀中導報》的文藝副刊上發表作品了。 進城以後,克明常來看望我。我病了,他從北京給我買了一大瓶中藥丸。三年困難期間,他同小秀(就是上面提到的青年女老師)給我送來一包點心,這包點心也不過一斤重,不知為什麼,竟觸動我心底的情感,寫了一首舊詩。這首舊詩,幾年後,我把它投入了火爐,內容也完全忘記了。 克明的文章,很多是寫兒童生活的,明快流利,主題鮮明樂觀,和他那總是笑咪咪的模樣相仿。他在政治和生活的道路上,是屢屢跌跤。土改期間,以莫須有的問題受到審查; 事情過後,又被錯劃為「右派」。背著這個黑鍋,經過一九六六年以來的運動,其遭遇的艱辛,是可以想像的。他被下放到郊區,自己築土、伐木,打坯蓋房,攜家帶口,在那裡生活了好幾年。 克明有股牛勁,在這種情況下,他仍然堅持寫作,計劃還滿不小。他和村中青年合寫的小說初稿,我是看到過的。 現在,他也接近老年了,就是那位小秀,她的最小的女兒,也比她在大官亭教書時大多了。時光的流逝,確實是很快的。 受到克明的委託,我就開始考慮怎樣來寫這篇所謂序。半夜醒來,反覆措辭,難得要領。我實在是沒有什麼新意的。而克明要求我,寫一篇「教訓的序言」。什麼是我們的教訓呢,我想到兩點: 一、對於現實,對於生活,我們的態度,應該是看得真切一些,看得深入一些。沒有看到的,我們不要去寫,還沒有看真看透的東西,暫時也不要去寫,而先去深入生活。我們表現生活,反映現實,要衡之以天理,平之以天良。就是說要合乎客觀的實際,而出之以藝術家的真誠。這樣,我們寫成作品以後,除去藝術加工,就不要去輕易作內容方面的改動了。遇到不正確的批評時,我們就可以有信心,不畏一人之言,甚至可以不畏由一人之言引起的「群言」。現在,有的作品印成出書,還不斷隨時改易,隨勢改易,甚至隨事隨人改易,像修訂政策法令一樣,這是不足為訓的。 二、我們要對文學藝術的基礎理論,進行必要的補課。缺多少補多少。在戰爭環境裡成長起來的一些作者,我同克明都在內,得生活的教育多,受書本的教育少。遇到那些文痞們的棍棒主義文藝學說,不一定是懾於他們的權勢,倒常常是為他們那些似是而非的、「左」得出奇的理論所迷惑,失去自己的主張,有時會遷就那些明明是錯誤的論點,損害了自己的良知良能。甚至有時產生悲觀絕望的心情,厭世輕生。這都是因為我們平素沒有充足的武器以自衛的緣故。 克明的閱歷,比我廣泛得多,積累的經驗,也自然比我多,而且深刻。回顧過去,當然是為了前進。我想,克明目前雖然也顯得有些衰老,又多病,但是他的一貫樂觀主義的精神,豐富的生活體驗,會支持與鼓勵他進行新的創作,新的長征。 青春燃起的革命火焰,是不會熄滅的。對於生活,仍然是要充滿信心的。長江大河,依然滔滔向東。現在正是春天,依然是桃紅陌上,燕築堂東,孕育著新生。 我十分高興,把克明盛年開放的這一束花朵,介紹給親愛的讀者,請你們批評。 1979年4月11日晨 ------------------ 一鳴掃瞄,雪兒校對 |
後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