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
記得那是我參加人民解放軍的第二年——一九五○年春天,我偶然看到一本封皮已被搓爛了的書——《洋鐵桶的故事》讀著讀著,我被這本書裡打日本鬼子的故事情節吸引住了。這就是我接觸到的第一本小說。也就是說,到這時我才知道有小說,知道我也熟悉的生活能用來寫成一本書。也從此開始,我愛上了小說,愛上了文學。我如饑似渴地讀書。成了圖書館的常客,把大部分津貼送到書店裡。我常常被書中那些為革命事業而忘我地戰鬥、工作的英雄人物感動得熱淚盈眶,為英雄人物的犧牲心疼得吃不下飯,睡不著覺,總要難過好幾天。好多書中的英雄們,至現在還栩栩如生地活在我的心間,永遠忘不掉。他們對我的生活起著莫大的鼓舞作用。我感激用筆墨描繪、記錄下革命英雄的偉大業績的作家們,更加崇敬以汗水和鮮血創造了屬於勞動人民的新社會的共產黨員和革命戰士們。在這種感情的推動下,我要表現自己熟悉的生活的願望,有了一個更明確的目的:我想表現出共產黨怎樣領導人民走上了解放的大道;為了革命事業,人民曾付出了多麼大的代價和犧牲;從而使今天的人們重溫所走過的革命道路,學習前輩的革命精神,更加熱愛新生活,保衛社會主義的祖國。同時,我還想,我這樣做也是對為了千千萬萬勞動人民的生存和幸福而獻出生命的先烈們的獻禮。我彷彿聞到了革命戰士和烈士們用血汗澆育起來的勝利之花的沁人心脾的清香,使我無論如何也不能忘掉他們所經受的艱難困苦和犧牲呵! 我出生於山東省崑崙山區的貧苦農家,和其他窮人一樣,受著地主和封建勢力的殘酷剝削和壓迫,像奴隸一樣地苦度生涯。「七七」事變以後,反動腐朽的國民黨政府撩下人民,自己發財逃命,日本侵略者很快打進來。民族敵人和階級敵人的雙重枷鎖和壓搾,使人民瀕於死亡的邊緣。一聲春雷,共產黨領導人民掀起了轟轟烈烈的抗日救亡運動,拯救垂危的祖國。抗日戰爭的烽火,在崑崙山又燃燒起來了!我的家庭在黨的教育下,立即投入了革命的浪潮中,我的大姐、哥哥相繼參加了革命。母親也由於兒女的影響,和革命有了不可分割的血肉關係。在黨的引導下,她的階級覺悟提高了。歷經無數次鬥爭的考驗,她漸漸從無意識到有意識,從本能的到自覺的,終於成為一個積極的革命者,以她做母親特有的慈愛胸懷和她那窮苦人的階級意志,貢獻出所有的力量頑強地為革命事業辛勤工作。我從小和母親形影相依,她的行為,她的眼淚,她的歡笑……都深深印在我的腦海裡。直至現在,我對母親當時的神態表情,做過的一些事,說過的一些話,還記憶猶新。 當時對敵人的鬥爭異常尖銳、殘酷和複雜。人民在黨的領導下,表現得非常英勇頑強。震撼人心的英雄事跡遍處皆是,有口皆碑。我當時雖然年幼,但是處在那樣的時代環境裡,生長在被敵人稱為共產黨的「幹部窩」、我黨幹部謂之「招待所」的家庭中,我接觸和交往的幹部和八路軍戰士很多。我們的感情是不能用時間來估計的,有的相識幾天,有的甚至剛見面,我就像親哥哥親姐姐一樣敬愛他們了。我常常偎在幹部姐姐和八路軍哥哥懷裡聽勝利消息,同他們一起歡笑;但也有時聽到昨天還教我們兒童團唱歌的戰士和幹部的犧牲情形而痛哭不止……這些平凡樸素又崇高偉大的人民戰士的英雄事跡,給我留下了極其深刻的印象。光陰雖然過了十多年,但是他們的名字、面貌,我現在還記得很真切,我能真實地詳細地講出很多他們的故事來。這不是我的記憶力好,而是英雄的形象太鮮明瞭,它牢固地刻印在我的心裡。 《苦菜花》這本書,就是以這些真實的生活素材為基礎寫成的,有不分情節幾乎完全是真實情況的寫照。作為藝術形象,書中的人物是根據現實生活集中概括而成的,但幾乎所有人物都有一定的模特兒為藍本。我家裡的親人和參加過當時當地鬥爭的同志看過這書後,都說感到親切,並能數出不少書中的人物是現實生活中的某人某人,哪件事情當時的情況是如何如何的。 有了生活才能談到創作,對這一點是絕對不能懷疑的,無須贅述。但是要把生活寫成文藝作品,還要通過個人的努力學習和刻苦勞動,特別是要依靠組織的指導與幫助。 革命部隊是一座陶冶人材的大熔爐,是一所學習內容十分豐富的大學校,它為要求進步的人創造了優越的條件。我參軍那年剛滿十四歲,完全小學還沒讀完。所以我在文化和政治素養方面有一些提高,全是黨多年哺育的結果。 我第一次開始練習寫作是一九五二年春天。那僅僅是練習,只是把自己親身經受過和熟知的事情仿照小說的形式一頁頁記下來。我一氣寫了好幾萬字。可是越寫越覺得自己水平太低,寫得很糟,表達不出想要表現的事件和人物的本來面貌,故此輟筆了。但是思想上老是放不下,不論睡眠時間或工作之暇,一想起那些動人的事情和人物,心裡就激動非常,有時會情不自禁地流下淚來。然而苦於自己無能,覺得對不起我所熟悉的那些人民英雄,心裡很不安寧。至此,我更下定決心努力學習,等將來水平提高了再來寫。 一九五三年我從杭州調到南京工作,和幾個戰友經常談及寫作之事,他們鼓勵我繼續寫下去。我便又開始寫,結果寫出一篇四五萬字的文章,是全以真實材料記述母親的。這篇文章也可以說是《苦菜花》的素坯。在這一時期我也寫了其他一些東西,如散文,詩等,都是習作,沒想到能夠發表。我知道寫的不好,即使發表了,對自己和讀者都沒有好處,同時對生活也是不負責任的。分析和估計了自己的情況之後,我訂出了精讀書籍和練習寫作的計劃。在其後的幾年業餘時間內,我除去練習寫一些短文外,把大部分時間用於讀書,特別是加強了對馬列主義理論書籍和毛主席的著作的學習,以打下寫作的基礎。這期間,我一次次壓下我的創作衝動。壓抑創作衝動是很不好受的,甚至會感到痛苦。尤其是想到活在我心中的那些為人民犧牲了的英雄們的動人事跡,我就激動得不行,急於揮筆蘸墨……可是轉念一想,寫不好硬寫,就會寫糟,也是對不起先烈的,便又冷靜下來,進行學習。就是這樣,我越壓抑我的這種創作衝動,我腦海裡的人物就越發活躍,越發鮮明,我也就一天比一天想得更多,想的更深。終於漸漸地在我心裡形成了很多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節,好像我又重溫了一次過去的生活經歷。對於那些可歌可泣的人物和事跡,那個鬥爭的年代,我也感受得更強烈,體會得更深刻了。直到一九五五年春天,我再也抑制不住創作的激情,便在執行海防任務的空隙中,面對著南海,把紙夾子放在膝蓋上,動筆寫這部長篇小說了。 初寫的時候,計劃寫十萬字左右,但筆不聽指揮,第一遍稿竟寫了十七八萬字。然而還有很多生動的人和事遺漏了。我感到不安,就又寫。第二遍稿寫下來,已是二十八萬字了。可是仍舊感到不滿足,覺得沒有把想要在這部書中容納下去的東西都寫出來。到北京改了一遍,比原來又幾乎多了十萬字。 我在寫作中遇到很多困難,甚至曾經氣餒停筆,但是一想起那些為革命不惜流血犧牲的戰士,又增加了勇氣。尤其是得到了解放軍文藝叢書編輯部和寧干同志的許多幫助和指教,才得以最後完成了《苦菜花》的定稿,我在此順筆向他們志謝。 作為一個被先烈們用生命保衛著成長起來的革命後代,我寫出這本書,算作對人民英雄的紀念。它比之於英雄們的光輝業績來,是遜色萬分的。由於我的能力差,知識淺薄,閱歷不廣,使這本書存在許多缺點甚至錯誤之處,為此,我深感內疚。這次重排出版這本書,我趁機做了些修改,但僅是枝節和文字上的。這並不是說書已完美無瑕了,如上所述,缺點還很多,只是因為作者的能力有所不及,加之時間有限,有些東西是一時難以彌補的,故此只好作罷。在此謹向讀者和關心此書的批評家們致歉。同時,我願繼續努力,以期能在新的作品中,有所提高,做出較好的成績,獻給我們偉大的社會主義時代。 馮德英 1959年6月3日於北京 ------------------ 一鳴掃瞄,雪兒校對 |
後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