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
-晨楓、強衛華- 世紀之交臨近了。在這歷史轉折時期,追溯中國近代歷史上的榮辱興衰,展望中國21世紀的戰略環境和目標,有助於幫助人們認識21世紀將是藍色的世紀,中國的崛起必須採取面向海洋的戰略,而海洋戰略的實現則呼喚著中國發展建設藍水海軍和制海制空的中堅力量-中國航母戰鬥群。 第一章、面臨海洋世紀:中國的戰略環境和目標 中國在近代歷史上曾經有過康乾盛世,沉湎於在亞洲大陸將大清疆域拓展到多達二千二百萬平方公里的偉業,然而在海洋方面卻無所作為,實行閉門鎖國的「禁海令」。在地球另一側的歐洲則沉浸在技術革命所帶來的生產力倍增的喜悅之中,那些背靠歐洲大陸、瀕臨大西洋的民族,特別是那個地處大洋中的大不列顛帝國,早已把擴展的方向移向藍色的海洋,憑籍著在藍水大洋上巡弋的船堅炮利的艦隊,實現了「日不落帝國」的夢想。在分別瀕臨大西洋和太平洋的歐亞大陸兩端,不同的戰略發展方向導致了截然不同的後果:西方「蠻夷」民族強盛起來,東方曾以四大發明奉獻於人類的民族卻衰落下去。 在上個世紀之交時期,是中國蒙受屈辱、歷盡劫難的悲慘歲月。新老帝國主義列強接二連三的侵華戰爭割裂了中國的國土,損耗了中國的元氣,後起的日本則在甲午戰爭中全殲了北洋水師和中國陸軍主力,粉碎了中國復興的希望。那個曾用海軍紋銀大興土木修建頤和園的慈禧太后,在甲午戰敗後也不得不歎息:中國的衰弱受欺,在於無強大水師。新的世紀的來臨並沒有給中國帶來任何光明和希望,隨之而來的是八國聯軍更大規模的侵華戰爭和中華民族更深重的災難。中國處於帝國主義列強瓜分的狂潮之中。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間正道是滄桑」。我們的祖國、我們中華民族在本世紀歷盡滄桑,終於再度開始崛起,儘管尚未達到輝煌,但卻像美好的晨曦一樣,驅散著積壓在中華兒女心坎上的陰霾,溫暖著中華兒女期待中國崛起的赤誠之心。然而,在中國處於近代歷史上前所未有的大發展時期,切不可陶醉其中而飄然,對新世紀所面臨的不利戰略環境和挑戰掉以輕心,而應善謀對策,迎接挑戰。 在新世紀來臨之前,在戰略態勢方面,中國已經完成了具有極其重要意義的戰略調整:穩定陸界。經過近年來的努力,中國在幾乎全部陸地邊界實現了空前的穩定,與過去曾經交戰或大軍對峙的鄰國,如俄國、與中國接壤的中亞國家、印度以及越南、蒙古等均實現了關係正常化,消除了邊境地區軍事對峙,數萬公里的陸地邊界成為和平交往的紐帶。 對於中國這樣一個背靠歐亞大陸、瀕臨太平洋的國家來說,這一戰略變化具有極其重要的地緣政治、國家安全和經濟等意義。因為,它基本上消除了中國面臨陸上強國與海上強國兩面夾擊的戰略困境的可能性;解除了陸地方向對中國安全的威脅和軍事壓力;為中國沿邊內陸的經濟發展和開展經貿往來創造了有利的國際環境和條件。除這些之外,更具戰略意義的是,它使中國有可能騰出主要戰略注意力和資源,實施面向海洋的海洋戰略。實施海洋戰略,不僅是世界強國發展的成功戰略,也不僅是地緣政治的選擇,而且是中國所處戰略環境的需要,更是中國國脈所繫和崛起之必然。 在戰略範疇內,既有總體性的大戰略(GrandStrategy) ,又有各類別的戰略。在此,僅就中國在海洋方向的戰略環境和新世紀的海洋戰略目標做一些探討。 新中國成立之初, 其戰略注意力和資源不得不主要集中於朝鮮戰爭, 失去了「宜將剩勇追窮寇」、為新中國完整的海防奠基的歷史性機會。從此,中國在海洋方向面臨封鎖,美海軍協防台灣海峽,控制著制海權,中國的海防僅限於近岸沿海區域。60年代越戰期間,中國周邊沿海主要由美國艦隊控制,以便提供越戰海空戰鬥支援和保障海上運輸航道。因此,可以說,從建國起到70年代初這一時期內,且不論中國的內部條件,僅海洋方向的外部條件就極為險惡,中國海軍在此階段期間難以有大的作為和發展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在這長達四分之一世紀中長期困在近海所形成海洋意識淡薄的後遺症則是令人遺憾的。 70年代中期是中國海洋戰略環境發生歷史性變化的重要時期。在南中國海、北部灣,美軍從越南撤退出現了該海區制海權的「真空」;中美關係開始緩和,美軍逐漸退出台灣海峽;大陸與台灣之間的海上衝突也已停息。在這歷史性的轉折關頭,可喜的是,在已故著名戰將、當時擔任廣州軍區司令員的許世友將軍指揮下,南海艦隊和海南軍區官兵,抓住了這一歷史性機會,在1974年1月護航護漁的巡航中,以精悍的海軍小編隊和陸軍小分隊,擊退南越海軍編隊,並成功地實施海陸協同登陸戰鬥,一舉收復西沙群島,為伸張中國在南中國海的海權建立了名垂青史的歷史性功績。可悲的是,處於「文革」內亂中的中國,在「批林批孔」、「唯此為大」的迷茫中,半途而廢,未能乘勝收復當時處於海權「真空」狀態的南沙群島。而隨著美軍撤離越南海域,越南翻臉不認人,詭稱由於需要中國援助抗美戰爭,所以做為權宜之計承認中國對南沙群島的主權。美國人撤走了,其對中國主權的承認就拋進了南中國海,於是,開始搶佔「真空」狀態中的南沙群島。其他周邊國家也不甘落後,紛紛加入了搶佔南沙群島、建立實際控制的行列中。就在這段不長的歷史性轉折時期,南沙群島被迅速瓜分、佔領,形成了多國佔領、主權要求交叉的錯綜複雜局面,嚴重損害了中國對南沙群島及周邊海域的主權,留下了無窮的後患。稍微令人感到寬慰的是,中國在1988年3月的一次軍事與外交密切配合的典範性行動中,成功地收復永暑、華陽、東門、南薰、渚碧、赤瓜礁共6個南沙島礁,建立了伸張中國主權和海權的南沙前進陣地。從此,中國海軍陸戰隊官兵們以吃大苦、耐大勞的意志和報效祖國的獻身精神,守衛著中國在南沙群島的神聖海洋國土。然而,形勢不容樂觀,南中國海蘊藏的資源令早已侵佔南沙的外國垂涎三尺,不僅加緊掠奪南海資源,而且變本加利,以驅趕、槍殺等強硬手段對付這片海域的本來主人--中國漁民。迄今為止,中國「擱置爭議、共同開發」的善良、忍讓主張並沒有得到善意的回應,或僅僅停留在外交官的嘴皮子上而已。而那些侵蝕中國海權的國家卻我行我素,貪婪地加緊掠奪中國的南海資源。 在中國的東海、黃海海域,中國的大陸架和大面積海域面臨外國的主權要求和控制。二次大戰後,美國總統杜魯門在〔大陸架公告〕中宣佈:「處於公海下、但毗連美國海岸的大陸架底土和海床的自然資源屬於美國」。從此,開始了「藍色圈地」的衝擊波。許多國家宣佈自已的大陸架。1982年通過的聯合國海洋法公約更明確了200海里專屬經濟區制度。於是沿海國家紛紛宣佈200海里專屬經濟區,地球上約36%的公海變成沿海各國的專屬經濟區。人類由陸地上的寸土必爭轉向海洋上的寸海必爭,海洋國土不再僅僅是12海里領海和島嶼。於是,黃海和東海北部,一些鄰國不同意國際法所強調的自然延伸原則,要求按中間線劃界,從而使中國18萬平方公里海域面臨爭議;在東海,日本是與中國相向的不共架國,但日本以其非法控制的釣魚島為基準線,硬說與中國共架,要求與中國平分東海大陸架,企圖佔領中國21萬平方公里的海域。 時至今日,在歸中國管轄的300多萬平方公里的海洋國土上,有150萬平方公里被外國提出主權要求而處於爭議之中,其中相當部分已經被外國實際控制或蠶食分割,這些海洋國土的面積相當於上個世紀沙俄從中國割去的陸地疆域的總和。 大陸與台灣在台灣海峽的對峙和反台獨的鬥爭是中國在海洋方向面臨的國家走向統一還是分裂的重大挑戰。何去何從,對中國海洋戰略態勢至關重要。分裂與戰爭的前景,儘管是國人所不願見到的,但卻不可排除其可能性。如若出現國家分裂,不僅是中華民族的不幸,而且會出現極為不利的海洋戰略環境,就連中國沿海區域都會被台灣海峽所阻斷。反之,不論和平或戰爭達成統一,都將會在海洋方向出現前所未有的有利海洋戰略態勢。台灣海峽將不再是兩岸對峙前線,而將會成為中國人的海上「運河」;中國將衝出太平洋第一島鏈的束縛,直面太平洋。這對於鞏固中國海防,伸張中國海權,擔負起維護國家安全和西太平洋地區和平與安全的重任,其意義將是極其深遠的。 綜上所述,中國在21世紀所面臨的海洋方向的戰略環境是嚴峻的。如果聽任海洋方向的不利局勢繼續下去,如果繼續被困在近海,中國的崛起從何談起?中國的海權如何得到伸張?中國的海洋權益如何保障?一個只有「黃水」海軍的國家,又怎能贏得別國對其海權的尊重,又有何資格侈談成為世界強國或實施亞太戰略甚至全球戰略呢? 就海洋戰略而言,長期以來直至現在,中國一直實行「近海防禦」的海上戰略。 從實際情況看,這一戰略在建國以來相當長的歷史時期內,與中國的海軍力量的水平和海洋戰略環境是基本上適應的,並在一段時期內曾對海軍裝備發展起到過發展牽動作用。此外,建國後中國的戰略注意力和國防資源長期放在陸地方向的重大安全威脅上,如50年代的朝鮮戰爭,60年代初的中印邊境戰爭,60年代至70年代中期的越南戰爭,70年代至80年代中期的中蘇邊境軍事對峙,70年代末至80年代中期的中越邊境軍事衝突,等等。這種情況在客觀上限制了海洋方面的發展,即使有意,也是心有餘而力不足。因此,實行「近海防禦」戰略是合乎情理的。再者,中國的軍事艦船及其相關工業水平不高,國力不強,只能製造近海小型海軍艦船,且不具備向國外購置大艦的客觀條件和財力。從這個角度看,「近海防禦」戰略與海軍裝備的水平也是相適應的。 自80年代以來,有關海上戰略的情況和條件開始發生變化: -在中國陸界空前穩定的同時,但海洋國土受侵和爭議情況日益嚴重,中國海洋權益和資源受到外國侵佔。有關周邊海洋國家對爭奪海洋控制權的認識早,行動快,已搶先控制了爭議海島和海區。與此相配合,這些國家的海軍空軍裝備現代化迅速,其海空力量至少在爭議海區已對中國海軍履行保護中國海洋權益的任務構成威脅; -中國海軍彈道導彈核潛艇成為中國戰略核力量「三位一體」的重要支柱之一。戰略導彈核潛艇在外於戒備狀態時,顯然不易停滯在近海,而應向大洋深處機動待命,而且必要時需要攻擊核潛艇護航到藍水海域。這在實際上已經超出了「近海防禦」的概念和海域; -中國海軍為配合洲際導彈試射等遠洋任務,已經不時組成編隊遠航到太平洋和印度洋,水面艦船編隊已經初步進入藍水海域; -中國軍事艦船工業已有長足進步,民用船舶工業更是先行一步。中國的大連造船廠已建成長365米、 寬80米、高12.17米,可建造30萬噸級船舶的超大型船塢。中國已經能夠製造超大型民用船舶,軍用艦船工業也已有了建造中型戰艦的成功經驗,基本具備向建造大型軍艦發展的潛力; -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締結以來,國際上海洋國土概念發生了重大變化,200海里專屬經濟區的建立使海洋國土範圍超出了近海海域範圍; -台獨勢力羽翼漸豐,海洋方向出現國家統一或分裂的嚴峻局面。制止分裂,維護國家統一,「近海防禦」已力所不逮,而需要進攻性兩棲作戰能力和中遠程制海制空能力。 -美國航母戰鬥群擺出武裝干涉台灣海峽的架式,在台灣附近海域向中國炫耀武力。 這些變化所帶來的新的海洋戰略環境在客觀上顯露出「近海防禦」戰略已經不能有效地保衛中國的海洋國土和海洋權益;已經不能適應中國海軍新的使命和作戰需要;已經失去了對海軍裝備發展的戰略牽動作用;已經落後於國際海洋法的發展變化。鑒此,值此世紀之交之際,中國亟需進行海洋戰略審議,發展制定適應中國海洋戰略環境、有利於發展建設21世紀中國海軍的新戰略。 中國的海上戰略自然要由中國自己制定。這裡,做為一種探討和提示,列舉一下應考慮的海洋戰略目標: (1)、重視海洋,面向海洋,經略海洋,建立起對中國300萬平方海裡海洋國土的有效控制和管轄; (2)、強化海權意識,維護中國海域的主權和海權,以「寸土不失、寸海不讓」的決心和意志對待島嶼與海域爭議,在力爭和平解決的同時,不排除以軍事外交手段相結合的方式收復失地,絕不允許19世紀帝國主義列強瓜分中國領土的悲劇在中國的海洋國土上重演; (3)、捍衛國家統一,保持對台獨的軍事威懾,確保對台獨分裂國家的行為給予毀滅性打擊、奪取台灣海峽制空制海權和發起登陸的兩棲作戰的能力; (4)、推進海洋防禦控制線至中國專屬經濟區外沿,並逐步加大西太平洋方向海洋防禦縱深,建立藍水海洋防禦能力,在西太平洋的和平與安全中發揮決定性作用,成為西太平洋海上強國。 要實現上述戰略目標,必須具有強有力的手段,其中最重要的手段就是發展建設強大的藍水海軍和海上空中力量。鑒此,發展建設強大的藍水海軍和海上空中力量是實施海洋戰略的需要,是21世紀的召喚,是興海權、固海防的根本,是中國強盛的必由之路,是中國崛起之不可或缺的保障。 第二章、航母戰鬥群--實現海洋戰略的中堅 建設中國強大的海軍是中國幾代人的宿願,在中華人民共和國誕生初期百廢待興的困難條件下,就開始從無到有地建立海軍,並毅然將蘇聯貸款的一半撥給海軍。近半個世紀過去了,新中國海軍已經從無到有地發展起來。然而,對照建立強大海軍的宿願,想想中華民族對建立海洋國家尊嚴的期待,看看現代軍事科技與海軍裝備的發展,應該說,相比之下,中國海軍落後了,要不辜負建設強大海軍的期待,就必須奮起直追。 海洋及海上力量對於一個國家的重要性自不待言,而海上空中力量以及海上制空權對於制海權的重要性也已經為主要海軍國家所認同。艦載機的空中打擊力量猶如艦艇作戰能力的延伸。沒有海上空中打擊力量,沒有海軍航空兵提供作戰海區空中預警和遠程反潛搜索,要在脫離岸基力量支援的情況下遂行現代化海戰任務是難以想像的。中國是一個幸運地擁有遼闊海洋的國家,但是,中國的海軍航空兵目前僅擁有岸基飛機和少量艦載直升機。岸基飛機受作戰半徑、指揮控制等諸因素限制,在中國海洋防禦外沿海區,如南沙海區、釣魚台海區等海區執行任務常常是鞭長莫及或是僅能象徵性地作短暫停留,很難或不能為艦隊提供有效的空中掩護,更難以奪取制空權。艦載直升機武備薄弱,速度慢、航程短,僅適應於執行有限的反潛、運輸和救護等任務,其作戰能力遠不及固定翼飛機,無法遂行制空任務。 鑒此,發展航空母艦及其艦載航空兵是中國海洋防禦以及海軍發展的實際需要。 航空母艦及其艦載航空兵將會在提升中國海軍制空制海戰鬥力中發揮舉足輕重的作用,並且直接影響到中國海軍能否有效地為中國沿海經濟建設和開發活動保駕護航,能否有效地捍衛中國的海洋權益,能否在國家統一中發揮重要作用,說到底,能否在未來海戰中取得勝利,穩固地立於不敗之地。為了建設強大的海軍,為了取得未來反侵略海戰中的勝利,中國海軍迫切需要建設自已的航空母艦戰鬥群。 當代航空母艦集高新科技裝備於一身,聚數千海空官兵於一艦,構成了強大的海空作戰力量。航空母艦首先是海上浮動機場,即艦載機的作戰平台,各類性能先進的艦載機可遂行對空、對艦、反潛攻擊,也可對沿海陸地實施空中打擊;此外,航母還是發射遠程巡航導彈對陸地目標實施打擊的作戰平台,並且擁有各類反艦、防空武器系統。航空母艦與其擔任護衛任務的各類艦隻組成的戰鬥群,以其強大的制海制空全方位作戰能力成為海上力量的中堅,穩居「海上霸主」的寶座。然而,這一地位的取得經歷了長達半個多世紀的歷史時期,在這一過程中,也遇到過不同海軍戰略和裝備發展的挑戰。 自1910年美國人伊利在「伯明翰」號巡洋艦上試驗始,飛機上艦已有八十餘年歷史。但那時的航母受限於艦載機性能低下,還只能做為輔助艦隻,海戰的主力戰艦仍是戰列艦。因此,儘管美國航空先驅米歇爾在演習中僅幾分鐘就將一繳獲的德國重巡洋艦炸沉海底之後,飛機在海戰中的作用仍未被充分認識。到二戰時期,飛機性能的提高改進、機載武器威力增大使得航空母艦在海戰中的地位上升,其做為海戰主力的作用逐漸顯露出來。英國皇家海軍在塔蘭托港的勝利使海軍中的有識之士認識到了海上空中力量的重要性,並開始注重發展使用航空母艦。 日本「聯合艦隊」以航空母艦為核心的艦隊對珍珠港發動的偷襲,就是大規模使用航母艦載機取得重大戰果的突出例子,山本五十六因美國航母不在珍珠港而未能殲滅之而仰天長歎。然而,徹底轉變「大艦巨炮」的舊觀念並非朝夕之功。英國皇家海軍圍殲「俾斯麥」號之戰即是一例。當「光榮」號和「皇家方舟」號上相繼起飛的「旗魚」式飛機用魚雷擊傷了「俾斯麥」號後,皇家海軍並未繼續轟炸,而是等待主力艦隊的「喬治五世」號和「羅德尼」號戰列艦趕上,將其擊沉。日本也建造了空前絕後的擁有460毫米大炮排水量高達七萬二千噸的「大和」號及「武藏」號巨無霸戰列艦,在美國海軍飛機和潛艇夾攻下,一無建樹,葬身海底。航空母艦在海戰中的作用突出表現在太平洋戰場。儘管美國太平洋艦隊的主力戰列艦大都在珍珠港遭到厄運,但倖免於難的美國航空母艦卻在隨後的海戰中成為海戰中堅。珊瑚海海戰可算是航母之間的前哨戰。大規模的航母編隊進行海上決戰是美日中途島海戰,美國以損失一艘航母的代價取得了擊沉四艘日本航空母艦的重大勝利。從此,日本帝國海軍一蹶不振。而美國航母在太平洋、在萊特灣、沖繩等地,更是大顯神威。此時,航母的作戰使命已經擴充到反潛,攻擊陸上目標和支援兩棲作戰等。 經過二次世界大戰的海戰考驗,航空母艦及其艦載海上空中力量已經穩居海戰中堅地位,「沒有制空權,就沒有制海權」已成為廣泛認同的結論。戰後,隨時著艦載機技術、導彈技術、核技術、電子技術、信息技術等高新科技的飛躍發展,航空母艦的作戰能力不斷提高,今天的航母已遠非二戰時的航母所能比擬。美國海軍發展戰略始終以航母戰鬥群為核心,由中型航母向攻擊力更強的大型航母發展,由具有無限續航力的核動力航母逐步取代常規動力航母。時至今日,美國擁有12個大型航母,其新建造的核動力航母已達十萬噸以上,成為世界上唯一的海上「超級大國」,並穩居海上霸主寶座。美國海軍從朝鮮到越南到海灣,基本上都是把航母用作流動機場,為美軍參戰提供了強大的海空戰鬥支援;在與前蘇聯的海上爭霸中,獨領風騷,為美國贏得了海上霸主地位。如前所述,航母的主要攻防武器是各類艦載機。簡單來講,有什麼樣的飛機,就能遂行什麼樣的任務。從初始輔佐戰列艦的任務至今,航母的作戰使命,編成及戰術運用已主要在美國海軍手中得到大幅度發展。 現代航母的作戰使命主要包含: 1)爭奪戰區制空權,為艦隊和上陸的海軍陸戰隊提供可靠的空中保障。航母是取得海上制空權最可靠和最有效的手段。這是航母的傳統使命,也是現代航母的首要使命。儘管如此,除英阿馬島戰爭外,戰後現代航母尚未被真正用於艦隊防空實戰。美國海軍在朝鮮戰爭和越南戰爭中的護航作戰可勉強算入此類。 2)爭奪戰區制海權,消滅敵海上有生力量,保護己方海運及兵力投送。與爭奪制空權相似,奪取制海權也是航母的主要使命。與一般水面艦艇相比,航母的艦載機攻擊力強大,作戰範圍較廣,行動方式也較靈活。但是,自戰後以來,鑒於沒有爆發大海戰,航母在當代大海戰中爭奪制海權的作用尚有待實戰檢驗。僅有的戰例都和利比亞的「女戰神」相似,即航母對中小艦艇。結果是航母一邊倒的勝利。 3)艦載機攻勢反潛作戰,在大洋及接近敵方的海域消滅或阻撓敵核彈道導彈潛艇發射核導彈,攔阻敵核動力攻擊潛艇進入己方重要海上通道。二戰及戰後的經驗表明,飛機是海上反潛極為有效的辦法。至今,機載吊放聲納和空投聲納浮標仍以其難以匹敵的效費比而為各國海軍所青睞。反潛為英國「無敵」級和前蘇聯航母的主要作戰使命,同時亦為美國海軍航母戰鬥群的重要作戰使命之一。冷戰期間,美英艦隊經常在北大西洋甚至巴倫支海演練攻勢反潛作戰。美國海軍航母戰鬥群也經常與日本海上自衛隊在對馬、津輕和宗谷海峽演練。 4)攻擊摧毀岸基重要目標。在本土外作戰中,在空軍戰機不具備臨近機場的條件下,航空母艦可與空軍遠程戰略轟炸機協同作戰,對敵陸上目標發動攻擊。而且,航母與陸基機場相比,雖起降難度大,但具有較好的隱蔽性、機動性和不易受攻擊等優點。航母可以在海上機動,可以前出至打擊目標附近,或後退至遠海安全海域。航母的機動性也可增加攻擊機群的突然性。美國海軍航母在戰後的實戰應用多屬此類,如朝鮮、越南、巴拿馬、海灣等戰爭。 5)投送兵力、支援兩棲作戰。航母在制空制海權上的巨大威力及其打擊陸上淺近和縱深目標的能力,使它成為兩棲作戰的天然中堅。戰後自仁川、蘇伊士到格林納達、索馬裡,幾乎所有重大兩棲作戰中都有航母的身影。近年來,航母開始直接參加兩棲兵力投送。「羅斯福」號(「尼米茲」級第四艦)已開始試點搭載600名海軍陸戰隊官兵和配屬的6架CH-53D 「海種馬」 式及4架UH-1N「休伊」式直升機。如此搭載時,航母飛行聯隊必需撤下兩個戰鬥機中隊。「艾森豪威爾」號也在海地維和期間,撤下所有艦載機,換載陸軍第10山地師和海軍陸戰隊的直升機,將其投送海地執行維和任務。英國「無敵」級航母在設計時就考慮到搭載一個皇家海軍陸戰隊突擊營。航母還曾被用於緊急情況下撤退人員,如越南、利比利亞。 6)和平時期在衝突地區顯示武力,發揮威懾作用。從某種意義上講,顯示武力大概是戰後航母最成功的作用。航母具有極為靈活機動的兵力投送能力,可以招之即來,揮之即去,便於在實力外交中靈活應用。與部署陸空軍所涉及的複雜政治、外交、特別是後勤保障的困難相比,航母的這一優勢極為顯著。但不是所有航母都可用來顯示武力,堅強實力後盾必不可少。美國海軍可以派「獨立」號和「尼米茲」號戰鬥群來台灣海峽顯示武力,英國皇家海軍要是派小型航母「無敵」號來香港顯示武力就有點可笑了。航母戰鬥群的其它作戰使命可為上述使命的組合,如維和行動、執行禁飛禁航區、實行海空封鎖、掩護己方潛艇突防和保護己方彈道導彈潛艇待機發射區域,等等。航母戰鬥群的編成及戰術運用航母雖然威力巨大,但是那威力對中遠距離更為有效。這一點航母有點像關公,那把青龍大刀使人一般不易接近。但一旦敵手鑽將進去,來一個貼身格鬥或暗箭潛射,那把青龍大刀就不那麼游刃有餘了。 所以,航母出航時,總是以戰鬥群形式出現,前呼後擁,左夾右持。因為航母畢竟也是敵方打擊的重點高價值目標。航母戰鬥群的編成隨作戰對象,作戰海區,作戰使命和敵方威脅而定。以美國航母戰鬥群為例,一般情況下,每個航母戰鬥群配有擔任防空、反潛和護衛任務的2-4艘導彈巡洋艦、導彈驅逐艦或導彈護衛艦,1-2艘攻擊核潛艇,以及支援補給艦。每艘航母配備一個艦載機聯隊,一般含24架F-14A/B/D,24架F/A-18C/D,10架A-6E(將被F/A-18E/F)取代,4架E-2C,4架KA-6A加油機,4架EA-6B電子戰機,6架S-3C反潛機,6架SH-3或SH-60B直升機。航母戰鬥群的作戰部署以大縱深、多層次、全方位為原則,意在全面奪取戰區水面、水下、空中和電磁控制權。 兵力配置一般分外中內層。 外層為遠距離防禦層,配置在距航母185-450公里處,由衛星、E-2C(距航母185公里)和艦載雷達提供偵察預警,325公里外的2-5架F-14擔任攻勢防空,執行對來襲的敵機或巡航導彈遠程警戒和截擊任務;F/A-18、A-6E和「戰斧」巡航導彈實行反艦對地攻擊(可遠達1000公里以外),S-3C(400公里以外)和岸基P-3C(1000公里以外)擔任遠程反潛。有時可另派1艘攻擊核潛艇先於編隊3-4天隱蔽出航,執行探路和驅潛任務。 中層為區域防禦層,配置在距航母50-185公里處,仍由E-2C和艦載雷達提供預警,防空兵力為165公里外的F-14和F/A-18及艦載宙斯盾系統,反艦手段為機載和艦載的「魚叉」和反艦型「戰斧」導彈。 區域反潛的主力為編隊前側方100-185公里處的攻擊核潛艇, 有時還在編隊後方50公里處配置另1艘攻擊核潛艇,以防敵潛艇尾追偷襲。在未配置潛艇的扇面內, 由距航母30-40公里處的擔任反潛任務的護航艦用拖曳聲納進行概略搜索,然後引導反潛直升機抵近搜索,定位攻擊。所有反潛兵力按區域協同防禦原則作戰,以避免誤傷或漏網。內層為點防禦層,設在距航母50公里以內,以自衛防空反潛為主。防空主力為艦載宙斯盾系統,北約海麻雀和密集陣近防火炮及電子對抗措施,反潛主力為反潛護航艦隻及艦載反潛直升機,反潛兵器為「阿斯羅克」反潛導彈,Mk46魚雷和水聲對抗措施。護航艦隻一般呈環形配置,以確保防空網無空隙。此外,環形配置也無需因航母收放飛機迎風轉舵而調整隊形。 在高威脅時,可沿威脅方向前出40-50公里作前沿佈置。航母配置於編隊中心。支援補給艦主要為快速戰鬥支援艦,艦隊油船和彈藥船等。它們航渡時常與航母一起配置於戰鬥群中心,戰鬥時有時留在戰區外緣,與少數護衛艦艇編成補給編隊。 其它國家海軍沒有那麼闊氣,一般只有相當於美國海軍的中層和內層防禦,在使用上也以反潛和艦隊防空為主,反艦對地打擊為輔。值得一提的是,美國海軍多將航母艦長定為海軍上校軍銜, 並要求有在航母上飛過800-1200個起落, 4000-6000小時飛行時間,有擔任過飛行中隊長或航母艦載機聯隊長的經驗。航母戰鬥群指揮官(少將銜)也多是海軍艦載航空兵出身。由此看來,若干年前中國海軍選拔一批優秀飛行員進入艦艇學院學習並到艦艇任職,是有超前培養人才的考慮。 第三章 海軍發展方向的論戰和實踐 戰後蘇聯海軍內部曾爆發一場「航母無用論」的大論戰,回顧一下蘇聯海軍的航母大辯論對本文是有益的。 自60年代蘇聯奉行的「火箭核戰略」起,蘇聯的海軍戰略在作戰思想上一直包括在大海戰中使用核武器。航母在核攻擊面前生存確實是個問題。核彈道導彈、核反艦導彈、核水雷、核魚雷,不一而足,難以招架。航母的「浮動棺材」論源出於此。另一方面,蘇聯海軍強調潛艇的作用,以抗衡美國海軍的海空優勢。但蘇聯潛艇噪音較大,聲納探測距離較短,易受敵方攻擊。為此,現代蘇聯海軍奠基人戈爾什科夫提出水下、水面和空中協同作戰的原則,以潛艇、水面艦艇和飛機各自的優勢互補,增加己方打擊兵力的突防機率。系統工程裡「整體大於部份之和」就是這個道理。這種戰術對中國海軍反擊強敵入侵時也很有參考價值,但這種協同作戰方式要求艦隊具有有效的遠程預警、打擊和中遠程制空防空能力。目前只有航母能提供這樣的能力。 同時,由於「互相確保摧毀」(MAD,MutuallyAssuredDestruction),核大戰的可能性越來越小,局部戰爭的可能性越來越大,海上相持能力和海空控制能力越來越重要,航母的優越性就一發顯得突出。馬島海戰證明了單純依靠防空導彈並不能保障艦隊安全。同時,航母在和平時期顯示武力對實力外交的作用,是任何其它水面艦艇或核潛艇所無法替代的。 蘇聯海軍由70年代初起,先後建造和佈署了「基輔」級和「庫茲涅佐夫」級航母。法國也在冷戰後軍費劇減時,堅持投入巨資,建造「戴高樂」號核動力航空母艦。儘管航空母艦有技術複雜,造價高昂,目標暴露,易受攻擊等缺點,航空母艦也不能單獨決定海戰勝負,戰後半個世紀的實踐表明,航空母艦作為海上中堅的地位未變,而且在可預見的將來也不會變。這是因為尚未有一種海戰新武器系統具備航空母艦那樣的整體性,綜合戰力和效用。此外,航空母艦常常被視為一個國家軍事實力的綜合象徵,不僅在海戰中,而且在外交和國際政治中發揮著重大作用。當中國航母戰鬥群在東海和南海巡弋時,中國將不再需要依靠聲明來維護海權。在航母本身發展上,美國和西方海軍內部也存在大小航母之爭。論戰結果,美國海軍堅定了對大型航母的信念,英國、意大利和西班牙則建造了小型航母。應該指出,除海軍軍事思想不同外,航母艦型的發展與國家綜合國力核技術水平等有著密切關係。 航母的主要攻防武器是各種艦載機,自然噸位越大,載機越多,威力也越大。大型航母除載機多外,載機型號也強,功能也全面。單航母戰鬥群即可形成重大打擊能力,雙航母或多航母戰鬥群可與一般中小國家的整個海空力量相對抗。但艦越大,造價和使用費越高(一艘「尼米茲」級的建造經費可用來建造八艘「無敵」級),保護越不容易,也越容易吸引敵人集中兵力實施打擊。一旦有失,後果不堪設想。 此外,數量也是重要的。一個海軍如果沒有足夠數量的航母,在部署上會覺得捉襟見肘,使用靈活性和效果大打折扣。大規模部署大型航母必須有強大國力作後盾。目前只有美國海軍裝備大型航母(一般八萬噸以上)。 小型航母(三萬噸以下)的特點正好相反。造價較低,艦數就可以較多,部署可以較靈活。但小型航母飛行甲板較小,一般局限於搭載直升機和垂直/短距起落飛機,難於搭載大型預警機和反潛機,遠程預警和打擊威力顯得不足,更適合於反潛,巡邏和有限制空制海作戰。低威脅時可用一兩艘小型航母為主的特混艦隊,高威脅時再多加幾艘,以數量彌補質量。但這種多航母特混艦隊也有好處,可以分散部署航母來增加覆蓋面積和避免一失俱失。直升機和垂直/短距起落飛機起落不受風向限制,也不需要航母全速前進,有利於保持戰鬥隊形。 中型航母(一般四萬到六萬噸左右)自然在大小上為大型和小型航母的折衷。其威力雖略於大型航母,但遠強於小型航母。與小型航母不同,中型航母可搭載常規起降固定翼飛機,包括大型預警和反潛機,性能不讓大型航母,只是數量略少。集中若干艘中型航母,用數量彌補質量時,中型航母可真正與大型航母一戰。既使在數量形不成優勢時,中型航母也可依托遠程陸基航空兵,對敵大型航母形成極大威脅。 美國海軍是堅定的大艦派,英國皇家海軍及西班牙、意大利、泰國海軍是小艦派。巴西、阿根廷和印度海軍也屬小艦派,但它們的小型航母均為英國手裡買來的二手貨。如有足夠的財力和技術,至少印度會選擇中型航母。法國和蘇聯(現為俄羅斯)則走中間道路,即建造和部署中型航母。「戴高樂」號和「庫茲涅佐夫」號均為此類。 除常規的航母外, 各國海軍也在探索非常規的路子。 兩棲塢式登陸艦(LPD,LHD,LPH或LHA)具有寬大的平甲板,供機降登陸部隊登機使用。用於反潛作戰時,這些平甲板也可供反潛直升機起降。有些兩棲塢式登陸艦(如美國的「硫磺島」,「塔拉瓦」和「黃蜂」級)有通長平甲板,塢艙可停放飛機,還有舷側升降機,適合垂直/短距起落飛機使用。事實上,「黃蜂」級在設計時已考慮到反潛和反艦制海的功能。但作為艦載機的作戰平台只是這類艦隻的次要作戰使命,它們的威力和航母相比尚不可同日而語。英美海軍也在探索用滾裝集裝箱船改裝簡易航母的路子。 馬島戰爭期間,英國緊急改裝了四艘商船,向南大西洋運送了約80架飛機,為飛機加油近千次,並為數十架飛機提供維修支援。目前仍保留「百眼巨人」號航空訓練艦(購置改裝費用僅為「無敵」級的1/4)在現役。 美國海軍也從七十年代起實施「阿拉帕霍」計劃,研究戰時迅速將集裝箱船改裝為簡易航母的方案。還有更加非常規的方案,如浮島方案。這是將許多類似近海石油鑽井平台的預制模塊聯接成一個半剛性的整體,在上面鋪設跑道,建造機庫和指揮控制設施。浮島本身沒有動力,需要借助拖輪在海上機動。各國海軍界對浮島方案褒貶不一,主要爭議之處在於其生存能力。目前尚無任何海軍擬建造浮島。新技術的挑戰航母的建造費用和技術特點,決定了它是一種長壽命的武器平台。 在各國的航母中,三五十年艦齡的並不鮮見。換句話說,今天建造的航母必須考慮今後三五十年內可能出現的挑戰。二十世紀九十年代軍事技術中最引入注目的動向之一,當屬隱身技術。所謂隱身,並非真正從雷達上消失,只是雷達不易在遠距離上看清。麻煩就麻煩在,對於航母來說,發現低空突防的攻擊機或反艦導彈並作出反應,本來已經時間侷促,雷達探測距離再一縮短,和各國正在研製和已部署的超音速反艦導彈結合在一起,就更不好辦。 俄羅斯從八十年代起, 就在「現代」級及其它戰艦上裝備SS-N-22超音速反艦導彈。中國已研製成功的C-301及法國和德國正在合作研製ANNG也均為超音速反艦導彈。反隱身和反超音速反艦導彈在一段時間內會是各國海軍的重大研究課題。同時,隨著微電子技術的發展,新一代反艦導彈可能裝有電子對抗裝置,或採用機動分導彈頭,以增加突防機率。另外,隨著反艦導彈的普及,飽和攻擊將不再是大國海軍獨有的戰術。除反艦導彈外,水雷也是航母的一個大敵。 事實上,除「斯塔克」號外,戰後幾乎所有美艦戰損都是由水雷造成的。反導技術近二十年來已有長足進步,但反水雷技術相對來說進步不大。好在航母通常活動於深海,水雷威脅相對較小。但如果航母進逼淺近水域,而且由於收放飛機需要全速前進,水雷就可成為重大威脅。另一個威脅是來自水下的潛艇。戰後反潛技術雖然進步很大,潛艇技術進步更大。核動力,不需要空氣的常規動力,消音瓦及消音塗料,噴水推進和磁流體推進等,使潛艇更難發現。反潛防禦遠非萬無一失。雖然目前只有美國和俄羅斯兩家能保持部署偵察衛星。法國已在積極行動,準備發射自己的「太陽神」偵察衛星。中國也已多次發射回收式偵察衛星。 可以預見,未來三五十年裡,更多的國家會有能力獨力或借助商業運載火箭發射偵察衛星。屆時,航母的一舉一動都在眾目睽睽之下,隱蔽出擊和戰術突然性會越來越困難,只有沒有偵察衛星的人吃虧。航母戰鬥群對衛星導航和衛星通信的依賴也可成為敵方乘虛而入的機會。最近關於美國「武庫艦」(ArsenalShip) 的討論也很有意思。有人斷言,武庫艦將取代航空母艦而成為海上霸主,這可算是對航空母艦王位寶座的最新挑戰了。實際上,武庫艦隻是一艘裝滿各種導彈的發射平台,並不具備目標截獲和作戰指揮能力,只能別人「指哪打哪」,完全依賴外界提供敵我交戰態勢信息,易受敵方干擾,自衛反潛防空能力也很差。有鑒於此,既使武庫艦建造成功,斷言「沒有制空權,就沒有制海權」過時還是為時過早。 當然,對航母來說,新技術帶來的並非全是壞消息。隱身技術也可用於軍艦。法國「拉法葉」級護衛艦(即台灣的「康定」級)採用緊湊簡潔的上層建築,據稱雷達反射面積與一艘500噸的漁船相似。在建的「戴高樂」號也採用形態怪異的多面體上層建築設計,意在減小雷達反射面積。導彈的輕小型化和智能化也使未來的航母可裝載更多,威力更大,更高性能的各種導彈。激光和粒子束武器將使反導彈技術發生一場革命。光能可在瞬間內達到目標,從而大大簡化火控系統設計。微波脈衝可使吸波型的隱身結構或隱身塗料自找苦吃。但這些新技術目前尚未達到可供實戰使用的水平。 第四章 現實與未來-中國航母藍圖暢想 顯然,隨著中國國力的迅速發展和海上防禦的需要,中國需要自己的航母。但與美法等國不同,基於有限國力和國家利益的區域性,中國不需要用航母來爭奪全球大洋制海制空權或實行全球力量投送。中國航母將主要用來遂行中遠海制海制空和反潛作戰,支援中近海兩棲作戰。如遇強敵,可依托遠程陸基航空兵和潛艇進行作戰。大型航母固然威力巨大,但耗費和政治及技術風險也巨大。以中國近期內國力和技術水平來看,大型航母似不現實。另一方面,目前世界上可供實戰使用的垂直/短距起落戰鬥機只有AV-8B鷂式系列一種(雅克-38已退役,雅克-141已夭折),自行開發則遠非易事。以目前美英中關係,中國購買或組裝大批鷂式並獲得可靠零備件供應的可能性幾乎不存在。所以小型航母儘管對中國海軍有吸引力,但真正建造的可能性並不大(純直升機型除外)。中型航母具有足夠威力,政治和技術上風險也適中,最為適合中國國情。外界謠傳中國正向烏克蘭,法國和西班牙等求購中型航母,看來僅僅是謠傳而已。烏克蘭的「瓦良格」號為「庫茲涅佐夫」級第二艦,92年下水,因蘇聯解體,資金無落,硒(「舟」字旁一個「西」)裝一直沒有完成,泡在海裡那麼久未作保護,重新啟用非朝夕之功。如沒有俄羅斯的合作,完成硒裝也會有很多困難。法國的「克萊孟梭」號小了些,法國「超軍旗」戰鬥機(其實是攻擊機)太老,美國的F/A-18又不可能,買來了也無用。西班牙的SC-2000方案更小, 只有象徵性意義,實用價值不大。如此,建造4到6萬噸級左右的中型航母應該是中國航母首制艦的方向。如要常年部署在海上,2艘有點侷促,4艘則較充裕,2個戰鬥群駐紮南海,2個駐紮東海和黃海,南北可通過台灣海峽或外洋呼應。 總體設計 目前世界上中型以上的航母無一例外地採用前漂艏,方形艉,斜角平甲板,帶大外漂的高干舷,右置島式艦橋,閉式機庫和舷側升降機。由於篇幅所限,本文不在此一一分析。 ------------------ 亦凡公益圖書館掃校 |
後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