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世上許多神奇美妙的事物往往就被擁有它們的人們所忽略。 “香格里拉”就是如此,它如此虛幻迷离地在人們的現實生活与精神世界之間的地平線上游蕩了整整半個多世紀,至今仍散發著誘人的感力,始終是世人內心深處向往的一片“世外桃源”。 每一個認真解讀希爾頓的《消失的地平線》這部傳世之作的人都會隨作者的妙筆神游一番“香格里拉”,讓自己的意念同小說的主人公一道感慰,卻又同時擁有得而复失的沉重的失落感,從而明白《消失的地干線》這一書名的深刻寓意。 1998年初夏,和段棋先生訪美歸來,不僅帶回美國各界友人的友好情誼,還帶回解開“香格里拉”之謎的重要線索——詹姆斯·希爾頓創作《消失的地平線》的靈感來自奧地利奇美籍探險家約瑟夫·洛克從1924到1935年在云南省西北部探險期間在《國家地理雜志》發表的系列文章和照片。 約瑟夫·洛克其人确是個与滇西北有過不解之緣的傳奇人物。當地人對這位寄情于高山峽谷之間,踏遍了中國西部壯麗雄奇的雪山冰峰,与他喜歡穿藏族服裝的納西助手們相濡以沫的西方人有著抹不去的記憶。而滇西北這片世外桃源般的神奇土地及其文化便是終身未娶的洛克大半輩子的精神依托和伴侶,以至于他到彌留之際都“宁愿回到玉龍雪山的鮮花叢中死去。”這樣一位不平凡的人物在西方社會文人學士必讀的著名刊物《國家地理雜志》上發表的長篇紀實散文把富于异國情調的滇西北民族風情以及雪山冰峰的气息帶進讀者的居室,引起他同時代的英國著名作家詹姆斯·希爾頓的注意和興趣,并引發了他創造“香格里拉”意境的靈感,這是清理之中的事情。 然而要進一步證實這一推斷,也只有一個途徑——去研讀小說原著,去發現書中隱隱浮出,卻又山重水复的暗示和線索。于是我下決心要找到《消失的地平線》原著,把它翻譯成中文。我當時有一种渴望和感覺,相信書中一定有解開“香格里拉”這一虛幻而又似真實的文學謎語的“鑰匙”。 到處打听,尋找小說英文原著,卻几乎沒有可能,小說早在1933年就已出版,10多年之后這些版本很少面市。非常之幸運!還是有遠見的和段浪先生找到了小說原著,且是1933年第一版的。“小和,這書你拿去看看,得空把它翻譯過來”,這是信任也是關怀,我感到如獲至寶的喜悅,同時感到擔子不輕。 整整三個月的埋頭苦干,近兩百頁,約15万字的譯文終于脫稿。仿佛是苦渡江海,終達彼岸,我感到一种從沒有過的輕松和寬慰,与此同時,小說中一些謎語一般的暗示和描寫開始纏繞我的思緒,讓我興奮,讓我反复去品味,琢磨。把那些玄妙、离奇的情節串連起來,把似乎是作家有意拼湊、构建的玄妙意境和場景以及作家對主人公的心理活動的渲染過濾掉,小說的現實生活印跡和原始素材的來源就豁然浮現出來,“香格里拉”之謎的謎底也就隨之清晰地顯現出來一作家希爾頓在他這部得意之作中為讀者創造了這樣几個謎語:主人公康維之謎,卡拉卡爾山之謎,藍月谷之謎,香格里拉喇嘛寺之謎和滿族姑娘之謎。 這里,譯者愿把這些謎語—一破解,与諸君分享這些令人惊喜的發現。 一、關于主人公康維: 希爾頓對這位才華橫溢卻失意漂泊的主人公的塑造,多少有一些似乎擺脫不掉的約瑟夫·洛克的影子——“他于1921年就去了東方,因為掌握几种東方語言……他講一口流利的漢語,法語也說得很棒…。他知道他与印度有某种關系,因為他會講印度斯坦語,他在中國已經生活了近十年時光,并不都在大的城鎮,可無論怎么想,他都認為這段時光是他生命中最滿意的部分……”,實際上,香格里拉的情調与氛圍更多是漢族式的而非明确有藏族的特點,這環境本身給康線以一种愜意的“回家”的感覺…“再一次廉維被同樣選人而富于個性的風格与品質強烈地感染,這已經讓他感到在中國的歲月里他過得開心、充實……實際上他与异性沒有多少相干,就算他對女性曾有過經驗,也是嘗試性的,而且是沒有結果的……”,他沒有結婚也沒有多少親密的朋友——康維是孤獨的。所有這一切是那么地与洛克生平經歷有惊人的相似与一致——1921年,受美國農業部的派遣,洛克來到東方的泰國、緬甸及印度搜集一种叫“大風子”的植物种子。少年時代他就開始學習漢語,對東方的中國文化向往不已。据說他在青年時代就掌握了九到十門語言,包括漢語、阿拉伯語、印度斯坦語等几种東方語言。從1922年到達中國云南麗江之后,就以那里為大本營開始對玉龍雪山周圍大片山區進行探險考察。從那時到希爾頓發表小說《消失的地平線》的1933年,這十年就是洛克探險生涯的黃金時期。他在自己的日記、文章和給朋友的信中這樣寫到:“過去十年的時光是令人振奮的,于我而言,單調的生活并不是不堪忍受的……在我所生活的地方,不知道什么叫“沮喪”……沒有人在為生存而忙碌……。”洛克在其最著名的代表作《中國西南古納西王國》的前言中深情地回憶道:“那逝去的一切又一幕幕重現眼前;那么多美麗絕倫的自然景觀,那么多不可思議的奇妙森林和鮮花,那些友好的部落,那些風雨跋涉的年月和那些伴隨我走過漫漫旅途,結下深厚友誼的納西朋友,都將永遠銘記在我一生最幸福的回憶中。”一生未曾婚娶的洛克是不是因為“太專注于學問而無暇顧及感情的培養”,是不是因為他的“漂泊欲”導致了他的獨身生活,這就不得而知,可無論怎樣,結果還是一樣——“他与异性沒有多少相干”——洛克是孤獨的。然而這世界上誰有一個地方能喚起他的思鄉之情,給他“以一种愜意的‘回家’的感覺”——那就是滇西北,這片神奇的淨土! 二、關于卡拉卡爾山之謎: 卡拉卡爾是小說中那一隅美妙的山中樂土——“香格里拉”境界的主要构件之一。在小說主人公康維及三個同伴乘坐的飛机出乎意料地被劫持到喜瑪拉雅山東面西藏邊緣地帶一個被群山環抱的深谷之中時,卡拉卡爾這座金字塔似的錐形雪山就出現在主人公的視野里,并以其無法抗拒的扭力吸引著他的目光和心靈;作者以优美的語詞所作的生動形象描繪讓讀者有身臨其境之感。隨著主人公康維每一次在“香格里拉”身心体驗的深入和心靈悸動,這超凡脫俗的冰山雪峰不斷地展示著它神奇的魅力,似乎在用它的圣洁和靜謐漂渺、撫慰著他几經磨難,漂泊不定的疲憊心靈。“卡拉卡爾”小說中這樣寫道,“山谷土語中的意思是‘藍月亮’(*hie*一片。這里必須指出,作家希爾頓選用這個詞組是費了一番心思的——英語詞典中“BlueMoon”意為“几乎不可能的,絕無僅有的,”細心品味一下,自然明白作家的用意——“香格里拉”是世上難尋的“人間天堂”。然而,小說中“几乎不可能”的神秘樂土的創意卻有實實在在的現實素材——約瑟夫·洛克的探險文章和照片。卡拉卡爾山完全可以根据小說中的描述和提示找到它的現實原型。首先,它是一座‘油色的金字塔”……,一座几乎完美的錐形雪山,高度已超過28op英尺……但這些山峰從來沒有准确地測量過,甚至有一些謠傳說這座山實際上已經超過埃菲爾士峰(珠穆朗瑪)……但一個曾試圖翻越這些山脈的美國旅行家說他怀疑喀拉昆侖山一帶沒有任何一座山超過25000英尺的高度。”這些對“卡拉卡爾”的形狀、高度的描述實際上就是約瑟夫·洛克在《國家地理雜志》上發表的系列文章中對中國西南部的一些雪山的描述,所采用的數据就是洛克對四川境內明雅貢嘎山,青海的阿尼瑪卿山等“金字塔”式雪山的測量數据——洛克在《探索神秘的群山》一文中對阿尼瑪卿山作了這樣的描述:“這里就連谷底海拔都有1500英尺……估計最高峰已達28(M英尺的高度”,但他的估計誤差不小,阿尼瑪卿的實際高度只有21000英尺(6282米),但這不是他推一測定失誤,1930年初,洛克曾經一時沖動向〈國家地理雜志》社發電報說明雅貢嘎山是地球上最高的山峰,高度已達30250英尺。這一次也又估錯了近5300英尺,貢嘎山的實際高度是24790英尺(7556米)。難怪希爾頓在小說中毫不客气地指出“這些山峰從來都沒有准确地測量過,”又比較含蓄地借“卡拉卡爾”之名點了洛克的錯誤。洛克与作家希爾頓是否很好地交換過意見?是否達成一种默契讓他引以為自豪的探險成果連同那些讓他“難堪”得不得了的錯誤在小說中出現呢?這無法确定,但畢竟留給讀者耐人尋味的聯想余地!我以為,希爾頓和洛克從事的事業雖是大相徑庭,一個是消祥于精神海洋、文學世界的浪漫主義大作家,一個是鐘情于高山叢林之中的現實主義的植物學家和探險家,但都有一個共同之處,就是他們總离不開實實在在的現實生活的磨頓与滋養。希爾頓的小說与洛克的紀實散文對那些壯美的自然景觀的描寫也有很接近的地方,可謂心有靈犀一點通,請看希爾頓對卡拉卡爾的描寫:“他的視線被不可抗拒地引向山谷的正前方,就在那里凌空高聳著一座雄偉的山峰,在月光的朗照下閃爍出熠熠的輝光,在他的心目中,這該是世界上最美麗,最可愛的山峰……前方构勒出蒼白的三角形,這金字塔式的山峰又呈現眼前,開始是灰色,接著換成了銀色,后來,太陽最初的光芒吻了上來,這頂峰競妝點上粉色的胭脂”。再看洛克對貢嘎山雅博雅峰的描寫:“走進寒冷、灰色的黎明,但見前方万里無云的天空下,一座無与倫比的金字塔——雅博雅傲然挺立。這是我所見過的最美妙絕倫的山峰,墨綠色的天幕下,那座冰雪金字塔呈現出灰色,然后又換作銀色,但后來,當太陽最初的光芒吻了上來,雅博雅的頂峰涂上了一溜金黃。”真是同出一轍,天下哪有這般巧合的事呢?然而我們不能說“卡拉卡爾”就是“明雅貢嘎”,因為洛克在《國家地理雜志》上介紹過的金字塔式的雪山不止貢嘎山和阿尼瑪卿兩座,他還用不少的篇幅和大量照片對麗江玉龍雪山和麗江壩子做過細致、生動的描述,在《穿越亞洲之大江峽谷》一文中對三江并流區的虎跳峽、德欽梅里雪山卡格博峰等奇山險峽景觀做了配圖介紹。而無論怎樣,玉龍雪山和麗江壩子是天涯孤旅的洛克大半輩子的“家”一推一的心靈歸宿,結合整個“香格里拉”的意境,卡拉卡爾應該是以上這些山峰的綜合。 三、關于藍月谷之謎:小說中那一隅“被群山擁圍的,出奇的肥沃富饒的”人間樂士被作家冠之以“藍月谷”這樣一個夢幻般的名字,其寓意在前面已經作過說明。“藍月谷”听起來給人一种“海市蜃樓”的玄妙感覺。那么這樣一個山谷果真像“藍色的月亮”一般沒有存在的可能嗎?實際上,只要仔細閱讀小說就可以發現,所有串連故事情節的環境場是當中,作家對藍月谷的描畫是最清楚、明确的,几乎就是寫實的,從山谷的輪廓、地理面貌、气候。物產,到農耕區域的大小范圍;從地質結构到水利灌溉系統的布局;從人文環境的特色到居民的文化、婚俗、性格特點、民族服飾,作品都有所涉及,卻都點到為止,留有讓讀者猜測聯想的余地。 四、關于香格里拉喇嘛寺之謎 “一片色彩紛呈的亭堂樓閣緊緊依偎著山腰。它絕對沒有萊茵蘭城堡那种陰森可怖,令人討厭的做作,而以一种花瓣似的精美与雅致巧妙地鑲嵌于懸崖之上,顯得富麗而又高雅。”這就是小說中香格里拉喇嘛寺的外景;主人公康維注意到屋頂上蓋的是藍灰色的瓦片,寺的上万樹有灰色的岩石棱堡,遠處的背景是光彩奪目金字塔——卡拉卡爾的銀峰雪壁。當他從寺的附近展望“藍月山谷”之時,有一种“終于來到世界的某個盡頭和歸宿的感覺”;這喇嘛寺布局非常巧妙,使人有“進入到一幅風景畫圖中”的感覺,那里有大小不一的樓閣亭謝,還有清池荷花,并被“獅子,龍和棋磷”等具有中原漢族審美文化特色的動物雕像所裝飾——完全是一座頗具園林藝術水准的花園式的喇嘛寺,這給讀者一种強烈的印象就是這种寺廟建筑風格結合了藏區喇嘛寺的庄嚴、肅穆的內景結构和中原地區傳統園林建筑的外景布局——体現著漢藏寺院建筑文化相互交融和滲透。那么現實當中這种漢藏文化交融的實例在什么地方可以找到呢,毫無疑問也是在滇西北。 約瑟夫·洛克在1910年到1931年之間曾以非常寫實的手法在他發表在《國家地理雜志》的文章上描繪過麗江。永宁、木里、迪慶,還有甘肅省卓尼,拉加等地的喇嘛寺并配有生動的照片,其中有一幅為“南江芝山上的禍國寺”別具一格,突出了其精美,巧妙的外景布局。即使最具想象天才的作家,也不可能憑空臆想出任何可以“亂真”的事物來。希爾頓筆下“香格里拉”喇嘛寺的原型無疑來自治党的文章和照片。當然讀者也完全應該看出,作家用自己的丰富想象給“香格里拉”寺加進很多虛构的成份,比如:中央供暖設備,現代化的浴缸,各种手工藝術珍品,藏書极丰的圖書室,擺放著鋼琴的音樂亭,莫扎特和肖邦的名曲等——作家正是投合了西方人的品味,讓“香格里拉”應有盡有,那么希爾頓与洛克到底有沒有謀過面,談過話呢? 在小說的后記中,作家已借用小說中的一個人物“作家盧瑟相”之日作了暗示:“我有幸碰到一個美國旅行家…俄問他有沒有可能找到康維所描述的那樣一個山谷,他說不能說沒有可能,但從地理特點來看似乎又不太可能”,這美國人又說:“大概是19if年,他曾在青藏高原碰到過一個帶著助手和腳夫為美國地理學會進行一次持久性探險活動的家伙。”而本世紀初為美國地理學會在遠東地區探險的美國人恰恰只有洛克,但他是1922年開始他在中國西南的探險生涯。希爾頓先生在這個年代上作了點手腳,但細心的讀者一定會注意得到。更為奇特的是作家特地為香格里拉添上浪漫的一筆——一個美麗可愛的滿族姑娘与主人公康維和同伴馬林遜之間的若有老元的愛情糾葛。把西方式的羅曼蒂克故事安排在一個喇嘛寺,這也未免太离奇,但這也只是希爾頓眾多奇思妙想中的一例。這里我只想指出一點:希爾頓何以能构想這樣一個滿族姑娘呢——請看洛克在1924年拍攝的那張“一個納西未婚少女与兩個新娘的合影”照,那新娘完全是一身“滿族姑娘”的打扮。 “活格里拉”這一奇妙的“世界”,它的原型地,就在中國的滇西北地區,并包括了四川木里等地區。最后要指明一點,就是小說通篇都寫著藏族和漢族,但在描寫香格里拉和藍月谷最形象最精彩的片斷中(見第六章101頁102頁)卻用含蓄、生動的筆調寫出了納西族,這才是希爾頓為讀者安排的最耐人尋味的文學謎語。 經過半年多的努力,几經周折之后,《消失的地平線》原版中譯本終于可以付諸出版,這對于譯者和想讀到本經整改的原版譯本的讀者都是一件值得欣慰的事。本書從翻譯到出版,得到麗江地區行署和段浪專員的關心和支持,得到譯者所在單位麗江地區行署外辦主任李國武及全体同事的熱心幫助;納西古樂會會長、著名音樂民族學家宣科先生特為本書作了序,白沙鄉文萊二社的和球先生給予了极大的鼓勵并提供了贊助,謹借本書之一角向他們表示最誠摯的謝意! ------------------ 一鳴掃描,雪儿校對 |
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