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
同一個月夜下,10月18日,就在草原上的陳伯鈞靜思淚下的這天,陝北高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在保安縣與定邊縣交界的鐵邊城召開常委會議,討論陝甘支隊入陝作戰方針、與陝甘紅軍會師和鞏固擴大陝甘蘇區等問題。 「我們馬上就要進入陝北根據地了,明天到達吳起鎮。」毛澤東說。 會場上熱鬧非凡。周恩來招呼大家:「請注意聽主席繼續講話。好消息還在後頭呢!」 「入陝作戰方針主要在西邊打蔣。我們需要瞭解陝甘紅軍及蘇區情況,我們可以與他們聯繫見面,確定我們的方針。」毛澤東說道:「到保安,如無特別敵情,把保安變為蘇區。現決定在保安暫停,如敵情許可,可把部隊放在吳起鎮、靖邊,派負責人到蘇區去。過去敵人對我們是追擊,現在改為『圍剿』,我們要打破這一『圍剿』。要擴大紅軍,整頓部隊,提高幹部素質和部隊戰鬥力,以適應革命形勢的需要。」 人逢喜事精神爽,當就要進入陝北根據地的消息迅速在中央紅軍部隊傳開後,一個個衣衫襤褸的指戰員容光煥發,喜淚長流。 激動人心的時刻終於到來了,很快,中央紅軍踏入了陝北的厚土。當指戰員們看到牆壁上「中國共產黨萬歲!」的大標語時,許多人撲到牆上放聲大哭。從離開江西中央革命根據地以來,他們幾乎沒有再見過這樣熟悉的大標語。 一首「信天游」把大家的心思引向更遠處:「山羊綿羊五花羊,哥哥隨了共產黨……」 牧羊人見到這些頭頂紅五星、衣衫破爛的軍人,關心地問道:「同志,你們這是從哪噠來呀?」這時,許多南方籍的紅軍戰士雖然還不明白「哪噠」是什麼意思,但那一聲甜甜的「同志」,足使大家的眼睛再次濕潤了。 「真是到家了!」 「我們到家了!」 10月19日,毛澤東率領中央紅軍進入陝北名城吳起鎮。 中央紅軍一進吳起鎮,就看到一間窯洞的門口掛著:「區蘇維埃政府」的牌子。許多人激動地熱淚橫流,跑上去緊緊擁抱這塊木牌,歡呼著:「蘇維埃啊蘇維埃!你這久違了的親切名字,有多少戰友在白皚皚的雪山上,在蒼莽莽的草地裡,喊著你的名字死去!」 「我們終於到達陝北根據地了!」 大鼻子李德騎著他的察哈爾矮種馬隨紅軍進入吳起鎮,他是唯一一個走完長征全程的西方人。他這個不瞭解中國人民,不熟悉中國的歷史、地理和傳統,甚至連中國50多個民族中任何一種民族語言都不懂的外國人,卻欲在中國這場巨大的革命風暴中扮演出謀劃策的角色,但他無疑是不稱職的,結果是迢迢長征路終把他篩落到了一個觀察員的位置。4年後,他在莫斯科的電召下,回到西方。 長征以來,紅軍指戰員們做夢都想找一個落腳點,現在總算有了一個安身之地。各部隊開始把傷兵安置在後方,長征以來的這個大問題現在迎刃而解。 毛澤東、周恩來等到達宿營地的下午,天氣晴朗,他們走上街頭,當看到鎮中牆壁上寫有「打土豪,分田地!」的標語口號,非常高興。 「這裡什麼時候住過紅軍?」毛澤東問當地的一位老百姓。 「8月份。」 「剛過去1個多月呀!那我們離他們不遠了。」毛澤東興奮異常,轉身對周恩來說道:「恩來,後面的敵人,不能讓它再跟著我們了。把蔣介石的追兵一直帶進陝北蘇區,這不好。那樣對我們就不利了,我們會時時處於被動,這不行!我們要拒『客』於門前,把這條尾巴斬斷在陝北根據地之外。」「把敵人帶進陝北根據地,確實不好。」周恩來應聲作答。 「把它打退!」站立在一邊的聶榮臻說。 「對,要想辦法打它一下。」林彪表示了打的決心。 「榮臻同志先到前面去看看情況,看看我們能打贏的把握究竟有多大,視情況再決定我們採取如何打法。」毛澤東當即作準備部署。 這時,寧夏二馬(馬鴻逵、馬鴻賓)和國民黨軍毛炳文的騎兵又跟了上來,緊追在紅軍的後邊不放。林彪形容說:「我放個屁,他們都能馬上聞到。」一些行軍掉隊的紅軍戰士慘遭敵騎兵的殺害。紅軍第1縱隊節節抗擊著敵騎兵的進攻,掩護大部隊的北進。 因此,毛澤東斷然決定要打一大仗,首先把尾隨的敵騎兵打掉。 決心下定,毛澤東開始考慮用將,他由此想起往常打大仗之前與之並肩戰鬥的朱德。可朱德是一時來不了吳起鎮的,於是,毛澤東想起了彭德懷,立刻發電報要求彭德懷迅速趕到吳起鎮商討作戰計劃,第2、第3縱隊交第3縱隊縱隊長葉劍英和政委鄧發統一指揮。 傍晚時分,聶榮臻一身塵土地回來了,急忙向毛澤東匯報,說:「我看我們完全可以出擊。敵人的騎兵也就是2000人,別看他們在馬上氣勢洶洶,真正打起來,就不行了。他們一定要下馬和我們作戰,還要招呼馬匹,戰鬥力就會下降。」「準備打,老彭明天早晨就到這裡,我們再商量一下。」毛澤東說。 次日下午,毛澤東、周恩來、彭德懷、林彪、聶榮臻、左權等人站立在吳起鎮廟台上,向紅軍陝甘支隊指戰員下達作戰命令。毛澤東親自作戰鬥動員報告。 彭德懷的話最少,簡單明瞭的如一句口號,他說:「我什麼也不多說了。任務就是打擊追敵,不把敵人帶進根據地!」 「打擊追敵,不把敵人帶進根據地!」響亮的口號聲傳遍會場內外。 「那好,我們明天早晨就出擊!」毛澤東下達命令。10月21日,紅軍陝甘支隊在司令員彭德懷的指揮下,第2縱隊在左翼,第1縱隊在正面,向正迂迴吳起鎮的國民黨軍第35師騎兵團的2000多騎兵出擊。 情況正如聶榮臻估計的那樣,氣勢洶洶的國民黨騎兵遇上紅軍的排槍,衝在前面的「撲撲通通」迎頭落地,後面的騎兵哪還敢再在馬背上騎著,趕緊下馬提槍作戰。這一手提槍,一手牽馬的攻擊行動,顯然很難協調。沒幾個回合,國民黨騎兵就傷亡慘重。 「上馬向前衝,不要下馬!」國民黨軍騎兵團長在後面督戰。 馬刀閃耀,塵土飛揚,又一個波次的騎兵衝擊如狂風驟起,席捲而來。 「打!」紅軍陣地上的所有火力一起開火。幾秒鐘前的一片馬嘶人叫,剎那間變為陣地前的一片人仰馬翻。 兩軍交火的距離太近了,騎兵的速度不同於步兵,沒有落馬的國民黨軍騎兵眨眼間就飛馬進入紅軍的戰壕。這樣的緊急情況雖然不多,但紅軍也為此付出了很大的代價,第2大隊大隊長李英華等40多人在戰鬥中犧牲。 彭德懷親臨前線指揮。他沉靜地命令各部隊採用刺蝟的禦敵戰術,注意形成「球形」陣地,而不能用「線式」陣法對付騎兵。彭德懷的這一招很靈,衝殺而來的國民黨軍騎兵一碰上紅軍的如此陣法,沒有跑上幾個來回,就被四面飛來的彈雨所擊中。 僅用半天時間,尾追紅軍的國民黨軍騎兵2000餘人全部被打垮,中央紅軍取得了長征中粉碎國民黨軍圍追堵截最後一仗的勝利。 毛澤東得到吳起鎮大捷的報告後,非常高興,連連說道:「好哇!我們的彭大將軍,又立了一大功!」他信手鋪開紙張,即興寫下《給彭德懷同志》六言詩一首: 「山高路遠坑深,大軍縱橫馳奔。誰敢橫刀立馬? 唯我彭大將軍!」 「過講了,過講了。」彭德懷收到毛澤東的贈詩後卻感到很不自然,他把最後4個字改成「英勇紅軍」,又退還給毛澤東。 毛澤東不勝欣喜:「如此改詩,更顯大將風度。英勇紅軍必無敵於天下!」 吳起鎮戰鬥的勝利,中央紅軍緩解了整天被國民黨軍追擊的危機,中共中央得以有時間坐下來認真地研究在陝北立住腳的大問題。10月2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在吳起鎮召開,毛澤東作關於目前行動方針的報告並作結論。他在報告中指出:「現在我們的任務是保衛和擴大陝北蘇區,以陝北蘇區領導全國革命。陝、甘、晉3省是發展的主要區域,我們現在以吳起鎮為中心,第一階段向西,以後向南,在黃河結冰後可向東發展。結束1年長途行軍,開始新的有後方的運動戰。我認為,提高戰鬥力,擴大紅軍,解決物資,這3大問題,是目前部隊的中心工作。」 吳起鎮會議,批准了榜羅鎮會議的戰略決策,宣告中央紅軍長征勝利結束。為此,毛澤東一定預感到長征在中國革命中的重要作用和無與取代的歷史地位,他在當時多次召開和出席各種會議,對偉大的長征進行初步總結。 10月25日,毛澤東出席陝甘支隊在吳起鎮召開的團以上幹部會議,莊嚴宣佈:「中央紅軍現在已經勝利到達目的地。 一年來的奮鬥能取得如此成績,並獲得粉碎敵人新的『圍剿』的各項條件,這主要是由於黨的正確領導。目前,革命形勢已發展到拂曉,紅軍將如日東昇,蓬勃發展。我們當前的任務是進行軍事、政治教育,爭取群眾,擴大紅軍,改善生活,充實被服。」 團以上幹部會議後兩天,毛澤東又在吳起鎮召開中央政治局常委會議,指出:「長征到此結束了,部隊嚴重減員。但是,我們的隊伍雖小,可它是將來發展的基礎。我們目前的主要作戰方向在南邊,要先將國民黨第57軍軍長董英斌的兩個師消滅。紅25、26軍在甘泉、富縣集中配合作戰,如能再對國民黨第17路軍總指揮楊虎城、第38軍軍長孫蔚如部由南城開渭水的一路繼續給以打擊,能打兩個勝仗,即可打破敵人的『圍剿』。我們一定要在嚴冬前打破敵人的『圍剿』。」這次會議還確定了常委分工:毛澤東負責軍事工作,博古負責蘇維埃工作,周恩來負責中央組織局和後方工作。10月29日,以毛澤東為政治委員、彭德懷為司令員的中國工農紅軍陝甘支隊發佈《告紅25、26軍全體指戰員書》,指出:陝甘支隊經過二萬餘裡的長征,與紅25軍和紅26軍會合,這是中國蘇維埃運動的一個偉大勝利,是西北革命運動大開展的號炮,它將為開展西北蘇維埃運動大局面、赤化全中國打下鞏固的基礎。 次日,毛澤東和彭德懷率領陝甘支隊離開吳起鎮,向下寺灣前進。 毛澤東率領陝甘支隊於11月2日進抵甘泉縣下寺灣地區。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下寺灣召開常委會,會議聽取了中共陝甘晉省委、西北軍委領導人關於陝北蘇區、陝北紅軍及其作戰情況的匯報。此前,毛澤東得知陝北肅反擴大化和紅15軍團副軍團長兼參謀長劉志丹等大批黨、政、軍領導人被關押的情況,當即下令停止殺人,停止逮捕,停止審查,一切聽候中央解決。不久,中共中央派代表去瓦窯堡幫助陝甘晉省委糾正錯誤,將劉志丹等大批幹部釋放出獄,予以平反,恢復工作。 毛澤東、周恩來、彭德懷以西北革命軍事委員會主席、副主席的名義發佈通令,宣佈:奉中華蘇維埃中央政府命令,茲委任毛澤東、周恩來、彭德懷、王稼祥、聶洪鈞、林彪、徐海東、程子華、郭洪濤9人為西北革命軍事委員會委員,以毛澤東為主席,周恩來、彭德懷為副主席。 西北革命軍事委員會成立後,發佈第1號命令,宣佈恢復紅一方面軍番號,彭德懷為司令員,毛澤東為政治委員;林彪為第1軍團軍團長,聶榮臻為政治委員;紅15軍團編入紅一方面軍建制,徐海東為軍團長,程子華為政治委員。 紅一方面軍番號的恢復,標誌著中央紅軍的力量又開始由波谷向波峰回升,這使毛澤東感到無比欣慰。 在這即將取得長征最後勝利的時刻,毛澤東站立在中國最大山脈崑崙山脈北側,面對日本帝國主義加緊侵略中國、國民黨南京政府賣國妥協及帝國主義列強蓄意加緊發動世界大戰的國際國內風雲變幻的形勢,心情激盪,一首《念奴嬌·崑崙》詞在他的胸中醞釀成。 朔風中,馬背上的毛澤東對著莽莽崑崙昂首吟唱: 橫空出世,莽崑崙,閱盡人間春色。飛起玉龍三百萬,攪得周天寒徹。夏日消溶,江河橫溢,人或為魚鱉。千秋功罪,誰人曾與評說? 而今我謂崑崙:不要這高,不要這多雪。安得倚天抽寶劍,把汝裁為三截?一截遭歐,一截贈美,一截還東國。太平世界,環球同此涼熱。 此時此刻,「倚天抽寶劍」的毛澤東回首萬里長征路,感慨萬千。 11月5日,中央紅軍到達甘泉以南的象鼻子灣,思緒澎湃的毛澤東立住馬頭,通知隨行部隊,他有話不得不講。 以無比氣概「謂崑崙」的毛澤東,立馬揮手「說長征」: 「從江西瑞金算起,我們中央紅軍走了一年多的時間。我們每人開動兩隻腳,走了二萬五千里,這是從來沒有過的長征。現在,我們完成了偉大的遠征。這是歷史上從來沒有過的呀!是一次真正的前所未有的長征。」 莽原勁風鼓起獵獵戰旗作耳,浩蕩群山列陣入紅軍的隊伍肅然靜聽。毛澤東的講話聲震環宇: 「自從盤古開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只有我們紅軍才有這個氣魄,才有這個決心。敵人總是想消滅我們,可我們並沒有被消滅。現在,長征以我們的勝利和敵人的失敗而告結束。長征苦是苦,可作用大。長征是宣言書,它向全世界宣佈紅軍是英雄好漢,蔣介石反動派是沒有用的;長征是宣傳隊,它向11個省的廣大老百姓宣傳了共產黨、蘇維埃和工農紅軍的解放道路;長征又是播種機,紅軍在11個省播下了革命的種子,將來一定會開花,結果!長征將永載史冊!」 毛澤東在這次講話中第一次使用了「二萬五千里長征」這個詞彙概念。 熱烈的鼓掌聲如潮湧浪嘯,幾次把毛澤東的話打斷。 毛澤東揮動著他那有力的大手,繼續講道:「我們中央紅軍從江西出發時,是8萬人,現在只剩不到1萬人。我們紅軍的人數比以前是少了一些,但是留下來的是革命的精華,都是經過嚴峻鍛煉和考驗的。留下來的同志不僅要以一當十,而且要以一當百、當千。今後,我們要和陝北紅軍、陝北人民團結一致,要作團結的模範,共同完成中國革命的偉大使命,開創中國革命的新局面!」 「長征萬歲!長征萬萬歲!」舉槍如林的紅軍指戰員高呼勝利口號,他們每個人為走過萬里長征路而自豪。 他們值得驕傲和自豪,請看這麼一組統計數據吧!從瑞金算起,英勇的紅軍指戰員—— 總共走了368天; 征途全長1.36萬公里,即2.72萬華裡,這即是史稱的「二萬五千里長征」; 在數十萬國民黨軍的圍追堵截下,幾乎每天就有1次遭遇戰;有15天整天都在打大戰、惡戰; 有235天在行軍; 有18天是在夜間行軍; 僅有44天是在休息; 平均走182公里才休息一次; 日平均行軍37公里。 共翻越老山界、五嶺、夾金山、六盤山等18座大山,其中5座終年積雪; 渡過了湘江、烏江、金沙江、大渡河等24條河流; 突破了10道國民黨軍及地方軍閥的封鎖線; 佔領過62座城市; 通過了6個少數民族地區; 走過了贛、閩、粵、湘、桂、黔、滇、川、康、甘、陝等11個省區。 中央紅軍長征以陝北為終點,到此即將勝利結束。1935年11月7日,毛澤東在道佐鋪江15軍團部會見徐海東、程子華、郭述申等人,共同商討會師後的第一個作戰行動,這即是馬上打響的「長征奠基禮之戰」——直羅鎮戰役。 毛澤東對徐海東等人講:「有句古詩說的好,『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我們紅軍打到哪裡,根據地就應發展到哪裡。紅軍現在到了陝北,根據地就建立在陝北。」毛澤東用「落霞與孤鶩」、「秋水共長天」的詞語,精闢地說明了開創革命根據地與發展紅軍的密切聯繫。 中央紅軍到達陝北後,經費非常困難。毛澤東派人到剛剛由紅25軍改編的紅15軍團來,要借2500元錢。徐海東把供給部長和財務科長找了來,問道:「我們還有多少家底?」「7000元。幹什麼?」供給部長答問。這時,紅15軍團的生活也相當苦,每人每天只有幾分錢的菜金。這些錢可是他們長期積攢起來的家底,也是全軍團各種費用的全部資金。 「我們來到陝北比中央紅軍早,人地熟悉些。中央紅軍剛到,困難要比我們大得多,特別是經費異常困難。我們要勒緊褲腰帶,多為中央紅軍解決困難。這樣吧,我們那點家底,留下2000元,其餘的5000元全部送給中央。」徐海東毫不猶豫地作出了指示。 徐海東的言行與張國燾形成鮮明對比。毛澤東聽說此事後,非常高興,指示中央紅軍派出專人到紅15軍團表示感謝。 中央供給部長葉季壯興奮地說:「這真是雪中送炭啊!」 在象鼻子灣,中共中央於11月9日召開全軍幹部會議。毛澤東、周恩來、張聞天、彭德懷等領導人都先後到達會場。興高采烈的毛澤東揮動著雙手,對台下歡呼的幹部們高聲喊道:「同志們,辛苦了!」 整個會場上一片歡呼聲。 毛澤東面對長征路上生死與共的戰友,沒有開口前對著台下深深鞠了3個躬,他很動感情地作了精彩的講話,實際上他是對紅軍1年來戰略大轉移作了一次精闢的總結。 毛澤東講到了江西鼎盛時期的「朱毛紅軍」,講到了5個月前夾金山下的紅一、四方面軍大會師,10萬紅軍之眾是何等的氣派。由此,他也講到了中央紅軍的現在,講到了朱德,說起了張國燾,再次斷言「南下是沒出路的」。 「天高雲淡,望斷南飛雁。」毛澤東誦詞憶往,惦念著:此時的紅四方面軍8萬之眾又怎麼樣了呢?朱德總司令呢?還有張國燾,這個提起令人頭痛的紅軍總政委? 六盤山之南,大草地之南,就在毛澤東率部勝利到達吳起鎮內、彭大將軍橫刀立馬吳起鎮外的中間一天,10月20日,南下的紅軍總部發佈了《天蘆名雅邛大戰役計劃》,總的戰役方針是以主力奪取天全、蘆花、名山、雅安、邛崍、大邑一帶為根據地,徹底消滅國民黨川軍楊森、劉文輝部,擊敗劉湘,鄧錫侯部的增援。 南下紅軍分3路縱隊進擊:以第4軍、第32軍組成右縱隊,由丹巴經金湯攻取天全,並以一部向漢源、榮經方向警戒;以第30軍、第31軍之第93師、第9軍之第25師組成中縱隊,進佔寶興、蘆山後,向名山、雅安地區出擊;以第9軍之第27師為左縱隊,東進威脅灌縣、大邑之敵,並以一部負責鞏固撫邊、懋功、達維地區。除此之外,以第5軍團為右支隊,鞏固丹巴地區;以第33軍為左支隊,駐守馬塘、兩河口地區,相機威脅理縣,並佔領威州。 朱德早在大革命時期,就與川軍打過交道,對軍閥部隊的作戰特點,瞭如指掌。在戰役發起前和戰役進行中,他仔細地研究敵情、地形和戰況,總結經驗,作出戰略上的指導,對各級指揮員說:「川軍向來欺軟怕硬,慣打滑頭仗,我們不打則已,要打就抓住打,狠狠地打。各級指揮員要講究戰術,發揮運動戰的特長,以快以巧制敵,用小的代價去換取大的勝利。」 10月24日,紅軍迅速翻過夾金山,發起凌厲的攻勢。僅用半個月的時間,即攻克寶興、金湯、天全等地,佔領了邛崍山以西、大渡河以東、青龍江以北和懋功以南的川康邊廣大地區,擊潰川軍共17個旅近7萬人,其中斃俘敵1萬餘人,擊落敵機1架,造成了進可橫掃川西平原的態勢。 「天蘆名雅邛大戰役」初步獲勝後,南下的紅軍稍微有了一點喘息的機會。但在戰局打開後,紅軍是向東進擊川西平原,還是向西攻取康定、瀘定,紅軍總部領導人的意見很不一致。張國燾提議:下一步的行動應該是向西發展,重點奪取康定、瀘定,以道孚為戰略後方,在川康邊建立根據地。徐向前和陳昌浩則認為:應該向東發展,在天全、蘆山一帶與敵決戰,這一地區的糧食和人口較多,便於紅軍的補充和發展,並且能在取勝後繼續向川西平原發展。朱德和劉伯承出於各種原因,在堅持政治上的原則性同時,對軍事堅持原則性與靈活性的相統一,表示對現時的作戰指揮不予干預,只要紅軍能夠消滅敵人、保存自己就是最好的決策。 陳昌浩和徐向前為了進一步表明自己的不同看法,11月7日,致電張國燾,陳述對下一步進軍方向的意見,認為:如果馬上進入西康,補給則更困難,減員更大,力量分散,天氣極冷。目前,應仍在此尋機殲敵,先打開左翼局勢,然後配合第4軍夾擊天全。此地決戰得手後,則或東出或西進均易於行動,而西進只是萬不得已時的一條後退之路。 張國燾接電後,權衡利弊,便再沒堅持自己的意見。就此,徐向前和陳昌浩立即率領部隊開始向名山、邛崍地區進擊。 作為總司令的朱德此時思想很矛盾,他對紅軍總部的爭吵始終不便很明確地表示自己的意見。他站立在綿延起伏的峻嶺上,向東遠眺,那裡是著名的天府之國中心成都平原,再遠一點就是他的家鄉儀隴了。 「前途還難卜喲!」朱德對身邊因打了勝仗而興高采烈的參謀人員告誡說。 在這一時期,朱德先後撰寫了10多篇關於作戰的文章,如《綏崇丹懋戰役中我左支隊27師兩河口、撫邊、達維、夾金山、日隆關、巴郎山一帶戰鬥經過及其模範教訓》、《綏崇丹懋天蘆戰役山地河川及隘路攻擊之注意》、《康瀘天蘆名雅邛大戰役中戰術上應注意之點》、《青龍場的戰鬥是天蘆戰役中的模範戰例》、《天蘆戰役中追擊之模範與不追擊之失敗》、《雪山老林的戰鬥》、《搜獲俘虜之疏忽》、《對防空應注意之點》等。 張國燾看到這些文章後,心中很是有些醋意,說:「論軍事指揮,還是總司令高明。沒有想到的是,總司令的作戰理論還是一套一套的。把他弄到第一線,他反而是如魚得水,寫出了這麼一大堆研究文章來。」 「把他弄回來監視起來算了。」有人建議。 「還是讓他在前面打吧,不打勝仗,大家都不能活。」張國燾算是說了句老實話。 「讓他長期與部隊攪在一起,總不是個好辦法,會出事的。」仍有人為張國燾出謀劃策。 「成都指日可待,從長計議才是上策。」張國燾打起了另外的算盤。 11月12日,紅軍佔領蘆山縣城後,腦袋時冷時熱的張國燾又趾高氣揚起來。 「怎麼樣?事實說明南下是勝利之途,毛澤東的預言完全是胡扯!」進入蘆山縣城的張國燾得意洋洋地說。他立即致電紅1、3軍團和中央領導人毛澤東、周恩來、張聞天等,誇大南下所取得的戰役上的勝利,電報稱:「這一勝利打開了川西門戶,奠定了建立川康蘇區勝利的基礎,證明了向南不利的胡說……這是進攻路線的勝利。」 本來堅持西進康定的張國燾看到眼前的勝利,也改變了初衷,對向東打成都變得異常積極。 因此,紅軍在佔領天全、蘆山後,沒有半天的休整和停頓,又迅速向名山、邛崍進擊。 部隊的士氣也很高昂,一路都是軍歌嘹亮:「紅軍南下行,要打成都城。反對右傾逃跑,我們要進攻。」 南下的紅軍距離川西平原越來越近,也的確吃了幾天大米。但是,問題也接踵而來,國民黨軍和地方軍閥很快盯上了這裡。「打到成都吃大米」的口號,漸漸證明若實現是何等的艱難,即使付出巨大犧牲也難以如人心願。 11月13日,也就是張國燾給毛澤東發出「勝利打開了川西門戶」電報的第二天,真正的川西平原「敲門」之戰—— 百丈關大戰,方才揭開大幕。 ------------------ 一鳴掃瞄,雪兒校對 |
後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