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
在我童年的記憶裡,我們這個小小的村莊,飼養大牲口——即騾馬的人家很少。除去西頭有一家地主,其實也是所謂經營地主,餵著一騾一馬外,就只有北頭的一家油坊,餵著四五頭大牲口,掛著兩輛長套大車,作運輸油和原料的工具。他家的大車,總是在人們還沒有起床的時候,就從村裡搖旗吶喊地出發了,而直到天黑以後,才從遠遠的地方趕回來,人喊馬嘶的聲音,送到每家每戶正在燈下吃晚飯的人們耳中,人們心裡都要說一句: 「油坊的車回來了!」 當我在村中念小學的時候,有幾年的時間,我們家也掛了一輛大車,買了一騾一馬,農閒時,由叔父趕著去作運輸。 這時我們家已經上升為中農。但不久父親就叫把騾馬賣了,因為兵荒馬亂,這種牲口是最容易惹事的。從此,我們家總是養一頭大黃牛,有時再喂一匹驢,這是為的接送在外面做生意的父親。 我小的時候,父親或叔父,常常把我放在驢背的前面,一同乘騎。我記得有一匹大叫驢,夏天舅父牽著它過滹沱河,被船夫們哄騙,叫驢鳧水,結果淹死了,一家人很難過了些日子。 後來,接送我父親,就常常借用街上當牲口經紀的四海的小毛驢。他這頭小毛驢,比大山羊高不了多少,但裝飾得很漂亮,一串掛紅纓的銅鈴,鞍韉齊備。那時,當牲口經紀的都養一匹這樣的小毛驢。每逢集日,清早騎著上市,事情完後,酒足飯飽,已是黃昏,一個個偏騎在小驢背上,揚鞭趕路,那種目空一切的神氣,就是凱旋的將軍,也難以比得的。 後來我到了山地,才知道,這種小毛驢,雖然談不上名貴,用途卻是很多的。它們能馱山果、木材、柴草,能往山上送糞,能往山下運糧,能走親訪友,能迎婚送嫁。它們負著比它身體還重的貨載,在上山時,步步留神,在下山時,兢兢業業,不聲不響,直到完成任務為止。 抗日戰爭時期,在軍旅運輸上,小毛驢也幫了我們不少忙。那時的交通站上,除去小孩子,就是小毛驢用處最大,也最活躍。戰爭後期,我們從延安出發去華北,我當了很長時間的毛驢隊長。騎毛驢的都是身體不好的女同志。一天夜晚,偷越同蒲路,因為一位女同志下驢到高粱地去小便,以致與前隊失了聯絡,鐵路沒有過成,又退回來。第二天夜裡再過,我宣佈:凡是女同志小便,不准遠離隊列,即在驢邊解手。解畢,由牽驢人立即抱之上驢,在驢背上再繫腰帶。由於我這一發明,此夜得以勝利通過敵人的封鎖線,直到現在,想起來,還覺得有些得意。 平分土地的同時,地主家的騾馬,富農家的大黃牛,被貧農團牽走,貧農一家喂不起,幾家合喂,沒人負責,牲口糟踏了不少。成立了互助組,小毛驢小牛時興一陣。成立了合作社,騾馬又有了用武之地。以後農村雖然有了鐵牛,牲畜的用途還是很多,但餵養都不夠細心,使用也不夠愛惜。牲口餓跑了,被盜了的情況,時常發生。有一年我回到故鄉,正值春耕之時,平原景色如故,遍地牛馬,忽然見到一匹駱駝耕地。駱駝這東西,在我們這一帶原很少見,是廟會上,手搖串鈴的蒙古大夫牽著的玩意。以它形狀新奇,很能招攬觀眾。現在突然出現在平原上,高峰長頸,昂視闊步,像一座游動的小山,顯得很不協調。我問鄉親們是怎麼回事,有人告訴我:不知從哪裡跑來這麼一匹餓壞了的駱駝,一直跑到大隊的牲口棚,伸脖子就吃草,把棚子裡的一匹大騾子嚇驚了斷韁竄出,直到現在還沒找回來。一匹騾子換了一匹駱駝,真不上算。大隊試試它能拉犁不,還行! 很有些年,小毛驢的命運,甚是不佳。據說,有人從山西來,騎著一匹小毛驢,到了平原,把韁繩一丟,就不再要它,隨它去了。其不值錢,可想而知。 但從農村實行責任制以後,小毛驢的身價頓增,何止百倍?牛的命運也很好了。 嗚呼,萬物興衰相承,顯晦有時,乃不易之理,而其命運,又無不與政治、政策相關也。 1983年1月22日 ------------------ 一鳴掃瞄,雪兒校對 |
後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