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
那是一個溫暖而又漆黑的秋天的夜晚。已經下了三天多的小雨。換了兩次馬,在一個半小時內,在泥泞的道路上奔馳了三十俄里,在夜間一點多鐘,博爾霍維季諾夫來到列塔舍夫卡。他在一處篱笆上挂著“總司令部”牌子的農舍前下了馬,他丟下馬走進昏暗的農舍的過廳。 “我要立刻見值勤的將軍!非常重要!”他在黑暗中對一個正在起身的用鼻子吸气的人說道。 “他大人從昨晚起就很不舒服,一連三個晚上都沒睡覺了,”勤務兵低聲央求道。“您還是先叫醒上尉吧。” “很重要,我是多赫圖羅夫將軍派來的,”博爾霍維季諾夫一邊說著,一邊摸索著走進已打開的門。勤務兵走到他前面去叫醒一個人。 “大人,大人,來了一個信使。” “什么?什么?誰派來的?”傳來一個睡眼惺松的人的說話聲。 “從多赫圖羅夫和阿列克謝·彼得羅維奇那里來的。拿破侖在福明斯克,”博爾霍維季諾夫說,在黑暗中看不見問他的人,但是,根据這聲音來判斷,不是科諾夫尼岑。 被叫醒的人打了個哈欠,伸了伸懶腰。 “我不想叫醒他,”他一邊摸什么東西,一邊說道,“他病的厲害!或許,那,是謠言吧。” “這是書面報告,”博爾霍維季諾夫說,“交待我立刻交給值勤將軍。” “請等一下,我把燈點上。該死的,你都把它塞到什么地方?”伸懶腰的人對勤務兵說。這個人是科諾夫尼岑的副官謝爾比宁。“找到了,找到了,”他接著補充說。 勤務兵打著了火1,謝爾比宁在摸燭台。 -------- 1用火石和火鐮打火。 “咳,討厭的家伙。”他厭惡地說。 借助火星的亮光,博爾霍維季諾夫看到了手持蜡燭的謝爾比宁的年輕的面孔,在前面屋角處睡著一個人。這個人就是科諾夫尼岑。 硫磺火柴一接近火絨,就先發出藍色的,后發出紅色的火焰,燃燒起來,謝爾比宁點燃了蜡燭,方才在燭台上啃蜡燭的蟑螂紛紛逃走,他看了看那個信使。博爾霍維季諾夫周身是泥,他用衣袖擦臉的時候,又擦了一臉的泥巴。 “是誰報告的?”謝爾比宁拿起一封公文問道。 “情報是可靠的,”博爾霍維季諾夫說,“俘虜、哥薩克、偵察兵,他們所有的報告都完全一致。” “沒辦法了,應當叫醒他。”謝爾比宁說著就站起來,走向那個頭戴睡帽、蓋一件軍大衣的人。“彼得,彼得羅維奇!”他說道。科諾夫尼岑一動也不動。“到總司令部去!”他面帶微笑,因為他知道這一句話多半可以叫醒他。果然,戴睡帽的頭立刻抬了起來。在科諾夫尼岑雙頰燒得通紅的、俊秀而又堅決的臉上,在一瞬間還停留在遠离現實的夢境之中,然而,隨后突然哆嗦了一下;他的臉上立刻顯露出平時那种鎮靜而堅定的表情。 “哦,什么事?誰派來的?”他不慌不忙地立即問道,亮光刺得他直眨眼睛。科諾夫尼岑一邊听軍官的報告,一邊拆開公文讀了一遍。他剛一讀完,就把穿著毛襪的兩只腳伸到地上,開始穿靴子,攏了攏鬢角,戴上軍帽。 “你到得快嗎?咱們去見總座。” 科諾夫尼岑立刻明白,這一情報十分重要,不能有絲毫拖延。這一情報是好還是坏,他不去想,也不問自己。他看待戰爭中的一切事情不是用智力或推理,而是用另外的一种什么東西。在他內心深處有一個深藏未露的信念:一切都會好的,但是不應當信賴于此,尤其不應當去談論這個,只應當做好自己的工作。而他正是全心全意地去做自己的本職工作的。 彼得·彼得羅維奇也和多赫圖羅夫一樣,只是出于禮貌,才把他載入巴克萊、拉耶夫斯基、葉爾莫洛夫、普拉托夫、米洛拉多維奇之流的所謂的一八一二年的英雄的名單。他和多赫圖羅夫一樣,以知識淺薄、能力有限著稱,而且還和多赫圖羅夫一樣,從未制定過作戰計划。但他總是哪個地方最困難,他就在哪個地方;自從他被任命為值勤將軍以來,他總是開著門睡覺,咐咐,來了每一個人都要叫醒他。打仗時他總是冒著炮火在最前沿,庫圖佐夫曾為此而責備過他,簡直不敢派他去。他就像多赫圖羅夫一樣,是一個不聲不響、常被人們忽略的小齒輪,但是這個齒輪卻是机器的最主要的部件。 科諾夫尼岑出了小屋,走進潮濕的黑夜,他皺起了眉頭——一部分是由于頭痛得更厲害了,一部分是由于他腦海中浮現出一种不愉快的情景:在獲悉這一情報時,參謀部,這個有權勢的人的整個窩巢一定會被攪動得亂作一團,特別是在塔魯丁諾戰役之后和庫圖佐夫針尖對麥芒的貝尼格森:要提建議,爭吵,下命令,取消命令。這种預感使他感到极不愉快,雖然他知道這是無法避免的事情。 果真,當他順路到托爾處,把這一新的情報告知他時,托爾立刻向和他同住在一起的一位將軍講述自己的意見,科諾夫尼岑默默地、懶洋洋地听著、他提醒他,應該去見總座閣下了。 ------------------ 一鳴掃描,雪儿校對 轉載請保留,謝謝! |
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