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目錄 |
十二月十七日《新民晚報》第二版《文學窗》,發表了賈植芳同志談外國人研究中國現代文學的情況。其中提到天主教神父善秉仁編的《中國文藝批評》把五四新文學劃分為「可以公開讀」、「不宜公開讀」、「只能參考讀」和「絕對不要讀」四大類。賈植芳同志以為,要看「作品是否合乎天主教義」,用這個標準來為文學作品分類,這是一種「疏誤」。 其實,並不是疏誤,而正是這本書的任務。善秉仁是徐家匯天主堂的法國神父。他用法文寫的《中國文藝批評》,我沒有見過。但他用英文編寫的《中國現代小說戲劇一千五百種提要》,我倒還有一本。 這本書並不是外國人研究中國現代文學的著作,它是為天主教文化教育政策服務的。這本書中,每一篇提要後都註明在四大類中屬於哪一類。書出版後,發給全中國的天主教所辦學校及文化單位,以後各圖書館購置文學書,必須參考這本《提要》。各中學圖書館,只許購藏第一類「可以公開讀」的書給學生閱讀。這些書被稱為「潔淨的書」。 這本書的作者署名是善秉仁神父。但事實上這本書不是他寫的。這本書是許多天主教徒分別擔任寫稿,而由蘇雪林為掛名總編輯的。蘇雪林是武漢大學教授,以《棘心》一書成為著名的女作家,又以《李義山戀愛事跡考》一書成為著名的李義山研究者。抗日戰爭一開始,她立即捐獻價值八千元的金飾物為勞軍之需。一時聲名大噪,又成為著名的愛國主義者。但她又是一個虔誠的天主教徒。唯物主義和無神論,對於她是格格不入的。無產階級革命和專政,她也不會歡迎。一九四八年,我在上海暨南大學任教,住在文化廣場旁邊暨南大學教師宿舍。暑假中,有一天,蘇雪林忽然來看我,說是抗戰八年,沒有會見,現在要出國了,將來也更無見面的機會,所以抽空來看望我。我問她,要到哪兒去。她說到梵蒂岡去。我問她去幹什麼?她說:去出家,進修道院。我對她望著,好久無話。最後,我問:「可以不去嗎?」她說:「不,後天就走。」 我和蘇雪林生平只見面過二次。第一次是在一九三三年,我編《現代》雜誌的時候,她到現代書局編輯室來看過我。第二次就是一九四八年這一次。她臨走時送了我一本書,就是這一本定價美金二十五元的《中國現代小說戲劇一千五百種提要》,她告訴我:這是她受天主教會委託而主編的。 這本書不能代表法國人研究中國現代文學的著作。對我們來說,它是一本反面教材。這一千五百種文學作品中,被列入「絕對不可讀」的,除了一小部分是黃色文藝書之外,絕大部分是革命文藝書。 一九八五年一月十九日 ------------------ 一鳴掃瞄,雪兒校對 |
回目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