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
在哈爾濱的冬季,還有另外一個獨特的景觀,就是享譽全國的「冰燈」。 哈爾濱「冰燈」的來歷,似乎與傳統的「上元燈節」有些關聯。 早年哈爾濱的冬夜漆黑而漫長。有些資料上介紹說,趕馬車的車老闆用飲水桶凍一個冰燈用以照明。冰燈就是這樣發明的。這種冰燈是很好做的,將飲水桶打滿水,放到外面去凍,當然水的外層都凍上了,頂層和底層也凍上了,這時候把它倒出來,成一個桶型的冰砣,然後在冰砣的上面鑿一個口,將裡面未凍實的水倒出來,就成了一個冰燈的罩了,再在裡面放上蠟燭,再在外面拴上燈把,點燃蠟燭後,就可以照明了。用來夜間走路,夜間餵馬,不僅方便,而且也很好看。有的冰燈是作為一種標誌,或者一種氣氛,安放在自家大院門口,看上去也別有情趣。早年哈爾濱邊城的一些商家、客棧、飯館門前,常用這種冰做的燈照明,招徠客人。 在早年的哈爾濱,僑居在這個城市裡的歐洲僑民,用冰燈組成巨大的十字架,擺放在冰凍的松花江面上,舉行神聖莊嚴的宗教儀式。觀者甚眾。我想,所有參加這一儀式的洋男人和洋女人,一定一人提著一個冰燈,或者舉著一個火把,聽主持宗教儀式的神父像亢奮而悲愴的詩人那樣,同上帝和信徒們說著什麼。 到了傳統的上元燈節,冰燈就更有了用武之地。最為普遍的,是家家都給小孩子做一些小冰燈,讓他們挑著冰燈籠出去玩兒,放小鞭兒,打冰□兒,堆雪人,打爬犁。大人們精心雕刻各種各樣的冰燈懸之於街市之上,五彩繽紛,光怪陸離,流光溢彩地供看客觀賞。史書上說:「上元,城中張燈五夜,人聲徹夜不絕,有鏤五六尺冰為壽星燈,中燃雙炬,望之,如水晶人。」大約是這種節目的伎使者了。 後來,哈爾濱的冰燈逐年地發展了,先是在大街小巷,做一些冰燈、冰雕。不過此時的冰燈、冰雕已不再是先前的那種簡單的式樣了,而是把冰燈、冰雕做成各種各樣的形狀,林鳥花卉、飛禽走獸、樓台亭閣、神仙小鬼、古今人物、科技成果等等,供遊人欣賞。是時,冬夜的哈爾濱已經變成了一座璀璨的水晶般的城市了。 後來,哈爾濱市政府把冰燈作為一個地方的節日固定了下來。每年都在哈爾濱的兆麟公園舉辦「冰燈遊園會」。這之後,冰燈和冰雕,不再是民間行為了,而是由專門的藝術家和若干名工程技術人員及眾多的工人師傅來制做。公園門前用大塊的冰砌成巨大的牌樓,再用各種彩燈輝耀之,讓看客疑是天上宮闕了。公園內的冰燈、冰雕以及冰建築,更是五花八門,有用冰塊砌成的世界著名建築,像教堂,像殿堂等等。還用冰仿造成世界著名的雕塑,像自由女神像,像華沙美人魚等等。其他如飛禽走獸之類,都以冰雕的形式,以不同的藝術風格和不同的藝術流派,在公園內淋漓盡致地得以表現。而且,還在松花江的北岸,舉行「雪雕」的展覽,供遊人觀賞。同時,冰燈遊園會還舉辦冰雕比賽、冰上婚禮、冰燈攝影比賽等活動,吸引著大量的中外遊客到這個城市來觀光。 近年來,或許是哈爾濱的冰燈、冰雕太正規化了,太專業化了,太集中了,抑或當地人對它們太熟悉了,哈爾濱的市民對冰燈、冰雕的熱情,似乎並不怎樣的高漲。而且,去觀看冰燈遊園會的,也大多是外人,或者省城以外的黑龍江人。便是有哈爾濱人,也人數很少,而且多數是陪著9N也的客人一同去觀看的。僅此而已。 總之,哈爾濱的市民對冰燈的熱情,大不如先前了。 在前文中我曾說過,這個城市的人是愛做白日夢的。我想,如果將全市人民動員起來,創造一些方便,讓全市的老百姓自己動手做冰燈,做冰雕,甚至雪塑,擺在自家的樓前。院前,或者街口等地,那將是怎樣的景觀和怎樣的氣氛呢? 不管怎麼說,冬泳和冬浴,冰燈與冰雕,畢竟是哈爾濱人性格與智慧的組成部分,它展示了哈爾濱人崇尚勇敢和熱愛生活的精神面貌及生活情趣兒。 一段時間以來,哈爾濱曾為自己城市的別名感到憂慮。是叫「冰城」好呢,還是叫「雪城」好呢?如果叫「冰城」、「雪城」,會不會把外地客人,尤其是外地的投資者嚇跑了呢?那麼,叫「丁香之城」,又顯得太嫩了點兒,如果不叫「丁香之城」,叫「榆樹之城」又覺得有點兒老氣橫秋。倘若叫「動力之城」又太工業化了。總之,討論了很長時間,也沒得出一個統一的結論來。 隨著哈爾濱歷史上的「教堂之國」、「東方的莫斯科」、「中國的小巴黎」、「音樂之城」等稱謂的漸次消亡,在更多外地人的心目中,「冰燈之都」似乎已經成為當今哈爾濱這座城市的代名詞了。 ------------------ 亦凡公益圖書館掃校 |
後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