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
巴黎,深秋季節。一個云淡風輕的日子,我獨自一人走進蒙馬特公墓,沿著舖滿枯黃落葉的小路,一直來到這片墓地的一個偏僻的角落。這里有一座白色大理石砌成的墳墓,同它四周的那些設計精巧、風格別致的各式墓冢相比,這座墓的外觀顯得簡朴而又單調。不過引人矚目的是,在它的右側上方鑲嵌著一個透明的塑料小盒子,里面放著一束人工制作的茶花。墓的兩側刻著相同的一句碑文:“阿爾丰西娜·普萊西(1824.1.19—1847.2.3)安眠于此。深切怀念你”。 無論是在法國還是中國,如今知道阿爾丰西娜·普萊西這個名字的人也許為數并不太多,但是讀過《茶花女》這部作品、了解《茶花女》這個故事的卻大有人在。而阿爾丰西娜·普萊西就是舉世聞名的法國文學名著《茶花女》中的女主人公瑪格麗特·戈蒂埃的原型人物,那個動人的、催人淚下的茶花女的愛情故事,就是根据她的經歷演化、創作出來的。我在這座墓前徘徊良久,浮想聯翩,我想起了阿爾丰西娜·普萊西的一生命運,想起了法國著名作家小仲馬以及他的那部不朽的作品:《茶花女》。 阿爾丰西娜·普萊西在這個世界上只生活了二十三個年頭,但人們可以說她既嘗遍了生活的辛酸凄苦,也享盡了人間的奢華逸樂。然而她卻始終是一位不幸的姑娘,在她短短的二十多年的人生歷程中,她從未得到過真正的幸福。阿爾丰西娜·普萊西出身微賤,這位諾曼底姑娘家里祖祖輩輩都是貧苦的農民,她的母親是一位心地善良、克勤克儉的農婦;父親是一位不務正業的農村巫師。也許是由于生活的艱難,她的父親性格古怪,脾气暴躁,在家里終日打罵妻子。妻子不堪忍受丈夫的虐待,被迫离家出走,去給一個有錢人家做幫工,后來又跟著這家主人离開了法國,到瑞士去謀生。而這時,阿爾丰西娜·普萊西尚不滿十歲,但是她的父親已經讓她到農庄里去干活了。 從現有的資料中,我們知道阿爾丰西娜大約在十五歲的時候离開故鄉來到巴黎。有人說是她母親的一位親戚幫助她离開諾曼底的,也有人說是她的父親把她賣給了一幫波希米亞人,而這幫四海為家的流浪漢又把她帶到了巴黎。不管怎么說,阿爾丰西娜·普萊西來到了一個新的天地,開始了一种新的、卻依然是不幸的生活。她起先在一些店舖里打工,過著清貧的日子。然而,聰明的阿爾丰西娜很快地發現,她雖然一貧如洗,卻擁有一筆非常可觀的、得天獨厚的“資本”,那就是她的美貌。這位具有稀世姿容的少女開始涉足巴黎各大跳舞場,并立即成為那些公子哥儿、闊老闊少們競相追逐的目標。她結識了不少男友,也做過普通商人的情婦,后來又同一位非常闊綽的時髦青年同居了一個時期。這位年輕人就是日后的德·格拉蒙公爵,在法蘭西第二帝國時期還曾一度出任外交大臣。雖然這位花花公子當時的地位尚未如此顯赫,但他已經是巴黎社交界上的一位极為活躍的人物。正是靠著他以及像他這樣一類人物的“提攜”,阿爾丰西娜·普萊西大踏步地跨進了巴黎的上流社會,并很快地成為巴黎社交場上的一顆耀眼的明星。那些王公貴族、百万富翁們紛紛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爭先恐后地為她一擲千金,提供豪華住所,購買各色珠寶,并滿足她的一切欲望。而她則來者不拒,巧為周旋,以她的容貌和肉体為代价,換來了無比奢華的生活。她不僅徹底擺脫了窮困,而且似乎也同貧賤的往昔一刀兩斷了,她改換了名字,昔日的阿爾丰西娜·普萊西變成了如今的瑪麗·杜普萊西。 瑪麗·杜普萊西無疑是一位天資出眾、聰穎過人的姑娘,她不僅具有艷麗的姿容和輕盈的体態,而且風度雍容大方,談吐高雅不俗。凡是同她接触過的人,都惊奇地發現她在社交場合里始終表現得儀態庄重,對應机敏,從未流露出絲毫的庸俗和浮夸。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同社交場上的其他女性相比,瑪麗·杜普萊西具有相當廣博的知識和較深的藝術修養。她在同客人們談古論今,點評某些文學、音樂、繪畫以及其他門類的藝術作品時,往往會出人意料地發表出一些獨到的見解。許多人對此感到困惑不解,像她這樣一個出身貧寒、從未受過良好的家庭教育和正規的學校教育的風塵女子,何以會具有如此端庄凝重的气質和不同凡俗的教養?這個答案直到瑪麗去世以后才為人們所發現。人們在清理她的財產時看到她的書房里擺滿了諸如拉伯雷、莫里哀、盧梭、夏多布里昂、雨果、大仲馬、拉馬丁、繆塞以及塞万提斯、拜倫、司各特等許多著名作家的作品,可見瑪麗·杜普萊西是一位勤于讀書,善于思考的姑娘。倘若命運為她提供某种机遇的話,她是完全可能走上另一條截然不同的道路,成為一個頗有出息,頗有成就的新女性的。這也多少能夠說明為什么當時法國的許多著名的作家、詩人、畫家、音樂家都傾心仰慕她,并千方百計地設法同她交往,這些人在瑪麗死后還寫下了許多紀念的文章,其中充滿了對她的贊美和怀念。可見,在瑪麗·杜普萊西身上的确具有某种獨特的魅力,而這种魅力是那些僅僅臉蛋漂亮的姑娘難以具備的。 但是瑪麗·杜普萊西不過是一個風塵女子,她有過許多情人,其中有兩個人應該引起我們的注意。一個是一位年過半百的俄國老人德·斯塔凱爾貝克伯爵,他是一位老外交官,曾經做過俄國駐維也納大使。据說他之所以喜歡瑪麗是因為后者很像他的一個去世不久的女儿,他是以父親待女儿的深情去愛瑪麗·杜普萊西的。這顯然是無稽之談,事實上這位伯爵是一位情場老手,他“愛”瑪麗當然是為了她美貌。瑪麗在巴黎豪華住宅區瑪德萊娜大街上的那幢住房便是這位老外交官為她購置的,而在相當長的一段日子里,瑪麗過著貴婦人一般的奢華生活,她每天的大筆大筆的開銷也大都是由這位老人支付的。另一個是一位年輕人,也是一位貴族,名叫德·貝雷戈伯爵,他也許是瑪麗·杜普萊西生前最后一位關系密切的男友。他不僅成為瑪麗的情人,而且甚至打算娶她為妻。一八四六年年初,他們兩人一起前往倫敦,在那里辦理了結婚登記手續,但是不知為什么,他們的婚禮卻遲遲沒有舉行。這可能是因為瑪麗·杜普萊西的健康急劇惡化,但更重要的原因,也許是由于瑪麗的家庭背景。在當時的那种社會環境里,像瑪麗這种出身卑微的“下賤女人”是不可能跨進貴族的家門,成為這類高貴門第中的家庭成員的。也正因為如此,他們在辦理結婚登記手續后不久,關系便逐漸疏遠了,但仍然保持往來。而且從現存資料來看,他們的婚約似乎也沒有解除。 由于童年時代艱辛生活的折磨,再加上到巴黎之后縱情聲色,追求享受,整日不分晝夜地沉湎于飲酒、跳舞、看戲和男歡女愛的逸樂中,瑪麗的身体健康受到了嚴重的戕害。她染上了肺結核,經常發燒、咳嗽、吐血,即使在接待客人的時候也常常咯血不止。按照瑪麗當時的經濟條件,如果她對自己能夠稍加節制,安心調養,她的健康也許會很快地恢复,至少她的病情可能得到适當的控制。但是她卻沒有這樣做,也許她認為來日無多,應該抓緊時間尋歡作樂,所以她常常以玩世不恭的態度對待男人,對待人生;也許她想盡快地結束自己的生命,有意使用各种手段損害自己的健康,所以人們在她的微笑中,常常會發現一絲憂郁的陰影,其中蘊含著對生活的厭倦和感傷。總之,她的健康迅速惡化,終于在一八四七年二月三日不治而亡。她死后,貝雷戈伯爵在蒙馬特公墓里為她買下一塊地皮,她身后的葬事既簡單又冷冷清清,一切事宜都是由貝雷戈伯爵和斯塔凱爾貝克伯爵兩人操辦的。一代佳麗,就這樣香消玉殞了。 阿爾丰西娜·普萊西——我們還是使用她的真實姓名吧——是一位不幸的姑娘,也是一個墮落的女人。關于她的不幸和墮落的原因,留待社會學家們分析探討去吧。這里我想說的是,類似阿爾丰西娜·普萊西這樣身世的女性,在古今中外的民間野史上是不乏其人的。在中國,人們往往會用“紅顏薄命”這四個字來概括她們的命運,而一提起她們,便會情不自禁地洒下一掬同情之淚或感慨歎息一番。然而隨著歲月的流逝,她們的姓名連同她們的花容月貌以及她們的悲慘身世都早已湮沒在那些荒丘野蔓、黃土殘碑之間了。誰還會再記起她們呢?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同那許許多多沉歿在歷史塵埃中的同命運人相比,阿爾丰西娜·普萊西畢竟又是一位幸運者。關于她的故事被演繹成小說,話劇和歌劇,她的一切都同一個舉世聞名的藝術形象“茶花女”連在一起。這是因為她同法國文學史上一位重要的作家有過一段感情糾葛,這位作家便是亞歷山大·仲馬,而中國的讀者更習慣于把他稱作“小仲馬”。 小仲馬這個名字,中國讀者想必是不會感到陌生的,但是關于他的身世,人們也許不甚了了。這里我們把小仲馬的生平做一點簡單的介紹,這對于讀者們認識《茶花女》這部作品的意義也許是不無裨益的。 小仲馬的父親大仲馬是十九世紀法國浪漫主義文學運動中的一員驍將,他既是著名的戲劇家,也是杰出的歷史小說家。但是在他成名之前,他只不過是巴黎某貴族家里的一名又窮又寒酸的抄寫員,那時他剛剛從法國外省來到巴黎,即使連這個可怜巴巴的差事也是好不容易才找到的。一八二三年,大仲馬与社會地位同他一樣卑微的縫衣女工卡特琳娜·拉貝相愛并同居,次年七月,他們有了一個儿子,他就是小仲馬。由于大仲馬与拉貝從未履行過結婚手續,他們的儿子自然也就沒有合法的身分,小仲馬一直被人們視為私生子。 卡特琳娜·拉貝對大仲馬始終一往情深,但隨著社會地位和經濟條件的改變,大仲馬卻逐漸看不起這位普通的縫衣女工了。這是因為大仲馬的戲劇創作為他獲得了很大的聲譽,也給他帶來了丰厚的收入。他開始出入巴黎的上流社會,整日同那些貴婦人、女演員廝混,而把卡特琳娜和小仲馬母子兩人拋到九霄云外去了。在很長的一段時期里,卡特琳娜依靠自己縫補衣服得到的那一點點微薄的收入,勉強維持母子兩人的生活。而小仲馬則因為是一個私生子,常常受到他人的奚落和羞辱,這對于一個不滿七歲的孩子來說,的确是一种強烈的刺激和可怕的打擊。而這种刺激和打擊,直到小仲馬的晚年還一直深刻地保留在他的記憶里。 一八三一年春天,大仲馬与一位女演員同居生下了一個女儿,這位女演員要求大仲馬通過法律形式承認女儿的合法地位。直到此時,大仲馬方才記起自己還有過一個儿子,于是他找到了小仲馬,通過法律形式認領了他。小仲馬能夠回到父親身邊固然是件好事,但他卻不得不与含辛茹苦把他撫養成人的母親分手。這位勤勞而又善良的縫衣女工在失去自己的同居的伴侶之后,又失去了自己一手養大的儿子,她辛勞一生,最后卻一無所獲。當小仲馬揮淚离開自己的母親的時候,他深深地感到人世間的殘酷和不平。 小仲馬本來是一個在貧困屈辱的生活環境中長大的純朴少年,但回到父親身邊之后,他的生活卻逐漸發生了變化。他生活在一個人欲橫流的社會里,特別是他父親的那种驕奢淫逸的生活方式為這位涉世不深的青年樹立了一种最現實的“榜樣”。他終于學坏了,也開始嘗試那种追逐聲色犬馬的荒唐生活。有一陣子,人們一提到大、小仲馬,便會用“有其父必有其子”這句話來揶揄他們父子兩人屢遭世人非議的生活方式。然而小仲馬畢竟曾与卡特琳娜相依為命地度過七年的艱難歲月,他在童年時代曾經從母親那里接受過良好、正直的教育。因此,比較客觀地說,此時的小仲馬是一位生活雖然放蕩,但良知卻尚未完全泯滅的青年。值得一提的是,小仲馬很早便走上了文學創作的道路,不滿二十歲便發表了小說和詩歌,但這些作品均未引起人們的注意。作為文學家的小仲馬,真正使他能夠在法國文學史上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的,主要是那部膾炙人口的《茶花女》。然而,倘若命運沒有安排他同阿爾丰西娜·普萊西相識,文學史上又怎么可能會留下這樣一部佳作呢? 一八四四年九月,一個秋高气爽的日子,小仲馬同他娛樂場上的好友歐仁·德雅塞在巴黎圣日耳曼大道上跑馬歸來,然后便一起去著名的“雜耍劇院”觀看戲劇演出。就在這天晚上,小仲馬看見在靠近舞台的一個包廂里坐著一位非常漂亮的女人。他在回憶這次奇遇時曾經這樣描寫這位美人的容貌:“……她的個子高高的,身材苗條,烏黑的頭發,面色白里透紅。她的頭生得小巧玲瓏,一雙細長的、像日本女人似的眼睛又黑又亮,顧盼自如,生出無限風情。她的嘴唇像鮮紅的櫻桃,再加上一口洁白的牙齒,使人聯想起一尊雕像。”德雅塞對小仲馬說,此人名叫瑪麗·杜普萊西,是巴黎的名妓。小仲馬呢,他當時便被這位美艷絕倫的女人迷住了,不知不覺間感到自己似乎墮入了情网。當天晚上演出結束以后,這一對好友便在一個自稱名叫阿爾芒絲·布拉特的女人的引導下,登門拜訪了阿爾丰西娜·普萊西小姐。阿爾芒絲·布拉特是阿爾丰西娜的緊鄰,她是一位帽店老板娘,据說她還為阿爾丰西娜介紹男友,并從中收取酬報。這天晚上,除了小仲馬和德雅塞之外,阿爾丰西娜還接待了其他客人。她的心情似乎很愉快,高談闊論,縱情大笑,但是她卻咳嗽得很厲害。后來,當客人們談興正濃的時候,她卻不聲不響地走開了。細心的小仲馬尾隨著她走進她的房間,發現她正在咯血,于是真誠地勸說阿爾丰西娜保重身体。阿爾丰西娜顯然被他的關怀和同情感動了,也許過去從未有人對她說過這樣的話,也許那天晚上她對這位年輕人突然產生出一种奇特的好感,總之,他們之間的距离一下子拉近了,阿爾丰西娜答應同小仲馬往來,做他的“好朋友”。這是一种默契,也是一种許諾,不久以后,阿爾丰西娜便成了小仲馬的情人。 在大仲馬的回憶錄里,人們可以讀到這樣一段記載:當大仲馬看到儿子与阿爾丰西娜的親密關系時,曾經直截了當地問小仲馬:“你同這位姑娘交往,究竟是因為愛她,還是因為同情她?”小仲馬當即明确地回答說:“是出于同情和怜憫。”事實上,在小仲馬与阿爾丰西娜交往的過程中,他的确常常勸她注意休息,勸她保養身体,并親自陪她一起到鄉間去進行短期的療養。他們在一起曾經度過短暫的、但卻是愉快的生活,象詩一樣充滿著激情和夢幻,致使他們兩人在精神上都一度得到极大的滿足。可見小仲馬對阿爾丰西娜的同情在很大程度上是相當真摯的。 然而不容諱言,小仲馬的性格中畢竟還有褲褲子弟的一面,他生活的環境是世風日下的巴黎,而阿爾丰西娜又是一位風塵女子,這一切都決定了小仲馬對她的感情是相當复雜的,其中有同情、有愛戀,但也包含著一种獵艷、狎褻的心理。他雖然收入有限,但為了討得阿爾丰西娜的歡心,也要充充闊佬,陪她跳舞、赴宴、看戲、跑馬,在她身上花了大筆大筆的錢,最后負債累累。而這一切与人們所謂的真摯的愛情顯然是毫不相干的。另外,小仲馬對阿爾丰西娜有著一种強烈的占有欲,當她成為他的情婦之后,他不能容忍阿爾丰西娜再同其他的男友來往。這种感情固然可以理解,但無奈在阿爾丰西娜看來,她是無論如何也做不到的。理由很簡單,她無法改變自己的這种生活,她需要那些比小仲馬更加富有的男人,沒有他們,她將無法維持在她看來也許是燦爛的、令人目眩的生活。這正是小仲馬与阿爾丰西娜最后分手的根本原因。終于有一天,小仲馬發現了阿爾丰西娜与一位名叫愛德華的年輕人來往的書信,顯然他們之間保持著十分密切的關系。這里應該說明的是,這位愛德華先生不是別人,就是我們在上文提到的貝雷戈子爵。他自然不是阿爾丰西娜一般意義上的男友。小仲馬勃然大怒,多少日子以來積壓在心頭的怒火爆發了,他責罵阿爾丰西娜對他撒謊,欺騙了他一片真情。而阿爾丰西娜平靜的、若無其事的回答,不僅令小仲馬不知所措,而且也可能使讀者們大為惊异:“撒謊?經常撒謊的人牙齒不是更白嗎?” 既然如此,小仲馬与阿爾丰西娜的分手便是不可避免的了。一八四五年八月三十日深夜,小仲馬給阿爾丰西娜寫去一封表示絕交的信,這封信的全文如下:親愛的瑪麗:我希望自己能像一個百万富翁似地愛您,但是我力不從心,您希望我能像一個窮光蛋似地愛您,我卻又不是那么一無所有。那么讓我們大家都忘記了吧,對您來說是忘卻一個几乎是無關緊要的名字,對我來說是忘卻一個無法實現的美夢。沒有必要告訴您我是何等悲傷,因為您完全知道我是多么地愛您。別了,瑪麗!您感情丰富,不會不理解我為什么要給您寫這封信,您聰明絕頂,不會不原諒我的這一舉動。永遠怀念您的A.D.〔A.D.是小仲馬姓名(Alexandre Dumas)的法文縮寫。〕從這封信里,我們可以看出小仲馬對阿爾丰西娜仍然怀著一定的感情,他作出分手的決定,心里是相當痛苦的。据我們所知,小仲馬沒有收到阿爾丰西娜的回信,而且從此之后,兩個人就再也沒有見過面。三個月后,小仲馬有了新的女友,她是當時頗有名气的一位女演員,名叫阿娜伊絲·麗耶瓦娜。一八四六年十月初,小仲馬同他的父親一起去西班牙和北非地區旅行,十月十八日抵達馬德里,他不知通過什么途徑得悉阿爾丰西娜病情惡化,便寫了一封短函寄回巴黎,向她表示問候。小仲馬在阿爾及利亞度過了整整一個冬驕,于次年二月十日返回巴黎,而這時阿爾丰西娜已經去世一個星期,她的遺体也早已安葬在蒙馬特公墓里了。据說,小仲馬曾經去過瑪德萊娜大街阿爾丰西娜生前的住所,他看到的卻是人們正在清點、拍賣阿爾丰西娜的遺物的場面。根据死者的遺囑,拍賣所得的錢款除了償還債務之外,余額全部贈給她的一位生活在諾曼底鄉間的外甥女,但是這位接受遺產的外甥女必須遵守死者規定的條件:她永遠也不能來巴黎。這個謎一般的遺囑顯然是發人深思的,其中似乎包含著無限的幽怨和深意。然而,對此感触最沉重,思索最深刻的也許不是別人,而是小仲馬。 在阿爾丰西娜·普萊西去世之后,我們沒有看到小仲馬寫過什么悼念性的文字,也沒有听說這位多情的作家是否常常到蒙馬特墓地去憑吊死者,然而,她的死深深地触動了小仲馬,這一點應該是毫無疑問的。阿爾丰西娜·普萊西小姐的去世雖然并不出人意外,但畢竟來得太快了。我們從小仲馬同她分手之后的种种表現可以判斷,至少,小仲馬仍在時時眷戀著她,希望她能夠早日恢复健康。而如今,當他結束了北非之旅,在返回巴黎之前卻得悉她的死訊,心頭的震痛自然是可想而知的。也許,當他看到阿爾丰西娜·普萊西的遺物被拍賣一空的場面之后獨自一人在瑪德萊娜大街上漫步的時候,心里便已經開始在醞釀《茶花女》這部小說的情節了。更耐人尋味的是,小仲馬去世之后也安葬在蒙馬特公墓里。這也許是一种巧合,但更可能是他本人生前有意識的安排。自然,這是后話了。 一八四七年六月,也就是在阿爾丰西娜·普萊西去世四個月之后,小仲馬又來到他曾与阿爾丰西娜一起度過一段愉快歲月的鄉間,那里的一草一木都喚起了他對往日的回憶,也激起了他創作的沖動。于是他閉門寫作,花了不到一個月的功夫便寫出了小說《茶花女》,因此,我們可以說這部小說是作者一气呵成的。然而,不知是什么原因,小說《茶花女》完成后沒有立即發表,直到一八四八年,即阿爾丰西娜·普萊西去世一周年后不久,才在巴黎出版,并立即引起了巨大的轟動。 小仲馬本人并沒有陶醉在小說所取得的成功之中而忘乎所以。就在小說《茶花女》問世后不久,他立即嘗試著手把它改編成話劇劇本。如果說小說《茶花女》的創作一帆風順的話,那么話劇《茶花女》的問世卻經歷了許多阻力和波折,而且最使小仲馬料想不到的,阻力首先來自他的父親、劇作家大仲馬。創作過許多話劇劇本的大仲馬深知戲劇“這碗飯”不好吃,力勸儿子打消改編《茶花女》的念頭,并斷言這不是一個好的題材,沒有觀眾會歡迎它。但是小仲馬卻不為所動,仍然一心一意改編創作劇本《茶花女》。而當大仲馬讀到他儿子寫成的劇本《茶花女》時,不由得感動得熱淚直流,并立即接受了它。然而,當時法國的書報檢查部門卻又以“該劇不符合道德規范”為借口,進行無理刁難,阻止話劇《茶花女》上演。為此,小仲馬不屈不撓地進行了近三年的努力爭斗,直到一八五二年二月二日,話劇《茶花女》才獲准在巴黎雜耍劇院演出。而這一天,几乎正好是阿爾丰西娜·普萊西去世的五周年紀念日。 至于歌劇《茶花女》的創作,它几乎是与話劇《茶花女》同步進行的,而且同小仲馬本人毫不相干。當小說《茶花女》在巴黎引起轟動,人人競相閱讀的時候,意大利著名的音樂家威爾第正在巴黎。這位天才的作曲家立即從這部小說里獲得了啟迪和靈感,他敏銳地感受到這個動人的愛情故事可以搬上歌劇舞台,并立即開始构思它的音樂主題。而當一八五二年二月話劇《茶花女》公演之后,威爾第更加堅定了自己的想法,他立即請他的好友皮阿威寫出歌劇《茶花女》演出腳本,然后便以滿腔熱情投入了譜寫工作。一八五三年三月六日,歌劇《茶花女》在意大利水城威尼斯的一家著名的劇院——菲尼斯劇場首次公演。 無論是小說,還是話劇或歌劇,《茶花女》的故事內容基本上沒有多大的改變,它敘述的始終是男主人公阿爾芒与女主人公瑪格麗特的愛情悲劇。我們已經比較詳細地介紹了阿爾丰西娜·普萊西的一生以及她同小仲馬的一段感情糾葛,盡管關于這段感情糾葛還有其他种种傳說,但大致經歷便是如此,讀者們很容易便可以從小說或話劇《茶花女》的故事中發現哪些是作者的親身經歷,哪些則是作者的加工和虛构。小仲馬同阿爾丰西娜·普萊西一段交往只不過是這位著名作家的一段風流韻事,而阿爾芒与瑪格麗特的愛情悲劇卻蘊含著相當深刻的社會內容和普遍意義。這是因為,無論小仲馬對阿爾丰西娜的感情如何,他敏銳地感受到這位不幸的風塵女子之死不是一樁孤立的事件,而是一种具有深刻含義的社會現象。他由此想到了自己的那位可怜的親生母親,想到了社會的种种殘酷和不平。而更令人不能容忍的是,人世間的這些悲劇卻往往又是在維護某种道德規范的冠冕堂皇的理由下造成的。小仲馬的創作觀念因而出現了深刻的變化,他開始自覺地把完善道德、追求理想作為文學創作的原則,并意識到這是文學家的責任和義務。盡管人們并不十分清楚小仲馬心目中的“道德”和“理想”的准确含義,但是讀者們分明可以在《茶花女》中看到作者對那种壓抑人性、摧殘愛情的虛偽而又殘酷的道德觀念的批判和鞭撻,听到作者發自內心深處的痛楚的吶喊。《茶花女》這個愛情故事的真正意義和价值,也許主要就在這里。 作為成功的文學作品,小說和話劇《茶花女》為我們塑造了一些生動、鮮明的藝術形象,而其中最突出、最令人難忘的自然是女主人公茶花女瑪格麗特。讀者們切莫把瑪格麗特和阿爾丰西娜·普萊西小姐混為一談,阿爾丰西娜的身世固然值得同情,但她的的确确是個墮落的女人,用小仲馬的話來說,她“既是一個純洁無瑕的貞女,又是一個徹頭徹尾的娼婦”。但瑪格麗特卻不同,她美麗、聰明而又善良,雖然淪落風塵,但依舊保持著一顆純洁、高尚的心靈。她充滿熱情和希望地去追求真正的愛情生活,而當這种希望破滅之后,又甘愿自我犧牲去成全他人。這一切都使這位為人們所不齒的煙花女子的形象閃爍著一种圣洁的光輝,以至于人們一提起“茶花女”這三個字的時候,首先想到的不是什么下賤的妓女,而是一位美麗、可愛而又值得同情的女性。古今中外的文學名著為人們留下了許許多多不朽的藝術形象,而瑪格麗特則完全可以躋身其間而毫無愧色。 小說《茶花女》和話劇《茶花女》出自同一位作者之手,關于這兩部作品的优劣歷來便存在著不同的意見。其實,在我看來,小說和話劇是兩种不同的文學体裁,其表現手法自然就應該有所區別,因此很難對二者進行比較。小說《茶花女》是一气呵成的,看得出作者在情節的布局和剪裁方面并沒有下很大的功夫,作者似乎是憑著一股激情,揮手之間便完成了這部作品。因此小說寫得朴實動人,充滿著一腔怨憤,洋溢著充沛的激情。雖然在小說《茶花女》問世的時候,法國浪漫主義文學運動已經漸趨式微,但是這部小說仍然散發著一股頗為強烈的浪漫气息。尤其是小說的結尾部分,瑪格麗特的日記和遺書一篇比一篇更加動人,這顯然是作者有意識的安排。這批遺書讀起來聲聲哀怨,字字血淚,回腸蕩气,酣暢淋漓,致使整篇小說在感情奔放的高潮中結束,獲得了极佳的藝術效果。而話劇《茶花女》固然也是一气呵成,但它畢竟是作者自己的再創造。小仲馬不必再為构思故事情節而苦思冥想,而把主要的精力放在劇情的安排和場次的銜接方面,即如何使戲劇沖突更加強烈,更加動人。這個目的小仲馬顯然是達到了。而且做得相當成功。話劇《茶花女》的第三幕演出了阿爾芒的父親威脅利誘瑪格麗特,迫使她同阿爾芒斷絕關系的過程,而這一情節在小說里卻沒有直接的描寫,它是通過瑪格麗特的日記和書信間接加以說明的。話劇的這一處理是必要的,因而也是高明的,因為它把阿爾芒和瑪格麗特的愛情悲劇的根本原因直接揭示出來。其戲劇效果之強烈是顯而易見的。但我們卻沒有必要据此斷言話劇《茶花女》的思想意義更深刻,對不平等的社會道德觀念的批判更激烈。因為把阿爾芒的父親粗暴干涉瑪格麗特和阿爾芒愛情的無恥行為在舞台上直接表現出來,這是話劇在藝術處理上的需要。可以設想,倘若由阿爾芒本人在話劇結束之前涕淚交流地一封一封念出瑪格麗特書信的內容,其藝術魅力肯定要大大地打折扣的。因此,從作品的風格來看,我以為比較正确的說法應該是,小說《茶花女》流暢而自然,但卻略顯松散,而話劇《茶花女》則更加強烈、緊湊,但不免微露斧鑿的痕跡;兩者可以說各具特色,各有千秋。至于歌劇《茶花女》的成就,那就請音樂界的專家們來做評价吧!不過我想,無論小說《茶花女》、話劇《茶花女》還是歌劇《茶花女》,它們都是成功的佳作。小說《茶花女》風靡整個世界,話劇《茶花女》歷演不衰,而歌劇《茶花女》一直是世界各大歌劇院的保留劇目,這就是最有說服力的明證。值得一提的還有,自一九○九年以來,《茶花女》已經被搬上銀幕多達二十余次,其中最著名的則是格麗泰·嘉寶主演的影片《茶花女》,它已經成為世界電影藝術寶庫中的一部珍品。 而在中國,《茶花女》則可以說是讀者最熟悉、也最喜愛的外國文學名著之一。早在一百多年以前,即十九世紀九十年代,著名翻譯家林紓便用文言体翻譯、出版了小說《茶花女》(中文譯本的書名是《巴黎茶花女遺事》)。林紓的譯文雖然未必完全忠實于法文本原著,但他那生動傳神、极富形象化的語言使小說《茶花女》的第一部中譯本具有強烈的感染力。二十世紀二十年代以后,人們又陸陸續續讀到了劉半農等人翻譯的話劇《茶花女》和夏康農等人翻譯的小說《茶花女》。瑪格麗特和阿爾芒的愛情故事能夠在中國的讀者群中迅速流傳,深入人心,外國文學翻譯界的這些前輩們的努力是功不可沒的。 然而,令人難以置信的是,在一九四九年至“文化革命”結束之后這長達三十年的歷史時期內,《茶花女》卻經歷了一番曲曲折折的遭遇。這樣一部重要的外國文學作品居然沒有新譯本奉獻給新中國的讀者,而舊譯本的再版為數也极為有限,到了后來,《茶花女》干脆銷聲匿跡了,以至于在年輕一代的讀者心目中,《茶花女》不僅蒙上一層神秘的色彩,甚至還頂著种种不應該有的惡名。粉碎“四人幫”以后,大批外國文學名著終于重見天日,振孫先生就是在這樣一种背景下著手翻譯小說《茶花女》的,并為此付出了艱辛的勞動,他的新譯本《茶花女》不僅忠實于法文原著,而且生動地表達了原作的感情色彩,因而受到了讀者的喜愛和歡迎。小說《茶花女》新譯本自一九八○年問世以來,一版再版,至今累計印數已達百万余冊,可以說是這部作品影響最大,流行最廣的一部中譯本。 在中國的讀者中間,讀過小說《茶花女》的很多,而看過話劇《茶花女》和歌劇《茶花女》的卻較少,對三部《茶花女》之間的差异所知則更少。這里奉獻給讀者的是將三种体裁的《茶花女》合在一起的譯本,其中小說《茶花女》是一九八○年的譯文,此次出版,譯者又進行了精心的修改;而話劇《茶花女》和歌劇《茶花女》則是譯者的新譯作。值得一提的是歌劇《茶花女》是用詩体譯出的,譯文大体整齊,而且精練勻稱,富有節奏感,很好地表現了原作的韻味。我以為,三部《茶花女》的合譯本首次在我國出版,也算得上是外國文學翻譯界的一件大好事,想必會受到廣大讀者、特別是專業文藝工作者的歡迎。 一九九二年的圣誕節前夕,寒流侵襲巴黎。我和妻子冒著凜冽的寒風又走進了蒙馬特公墓,想在這万家歡樂的節日期間再一次到阿爾丰西娜·普萊西小姐和葬在距她不遠處的小仲馬的墓前憑吊一番。空蕩蕩的墓園蕭索凄冷,一個人影也不見,只有光裸的樹枝在朔風中瑟瑟顫抖。但是,當我走到阿爾丰西娜·普萊西的墓前時,我惊异地發現,她的墓上放著一束茶花,花很新鮮,顯然有人剛剛來過這里。再仔細一瞧,我更加大吃一惊,因為我分明看見在這束茶花旁邊還放著一支口紅。我想,也許這位憑吊者是希望死者在陰間也要好好打扮一番,不要辜負自己的花容月貌吧!盡管阿爾丰西娜·普萊西小姐与茶花女瑪格麗特絕非一人,但是前來敬獻茶花的人顯然還是把阿爾丰西娜當成了茶花女。看來茶花女果真沒有死,她一直活在讀者的心中。 我在阿爾丰西娜·普萊西和小仲馬的墓前盤桓了一陣,心里默默地想著:茶花女瑪格麗特不朽,《茶花女》不朽,《茶花女》的作者不朽! 王聿蔚 一九九三年元旦于巴黎 ------------------ 一鳴掃描,雪儿校對 |
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