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
現在是皇帝出現時的景象。我們已經拜讀了赫脫南激動的敘述、通常言談謹慎的斯當東此時也變得抒情起來。中國有句宿命論諺語:“天高皇帝遠”。現在皇帝近在眼前,斯當東感到無比幸福。“他從身后一座樹林繁茂的高山中出現,好似從一個神圣森嚴的叢林中走來。”御駕之前侍衛唱的全是歌頌皇帝的“圣德和功業”。他坐在一把無蓋的凱旋椅上。 皇帝身穿棕色絲綢長袍,頭戴天鵝絨帽,使斯當東想起蘇格蘭山民的帽子。他所帶的唯一首飾是帽前綴一巨珠。 1790年錢德明神父曾這樣描繪這位80歲的老人:“他步伐穩健,聲音洪亮,看書,寫字眼不花,就是耳朵有些聾。”1795年,荷蘭人范罷覽則肯定地說:“他已具備了老年人的一切特征。眼睛常流眼淚,抬眼皮有困難,面頰松弛并耷拉下來。”相差5年時間,得出了截然相反的兩种評語。這段時間的中間,老皇帝是否顯得老態龍鐘了呢?大使不這樣認為。赫脫南說他只有“50來歲,動作敏捷”,“風度翩翩”。溫德也肯定他的臉上“沒有一點老年的痕跡”,總是笑咪咪的,“看上去不超過60歲。”馬戛爾尼也認為他只有60來歲。兩人都認為他的健康要歸功于有規律的生活方式——黎明前起床,太陽落山就睡覺。 他從英國人面前經過,我們的見習侍童是怎樣記敘這一歷史時刻的呢?“我們离開了帳篷,因為有人通知我們皇帝快過來了。我們站到皇帝要經過的路邊,他坐著由16個人抬著的大轎。他經過時,我們單膝下跪,把頭低到地上。” 而“把頭低到地上”(“down to the ground”)這几個字在手稿里被划掉了。為什么呢?僅僅是一种筆誤嗎?因為這說法不貼切,并只能理解成像耍雜技一樣把頭一直彎到地嗎?孩子作這樣的彎曲是容易的,而對成年人來說是否困難,而對像他的主人和他的父親那樣患足痛風的人來說則根本是不可能的呢?因為他知道爭論的事,所以是否先寫了中國人希望使團做的動作,然后抹去關鍵的字眼表示使團拒絕做這動作?或者在他父親的命令下,從記事本上把這形象抹去,因為他父親擔心別人不要以為是天朝禮儀胜利了? 這划去的三個字的存在本身不正好在馬戛爾尼對中國禮儀的態度上留下了疑點嗎?是否應該排除有人串通孩子向我們隱瞞了一些東西呢?這孩子十分聰敏,他清楚自己保持沉默的重要性,而他一生會發現這种沉默在他精神上越壓越重。 我們先承認有值得怀疑的地方。另一個證人說話了。事情卻變得复雜起來。這個證人就是溫德;我們在都柏林發現了他的手稿。按他所說——他也是唯一這么說的:“當皇帝陛下經過時,有人通知我們走出帳篷,讓我們在中國官員和韃靼王公對面排好隊伍。我們按當地方式施了禮,也就是說跪地,叩頭,九下。” 九下,“按當地方式”?這不就是叩頭禮嗎?馬戛爾尼和老斯當東這兩位官方陳述者難道對我們撒了謊?他們投降了,而又不敢承認?證人溫德是不容置疑的。每天,他把觀察到的事記在紙上。是信手寫來,可是如實記載。 事實上,大家看見的是同一場面,只是眼光不同罷了。讓我們再現一下現場情況吧! 為了想像一下英國人須解決的問題,請您在鏡子前作一次真正的叩頭動作。您先站著,然后跪下,您彎下身來直到頭碰地。您抬起上身,再彎下去,頭第二次碰地,再第三次。然后起身站直;再這樣重复一遍。跪三次,每次都要起立站直;每次跪地都要叩三個頭。計算一下這套体操需占去您多少時間:不磨贈,一分鐘,如果做得庄重些,就要兩分鐘。當時就是這种情況,近千名官員集中起來,一起做這套動作,而在兩分鐘的時間內皇帝的轎子威嚴地穿過人群。 再設想一下英國人的處境。當全体人員第一次跪下時,英國人也照樣做了,但只是單腿。當大家在叩頭時,英國人只是低下頭。就像在彌撒中揚圣体時,當別人下跪時,某些信徒站著,只是眼睛向下。大家抬起身子,英國人為什么還要低著腦袋呢?于是,他們也抬起了頭。當大家又重新趴下時,英國人低頭。大家站起來時,他們總不至于仍然跪著:他們就站了起來。依次類推……他們跟著大家做集体動作,只是動作有些刪減,卻無法不做任何動作、在這兩分鐘內,中國人站起來三次,英國人總是跪著不覺得太卑躬曲膝了嗎?是否會英國人一直站著,中國人卻不停地在叩頭行禮呢?直至讀到溫德文章前,我一直認為第二种設想是對的。但溫德的文章解開了謎。 馬戛爾尼提到的問題——單膝下跪,頭不著他——僅僅是動作的形式問題,而不是動作的重复問題。由于對形式提出异議,馬戛爾尼忘記了叩頭的一個主要方面就在于這一奇特的重复動作。英國人遇到的第一次叩頭是集体性的,几乎不可避免地要求英國人跟上每個節拍。所以溫德說:“我們按當地方式施了禮”。不過,中國人區分得很好:英國人的頭沒有叩著中國地面。這根本不是真正的當地方式。 馬戛爾尼和斯當東在匯報中強調了不同點:動作的不同。他們掩飾了動作重复。但他們并沒有撒謊。他們寫的所有文章中沒有一篇說他們只跪過一次。如果他們真的只跪了一次,而他們周圍的人卻在多次下拜,他們對這种區別就會引以為榮。溫德是有道理的。英國人已完全被周圍人的榜樣所帶動,所以給人的印象是他們已作了讓步(當然最好不要講),但這并沒有使中國人完全滿足。 “得体”的禮節 皇帝進入了覲見大幄,群臣拜君主的大彌撒可以開始了。鴉雀無聲。站在門外的溫德證實:“皇帝坐上龍椅,立即万籟俱寂。時而有音樂聲打破這寂靜,鈴鐺發出的清脆悅耳的丁當聲更增添了儀式的庄嚴肅穆。”這鈴鐺的丁當聲与教士進人祭壇時輔理彌撒教士手搖的鈴鐺聲一樣。13世紀方濟各會修士們說蒙古人喜歡听這個鈴鐺聲。溫德是唯一注意到這聲音的人。 讓我們和馬戛爾尼一起進入韃靼皇帝寬敞的蒙古包吧!它酷似一個劇場。有三排台階可以上到放龍椅的台上。中間那排是專讓皇帝走的。左側那排供朝覲的人走,右側那排為跪著輔佐皇帝——就像他們跪著參加內閣會議一樣——的大臣們用。所有朝廷官員都站在正廳中,讓我們看一看托馬斯演的那場戲吧! 孩子進入帳篷時,皇帝已坐在龍椅上了:“使團成員都站在門外,馬戛爾尼勳爵,我父親,李先生和我,4人一直走到正中台前,我們像剛才那樣下跪。然后馬戛爾尼勳爵拾級而上,呈遞了英王的信,并送了一些小禮品:几只表。皇帝回贈大使一件雕刻得十分精致的蛇紋石禮品,另一塊同樣形式但發白的玉石贈送給英王。待大使走下講台,我父親和我上去行了‘得体的禮’。皇帝贈我父親一塊与大使一樣的玉石,解下他身上的一只黃色荷包送給了我——特殊恩典。他要我講几句中文,我用中文感謝他送我禮品。” 這就是一位西方孩子目睹的情況。可以認為每人都在現場即席表演,那里充滿了親切和新鮮感。然而,禮儀問題卻是完全安排好的。 小熟番 用中國人的眼光來看一下這個場面吧!這是一些固定不變的眼光。他們認為進獻真正“貢品”的是這位孩子。他講的是中國話,他已中國化了。他來覲見皇帝,把自己變成一個文明人,也就是說中國人。他應該享受特殊的恩典,他彌補了周圍大生番的無禮舉動,成為一個小熟番。 我們沒有中國人的直接證詞,但我們有禮志,只須翻開看一看即可。小斯當東描寫的禮儀是按9月8日的詔書進行的,也就是說除了叩頭,都是按照官方禮制一成不變的規定進行的。進幄,台前的行禮動作,然后在第二級台階上下跪,再与皇帝交談。在這個文明開化的社會里,一切最細小的情節都是自古以來就預先安排停當的。只有專門的敕令才能改變或免去三跪九叩禮。其它都嚴格按照規定辦的,從台側御林軍的安排,或者貢使由一位禮部尚書領見,到禮部尚書穿的朝服的顏色和上面繡的龍。“皇帝以熱情友好的語言向貢使發問,禮部尚書轉達問題,由通事譯出;特使回答問題,再由通事譯出貢使的答复,禮部尚書再轉達給皇帝……”貢使不直接對皇帝說話,皇帝也不直接回話。特使也不是直接向皇帝遞交國書,而是由一位大臣代接,叩完頭才轉呈給皇帝。英國在場的人都刪除了所有可能表示臣服的話。他們至少是用故意疏忽的方式撤了謊。 皇帝經過時,英國人措手不及,不自覺地跟著大家多次下跪。但到了御座旁,因為只有他們自己,他們便行了說好的得体的禮節:單膝下跪一次。 但馬戛爾尼和老斯當東還是不說在台前就得停下,行禮時皇帝隔著一段距离,并是在台下,使人十分感到恥辱。孩子的誠實使我們掌握了事實的真相。馬戛爾尼羞答答他未敢說出的動作現在已經恢复了,讓我們繼續來讀這位特使的敘述吧:“我雙手捧著裝在鑲鑽石的金盒子里的國王的信,一直朝前走去,拾級走到御座前,把它呈到皇帝手中。皇帝親手接過,遞給了大臣,后者把信放在一個墊子上。” 真是親手接的嗎?在敘述中他有沒有把動作的順序顛倒呢?根据禮制他的盒子不應交給皇帝,因為他与皇帝保持一段距离,而是交到一位大臣手中,大臣先叩頭,把信放到墊子上,再轉給皇帝。朝廷能接受這种從未事先磋商而作出的更改舉動嗎?這值得怀疑。 如果對英國人來說,遞交英王的信只是這次遠航的一种借口;而皇帝認為交完信英國人的旅行也就結束了。馬戛爾尼還不知道這點。“皇帝交給我一塊象征和平繁榮的玉石,是獻給國王陛下的第一件禮物;他希望我的君主和他永遠和睦友好相處。這是一根白玉如意,約有一尺半長,雕刻得十分奇特。中國人非常珍惜這件禮品。而我并不認為它有多大价值。皇帝也贈我同樣一根如意,綠色絞石上刻有同樣的圖案。同時他十分友好地接受了我的禮品:兩塊十分精致鑲著鑽石的琺琅手表,他看過之后遞給了大臣。” 輪到斯當東父子了:“喬治·斯當東走上前去。他像我一樣單腿跪地,行過禮后,獻上了兩支漂亮的气槍。皇帝回贈他的也是与我一樣的綠色玉如意。” 皇帝与孩子 馬戛爾尼不屑于描寫皇帝与孩子的對話場面。可是出于父親的驕傲,斯當東卻禁不住高興地突出一下他的儿子。文中語气充滿了詩意:“在整個接見儀式中,皇帝顯得愉快直率,落落大方,不像他的畫像上那樣顯得嚴肅,沉悶。”然而,談話須經翻譯,顯得累人。“皇帝有鑒于此問中堂使團中有無能直接講中國話的人。回答是一位年僅十三歲的童子是唯一能略講几句中國話的人。皇帝高興地命令該將孩童帶至御座旁邊讓他講中國話。或許是因為孩子的謙遜,或許由于他講話的漂亮用詞使皇帝十分高興,后者欣然從自己的腰帶上解下一個檳榔荷包親自賜与該童”。 大家知道乾隆不討厭漂亮小伙子,這從和珅閃電式的提升中已得到了證明。但并不是光乾隆這樣。巴羅用一种譴責的口吻指出:“中國人對于這种墮落行為并不感到丟臉和羞恥。許多大臣還毫不猶豫地公開談論此事。同性戀在他們身上沒有引起絲毫憎恨的感情。” 乾隆被這小伙子的風姿所迷惑,從腰帶上解下荷包,荷包還帶著他身上的熱气,更具有一种神奇的性質。“這些荷包從某种意義上說是皇帝賜給有功臣民的一种緩帶。但賜給自己身上的荷包可說是一种特殊恩惠:東方人把皇帝身上帶過的任何一件物品都視為無价之寶。”正如毛送一籃子芒果給前來致意的代表團一樣,由偉大舵手贈送和触摸過的普通水果立即就進入了神圣的范圍。有的積极分子出謀划策想弄到一個。這些芒果被裝進了酒精瓶里保存起來,“讓毛澤東思想的寶貴見證世世代代傳下去”。兩個世紀前,皇帝的賞賜“引起許多官員對這位年輕寵儿的注意和親近,也許還引起了許多人的暗暗羡慕。皇帝的荷包并不漂亮。黃色絲綢質地,上面繡了一個五爪金龍:這种顏色和龍爪卻是皇帝的象征”。 朝貢者的隊伍 馬戛爾尼勳爵走下台階立即又有別的貢使走近御座。英國使團的兩位頭頭在文章中都避免談及這混雜場面。在這之前,他們還沒有提過有其他使節在場。現在他們提到了,但突出不同之處;一筆帶過,還要帶點挖苦。 勃固王是否是緬甸王?這兩位英國人一想到此便洋洋得意,并在算著他們對天朝政府所取得的胜利。這位夷王如此恭順地遵循中國的禮儀,馬戛爾尼不過是國王的一位使臣,也就等于一位普通官員,竟敢強加自己的意志并取得了成功。這是多大的胜利呀!不!這是多大的錯誤呀! “穆斯林親王”指的是喀爾麥克和土爾庫部落首領。1770年因俄國擴張,他們被赶出了伏爾加流域,逃到了東部。乾隆把他閒置于自己權力保護之下,讓他們在烏魯木齊——就是今天中國的突厥斯坦——定居。 禮節性拜會后,宴會開始。3位英國人以及他們的翻譯被邀請坐在“皇帝左手一張桌子前的坐墊上”。馬戛爾尼強調了此事,而且很有道理:左為上。韃靼王公和朝廷大臣穿著朝服,按9月8日排定的座次,根据各自的等級大小就座。馬可波羅曾這樣寫過:“大可汗設宴時,他的席位所處的位置總比別的席位高出許多,在他下面就座的是他的儿子,侄子和皇親國戚。他們的座位很低,各人的頭只有大可汗的齊腳高。而其余貴族就坐得更低了”恨据皇室檔案記載,這种分級制度一直延續到5個世紀之后的滿清時期。英國人對此只字未提。 筵席奢侈豪華。馬戛爾尼仔細記下了皇帝給他的所有恩惠:皇帝送去了自己桌子上的好几個菜及几种“用米,蜜,薰草釀成的酒”。 席間,乾隆命人召馬戛爾尼和斯當東至御座旁,各親賜溫酒一杯。“我們當著皇上的面一飲而盡。”皇帝親切地問及英王的歲數。“他祝愿英王也能同他一樣長壽。”當時喬治三世只有56歲,比他年輕27歲。 他的舉止“高貴,但很和藹,他十分高興地接見了我們”。服務井然,有條有理,十分值得贊賞。一切都在“肅靜”的气氛中進行,又有“那么多的禮儀,就像在舉行某個神秘的祭禮,”英國人對他們以什么方式感謝皇帝給他們的恩惠這個問題上卻又滿腹狐疑,只字不提:他們不可能比單膝下跪和俯首做得更少。但做到什么程度呢?做了多少次呢? 然而,為照顧那些無幸進入皇帝大幄的人,文娛節目在外面舉行:摔跤,雜耍,走鋼絲,啞劇等節目在5小時的慶典中一直演出。這個習俗同中國一樣古老。從漢朝起,可能還要早些,歡迎外國代表團就像過盛大節日一樣演出節目。“宮內的生活,就是節日的生活。” 有關這次慶典,我們只掌握一份中國的敘述材料——十分簡洁,這是這類文体的規律:“上御万樹園大幄次,英咭利國正使馬戛爾尼,副使嘶當東等人覲。并同扈從王公大臣,及蒙古王貝勒貝子公額駙台吉,暨緬甸國使臣等賜宴,賞賚有差。”這完全在重复3月24日發的詔書,5月12日又重复了一次。天朝官僚体制喜歡一再重复:重复是避免犯錯誤的最可靠方法。詔書后面有一首御制詩,紀念英國人的“臣服”。詩是這樣開頭的:“博都雅昔修職貢,英咭利今效盡誠”。英國人的盡誠是可笑的,但盡管英國人只做了個叩頭的樣子,顯得那么笨拙,但英國畢竟已列入向中國效忠的“西洋各國”的正式名單之中了。 宴畢,勤見儀式也告結束。特使在門外找到了大隊隨行人員;按照禮制,重新整隊回府。 馬戛爾尼見到了這位負有盛名的皇帝。他還同他講了話,卻什么問題也沒解決。 ------------------ 素心學苑 收集整理 |
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
|